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园艺疗法的诞生、发展和运用,并结合目前我国园艺疗法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目前我国园艺疗法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地方的人文经济的差异性提出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艺疗法的思路,同时也结合苏南地区园林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以及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等方面的特色,深入挖掘园艺疗法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为建设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园艺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詞:地区特色;园艺疗法;特殊人群;园艺学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63
前言
园艺疗法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是综合了医学、园林学以及心理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园艺疗法是通过对园林合理化的建设, 进而达到治愈患有疾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病人的目的。对园艺疗法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2个方面进行研究。
广义的园艺疗法指的是,从事园艺工作的人员从植物的种子播种开始,中间包括对植物的科学培育方法,到最后植物开花,最终得到人们认可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适用于任何年龄段和各种身体状况的人群。
狭义的园艺疗法针对的是一群特殊人群,即在身体上或在心理上存在问题的人群。这类人群通过参与园林建设以及欣赏园林景色,舒缓身心,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目前, 园艺疗法是非常实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1 园艺疗法概况
人类的发展史是伴随着人类征服疾病的历史续写起来的,这其中就应运而生了园艺治疗的实践。根据园艺治疗的发展历程来看,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在波斯就有人开始建造含有香气、景色、声响等元素的公共花园,从而帮助人们在感官上获得愉悦。从17世纪末开始,各类照顾机构逐渐意识到花卉、绿草、阳光甚至新鲜的空气等都是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 不可或缺。
19世纪初,美国人本杰明·拉什 (Benjamin Rush),
作为世界精神病学的先驱,他的研究发现农耕劳作十分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并极具远见的将园艺劳动产生的疗效客观地记载下来了。
到了20世纪的时候,各大学术研究单位逐渐开始关注园艺治疗,这才迎来了园艺治疗专业化发展的春天。1952年,一场关于园艺治疗的研习会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召开;1955年, 第1个园艺职能治疗的硕士学位同样在该大学被授予;至此,园艺治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美国被正式提了出来。于是,在1973年,第1家专业园艺治疗的机构——园艺治疗与康复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了,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美国园艺治疗协会(AHTA)。
然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园艺治疗方面尚处于试验阶段。主要表现在缺乏明确的园艺治疗相关的管理机构和配套设置的专业课程;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相关研究与专业认证的制度也不成熟。
同样属于亚洲地区的中国,园艺治疗起步的更晚。直到近些年来,在香港园艺治疗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在广州、深圳、东莞、澳门等地的社会服务行业兴起了一阵学习实践园艺治疗的热潮;直到2014年的7月29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隶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的园艺治疗学部终于在沈阳成立了。至此,中国园艺治疗终于有了第1个正式而且专业的学术组织。紧接着在2015年的10月23日,民政部发布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征求意见稿)》,指南将园艺治疗与缅怀疗法、人生回顾法等一起列入我国老年服务常用的7种方法。
园艺疗法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随着人们对园艺疗法研究的深入,逐渐也使得心理学中对植物的研究成为一门课题。目前园艺疗法所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药物乱用者、犯罪者、身体及精神需要改进的人群。
园艺疗法在刚刚进入我国的那几年时间里,并未能被大众广泛接受,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地域的差异化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限制了园艺疗法在国内的推广与普及。再加上园艺疗法进入国内后没有能够找到很好的对接行业,以至于大众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可较为狭隘。因此,结合本土地域特色,准确对接行业,才能将园艺疗法迅速惠及大众,进而高效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2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增长速度惊人,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苏南地区的人文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苏南园林充满着中华古典园林的各种元素,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美誉,也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其中,就属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最具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苏州园林,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近年来,苏南地区正在加大新建园林的投入甚至在原有园林的基础上改建一些博物馆,例如苏州的碑刻博物馆,与沧浪亭隔街相望。共藏各类碑石1000多块,分为人物、历史、古迹、书法4类,反映了苏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苏州教育博物馆位于醋库巷44号(占地面积0.44hm2),是在苏州清代古典园林——“柴园”改建而成,园中有鸳鸯厅、船厅、水榭、假山、水池等景观设置,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样的园林或者博物馆在苏南地区数不胜数,他们的运营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不仅仅在于宣传讲解,同样需要园林绿植养护。因此,在园林中充分开辟简单易养护的区域和绿植提供给需要园艺理疗的人群将会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从锄地、播种、施肥……,直到最终开花结果。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在身心上得到放松, 同时也锻炼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功能。
同时,通过开辟儿童活动区,配备相应的游乐设施, 让儿童或年幼的参与者在观赏园林时在玩耍中达到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的目的。研究表明,特定的儿童群体在一段时间的玩耍治疗以后,其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3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苏南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鱼米之乡”。几千年的“江南水乡”文化,孕育出魅力独特的江南文化,也孕育了极佳的江南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江南地区经济水平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苏南地区内的城、镇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蓬勃发展起来,伴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健康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些因素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园艺理疗体验旅游产品发展的推手。由此可见,苏南地区城、镇、乡村旅游也正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集休闲、度假、体验、理疗等一体的多元化深度游。
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本地居民和上海、浙江等大城市居民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江南乡村旅游的主力军。随着乡村养生愈演愈烈,园艺疗法作为一个环保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必将成为乡村旅游高大上的产品。
将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渗透运用主要以田园乡土植物为物质基础,改善空气质量,打造园艺疗法式的乡村生活,让游客(受众)感受来自乡村清洁的空气、适宜的天气、淳朴的地气;以及乡村的田地、民宅、树林、炊烟、鸟语、花香等乡民真实居住的空间;体会乡村淳朴的社会风气,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与坦荡,从而形成乡村生活旅游化。只有游客(受众)身心得到放松,释放高强度的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寄情于这山水田园,陶冶情操,其身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调节,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甚至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4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目前苏南地区人口老龄化主要有高龄化人口增长快,空巢化程度高,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抚慰需求大,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等5大特点。十年的不懈探索,“居家养老作基础、社区养老作依托、机构养老作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应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补贴,同时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标准要跟进提高。现今,地区政府仍在持续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方向明确地将公共财政向养老服务项目倾斜,原则上按当地一般预算收入的4%~5%设置长效投入机制。力争将慈善事业和福彩事业做强做大,进而筹集到更多的慈善资金和福彩公益金,用于提升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比例。据此规划,到2020年慈善事业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支出将有望占到当年留存资金的60%以上。
备专业园艺养老知识人才是园艺养老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力发展园艺养老的进程主要还是依托专业人才的培养。苏南地区就有一所百年老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大专院校的风景园林、园艺等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园艺、园林专业人才,他们正不断尝试将园艺知识运用到园艺疗法中去,并试图依托本地其他高校,结合医学、护理相关的知识尝试开创园艺养老事业。所以在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大潮中,苏南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园林、园艺、体育、护理等专业将创新性的开设园艺养老课程, 储备相关的园艺养老专业人才。
5 总结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与园艺疗法相关的技术、文化、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还有很多的康健方法,这为我国的园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人口老龄比日趋上升、乡村旅游大力开发的今天,园艺疗法作为向现代风景园林的一个新兴产物,应该充分研究园艺疗法的理论基础,结合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深入发掘园艺疗法在其中的作用,形成自身的营造思路及理论体系。
在苏南地区实行特色园艺疗法有助于园艺疗法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地方特色园艺疗法的实践来将我国的园艺历史文化与各个领域有机结合,打造我国独特的园艺疗法体系。以一个区域的实行带动全国的园艺疗法的理疗方式的普及,将疗养等社会特殊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共同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园艺疗法的理疗方式终将会成为推动园艺疗法在我国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2]李莎莎,轩誉珂.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的营造[J].农家参谋,2017(12).
[3]伊志宏.园藝疗法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
(12).
[4]魏世创,王金元.园艺养老在我国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7(16).
作者简介:薛荣荣(1985-),女,江苏如皋人,讲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技术及应用领域、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
关键詞:地区特色;园艺疗法;特殊人群;园艺学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63
前言
园艺疗法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是综合了医学、园林学以及心理学的一门综合学科。园艺疗法是通过对园林合理化的建设, 进而达到治愈患有疾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病人的目的。对园艺疗法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2个方面进行研究。
广义的园艺疗法指的是,从事园艺工作的人员从植物的种子播种开始,中间包括对植物的科学培育方法,到最后植物开花,最终得到人们认可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适用于任何年龄段和各种身体状况的人群。
狭义的园艺疗法针对的是一群特殊人群,即在身体上或在心理上存在问题的人群。这类人群通过参与园林建设以及欣赏园林景色,舒缓身心,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目前, 园艺疗法是非常实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1 园艺疗法概况
人类的发展史是伴随着人类征服疾病的历史续写起来的,这其中就应运而生了园艺治疗的实践。根据园艺治疗的发展历程来看,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在波斯就有人开始建造含有香气、景色、声响等元素的公共花园,从而帮助人们在感官上获得愉悦。从17世纪末开始,各类照顾机构逐渐意识到花卉、绿草、阳光甚至新鲜的空气等都是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 不可或缺。
19世纪初,美国人本杰明·拉什 (Benjamin Rush),
作为世界精神病学的先驱,他的研究发现农耕劳作十分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并极具远见的将园艺劳动产生的疗效客观地记载下来了。
到了20世纪的时候,各大学术研究单位逐渐开始关注园艺治疗,这才迎来了园艺治疗专业化发展的春天。1952年,一场关于园艺治疗的研习会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召开;1955年, 第1个园艺职能治疗的硕士学位同样在该大学被授予;至此,园艺治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美国被正式提了出来。于是,在1973年,第1家专业园艺治疗的机构——园艺治疗与康复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了,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美国园艺治疗协会(AHTA)。
然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园艺治疗方面尚处于试验阶段。主要表现在缺乏明确的园艺治疗相关的管理机构和配套设置的专业课程;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相关研究与专业认证的制度也不成熟。
同样属于亚洲地区的中国,园艺治疗起步的更晚。直到近些年来,在香港园艺治疗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在广州、深圳、东莞、澳门等地的社会服务行业兴起了一阵学习实践园艺治疗的热潮;直到2014年的7月29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隶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的园艺治疗学部终于在沈阳成立了。至此,中国园艺治疗终于有了第1个正式而且专业的学术组织。紧接着在2015年的10月23日,民政部发布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征求意见稿)》,指南将园艺治疗与缅怀疗法、人生回顾法等一起列入我国老年服务常用的7种方法。
园艺疗法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随着人们对园艺疗法研究的深入,逐渐也使得心理学中对植物的研究成为一门课题。目前园艺疗法所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药物乱用者、犯罪者、身体及精神需要改进的人群。
园艺疗法在刚刚进入我国的那几年时间里,并未能被大众广泛接受,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地域的差异化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限制了园艺疗法在国内的推广与普及。再加上园艺疗法进入国内后没有能够找到很好的对接行业,以至于大众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可较为狭隘。因此,结合本土地域特色,准确对接行业,才能将园艺疗法迅速惠及大众,进而高效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2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增长速度惊人,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苏南地区的人文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苏南园林充满着中华古典园林的各种元素,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美誉,也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其中,就属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最具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苏州园林,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近年来,苏南地区正在加大新建园林的投入甚至在原有园林的基础上改建一些博物馆,例如苏州的碑刻博物馆,与沧浪亭隔街相望。共藏各类碑石1000多块,分为人物、历史、古迹、书法4类,反映了苏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苏州教育博物馆位于醋库巷44号(占地面积0.44hm2),是在苏州清代古典园林——“柴园”改建而成,园中有鸳鸯厅、船厅、水榭、假山、水池等景观设置,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样的园林或者博物馆在苏南地区数不胜数,他们的运营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不仅仅在于宣传讲解,同样需要园林绿植养护。因此,在园林中充分开辟简单易养护的区域和绿植提供给需要园艺理疗的人群将会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从锄地、播种、施肥……,直到最终开花结果。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在身心上得到放松, 同时也锻炼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功能。
同时,通过开辟儿童活动区,配备相应的游乐设施, 让儿童或年幼的参与者在观赏园林时在玩耍中达到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的目的。研究表明,特定的儿童群体在一段时间的玩耍治疗以后,其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都能有积极的表现。 3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苏南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鱼米之乡”。几千年的“江南水乡”文化,孕育出魅力独特的江南文化,也孕育了极佳的江南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江南地区经济水平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苏南地区内的城、镇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蓬勃发展起来,伴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健康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些因素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园艺理疗体验旅游产品发展的推手。由此可见,苏南地区城、镇、乡村旅游也正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集休闲、度假、体验、理疗等一体的多元化深度游。
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本地居民和上海、浙江等大城市居民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江南乡村旅游的主力军。随着乡村养生愈演愈烈,园艺疗法作为一个环保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必将成为乡村旅游高大上的产品。
将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渗透运用主要以田园乡土植物为物质基础,改善空气质量,打造园艺疗法式的乡村生活,让游客(受众)感受来自乡村清洁的空气、适宜的天气、淳朴的地气;以及乡村的田地、民宅、树林、炊烟、鸟语、花香等乡民真实居住的空间;体会乡村淳朴的社会风气,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与坦荡,从而形成乡村生活旅游化。只有游客(受众)身心得到放松,释放高强度的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寄情于这山水田园,陶冶情操,其身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调节,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甚至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4 园艺疗法在苏南地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目前苏南地区人口老龄化主要有高龄化人口增长快,空巢化程度高,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抚慰需求大,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等5大特点。十年的不懈探索,“居家养老作基础、社区养老作依托、机构养老作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应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补贴,同时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标准要跟进提高。现今,地区政府仍在持续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方向明确地将公共财政向养老服务项目倾斜,原则上按当地一般预算收入的4%~5%设置长效投入机制。力争将慈善事业和福彩事业做强做大,进而筹集到更多的慈善资金和福彩公益金,用于提升养老服务领域的投入比例。据此规划,到2020年慈善事业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支出将有望占到当年留存资金的60%以上。
备专业园艺养老知识人才是园艺养老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力发展园艺养老的进程主要还是依托专业人才的培养。苏南地区就有一所百年老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大专院校的风景园林、园艺等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园艺、园林专业人才,他们正不断尝试将园艺知识运用到园艺疗法中去,并试图依托本地其他高校,结合医学、护理相关的知识尝试开创园艺养老事业。所以在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大潮中,苏南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园林、园艺、体育、护理等专业将创新性的开设园艺养老课程, 储备相关的园艺养老专业人才。
5 总结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与园艺疗法相关的技术、文化、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还有很多的康健方法,这为我国的园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人口老龄比日趋上升、乡村旅游大力开发的今天,园艺疗法作为向现代风景园林的一个新兴产物,应该充分研究园艺疗法的理论基础,结合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深入发掘园艺疗法在其中的作用,形成自身的营造思路及理论体系。
在苏南地区实行特色园艺疗法有助于园艺疗法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地方特色园艺疗法的实践来将我国的园艺历史文化与各个领域有机结合,打造我国独特的园艺疗法体系。以一个区域的实行带动全国的园艺疗法的理疗方式的普及,将疗养等社会特殊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共同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园艺疗法的理疗方式终将会成为推动园艺疗法在我国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2]李莎莎,轩誉珂.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的营造[J].农家参谋,2017(12).
[3]伊志宏.园藝疗法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
(12).
[4]魏世创,王金元.园艺养老在我国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7(16).
作者简介:薛荣荣(1985-),女,江苏如皋人,讲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技术及应用领域、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