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艺术类教育的快速发展,艺术类院校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要推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据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来培养高素质人才,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艺术人才,艺术类大学生承担展示现代艺术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本文就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教育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特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07-01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不仅具备自身鲜明的个性,也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受艺术氛围的熏陶,富有创造性、情感丰富且思维敏捷,表现出个性张扬偏激、责任感和纪律观念不强、理想信念淡薄等,在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1]。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①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情节浓厚。综合素质与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具有浓厚的专业情节,自觉性高,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些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差,参加高考无望,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艺考”之路,而有些学生热爱艺术专业,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院校。②轻道德、重技能。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行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部分学生在家庭及学校教育下,形成了正确的行为观念和道德观念,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但有些学生在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方面存在分離状态,如明知道公德而不加以履行、诚信问题突出等。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其诚信问题愈加凸显,如: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较强的合作意识,签订就业协议后轻易撕毁;学习考试中作弊;毕业后不能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等[2]。③轻政治、重专业。很多艺术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较高,将奋斗目标定为专业的出类拔萃,在专业课学习中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同时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想信念淡薄,不关心或厌烦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忽视,不愿意参与较强政策性的校园活动或讨论政治话题,对国家方针政策不关注,导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艺术素质不平衡,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创新教育方法。“两课”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艺术类学生在思想层面本就不够重视文化课程,更加排斥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适当贯穿相关的理论知识,合理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和网络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课堂氛围的活跃及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想加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有效结合专业授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差异加以关注,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3]。②制定科学的目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就业情景、学习特点、思想行为特点等进行研究,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尤其是团体实践与课外活动,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符合艺术专业的目标。③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有些艺术类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存在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科学调整培养方案及课程比例,根据实践来讲解思想政治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注重道德情感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如个人英雄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道德情感问题,设置合理的道德教育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自主意识,学会抵制腐朽思想。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质疑心理,恰当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利用不同观点的冲突与碰撞,让学生掌握教材中陈述的观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四)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专业性质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应该积极接触社会,多参与各种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高校则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体验式的教育管理[4]。同时高校可以从艺术专业特点出发,鼓励学生走进社會、走出学校,将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与人沟通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情节浓厚,轻道德、重技能,轻政治、重专业,严重制约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从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道德情感教育,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艺术类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蕾.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4):240-241.
[2]孙雪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25):181+268.
[3]安乾.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08):46+61.
[4]严玲霞.浅析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5):81-82.
通讯作者:雷腾英。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特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07-01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不仅具备自身鲜明的个性,也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受艺术氛围的熏陶,富有创造性、情感丰富且思维敏捷,表现出个性张扬偏激、责任感和纪律观念不强、理想信念淡薄等,在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1]。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①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情节浓厚。综合素质与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具有浓厚的专业情节,自觉性高,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些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差,参加高考无望,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艺考”之路,而有些学生热爱艺术专业,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院校。②轻道德、重技能。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行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部分学生在家庭及学校教育下,形成了正确的行为观念和道德观念,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但有些学生在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方面存在分離状态,如明知道公德而不加以履行、诚信问题突出等。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其诚信问题愈加凸显,如: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较强的合作意识,签订就业协议后轻易撕毁;学习考试中作弊;毕业后不能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等[2]。③轻政治、重专业。很多艺术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较高,将奋斗目标定为专业的出类拔萃,在专业课学习中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同时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想信念淡薄,不关心或厌烦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忽视,不愿意参与较强政策性的校园活动或讨论政治话题,对国家方针政策不关注,导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艺术素质不平衡,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创新教育方法。“两课”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艺术类学生在思想层面本就不够重视文化课程,更加排斥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适当贯穿相关的理论知识,合理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和网络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课堂氛围的活跃及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想加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有效结合专业授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差异加以关注,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3]。②制定科学的目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就业情景、学习特点、思想行为特点等进行研究,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尤其是团体实践与课外活动,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符合艺术专业的目标。③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有些艺术类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存在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科学调整培养方案及课程比例,根据实践来讲解思想政治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注重道德情感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如个人英雄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道德情感问题,设置合理的道德教育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自主意识,学会抵制腐朽思想。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质疑心理,恰当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利用不同观点的冲突与碰撞,让学生掌握教材中陈述的观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四)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专业性质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应该积极接触社会,多参与各种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高校则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体验式的教育管理[4]。同时高校可以从艺术专业特点出发,鼓励学生走进社會、走出学校,将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与人沟通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情节浓厚,轻道德、重技能,轻政治、重专业,严重制约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从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道德情感教育,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艺术类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蕾.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征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4):240-241.
[2]孙雪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25):181+268.
[3]安乾.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08):46+61.
[4]严玲霞.浅析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5):81-82.
通讯作者:雷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