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弱毒株75-1和Ni(NO3)2作为诱导因子处理水稻幼苗.表明不同处理均在第2d表现出最大诱导效果,Ni(NO3)2处理后的相对诱导效果达50.8%;可溶性蛋白质IEF和SDS-PAGE显示,诱导蛋白一般在诱导后24h及48h出现.Ni(NO3)2处理后48h,SDS-PAGE发现上位叶有新增谱带(MW分别为54.95和32.36kD);IEF显示上位叶出现pI5.1谱带,诱导叶出现pI5.26谱带;POD同工酶诱导叶新增加4条酶带(Rf分别为0.62、0.63、0.64及0.73),上位叶新增加两条酶带(Rf为0.63和0.64).不同诱导因子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诱导后24~48h增幅最大;还显示不同诱导因子对同一植物诱导PRP的效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