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就是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高校里特殊的资源优势,通过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是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正常、普通的生活习惯的过程。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帮助完善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机制。
[关 键 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222-02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多次强调,高等学校是文化高地,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和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思政教育如果仅以单纯的理论教学实施远远不能感化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由于阅历问题可能对高深的政治理论难以理解,更加难以将其内化为实践。所以,只有将思政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德育发挥效用。在某种程度上,志愿服务能够深化高校的道德教育效果。
一、概念界定
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良知、爱心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服务。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实质上是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双重身份。他们作为主体,用实际行动帮助了普通群众,用他们的服务造福需要帮助的群体,带动更多人支持和参加志愿服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而当他们作为客体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接受到实践教育,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指高等学校中的具有一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愿提供的助人行为及他们无偿参与的社会服务。而常态化指的就是把某些非常规、不普通、不正常、不平常的事物转变成常规、正常、普通、平常的状态或过程。
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在此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定义为结合当代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高校里特殊的资源优势,通过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正常、普通的生活习惯的过程。
二、当前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问题
工作机制包括志愿者的成员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集合,是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如果有这样一套完整的实施管理、评估考核机制,就能激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能够规范服务,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但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几乎没有完整而系统规范的工作机制。
首先,志愿者的招募机制包括宣传动员、注册登记等。但是在目前大部分志愿者工作机制中,很少有为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完整的服务档案,将每位志愿者登记在册的系统。由于大学生的流动性较强,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不再参加志愿服务,如何保证工作的顺利交接以及大学生毕业之后仍旧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是目前志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其次是有关培训机制。在现有的志愿者工作体系中,大部分的培训都是岗前培训,也就是在志愿者上岗前对志愿者进行一些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大都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效果很差,所以如何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长期的培训是一个难题。
运行机制指的是包括规划、审批、指挥、协调、实施控制、反馈等内容的一套工作机制,这一过程最主要需要的就是要规范,更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当前的志愿服务体系中,规范性还有待加强,实施过程也因为对大学生培训不足而遭遇诸多困难。
对大学生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指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奖励办法等的一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奖励的机制。对于评价的内容和体系,可以通过对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法,体现大学生对此项目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而对大学生的激励则是评价机制的核心内容,虽然我们都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式的服务,但是根据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在大学生实施志愿服务的早期,应当要有一些奖励来激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这种激励能够帮助大学生将外部动機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保证他们离开高校之后还能够持续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目前来看,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存在于组织内部,如记录每个志愿者的志愿时长,根据时长不同给予表彰。但是这种机制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当大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失去这种激励之后,可能由于得不到持续的激励,导致大学毕业生停止自己的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局限在大学校园时期,这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对志愿者的保障问题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主要来自法律、政府以及学校的保障。首先,在法律上应当有全面的法律体系规范志愿者行为,保证志愿服务的合法地位;在政府层面,应当由来自政府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给予来自政府的强力保障;而学校更是应当对志愿服务者提供正确的帮助及指导。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学校做到了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组织、领导、保障服务,而法律和政府层面都还稍有欠缺。
(三)来自群众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大众对志愿服务缺乏合理认知,在我国,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都是以非官方组织形式存在的,缺乏认同度。而且,由于我国传统思想影响,有的偏激者甚至会认为志愿服务是“白打工”,对他们并不认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日后求职没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也通常都“以成绩论好坏”“以是否是学生干部论优良”,志愿服务并没有被单位列入考虑范围。
三、对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志愿服务制度
1.建立提升管理制度
高校的志愿服务,除了服务社会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将由教师为主导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转变为由学生自制的管理体系,着重做好对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和在岗时的持续培训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保证志愿服务的核心——服务,如果背离了这一初衷,志愿服务就不再是被社会所需要的了,如此,志愿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更加不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完善诚信记录制度
在志愿服務的激励中,最核心的一关就是诚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应当进行有效的量化,以对他们的服务效果进行反馈。只有对志愿者的服务市场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合理的量化,才能够保证志愿服务的科学化管理。在“带你看天津”志愿服务过程中,本研究团队发现,对志愿者使用微信群打卡的方式是有一些欠缺的,线上打卡没有结合线下实际记录,会出现部分志愿者偷懒的情况,导致志愿市场的不诚实记录。故此,本研究认为可以效仿企业的上班打卡,使用一些带有定位功能的App对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和时长进行记录,以确保诚信记录服务时长。
3.建立以科学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激励制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方面就是推优入党和综合测评加分。本研究通过招募志愿者时的对比研究得知,表示自己的项目有此两类激励措施的项目比其他项目更具吸引力。所以,可以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优先考虑各类先进评选以及推优入党等激励,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时长在学年综合测评时进行加分奖励,这两项措施对在校大学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而对那些对这两项内容都没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实施一项志愿服务生涯全记录措施。也就是对进行志愿服务的学生,使用档案对他们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这个记录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而是贯穿其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的,从开始参加志愿服务起就进行记录,一直到其退休,中间可以通过不同的志愿时长发放不同的奖励,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仍旧继续参与志愿服务。
(二)改善大众认知
要改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仅仅用爱感化是不够的,志愿服务组织还应当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对公众多加宣传,多邀请普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改变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志愿服务组织也应当对自己的服务项目的初衷、意义向大众进行宣传,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以此帮助大众认识到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Walter J. M. Kickert. Erik·Hans Kligin.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7:10.
[2]Keith M.Henderson. A Third-Sector Altematire:NGOs and Grassroots Initiatives[A]. Bureaucraey and the Alternatives in World Perspective[C].London:Maemillan Press Ltd,1999.
编辑 武慧慧
[关 键 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222-02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多次强调,高等学校是文化高地,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和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思政教育如果仅以单纯的理论教学实施远远不能感化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由于阅历问题可能对高深的政治理论难以理解,更加难以将其内化为实践。所以,只有将思政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德育发挥效用。在某种程度上,志愿服务能够深化高校的道德教育效果。
一、概念界定
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良知、爱心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服务。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实质上是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双重身份。他们作为主体,用实际行动帮助了普通群众,用他们的服务造福需要帮助的群体,带动更多人支持和参加志愿服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而当他们作为客体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接受到实践教育,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就是指高等学校中的具有一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愿提供的助人行为及他们无偿参与的社会服务。而常态化指的就是把某些非常规、不普通、不正常、不平常的事物转变成常规、正常、普通、平常的状态或过程。
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在此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定义为结合当代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有高校里特殊的资源优势,通过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正常、普通的生活习惯的过程。
二、当前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问题
工作机制包括志愿者的成员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集合,是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如果有这样一套完整的实施管理、评估考核机制,就能激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能够规范服务,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但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几乎没有完整而系统规范的工作机制。
首先,志愿者的招募机制包括宣传动员、注册登记等。但是在目前大部分志愿者工作机制中,很少有为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完整的服务档案,将每位志愿者登记在册的系统。由于大学生的流动性较强,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不再参加志愿服务,如何保证工作的顺利交接以及大学生毕业之后仍旧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是目前志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其次是有关培训机制。在现有的志愿者工作体系中,大部分的培训都是岗前培训,也就是在志愿者上岗前对志愿者进行一些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大都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效果很差,所以如何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长期的培训是一个难题。
运行机制指的是包括规划、审批、指挥、协调、实施控制、反馈等内容的一套工作机制,这一过程最主要需要的就是要规范,更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当前的志愿服务体系中,规范性还有待加强,实施过程也因为对大学生培训不足而遭遇诸多困难。
对大学生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指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奖励办法等的一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奖励的机制。对于评价的内容和体系,可以通过对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法,体现大学生对此项目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而对大学生的激励则是评价机制的核心内容,虽然我们都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式的服务,但是根据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在大学生实施志愿服务的早期,应当要有一些奖励来激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这种激励能够帮助大学生将外部动機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保证他们离开高校之后还能够持续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目前来看,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存在于组织内部,如记录每个志愿者的志愿时长,根据时长不同给予表彰。但是这种机制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当大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失去这种激励之后,可能由于得不到持续的激励,导致大学毕业生停止自己的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局限在大学校园时期,这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对志愿者的保障问题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主要来自法律、政府以及学校的保障。首先,在法律上应当有全面的法律体系规范志愿者行为,保证志愿服务的合法地位;在政府层面,应当由来自政府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给予来自政府的强力保障;而学校更是应当对志愿服务者提供正确的帮助及指导。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学校做到了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组织、领导、保障服务,而法律和政府层面都还稍有欠缺。
(三)来自群众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大众对志愿服务缺乏合理认知,在我国,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都是以非官方组织形式存在的,缺乏认同度。而且,由于我国传统思想影响,有的偏激者甚至会认为志愿服务是“白打工”,对他们并不认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日后求职没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也通常都“以成绩论好坏”“以是否是学生干部论优良”,志愿服务并没有被单位列入考虑范围。
三、对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志愿服务制度
1.建立提升管理制度
高校的志愿服务,除了服务社会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将由教师为主导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转变为由学生自制的管理体系,着重做好对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和在岗时的持续培训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保证志愿服务的核心——服务,如果背离了这一初衷,志愿服务就不再是被社会所需要的了,如此,志愿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更加不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完善诚信记录制度
在志愿服務的激励中,最核心的一关就是诚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应当进行有效的量化,以对他们的服务效果进行反馈。只有对志愿者的服务市场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合理的量化,才能够保证志愿服务的科学化管理。在“带你看天津”志愿服务过程中,本研究团队发现,对志愿者使用微信群打卡的方式是有一些欠缺的,线上打卡没有结合线下实际记录,会出现部分志愿者偷懒的情况,导致志愿市场的不诚实记录。故此,本研究认为可以效仿企业的上班打卡,使用一些带有定位功能的App对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和时长进行记录,以确保诚信记录服务时长。
3.建立以科学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激励制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方面就是推优入党和综合测评加分。本研究通过招募志愿者时的对比研究得知,表示自己的项目有此两类激励措施的项目比其他项目更具吸引力。所以,可以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优先考虑各类先进评选以及推优入党等激励,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时长在学年综合测评时进行加分奖励,这两项措施对在校大学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而对那些对这两项内容都没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实施一项志愿服务生涯全记录措施。也就是对进行志愿服务的学生,使用档案对他们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这个记录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而是贯穿其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的,从开始参加志愿服务起就进行记录,一直到其退休,中间可以通过不同的志愿时长发放不同的奖励,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仍旧继续参与志愿服务。
(二)改善大众认知
要改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仅仅用爱感化是不够的,志愿服务组织还应当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对公众多加宣传,多邀请普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改变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志愿服务组织也应当对自己的服务项目的初衷、意义向大众进行宣传,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以此帮助大众认识到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Walter J. M. Kickert. Erik·Hans Kligin.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7:10.
[2]Keith M.Henderson. A Third-Sector Altematire:NGOs and Grassroots Initiatives[A]. Bureaucraey and the Alternatives in World Perspective[C].London:Maemillan Press Ltd,1999.
编辑 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