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扩大将不利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发展。以技术产出的专利为数据源,运用大数据挖掘工具、泰尔熵指数及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并以初期震荡向后期平稳有升过度。②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区域技术创新差异呈现高的空间集聚效应,且强强集聚与弱弱集聚具有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部分地区面临陷入技术贫困陷阱风险。③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存在趋同俱乐部现象,个别国家随时间推移可能经历不同俱乐部过度。针对这种趋同特征及各国技术需求特点可划分为4种类别:技术转出区、技术转入区、技术扩散区和技术承接区。技术转出区多集中在东欧某些经济发达、能源依存度高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①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减排政策的同时,需要国际社会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差异化且有侧重的援助方案。②技术创新强国在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事项上应该给予技术需求国让步。同时,技术转移应考虑区域协同及地理邻近的扩散。③中国应发挥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作用,加强特定区域内共性技术的帮扶力度,建立與适宜国家间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示范机制,树立大国形象。④中国应加快沿线战略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技术能力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关键词 气候变化;时空格局;技术需求与转移
  中图分类号 F114.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7)09-0102-10[WTHZ]DOI:10.12062/cpre.20170454
  气候变化正逐渐危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它是涉及地球各层级及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环境问题[1],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人类重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环境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当前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洪涝、台风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着包括水资源、农业生产等在内的主要领域,同时,生物病虫害、土地沙漠化等不利于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2-4]。科学和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5],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是有效减缓或适应气候危害的重要途径。然而,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世界各国创新差异不断扩大。受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不利技术扩散因素影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可能随时间推移出现较大差异,若各国无视这种差异的不断扩大而无应对措施,将极大地不利于各国社会发展和地区气候稳定。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差异,寻求适宜的合作对象和技术,将不仅有利于产能大国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实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上的协同发展,避免技术贫困陷阱。
  有关区域创新差异与时空格局演进的研究较多,多以地区、省域、市域或更小区域的差异研究为主,涉及区域技术创新[6-7]、城市发展创新[8-9]、经济投入产出差异[10-11]、地区旅游发展等话题[12-13]。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学者们多分领域展开,如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学者多注重创新模式分析[14]、过程保障[15]、效率评估[16]、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17]。相对而言,专门研究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格局的文献还较少,多数研究仅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有效适应而建立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18-20]。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急需的关键技术,分析各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突出体现沿线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创新位置和中国在此背景下的战略制定,尝试构建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和以科学技术为支持的资源配置方案。
  1 数据来源
  1.1 技术识别与分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对UNFCCC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报告进行文本挖掘,能够最贴切和真实的抽取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领域,同时由于技术需求报告涉及的相关技术还需细分,因此参照《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IPC Green Inventory)》以及《环保型技术索引(EST Concordance)》等将各技术领域进行细分,最终确立了9大技术领域,103个末级领域的技术分类体系(见表1)。
  1.2 技术记录检索与下载
  专利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1-22],根据上文所列技术末级领域建立专利检索策略,建立过程中我们遵循“主题关键词+IPC分类号”的方法,同时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判断与建议对初步策略进行改进,以改进后的检索策略进行试检索,对检索策略不断训练和完善,最终确立本文相关技术领域的检索策略。基于EPO世界专利数据库,运用最终建立的检索策略检索和下载了2003—2014年相关领域授权的专利,总计2 184 291项,建立本地数据库,命名为A。
  1.3 分析对象选择
  “一带一路”是中国寻求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战略举措,中国一带一路网信息显示至此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已达到68个,且以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为主,“一带一路”路线轮廓明确,而沿线国家包括但不限于已有国家。本文从区域上对这些国家进行了界定,并选定部分具有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具体如表2所示。抽取数据库A中专利授权人为表2中国家的专利项,总计184 680项,占比8.45%,并建立本地数据库,命名为B。数据库B将是下文数据分析的主要对象。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对象未将中国划入在内原因有三,其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体量较大,技术创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与其不具可比性。其二是与中国地理邻近(接壤)的沿线国家较多,空间集聚特征对某一较大或较小数据表现灵敏,沿线国家技术创新时空格局可能会受中国较大数据的影响而表现不显著。其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中国为主推力,本文仅以其为“观察国”视角,试图摸清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以期研究成果为未来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气候技术合作的适宜伙伴遴选、制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大数据挖掘工具
  鉴于专利数据量较大,本文采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Alan Porter教授开发的Vantage Point数据挖掘与分析软件,Vantage Point是一款强大的科技信息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有效处理复杂的科技文献数据,并将其快速有效地转换成可支持决策的竞争情报。Vantage Point内部设有多个叙词表,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的自动数据清理功能,如,对机构名称Univ Sci & Technol China、China Univ Technol & Science等合并。总之Vantage Point 为本文不仅提供了数据挖掘工具,其内部强大的数据清理功能为下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泰尔熵指数
  泰尔熵指数可用于衡量区域或国家间收入差距或其他差距,它是由泰尔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泰尔熵越大,说明区域或国家间某观测指标项差异越大,泰尔熵越小,说明其观测指标项发展越均衡。泰尔熵指数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分析区域国家间的差异(Tb)和区域国家内的差异(Tw)对区域技术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b=∑mj=1PjlogPjVj,Tw=∑mj=1PjTj,yi表示i区域单元人均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擁有量,y是区域整体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拥有量的人均值,j为研究范畴分组数,Pj表示第j组人口占研究区域总人口的比例,Vj表示第j组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量占研究区域总量的比重。本文利用泰尔熵指数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产出差异的总体情况。
  2.3 全局自相关理论与方法
  各国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呈现差异化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相关领域创新差异更加明显。因此,在着力推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要注重各国差异的划分,识别相关技术领域成就显著或匮乏的区域及国家,有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能够揭示全局区域空间单元(国家或地区)的空间模式,以计算结果单一值来反映其分布的关联度。其模型以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指数为多见,又称Global Moran’s I,I的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n表示区域空间单元(国家或地区)的数量,yi(yj)表示区域空间单元i(j)的属性值,y为空间单元属性值的平均值,ωij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中其为各国相邻近程度系数,表示各国在空间上的邻近关系。式中-1≤I≤1,在给定置信水平下,若I的值为正,则说明区域空间单元间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在区域上呈现显著集聚格局,I越接近1,这种相关程度越强。若I的值为负,说明区域空间单元间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在区域上显现分散状态,且I越接近-1,这种状态越明显。当I值为0时表明空间区域单元间无相关性。本文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来反映各国相关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演变情况。
  2.4 局部自相关理论与方法
  全局自相关理论对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的空间特征从整体上给予了关注,要反映这些技术创新的局部空间特征就需要引入局部自相关理论与方法,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能够测度某个空间单元与其他邻近单元某一观测值的相关程度,又称Local Moran’s Ii,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zi(zj)表示空间观测单元i在不同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专利授权数量的标准化均值。在给定置信水平下,若Ii>0表明空间单元i(国家i)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与周边空间单元(其他国家)分异较小,即局部空间单元间属性值趋于空间集聚。若Ii<0说明空间单元i在某技术研发水平上与周边单元间差异较大,呈现分散分布。本文利用Local Moran’s Ii指数描绘某国与周边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创新的空间集聚情况。
  3 结果与探讨
  3.1 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的总体特征
  综合OECD、UNESCO、UNEP等机构有关各国人口的统计,计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人均专利授权量,并根据公式(1)计算“一带一路”沿线基于国家单元的泰尔熵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泰尔熵指数由2003年的0.230 3下降至2015年的0.086 8,说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差距不断缩减。近年来,随着人们气候变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从不同阶段来看,2003—2009年间,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泰尔熵指数呈现波动式的下降态势,这一时期经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9次缔约方会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并通过了双轨路线下的“蒙特利尔路线图”,同时发达国家承诺为《京东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出资1 300万美元,在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适应基金得到启动。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基金被提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由点及面,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援助。2009—2014年间,在前期各方的努力下,世界气候谈判的成果及共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技术转让、资金及能力建设等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各国在积极引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加强自身在相应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技术创新的差异不断缩减。
  根据泰尔熵指数空间分解特性,我们分别计算“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内及这些区域间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泰尔熵指数,如表3所示。由公式(1)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的变动由各组内创新差异(TBi)与组间创新差异(TW)共同决定。表3计算结果显示,各组(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东欧、非洲)对整体创新差异的贡献不一,东亚地区在各个时段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均最高,说明其区域技术创新差异存在较大分歧,主要由于其区域国家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如老挝、柬埔寨及内陆国家蒙古等国受自身经济水平限制,在较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差,而受气候变化较为严重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主要受火灾、骚发性洪水、干旱等气候灾害)在防灾减灾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西亚、南亚、东欧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波动较大,主要由于这些区域存在个别技术创新强国,而区域内其他空间单元创新能力相差不大所致,如西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沙特、南亚表现突出的印度、东欧创新强国俄罗斯、乌克兰等。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差异的变化。相对而言,东欧及南亚地区在某一时段(2007—2011年)内对整体创新差异的贡献率较大,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贡献者。非洲地区由于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国较低的经济、科技等发展水平,这一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不大,但总体来看,随着各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整体创新差距缓慢增大。从区间创新差异来看,各组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不断缩小,组间泰尔熵指数与总体泰尔熵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表明随着气候问题对人类生活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上有着一致的目标,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的让步,各国在应对类似气候变化问题上能够实现技术共享。   3.2 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的全局空间特征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可以反映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特征[23],依据公式(2)计算2003—2014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Global Moran’s I值,计算结果以图2呈现,计算选用GeoDA软件进行。整体看来,2003—2014年间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Global Moran’s I值全部为正且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表明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具有空间集聚分布的特性,即存在空间正相关。另一面说明这种集聚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集聚减弱的趋势。技术转移涉及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新技术的产生往往发生在那些技术创新较强国家,早期的技术创新空间集聚表明气候变化问题受到重视仅仅出现在少数国家,这些国家可能受到周边发达国家的影响。随着气候问题影响的不断扩大,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上开始不断探索。其中2003年2009年间Global Moran’s I表现出高位震荡降低的态势,尤以2003—2006年间变化幅度为突出,表明这一时期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存在较大差异,且表现出不稳定性,期间气候变化问题被各国逐渐重视,应对技术的提出呈现分散化和多样化。2009—2014年Global Moran’s I值趋于平稳,但也略有上升,表明这一时期某一观察区域与其相邻或相近国间的技术创新差异相对稳定,各国技术创新能力虽有不同但差距不大。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气候谈判的不断推进,气候政策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将面向更多发展中国家,同时气候影响具有全球性,一国政策需要同邻国协调配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说明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合作协调的重要性。某一应对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应该为改善全球气候问题发挥作用。
  3.3 区域技术创新差异的局部空间特征
  为了反映某一空间单元与其他空间单元间的相对关系和集聚特征,我们定义了四类集聚描述性特征,分别是:①技术创新高—高集聚(简称H-H),表示某一技术创新强国与其周边国家呈现强强集聚的特征;②技术创新高—低集聚(简称H-L),表示某一技术创新强国与周边国家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明显差异;③技术创新低—高集聚(简称L-H),表示与周边国家相比,某一国家技术创新较低,而其周边国家技术创新较高;④技术创新低—低集聚(简称L-L),表示某一国家技术创新较低,同时其周边国家技术创新亦低(见表4)。此外,本文绘制了典型年份各国技术创新的Moran散点图,如图3所示,Moran散点图是描述某观测变量与其空间滞后向量相关关系的图形,两条分别垂直于纵横坐标轴的虚线将其分为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与上述四类描述性特征一一对应。同时,按照所属象限,将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所处现状划定为4个类型:①技术转出区——这类区域某些技术相对成熟,并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南南合作技术转移做出应有贡献;②技术扩散区——仅仅某一个国家技术领先,但周边区域技术相对落后,这类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气候相似性,某一国家应对技术的扩散有利于区域气候问题的改善;③技术承接区——由于某种原因,某个技术创新较低的国家被技术创新较高的某些国家在地理空间位置上所包围,对于这种区域来说,低创新国家应该积极寻求承接高创新国家的某些有利于改善气候变化问题的技术或产业;④技术转入区——这类区域各国技术创新能力均较低,气候问题众多,為改善气候问题带来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强国或发达国家需要对该地区的技术转入进行协商。
  运用ArcGIS软件绘制世界矢量地图,并提取表1所列国家创建的的矢量图层,运用GeoDA软件计算各国技术创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Local Moran’s I值,以分析相邻国家在应对气候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性及其集聚特征,计算结果以可视化的空间集聚图输出。分析表明:相邻国家在技术创新上多表现出相似特征,呈现或强强集聚或弱弱集聚的态势,而弱弱集聚的情形超载强强集聚,某一区域内仅一国创新能力表现突出或弱的集聚情形同样存在。且从时间跨度来看上述情形存在的状态较为稳定。强强集聚主要出现在东欧一些国土面积较小国家(乌克兰,波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及俄罗斯,这些国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势头,同时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邻近,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弱弱集聚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一带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蒙巴嫩,埃及等国,这些国家气候环境恶劣,国内动荡不安,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埃及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复苏,加之塞西政权逆取顺守,推行政教改革并大力招商引资,使得埃及虽然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但从数据来看(包括经济增长量及科学技术产生量),其发展势头强劲,积极寻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经济体的务实合作。沙特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寻求经济转型,先后公布了重大经济改革方案和政府部门调整计划,意在通过改革摆脱石油依赖,沙特希望通过包括大力引进外资等方式的投资收入替代以往石油收入,沙特近年来的科学技术产出不断提升,由于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沙特技术创新能力在得到重视后不断提升。强弱集聚情形表现明显的是印度及其周边区域,2007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印度科技创新提升显著,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科技创新体系效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受季风型气候影响,洪灾、干旱、飙风及地震等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印度发展,这也使得印度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上不断探索且成果显著。而与印度接壤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等国限于其薄弱的经济基础,发展现状多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互联互通等方面,然而这些区域同印度有着相似的气候问题。同样受地震、干旱、洪水,飒风等气候问题影响严重,但各国现阶段在应对能力上多显力不从心,依然需要包括印度、中国在内的大国及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弱强集聚情形出现在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立陶宛及其周边区域,这些国家化石能源匮乏,森林及水资源相对丰富,近年来其通过积极开发利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以摆脱进口能源依赖,使环境得到保护,气候问题影响较小,主要科技创新集中在生物技术、通信、激光机医疗设备上。   根据各国在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集聚特征及本文对
  其集聚类型的划分,识别不同类型的技术需求区域所对应的国家及其演变过程。表5对典型年份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不同状态进行了识别。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下,俄罗斯、波兰、捷克、乌克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被识别为技术创新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有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援助,同时发现俄罗斯及捷克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他国家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而在技术扩散区的识别上,印度及其周边区域最为明显,且在长时间范围内表现相对稳定。技术承接区识别结果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大,整体而言,白俄罗斯被划分在这一区域并表现出长期的稳定性。此外,虽然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土地荒漠化、极端天气等灾害依然严峻,限于其低迷的经济,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提升不大,近年来受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强国支援的情形较为多见,承接这些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的功能凸显。而处于技术转入区的国家则相对较多,这些国家均由于种种原因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能力、信息等方面而显不足。从区域来看,非洲、中亚、南亚国家是这一区域划分的主要贡献者。
  4 结论与建议
  文章选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创新差异统计指标泰尔熵指数及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情况,识别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所处阶段及可能存在的集聚特征,并根据各国技术能力所处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文件以辅助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体结论与政策建议如下:
  4.1 研究结论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整体上以早期较大波动到近期平稳有升的方式演变。从划分的地区来看,各大区域对技术创新整体差异的贡献不一,东亚各国技术创新差异最大,东欧、南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波动最大。
  (2) 2003至2014年间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具有空间集聚特性,且早期集聚特征波动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弱并趋于平稳。
  (3)局部来看,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存在趋同俱乐部现象,个别国家随时间变化可能经历不同俱乐部过度。针对这种趋同特征及各国技术需求特点可划分为4种类别:技术转出区、技术转入区、技术扩散区和技术承接区。技术转出区多集中在东欧某些经济发达、能源依存度高的国家。
  (4)部分经济贫困又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应对技术创新上“停滞不前”,可能陷入技术贫困陷阱。印度作为中国邻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上可谓沿线国家中的“一枝独秀”,其创新体系可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4.2 政策建议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调各国“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表明各国气候变化既有相关性,又呈现出差异性。相关性表现在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对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将更加凸显。差异性则表现在各国发展程度不一,面临的气候
  危害有轻有重,发达国家较早的实现了发展转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奢侈碳排放,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今日,发达国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困境,要发展就必然有排放,且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不一,碳排放程度也因此不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气候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保持与世界各国的有效合作与沟通,在发展道路上最大限度的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也将是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建设和沿线发展中国家未来自身发展的主旋律。鉴于存在的这种相关性和差异性,鉴于存在的这种相关性和差异性,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减排政策的同时,需要国际社会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差异化且有侧重的援助方案。
  虽然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不断缩小,但任存在个别国家的两极分化,即某一区域内存在某些国家技术创新极低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其他区域内也存在技术创新相对极高的国家。随着气候谈判的不断推进,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有了明确的认知和行动计划,经济弱小国家减排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国际社会应该不吝啬的给予相应援助,包括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
  (2)技术创新强国在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事项上应该给予技术需求国让步。同时,技术转移应考虑区域协同及地理邻近的扩散效应。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应该应用到那些气候问题严重的急需区域,技术创新强国应该顾全大局,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将有益于提升应对能力的气候变化技术推广到邻近区域,气候问题的解决并非一国之力,也非一国之事,它需要各国协同推进。同时气候问题具有区域相似性,区域技术强国的技术扩散有利于本区域气候问题的改善。
  (3)中国应发挥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作用,加强特定区域内共性技术的帮扶力度,建立与适宜国家间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示范机制,树立大国形象。
  作为绿色气候资金的补充,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能有效提升发展中国国家应对恶劣气候的能力,是中国作为大国负责任的援外举措。面对在气候谈判立场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拉拢分化和全球气候市场的布点,中国应发挥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加强同技术落后区域的技术帮扶与合作的同时考虑出资建立与适宜国家的联合技术研发与示范机制。以点带面,开展富有成效的气候外交,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有效措施和突破口。
  (4)中国应加快沿线战略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技術能力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一带一路”战略是宏观的国家战略,与沿线各国的合作需要更加细致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协作,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某些技术领域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在完成自身承诺的减排任务之外,需要将某些环境友好型产业或技术转移至沿线国家或周边国家,而在此之前应该对沿线各国科技创新现状及其应对气候政策做深入研究,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及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姜彤, 李修仓, 巢清尘, 等. 《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主要结论和新认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3): 157-166. [JIANG Tong, LI Xiucang, CHAO Qingchen, et al. Highlights and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J]. Progressus inquisitiones DE mutatione climatis, 2014(3): 157-166.]
  [2]SINGH S N. Climate change and crops[M]. Nethe lan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 V,2009.
  [3]CHALLINOR A J, EWERT F, ARNOLD S, et al. Crops and climate change: progress,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simulating impacts and informing adapt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9, 60(10): 2775-2789.
  [4]KANG Y, KHAN S, MA X.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rop yield,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a review[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9, 19(12): 1665-1674.
  [5]LORENZONI I, NICHOLSON-COLE S, WHITMARSH L.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 17(3): 445-459.
  [6]蒋天颖.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6): 22-29. [JIANG Tianying.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and factor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6): 22-29.]
  [7]肖刚, 杜德斌, 戴其文. 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J]. 科研管理, 2016(5): 42-50. [XIAO Gang, DU Debin, DAI Qiwen. Chinese regional innovation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6(5): 42-50.]
  [8]赵林, 王维, 张宇硕, 等. 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 2014(12): 69-77. [ZHAO Lin, WANG Wei, ZHANG Yushuo, et al.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bout urban vulnerability on the northeast region since northeast revitaliz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12): 69-77.]
  [9]周克昊, 刘艳芳, 谭荣辉. 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11): 1510-1518. [ZHOU Kehao, LIU Yanfang, TAN Ronghui.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4(11): 1510-1518.]
  [10]吳玉鸣. 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WU Yuming. A spatial econometrical analysi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disparities[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04.]
  [11]沈宏婷, 陆玉麒. 中国省域R&D投入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格局演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6): 917-924. [SHENG Hongting, LU Yuqi.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provincial R&D investment[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5(6): 917-924.]   [12]余凤龙, 黄震方, 王宜强. 中国沿海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6): 105-110. [YU Fenglong, HUANG Zhenfang, WANG Yiqiang. Patialtemporal patern evolution of inbound tourism economic diferences in Chinese coastal regions[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3(6): 105-110.]
  [13]胡文海, 孙建平, 余菲菲.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研究, 2015(9): 1795-1806. [HU Wenhai, SUN Jianping, YU Feifei.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9): 1795-1806.]
  [14]高启杰.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 2004(2): 53-60. [GAO Qijie. China’s models and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J]. China rural survey, 2004(2): 53-60.]
  [15]齐振宏.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1): 53-57. [QI Zhenhong. Obstacles and supporting platforms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6(1): 53-57.]
  [16]刘春香, 闫国庆.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2): 32-37. [LIU Chunxiang, YAN Guoqing. On the effec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2(2): 32-37]
  [17]邵建成.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SHAO Jiancheng.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China[D]. Xi’an: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2002.]
  [18]潘韬, 刘玉洁, 张九天, 等.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11): 1-5. [PAN Tao, LIU Yujie, ZHANG Jiutian, 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11): 1-5.]
  [19]韩荣青, 潘韬, 刘玉洁, 等. 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11): 1537-1545. [HAN Rongqin, PAN Tao, LIU Yujie, 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11): 1537-1545.]
  [20]周冯琦.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 2009(6): 33-38. [ZHOU Fengqi. On technology transference mechanism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09(6): 33-38.]
  [21]ACZ Z J, ANSELIN L, VARGA A. 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7): 1069-1085.
  [22]李习保.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 管理世界, 2007(12): 18-30. [LI Xibao. A case study on the changes in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China’s regions: a concept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system[J]. Management world, 2007(12): 18-30.]
  [23]SU Qiuhong, WANG Qiuxian, WANG Dengjie,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energy carbon emissions in Yantai from 2001 to 2011[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14(3): 182-188.
  [24]董亮,張海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及中国环境治理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8-15[DONG Liang, ZHANG Haibin. Envinonmental objectives in the 2030 Ago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world and China in environmental govemance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1): 8-15.]
  [25]SU F, HE X J, RUMMY P, et al. 2015 Global progress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ie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13(1): 21-31.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减少经济增长中的污染排放是中国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就区域角度来说,理论上存在技术引致的降低污染和排污产业转移的降低污染,后者尤其需要引起警示。同时,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城市群的作用日渐突出,以城市群扩容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方式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城市群扩容的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共同增长,但在环境治理层面上,是否也会带来污染转移而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高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应对海洋经济持续开发带来的海洋环境问题,自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及各个海洋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治理政策,成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海洋环境治理政策体系的完善程度和实践效果直接影响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政策体系的变迁之路,整体性描绘政策体系全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1982—201
期刊
摘要环境司法是进行环境保护的必要手段,我国从2002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设置专门环境法庭,这一外生事件为准自然实验提供了研究场景。本文以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6—2016年共4340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PSM-DID)检验环境司法专门化对企业环境治理影响的异质性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环境司法专门化能够有效地促进该地区企业进行环境治理,而且企业是通过扩大整体资本投
期刊
摘要 以中国大陆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紧凑式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紧凑式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和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根据中国大陆经济地理带的划分,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三个地区面板模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①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地区劳动生产率呈显著的正相
期刊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压力的不断增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已经成环境公共利益救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是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活动、正确解释适用法律的指引,准确把握其目的是人民法院做出公正判决的根本保障。“常州毒地”一审判决所暴露出的问题,反映了一审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目的把握的偏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二分结构下,对环境公共利益进行司法救济的具体制度形态,其在整体环境公共
期刊
摘要 对于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来说,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一些研究认为治理环境污染可能加重“遵循成本”,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也有研究认为环境规制会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增进当地产品竞争力,弥补企业成本负担并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还有研究认为环境标准提高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为验证中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本文基于2004—2014
期刊
摘要 首先按照各省环保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按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地方环境污染物排放综合指数的排名情况把中国30个省份分成两个区域,区域1环保财政支出污染治理效应较强,区域2环保财政支出污染治理效应较弱。区域1包括北京、海南等14个省市,区域2包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市。其次基于2007—2014年中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开放经济、环保财政支出对污染治理的影响。最后借鉴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开放经济是
期刊
摘要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划内环境质量的法定责任主体,其环境保护义务的有效履行与行政规则的合理化程度密切相关。然而现阶段以“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地方环境行政规制,普遍存在规制目的错位、规制手段单一、利益衡量片面等合理性欠缺的问题,不仅致使环境公共利益的缓慢增进、治理成本的高额投入与民众的热切期许难以协调,且环境行政规制自身的效能、效率、公平性等方面亦无法兼顾。探究地方环境行政规制合
期刊
摘要 历史街区是一种承载着深刻社会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但通常会被不良行为破坏。而对作为环境责任行为实施主体的旅游者进行引导是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大量研究显示,满意度在可以有效评价旅游意象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驱动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基于旅游目的地意象、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的相关理论,对历史街区旅游意象进行了合理的维度划分,还构建了可以解释旅游意象、满
期刊
摘要 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跨界特性,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完整的治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充分借鉴和吸收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对提高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解决大气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背景、制度演化、治理体系和政策措施,结果发现,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机制是以EMEP为基础、以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