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 衣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些潮流上的尴尬事儿,实在是百事可乐。
  早春的时候在上海,看到周迅在《橘子红了》中的大幅招贴画。印象中常撰稿的几家杂志封底广告中也有,是什么品牌的打印机广告。站在那幅画前端详了一阵子,觉得也只有周迅这张脸能载得动那么厚的粉,没有日本朝日时代电影的痕迹。
  回到西安,一日逛小衣行,从南门一直往南,几十步的工夫就能见一空镜子似的装修,店小却极其透明,如果不是倚楼而建,恨不得连房顶也镶上湖蓝色玻璃了。好像老板的心思也明月高悬。
  女人和衣服的缘分也有深浅。那天我中意的衣服还是在临近住处的一家衣行里找到的。原本不是搭配在一起的,想是西安本地的老板,没敢这么配。墨绿的盖过屁股的宽大衣服有手编如意的图案,从上至下的镂空如意,与肌肤相隔的只是一层最软的麻,纺织得疏懒,不是什么庄重的东西。那裤子粗看起来像长裙,所有的飘忽不定都在最末端闪现了出来。也是宽宽大大,上面游弋的散乱花朵,都起了绒,摸上去,很是贴心。据说是绢织物,酱红色,很温柔地隐去了光泽。披挂整齐,转身的镜子里,一怀抱琵琶的女儿,眼光流转处,打湿了许多年月的后庭花。
  于是逢人便说,买了一身好衣裳。取名宽衣。是宽大的衣裳之意。
  又想起周迅,巨宝贝的一个人,宽袍大袖的衣服于她还显得别致了些,像从画里来的女子,不是陈逸飞的画,要比洞箫美人多了些俗人的怨和乐。
  我觉得,这就是极美的了。真的。
  不知道别的女人怎么看衣服,却极讨厌两类人的着装,扮嫩和扮品牌代言人。私下以为,这都是大俗。见不得人到3张还去挑30块钱的泡泡裙子,不长不短的设计,像小时候的海军服改成的,如果是些写东西的女人就更难看了,原本眼袋分明,这么一来,简直像个老妖怪。
  过了26岁生日,也有了唯名牌是从症,但终究无法让衣柜里面藏着太多著名死人的名字,虽然知道设计衣服的人也都还活着,却仍然感觉恐怖,一是不肯拿我辛苦写字敲出来的银子兑换他们的不朽,二是常对名牌有种错觉。怕穿上了就脱不下来。也是没钱人的说法。
  18岁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北京去,就为了逛市场,指名点姓动物园附近的那个。逛着吃着冰棍儿,买下的东西都用黑塑料袋拎着,现在那些塑料袋在超市里有卖,是装垃圾用的。新衣裳都有些细碎的线头拱出来,但也不显得多寒碜。还嘻嘻笑着对着镜子,想老板多夸几句身材好。只是,并没有多余的18岁让人耗着。
  所以觉得,人多大就是多大,有多少钱就穿多少钱的衣服。怕人看穿什么,谁又能看不穿呢?
  还有一句,回到前面的话。说到尴尬,这一篇文章就极是了,查一回字典,确有宽衣一词,解释为敬,脱衣服。比如古代洞房里老婆对老公说:“相公,请宽衣。”就是这么个意思。
其他文献
一  回顾2016年的中国电影批评,批评话语的多元化是本年度呈现的最显著特征。首先是学者坚持电影批评的独特立场,从个性的角度对电影本体、电影创作、电影产业、电影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与新的话语体系和跨学科理论进行对话,丰富了电影理论批评的成果,拓展了电影批评的视野,开拓了电影批评的方法与路径。例如在探讨中国当下的电影理论建构时,《新学院派电影创作的立场、精神与价值诉求》一文提出电影创作“新学院派
期刊
“向内转”,这是中国新诗参鉴相应的西方资源在现代化征程中所达成的理论共识和所要实现的实践矢的,其动因就是要诀别浪漫主义的情感泛滥、表达矫饰,“诗”与“真”要亲密无间、水乳交融。问题是波特莱尔、马拉美、里尔克们等人的诗歌现代化是有层级极高的社会现代性作为基石的,但反观机械化、都市化虽然“日新月异”的中国,却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更多的人们其思想文化、精神意识依然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因此,附会和移植
期刊
一、“荒芜”中的文学启蒙  教鹤然(以下简称“教”):李老师,您对于文学和文字的热情与敏感想必始于童年时期,能否请您先谈一谈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对您的影响呢?  李怡(以下简称“李”):我曾经在某次访谈中粗略谈到过家庭环境的影响问题,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那个时候,很多作家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或者多少也有着相当的文学基础。而我们这一代人,我将其称为“荒芜的一代”。由于经历
期刊
“地下通道”是一个有明显欺骗意味的词,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地下通道不仅仅是通道,而是商场,通道不过是一个引诱行人的词汇或说借口罢了,其中有着“黑幕”:你走下去,它成了商场,成了城市往下的气生根,就像“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这种通道还意味着选择的增多,对某个路口的笔直行进却变成左拐弯右拐弯的迷失,于是,它成了迷宫,让人想起博尔赫斯的小说《曲径分岔的花园》,一个进口的结局是多个出口,无限的可能
期刊
我是外地人,对北京谈不上有多少感情,虽然也常常能感到它的好。每天上下班必经过一条小街,在和平西桥那儿,街两旁是违章搭建的各式店铺:小吃店,五金店,发廊,旧书摊……鳞次栉比。街面不宽,零星的几棵小杨树,光秃的枝杈静静的。有时我会看见一些人从菜市场里走出来,互相打着招呼,或者停下来说两句话,他们都是老街坊了,他们说的是:  今天吃什么?  你买的青椒多少钱一斤?——哟,我的便宜,在中街那儿买的。  快
期刊
青 岛    青岛的冬天滴水成冰,我们刚从澡堂子里出来,湿漉漉的头发立即纠结成了一束束的小冰棍。我的手和脚都冻了,红肿得像猪爪子,难看倒也罢了(反正我心仪的男兵没有看上我),主要是那钻心的痒和痛令人难耐,后来,我的耳朵也冻了,一滴一滴地渗血,血凝结在我的军衣上,成了一块洗不干净的污渍。  我写信告诉爸爸,我在连队吃不饱,我们的连队为了体现亲密大家庭的温馨氛围,至今没有实行分餐制,我抢不过别人呀!碟
期刊
谁都知道三哥是个人精,他的精是出了名的。当然三哥并不是天生的一个瞎子。不知什么原因,随着年龄地增长,他的眼睛逐渐被一层灰蒙蒙的东西覆盖了,直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那时他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   三哥精得都透亮了。邻村有几户人家种着大豆,一到了秋天就担心上了,昼夜地看着,怕人偷摘豆荚荚。当然白天一般是没有事的,可一到了晚上,就遭殃了。三哥带领着村里一群半大小子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地头躲进没人高的庄稼地
期刊
我二叔是个公车司机。那时候他开的9路公车刚好连接我家和学校,每天我都搭他的公车上学、回家。二叔人长得比老爸帅多了,大眼睛高鼻梁,我好几个闺中密友宁愿绕远路也要跟我蹭二叔的车,就是因为她们想多看看二叔。  二叔跟爷爷奶奶住在城西薛家村里。每月有四层楼十几间房客的房租,按说日子应该过得相当滋润。但二叔打小就没让爷爷奶奶省过心。据奶奶讲二叔刚一懂事就学会打架,惹得左邻右舍三天两头跑来告状,为此爷爷没少教
期刊
17岁那年我离家出走,一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漂来漂去。  我到达的第一个地方是深圳,很幸运应聘到了一家大酒店做美工。我的工作,除了每周更新一次酒店演出海报,便是办公室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抄写工作。  有一次,来了一个十人演出团,除了乐手和歌手,还有四个很年轻的伴舞女孩。白天,他们在歌舞厅的圆形舞池里排练,我的工作不多,便常常溜出来,去看他们排舞。键盘手是他们中的大佬,留着奇怪的发型:除了正头顶有一块不大
期刊
梁尔源是湖南诗坛姗姗来迟的重量级诗人,他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涟源市三甲乡,离诞生过谭谈、萧育轩、姜贻斌、梁瑞郴等知名作家的冷水江矿务局不远,与三一重工的掌门人梁稳根的老家更近,那里文脉很旺,人才辈出。梁尔源当过矿工,干过木匠,走过仕途。多年来,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的诗心没变,诗兴没变。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后,他闯入诗坛,厚积薄发。近年来,他的一系列作品接连在《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