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听觉视觉等为大众所知的感官体验之外,在心理学上还有一种心理体验———联觉。联觉对于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联觉就没有艺术。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联觉现象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对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联觉才显得伟大。
关键词:联觉;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鉴赏
我们经常在艺术实践生活中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联觉现象,也就是说在艺术实践中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感官体验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媒介作用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主体的人。我们知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质满足外还要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美的事物,并从美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种物质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方面的愉悦和兴致。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审美需要基础上的,只有当主体对美有所需要时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所以从艺术心理学角度来看,审美需要是艺术欣赏实践和联觉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联觉是艺术的翅膀,是作品与体验的触发媒介。下面将就文学,美术,音乐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修辞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抒情写意,别有怀抱,小说家,诗人等都是将自己的感兴寄托蕴于其间。温庭筠之所以在一众花间派词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温庭筠的词使人产生更高的艺术联想,如同屈原一般,写峨眉云鬓,芳蕙芷兰,使人联想到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人生抱负。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创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与意象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之不能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文学形象的意象性,使读者得以通过语言符号的提示,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联想、想象能力,将语言符号还原为艺术符号。在文学鉴赏中,“联觉”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通感所作的形象描绘的妙处。可见,联觉对于文学创作与鉴赏的能力都是极大的丰富,如苏东坡曾评论王维的绘画,“为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样的鉴赏虽不是仅靠联觉可以完成的,但联觉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说起美术方面方面的联觉,就不得不提起那位“听见色彩”的康定斯基了。他说:“红色是大提琴,而紫色像英国号,夏美尔木制乐器声响,橘黄色又像强壮的老喉咙唱着长音。”【1】康定斯基自小就开始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尽管曾明确地表示“我不是要绘画音乐”,但康定斯基的理论却充份地反映了音乐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抽象主义艺术观的产生,正是由于受到音乐的启示。康定斯基说:“理论永远无法代替直觉。”这种直觉就和联觉有极大的联系。康定斯基在莫斯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赋予他诸多艺术灵感。在童年时代,他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得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 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吴冠中说“错觉,是艺术之神灵,是绘事之母。”【2】这里说的错觉就是画家及鉴赏者对客观事物经过联觉之后所产生的主观意识。
音乐更是联觉之美的具体体现了。声音的刺激能够直接引起人的兴奋度、强度、紧张度等情态活动,使人产生丰富多变、细腻微妙、难以言传的情绪体验,即音乐的情感联觉功能。音乐是“情绪的艺术”,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更是一种音乐创作者用来叙事、描写、抒情的语言。那特定的或个性化的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会引发人敏锐的情感联觉活动,进而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引发内心情感的共鸣。当音乐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时,首先引起的是主体的听觉反应,但由于联觉心理活动规律的作用,也同时引起相应的非听觉性的感受与体验,产生联想,引发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经验或观念,从而对音乐的理解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形象化。比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的开始部分,用长笛演奏的清新、柔和的主题旋律和节奏中向前推进的起伏感、流动感,可与小溪流水的波纹、動感形成意象联觉的对应关系;另外长笛清脆、纯净的音色,能与溪水透明的色彩形成联觉反应;而小溪可以激活人记忆中的诸多经验,进而联想到茸茸绿草、溪边小树,甚至记忆中某条河流两岸的风光和岸边乡村的田园生活等等。这也就是音乐审美中的意象联觉功能的体现。当听众听到一系列音响时,就会去联想可能对应的画面内容或情节含义,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彼时乐曲所描绘的形象、所叙述的事情,瞬间便一一浮现于听众的眼前,这就是奇妙的音乐赠予的意象联觉。
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皎白上午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在已注意到了这种心理现象,《礼记·乐记》中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灌珠”,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就这段描写音乐给人的感受的文字谈到:“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列子·问汤》就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将听觉效应转换为视觉效果;优美的音乐犹如可以看得见的“绕梁”的丝带,给人以深切的感受。这种“听声类形”显示的就是一种联觉现象。
所以说,艺术作品必须有使人联想想象的品质,触动品鉴者联觉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西方美术名著选萃》宗白华著 第112页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文心独白》吴冠中著 第47页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3】《通感》钱钟书著
关键词:联觉;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鉴赏
我们经常在艺术实践生活中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联觉现象,也就是说在艺术实践中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感官体验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媒介作用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主体的人。我们知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质满足外还要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美的事物,并从美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种物质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方面的愉悦和兴致。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审美需要基础上的,只有当主体对美有所需要时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所以从艺术心理学角度来看,审美需要是艺术欣赏实践和联觉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联觉是艺术的翅膀,是作品与体验的触发媒介。下面将就文学,美术,音乐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修辞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抒情写意,别有怀抱,小说家,诗人等都是将自己的感兴寄托蕴于其间。温庭筠之所以在一众花间派词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温庭筠的词使人产生更高的艺术联想,如同屈原一般,写峨眉云鬓,芳蕙芷兰,使人联想到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人生抱负。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创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与意象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之不能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文学形象的意象性,使读者得以通过语言符号的提示,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联想、想象能力,将语言符号还原为艺术符号。在文学鉴赏中,“联觉”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通感所作的形象描绘的妙处。可见,联觉对于文学创作与鉴赏的能力都是极大的丰富,如苏东坡曾评论王维的绘画,“为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样的鉴赏虽不是仅靠联觉可以完成的,但联觉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说起美术方面方面的联觉,就不得不提起那位“听见色彩”的康定斯基了。他说:“红色是大提琴,而紫色像英国号,夏美尔木制乐器声响,橘黄色又像强壮的老喉咙唱着长音。”【1】康定斯基自小就开始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尽管曾明确地表示“我不是要绘画音乐”,但康定斯基的理论却充份地反映了音乐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抽象主义艺术观的产生,正是由于受到音乐的启示。康定斯基说:“理论永远无法代替直觉。”这种直觉就和联觉有极大的联系。康定斯基在莫斯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赋予他诸多艺术灵感。在童年时代,他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得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 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吴冠中说“错觉,是艺术之神灵,是绘事之母。”【2】这里说的错觉就是画家及鉴赏者对客观事物经过联觉之后所产生的主观意识。
音乐更是联觉之美的具体体现了。声音的刺激能够直接引起人的兴奋度、强度、紧张度等情态活动,使人产生丰富多变、细腻微妙、难以言传的情绪体验,即音乐的情感联觉功能。音乐是“情绪的艺术”,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更是一种音乐创作者用来叙事、描写、抒情的语言。那特定的或个性化的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会引发人敏锐的情感联觉活动,进而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引发内心情感的共鸣。当音乐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时,首先引起的是主体的听觉反应,但由于联觉心理活动规律的作用,也同时引起相应的非听觉性的感受与体验,产生联想,引发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经验或观念,从而对音乐的理解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形象化。比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的开始部分,用长笛演奏的清新、柔和的主题旋律和节奏中向前推进的起伏感、流动感,可与小溪流水的波纹、動感形成意象联觉的对应关系;另外长笛清脆、纯净的音色,能与溪水透明的色彩形成联觉反应;而小溪可以激活人记忆中的诸多经验,进而联想到茸茸绿草、溪边小树,甚至记忆中某条河流两岸的风光和岸边乡村的田园生活等等。这也就是音乐审美中的意象联觉功能的体现。当听众听到一系列音响时,就会去联想可能对应的画面内容或情节含义,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彼时乐曲所描绘的形象、所叙述的事情,瞬间便一一浮现于听众的眼前,这就是奇妙的音乐赠予的意象联觉。
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皎白上午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在已注意到了这种心理现象,《礼记·乐记》中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灌珠”,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就这段描写音乐给人的感受的文字谈到:“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列子·问汤》就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将听觉效应转换为视觉效果;优美的音乐犹如可以看得见的“绕梁”的丝带,给人以深切的感受。这种“听声类形”显示的就是一种联觉现象。
所以说,艺术作品必须有使人联想想象的品质,触动品鉴者联觉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西方美术名著选萃》宗白华著 第112页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文心独白》吴冠中著 第47页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3】《通感》钱钟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