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园林绿化种植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园林绿化种植设计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园林;设计;绿化;种植;形态;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landscape planting design, landscape plan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planting design.
Keywords garden; design; green; planting; form;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种植设计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 种植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植物材料有许多可感知的性状。好的种植设计就是要利用植物材料这些自身特性,运用艺术手段, 将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协调起来, 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
1、园林绿化植物的自然特征
1.1 形态
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形态。种植设计时通常考虑成年植物的形态,但由于一些品种生长缓慢,所以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树形均应予以考虑。
大多数植物的形态是卵圆形的, 开展形树冠多于直立形树冠。由于卵圆形及开展形树冠比较常见,并且更自然地随地形起伏,所以不如直立形树形引人注目。直立的形态很易被人注意,甚至常常令观者吃惊。
在自然界,植物形态通常与原生长地的地形相一致。在山区,尖塔形树冠占优势,与该地参差不齐的岩石相协调。开展的树形在平原地区最常见。而在地形起伏的丘陵地区圆形树冠最多。设计时尽量利用当地自然的植物形态, 同时保留一些作为强调的特殊树形。
植物一般按树形进行分类。树形有圆形、圆柱形、插花形、垂枝形、尖塔形和卵形等。树形主要依树木分枝习性而定,侧枝与主干分枝角小树形就直立,反之则开展。
灌木可分为圆形、卵形、圆锥形和椭圆形,也可能是匍匐形或贴地蔓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其生长习性。像一些常绿灌木,枝子互相重叠在一起,故而呈现出不整齐的外形。生长习性应视为主要的成型因素。
由植物群组成的轮廓线或许是园林构图中最美的形态,但在提供优美构图的同时,必须考虑植物的遮荫、屏障、防风、围护等功能。
1.2 质感
茎、叶、树皮和芽是决定植物质感的自然外貌。由于这些植物器官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光影的作用, 质感从细致到粗糙是显而易见的。
较大的叶、茎和芽通常给人以粗糙的感觉,但枝叶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隙度也影响到质感。浓密的叶子形成细致的质感,稀疏的叶子则形成粗糙的质感。光影的图案取决于叶片紧密的程度。叶形也影响到质感,单叶比复叶在尺寸上显得大些。叶缘深裂的叶子,比类似大小的叶子显得质感好些。植物距人越远,给人的质感就越细致,因此,在种植设计中观赏视距必须予以考虑。
1.3 色彩
颜色分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包括黄色、橙色、红色,冷色包括绿色、蓝色、紫色。暖色明快、活泼、引人注目;冷色则显得宁静和消沉。风景的情调与色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叶色,因为树叶最大限度描述了植物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植物的叶色有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暗红色和黄色等。当然花、果、树皮和种子的颜色也应予以考虑。园林中的色彩一般来说都是调和的,但优秀的设计提供的是更美丽的色彩。
2、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盲目追赶潮流
例如,前几年全国千篇一律的大草坪种植模式,加大了后期管理的费用,忽视了绿量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近几年又兴起了乔木+灌木+地被模式。前者单一追求了视觉效果,而后者又过分强调了生态效益,两种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因园制宜,结合绿地使用性质、面积大小、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才能使绿量和景观得到兼顾。
2.2加大植物的种植规格
有些设计者为了迎合一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加大树木规格。这种现象造成种大树风气的流行,浪费了资源和资金,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抛开被移走了大树的地方的环境破坏不讲,被移植的大树也面目全非了。
2.3追求高档次而不能因地制宜地选用树种
有些设计者在设计中经常不分场地地选择所谓的高档次的树种,在北方,认为杨、柳、榆、槐树档次低,不愿意用它们。其实它们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并能为其他树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北方城市基础绿化不可多得的树种。
2.4忽视绿地使用者的真正感受
设计师把自己认为好的植物景观感受强加于绿地的真正使用者,设计者只有尊重绿地的主体服务对象,对使用者行为心理学、社会学、宗教信仰、美学等方面的潜心研究!设计出的植物景观正是他们想得到的!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2.5设计苗木品种不明确
设计苗木品种不明确,名称笼统,尤其不标明苗木品种的拉丁学名。这样做给一些施工队伍造成可乘之机。例如,檜柏、北京桧、沈阳桧、丹东桧等许多栽培变种,施工队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鱼目混珠,用低价的丹东桧来替代高价品种沈阳桧。严重影响了设计效果和工程质量。
2.6 同一树种各地名字不同
同一树种各地名字不同!有些设计者不标拉丁学名,造成栽植树种混乱。我们即使标明树种的拉丁学名。由于施工队伍良莠不齐,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例如在新世界花园工程中,施工队就把我们种植图中标明山桃栽植成山桃稠李,前者花期3-4月,先花后叶,为春季观花树种,后者花期7 月,先叶后花。为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首先应提高施工和监理队伍素质,其次设计者应考察各地苗木分布情况,为业主及施工提供优质苗木来源。
3、设计者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多年的设计实践中,有时发现一个看似不错的种植设计却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下两点是设计者应该特别注意的。
其一,设计者设计的植物都是按成年考虑的。在施工中,由于要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必然要对树木进行修剪,有的甚至对树木进行截干, 要想达到设计效果需要5-10年的时间,慢生树种需要的时间更长。 我们在为业主提供兼顾无期的苗木移植计划。其二,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的问题) 由于同一树种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在我们的设计中,不可能对每株树都确定大小规格,只能给出一定的范围,在施工中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自然式种植中,树木之间应该高低搭配种植,而我们在施工现场经常看到,规格大小一致的树木立在那儿,根本没有体现设计意图。作为设计者,应更多地到现场配合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养护管理不到位、人为破坏、病虫害滋生,植物就不能充分展示其外形色彩(风韵之美,更谈不上能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
4、种植设计基本原理的应用
在做种植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遮挡、防风和围护等植物功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其次才能开始应用设计原理将色彩、质感和形态统一在优美的构图中。
在设计时, 应该弄清园林绿化中每个种植单元的目的和意图,事先拟出每个单元大致的尺度、形态及质感,充分利用这个单元中所有的因子,使它们在统一的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一个种植单元,通常是由一个重点植物和衬托它的丛植植物组成。重点植物的目的在于强调, 应具有非常强烈的外貌特征,能够在一个种植有许多其他植物的群落中很突出而引起足够的注意。重点植物的视觉强度能够产生于任何3 个自然特征之一或综合两个以上的自然特征。换句话说,一株植物之所以能成为重点植物, 正是由于它具有比其他植物更强烈的色彩、质地或形态。
除了重点植物以外, 大多数的植物不具备作为重点植物的强烈的观赏特性,这些植物最适于3 株以上的成组栽植,即丛植。它们采用自然式栽植手法效果最好。正常情况下,把它们配植在一起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长大后它们能长成一体。这时欣赏的不是植物的个体美,而是群体美。每个种植单元在园林绿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这些不同的种植单元结合起来则构成了园林绿化一个完整的空间。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应运用植物形态、质感、色彩这3 个自然特征的统一原理,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创造出内容丰富、和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 1] 郭忠臣, 孙 彪.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初探[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2) : 89-90.
[ 2] 赵士修. 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 J] . 城市规划, 1998 ( 8) : 123-124.
[ 3] 莫计合, 陈 瑜. 园林植物造景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J] . 湖南林业科技, 2002( 8) : 13- 14.
[ 4] 智卯生. 园林环境与植物配置方式[ J] . 山西建筑, 2006, 32( 20) : 142- 143.
关键词:园林;设计;绿化;种植;形态;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landscape planting design, landscape plan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planting design.
Keywords garden; design; green; planting; form;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种植设计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 种植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植物材料有许多可感知的性状。好的种植设计就是要利用植物材料这些自身特性,运用艺术手段, 将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协调起来, 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
1、园林绿化植物的自然特征
1.1 形态
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形态。种植设计时通常考虑成年植物的形态,但由于一些品种生长缓慢,所以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树形均应予以考虑。
大多数植物的形态是卵圆形的, 开展形树冠多于直立形树冠。由于卵圆形及开展形树冠比较常见,并且更自然地随地形起伏,所以不如直立形树形引人注目。直立的形态很易被人注意,甚至常常令观者吃惊。
在自然界,植物形态通常与原生长地的地形相一致。在山区,尖塔形树冠占优势,与该地参差不齐的岩石相协调。开展的树形在平原地区最常见。而在地形起伏的丘陵地区圆形树冠最多。设计时尽量利用当地自然的植物形态, 同时保留一些作为强调的特殊树形。
植物一般按树形进行分类。树形有圆形、圆柱形、插花形、垂枝形、尖塔形和卵形等。树形主要依树木分枝习性而定,侧枝与主干分枝角小树形就直立,反之则开展。
灌木可分为圆形、卵形、圆锥形和椭圆形,也可能是匍匐形或贴地蔓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其生长习性。像一些常绿灌木,枝子互相重叠在一起,故而呈现出不整齐的外形。生长习性应视为主要的成型因素。
由植物群组成的轮廓线或许是园林构图中最美的形态,但在提供优美构图的同时,必须考虑植物的遮荫、屏障、防风、围护等功能。
1.2 质感
茎、叶、树皮和芽是决定植物质感的自然外貌。由于这些植物器官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光影的作用, 质感从细致到粗糙是显而易见的。
较大的叶、茎和芽通常给人以粗糙的感觉,但枝叶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隙度也影响到质感。浓密的叶子形成细致的质感,稀疏的叶子则形成粗糙的质感。光影的图案取决于叶片紧密的程度。叶形也影响到质感,单叶比复叶在尺寸上显得大些。叶缘深裂的叶子,比类似大小的叶子显得质感好些。植物距人越远,给人的质感就越细致,因此,在种植设计中观赏视距必须予以考虑。
1.3 色彩
颜色分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包括黄色、橙色、红色,冷色包括绿色、蓝色、紫色。暖色明快、活泼、引人注目;冷色则显得宁静和消沉。风景的情调与色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叶色,因为树叶最大限度描述了植物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植物的叶色有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暗红色和黄色等。当然花、果、树皮和种子的颜色也应予以考虑。园林中的色彩一般来说都是调和的,但优秀的设计提供的是更美丽的色彩。
2、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盲目追赶潮流
例如,前几年全国千篇一律的大草坪种植模式,加大了后期管理的费用,忽视了绿量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近几年又兴起了乔木+灌木+地被模式。前者单一追求了视觉效果,而后者又过分强调了生态效益,两种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因园制宜,结合绿地使用性质、面积大小、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才能使绿量和景观得到兼顾。
2.2加大植物的种植规格
有些设计者为了迎合一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加大树木规格。这种现象造成种大树风气的流行,浪费了资源和资金,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抛开被移走了大树的地方的环境破坏不讲,被移植的大树也面目全非了。
2.3追求高档次而不能因地制宜地选用树种
有些设计者在设计中经常不分场地地选择所谓的高档次的树种,在北方,认为杨、柳、榆、槐树档次低,不愿意用它们。其实它们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并能为其他树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北方城市基础绿化不可多得的树种。
2.4忽视绿地使用者的真正感受
设计师把自己认为好的植物景观感受强加于绿地的真正使用者,设计者只有尊重绿地的主体服务对象,对使用者行为心理学、社会学、宗教信仰、美学等方面的潜心研究!设计出的植物景观正是他们想得到的!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2.5设计苗木品种不明确
设计苗木品种不明确,名称笼统,尤其不标明苗木品种的拉丁学名。这样做给一些施工队伍造成可乘之机。例如,檜柏、北京桧、沈阳桧、丹东桧等许多栽培变种,施工队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鱼目混珠,用低价的丹东桧来替代高价品种沈阳桧。严重影响了设计效果和工程质量。
2.6 同一树种各地名字不同
同一树种各地名字不同!有些设计者不标拉丁学名,造成栽植树种混乱。我们即使标明树种的拉丁学名。由于施工队伍良莠不齐,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例如在新世界花园工程中,施工队就把我们种植图中标明山桃栽植成山桃稠李,前者花期3-4月,先花后叶,为春季观花树种,后者花期7 月,先叶后花。为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首先应提高施工和监理队伍素质,其次设计者应考察各地苗木分布情况,为业主及施工提供优质苗木来源。
3、设计者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多年的设计实践中,有时发现一个看似不错的种植设计却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下两点是设计者应该特别注意的。
其一,设计者设计的植物都是按成年考虑的。在施工中,由于要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必然要对树木进行修剪,有的甚至对树木进行截干, 要想达到设计效果需要5-10年的时间,慢生树种需要的时间更长。 我们在为业主提供兼顾无期的苗木移植计划。其二,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的问题) 由于同一树种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在我们的设计中,不可能对每株树都确定大小规格,只能给出一定的范围,在施工中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自然式种植中,树木之间应该高低搭配种植,而我们在施工现场经常看到,规格大小一致的树木立在那儿,根本没有体现设计意图。作为设计者,应更多地到现场配合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养护管理不到位、人为破坏、病虫害滋生,植物就不能充分展示其外形色彩(风韵之美,更谈不上能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
4、种植设计基本原理的应用
在做种植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遮挡、防风和围护等植物功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其次才能开始应用设计原理将色彩、质感和形态统一在优美的构图中。
在设计时, 应该弄清园林绿化中每个种植单元的目的和意图,事先拟出每个单元大致的尺度、形态及质感,充分利用这个单元中所有的因子,使它们在统一的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一个种植单元,通常是由一个重点植物和衬托它的丛植植物组成。重点植物的目的在于强调, 应具有非常强烈的外貌特征,能够在一个种植有许多其他植物的群落中很突出而引起足够的注意。重点植物的视觉强度能够产生于任何3 个自然特征之一或综合两个以上的自然特征。换句话说,一株植物之所以能成为重点植物, 正是由于它具有比其他植物更强烈的色彩、质地或形态。
除了重点植物以外, 大多数的植物不具备作为重点植物的强烈的观赏特性,这些植物最适于3 株以上的成组栽植,即丛植。它们采用自然式栽植手法效果最好。正常情况下,把它们配植在一起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长大后它们能长成一体。这时欣赏的不是植物的个体美,而是群体美。每个种植单元在园林绿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这些不同的种植单元结合起来则构成了园林绿化一个完整的空间。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应运用植物形态、质感、色彩这3 个自然特征的统一原理,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创造出内容丰富、和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 1] 郭忠臣, 孙 彪.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初探[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2) : 89-90.
[ 2] 赵士修. 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 J] . 城市规划, 1998 ( 8) : 123-124.
[ 3] 莫计合, 陈 瑜. 园林植物造景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J] . 湖南林业科技, 2002( 8) : 13- 14.
[ 4] 智卯生. 园林环境与植物配置方式[ J] . 山西建筑, 2006, 32( 20) :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