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要想上好语文课,务须讲究结课艺术。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有时还要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因此结课与课首应能做到相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要对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做了一点肤浅的探索。
一、文字独白,感染熏陶
记得有位老师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曾以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独白作为该课的结尾,这段结课语一直留在我的摘抄本上:孔乙己就这样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孔乙己静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一点也没有惊动这个社会,他的死就像树上无声地落下一片叶子,就像荒野枯死了一棵无名小草。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他活着的时候,封建社会公开地侮辱他、损害他,用封建意识毒害他、麻痹他。他盲目地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也自己践踏自己。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被吃得干干净净,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成了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
这位教师在结课时,以饱满的激情,诗一样的语言,对全文作了总结性讲解,昭示哲理,形象感染,感之以情,晓之以理,耐人寻味。
二、音乐渲染,余音缭绕
有位老师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这篇简短的古文,大家已经背下来了。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和散文、诗歌,更在于他豁达、洒脱的人生观。最后,让我们在乐声中背下这篇短文,永远记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样,我们就会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课在《高山流水》声及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此时,课堂上,音乐声、朗读声构成了美妙的“交响乐”。这样结课,易于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强化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魅力。
三、创设高潮,戛然而止
比如在教《行路难》时,就可以把“高潮”安排在下课前的5分钟内。可以在分析李白如何在诗中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时说道:
……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他便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用不着愤懑地离开长安。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对于李白,让他向权贵们低一下头,说一句逢迎的话,那简直比杀了他还严重!李白在政治上失败了。李白的失败造就了他另一方面的成功。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在文学上成功了。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这段结束语,充满哲理,生动感人。学生听后会受到很大的震撼,可又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可见,在结课时灵活设计“高潮”,可以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四、拓展迁移,激活思维
记得有一位教师教《范进中举》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并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后,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光明的尾巴”:同学们,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毒害如此之深。那么时至今日,如今的高考不再限制年龄,考场中还有七旬老翁,他们比范进还老。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这个拓展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片新的天地,使他们从更高的境界去审视课文内容和历史,促使教学出现新的高潮。教者要善于引领学生在有限中求无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的同时,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情趣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完善。
五、归纳总结,耐人寻味
记得一位老师讲授《信客》一文时,在师生共同分析年轻信客这一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采用的是生动而感人的归纳总结式:
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百遍。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寞。他,擎着悲苦,饮尽风霜,望穿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眼泪与痛诉,踏破了一季季的风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一结课,既将信客的悲苦经历加以高度概括,又揭示作者塑造信客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既总结了全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更为重要的是真正能够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位老师为语文课打的漂亮的“结”,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文字独白,感染熏陶
记得有位老师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曾以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独白作为该课的结尾,这段结课语一直留在我的摘抄本上:孔乙己就这样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孔乙己静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一点也没有惊动这个社会,他的死就像树上无声地落下一片叶子,就像荒野枯死了一棵无名小草。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他活着的时候,封建社会公开地侮辱他、损害他,用封建意识毒害他、麻痹他。他盲目地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也自己践踏自己。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被吃得干干净净,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成了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
这位教师在结课时,以饱满的激情,诗一样的语言,对全文作了总结性讲解,昭示哲理,形象感染,感之以情,晓之以理,耐人寻味。
二、音乐渲染,余音缭绕
有位老师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这篇简短的古文,大家已经背下来了。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和散文、诗歌,更在于他豁达、洒脱的人生观。最后,让我们在乐声中背下这篇短文,永远记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样,我们就会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课在《高山流水》声及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此时,课堂上,音乐声、朗读声构成了美妙的“交响乐”。这样结课,易于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强化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魅力。
三、创设高潮,戛然而止
比如在教《行路难》时,就可以把“高潮”安排在下课前的5分钟内。可以在分析李白如何在诗中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时说道:
……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他便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用不着愤懑地离开长安。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对于李白,让他向权贵们低一下头,说一句逢迎的话,那简直比杀了他还严重!李白在政治上失败了。李白的失败造就了他另一方面的成功。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在文学上成功了。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这段结束语,充满哲理,生动感人。学生听后会受到很大的震撼,可又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可见,在结课时灵活设计“高潮”,可以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四、拓展迁移,激活思维
记得有一位教师教《范进中举》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并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后,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光明的尾巴”:同学们,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毒害如此之深。那么时至今日,如今的高考不再限制年龄,考场中还有七旬老翁,他们比范进还老。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这个拓展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片新的天地,使他们从更高的境界去审视课文内容和历史,促使教学出现新的高潮。教者要善于引领学生在有限中求无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的同时,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情趣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完善。
五、归纳总结,耐人寻味
记得一位老师讲授《信客》一文时,在师生共同分析年轻信客这一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采用的是生动而感人的归纳总结式:
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百遍。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寞。他,擎着悲苦,饮尽风霜,望穿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眼泪与痛诉,踏破了一季季的风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一结课,既将信客的悲苦经历加以高度概括,又揭示作者塑造信客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既总结了全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更为重要的是真正能够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位老师为语文课打的漂亮的“结”,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