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背景的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双高计划”全面落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学生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简要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双高计划”的推行和实施对学生思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立足于实际,探索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提升路径,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  职业教育  思政教育
  在高职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升教学改革和学生个体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提高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社会主义发展人才基础的现实要求。“双高计划”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相关教育者而言,深入分析“双高计划”带来的影响,可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也是活动开展的必然要求。
  “双高计划”概述
  1.“双高计划”的概念
  “双高计划”的全称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建设工程。“双高计划”提出于2019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首批入选名单共计197所,其中,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2.“双高计划”提出的背景
  “双高计划”的顶层设计和落实,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与世界教育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国际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深度参与国际事务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单纯依靠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竞争的现实需要,推动高职院校同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实践与理论结合能力的高职人才,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国内外发展形势为基本驱动,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双高计划”提出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3.“双高计划”实现的要求
  “双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国家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的重要战略部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要实现“双高计划”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必须全面坚持党的指导,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此,高职院校应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和双师队伍,在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及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双高计划”的实施而言,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但是其运行的根基都是对学生的高水平培养,尤其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双高计划”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1.思政教育要求发生变化
  在“双高计划”深入推行背景下,学生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要引导学生站对立场,如处理对外事务时应站在正确的立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师体系的多元化,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够在深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满足“双高计划”要求,培养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职创新人才。
  2.思政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在思政教育要求发生变化的情形下,思政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环境不再局限于学校和企业层面,而是拓展至社会乃至国际交往层面。对于教师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師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同步变革。但是从目前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思政课教师对这方面变革的重视程度还不足,教学重心依然限定在课程理论知识范围之内,教学活动的空间也限定在教室内,没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3.思政教育路径发生变化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时,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融入日常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展现个人良好的素质,还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多数教师还无法适应思政教育路径变化的实际需求,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无法将思政教育理念深度导入实践课程中,使得理论教学与个体实践相互脱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4.思政教育基础发生变化
  “双高计划”的推行和实施,是为适应教育体系变革,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而提出的重要策略,在计划不断深入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思政教育主体设计教学方案。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开展的主体开始回归本源,只有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才能够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才能将所传授的内容融会贯通至学生的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将其逐步内化至日常行为中。作为教师,如果无法准确把握基础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易造成思想教育活动方案出现偏差,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不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无法达到教学体系变革要求。
  5.思政教育方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中,主要是以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对思政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又因思政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学习氛围沉闷,使得思政教育无法与个人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在一起。而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加系统、全面,要求各专业课教师都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基础的协同育人体系。但就目前各校的课程思政实际水平而言,部分院校在这方面还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的实际需求。   “双高计划”背景下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提升路径
  1.因时因地制宜,创新思政课程
  新时代背景下,微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高职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互更加便利,在思想层面受到的影响也更明显,这就造成学生思想动态化发展的特征。从这方面而言,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要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构建更加灵活的思政课程体系。在新型课程体系中,不仅要根据思政教育实际情况开展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还应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能够全方位学习思想政治基础知识,有效提升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2.构建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实践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将思政理论知识逐渐内化的过程,因此,建设更加高效的思政教育实践平台,成为组织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实践教学平台的活动要新颖多样,既包括校内学习过程,又覆盖校外的社会实习、课外实践等多个方面,以便教师能够综合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地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平台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使其确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有一定特色,既能够体现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面貌,将实体实践与网络平台实践结合在一起,又能从学生的专业特色出发,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内化思政教育知识,从而确保学生在相关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3.深入开发思政教育阵地
  “双高计划”的推行和实施,将教学活动的阵地从课堂转换至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实习企业、社区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随之而来的,也要求思政教育能够覆盖这些场所。对于学校而言,应当借助“双高”建设的有利契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在一起,加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为思政教育的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4.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必须遵从主体变化特征的实际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模式。新教育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及教师引导、课后巩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这些思政教育内容体现出来,以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在教学评价中,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阶段性考核模式,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过程性考核,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和实际践行的认识。
  5.构建思政教育新路径
  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应用,教师筹备专业课程硬件条件时,应同步考虑思政教育的导入。例如,建设校园官方網站时,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以及学校所使用的线上教学平台中,都积极导入相关思政教育内容,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构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教育路径所具有的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结  语
  “双高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方面的试验和变革,更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探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紧紧把握“双高计划”建设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在强化自身水平的同时,坚持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路径创新,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冬俐.“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4):275-276.
  [2]张晓雷.“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坚守与实践创新[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6):38-42.
  [3]邵临光.“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思政教育探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6):15-17.
  [4]韦柳霞.“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着力点[J].教育观察,2020,9(38):123-125.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其他文献
对于小说而言,若想在叙事中抵达艺术境界,不仅要成功再现审美对象,还要充分诠释在对象呈现中所能达到的精神层次。《牵风记》在顺应天性的审美追求中彰显着境界叙事的超脱、和谐、至美的本真内涵。以此为基点,回溯作者六十余年的写作历程,可以发现其在阶段性“保持沉默”背后,是文学执念的生长、回归自然的天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自觉认同等。徐怀中式写作因其所跨越的时间、所蕴含的特质而成为一种现象,其对于我们思考当代长篇写作与古典文学资源之间的关系,探究当代长篇写作的另维空间等皆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某数据机房为例,对其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源及系统进行了说明,并对其节能性进行分析。根据室外干球温度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运行策略,实现自然冷却、机械冷却的灵活切换。对于A、B环路,完全自然冷却时间占全部时间分别为18.1%和4.9%,部分自然冷却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21.9%和40.8%。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对数据机房的余热进行回收,以满足生活区冬季热负荷。同时配置水蓄冷技术,降低运行电费。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苯系物,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样品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曲线拟合及取样过程。根据不确定评定的结果,从实验操作的角度,提出降低不确定度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结合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某浅埋半地下车站的特点,提出车站公共区采用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方案,对车站公共区通风与排烟方案进行比选,并利用Fluent和FDS软件分别对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浅埋半地下车站公共区可采用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方案,该方案满足环境及人员疏散要求,可简化通风空调系统形式,节省设备及土建投资,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的了解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评估不同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区域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对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结果 2015—2019年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617.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1.66/10万,5年间男性、女性和总死亡标化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2.59%、5.71%和4.3
《生物化学》是揭阳职院药学专业的基础职业能力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本文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该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设计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创新教学方法、扩宽学习维度和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整合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要素,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获得提升,实现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验室常以全新风空调工况运行,普遍存在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问题,节能潜力较大。本文以某药品检验所项目为例,阐述了该项目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及主要应用技术,实验室夏季分设高低温新风系统,通风系统采用变风量控制。通过对该案例的计算分析,强调了实验室通风空调设计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线性共轭聚合物由于其合成方法简单,结构可调控以及成本低廉的特性,在光催化领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二苯并噻吩砜基为基本联接单元,与带有胺基侧链的芴单元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简单的可离子化的中性前聚物PSO-FN,研究了其光电性能,通过产氢测试发现其与铂纳米粒子相互作用效率能提升十倍以上,达1.84 mmol·h-1·g-1,具备良好的可开发性以及应用前景。
综述并分析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的现状与研究方法,指出未来语言态度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创新研究方法,聚焦“非标准变体”语言使用者,注重将语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发展研究相结合,深入挖掘语言态度和社会发展、个体认知和语言资源的互动关系,促进干预语言态度措施的设计和实施,减少基于语言的偏见和歧视。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中华文化开始“走出去”。高校日语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立足民族文化之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思想。在日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同时融入中华文化,使学生以后能更好地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华文化 高校日语 体验式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项目编号:SGH17H484);西安翻译学院一流专业建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