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下,各项工程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其施工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由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时常会出现裂缝的情况,这些不同程度的裂縫会对工程的使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如何减少裂缝问题,成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简要阐述了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几种裂缝形式,并对裂缝的处理技术作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151-01
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在坚固性与抗震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由水泥、水与石灰以及其他的添加剂成分组成的,在实际施工当中,混凝土结构工程应当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内容要求,确保各项施工环节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加强细节处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情况的产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裂缝形式
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极为常见的裂缝形式,在不同的温差条件下,裂缝程度也会存在差异。混凝土结构工程当中,在混凝土使用面积较大的部位,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与温度很难蒸发,因此导致其内部温度较高,而其外部温度较低,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出现热胀冷缩的反应,在内外拉应力的作用下导致裂缝出现。由于温度裂缝情况的产生是无规律的,难以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想要防止这种裂缝情况的产生,应当采用粉煤灰或是其他外加剂来控制水灰比。另外,对混凝土的搅拌操作进行优化也能降低温度裂缝情况的产生。
2、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所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短期内保持正常状态,但在一段时间后由于混凝土表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在受到风吹日晒等影响下,水分蒸发量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逐渐形成裂缝,有些构件初期裂纹程度较轻,干缩裂缝也比较细,通常会呈现平形状或是网状。在长期的使用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裂缝宽度与深度增加,逐渐贯通串联,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化学性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大多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之外还有可能会使用到预制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现场浇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尤其在混凝土的配置上必须合理,否则就容易产生化学性裂缝。而化学性裂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纵向的裂缝。混凝土经过搅拌之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而这些化学反应会造成混凝土的疏松,从而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4、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落在没有处理的松软地基上,浇灌以后,因地基浸水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尤其是平卧的板形构件。整体刚度相对较差,而且配筋也比较少,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技术
1、设计方面
混凝土设计的时候要避免断面出现集中应力的状况。当出现混凝土结构问题的时候就要制定完善的强化措施。收缩裂缝出现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收缩空间。建筑平面要满足简单效果,正确处理施工缝的设置,保证施工缝的宽度这样在结构上能够更加的合理。构件配筋要合理,位置要准确,间距要适当。
2、材料的选择
(1)选择合适的水泥。水泥的选择一定要坚决杜绝劣质水泥的使用,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中热和低热的水泥应用较为广泛,在确保水泥足够活性的前提下,为了能够使水泥的放热速度下降,可以适当的采用小颗粒的水泥,同时减少水泥的用量。
(2)选择合适的骨料。为了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的现象,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选用颗粒大的石子、选用中粗砂作为细骨料,要严格控制沙子的含泥量。合适的骨料选择也是有效避免产生裂缝的方法。
(3)外加剂和外掺料的使用。为了降低水化热度释放的速度,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适量的掺加一些粉煤灰和减水剂。
3、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制作
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需要基于结构应力预控计算结果来确定,指挥者在现场施工时应该结合已经得到的数据来决定混凝土的配比,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控制水、水泥、石子、沙子、UEA、粉煤灰与LPS的使用分量,通过这样才可以确保配比出的混凝土强度能达到需要的要求,进而成功投入应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配制,与此同时,应该选取强度级别相对较低与活性相对低的水泥种类,与此同时,混合时不能够采用活性与细度太高的减水剂,它在其施工时必须在三个月以内把混凝土的干缩率控制与0.06%以下。施工时混凝土的配比应该结合水泥的水化反应,尽可能减小水泥水化的反应数据该过程需针对混凝土的混合比来绘制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曲线。完成准备工作后,向混凝土搅拌站递交混凝土申请单,备料之后搅拌站现场进行搅拌。混凝土灌注之前需确认拌制和输送状态。
4、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工程在确认混凝土配比与搅拌制作以后必须实施浇筑操作,决策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状况来使用分层连续浇筑方法来实施。开始以前应该按照混凝土的和易性状况,结合振捣器的作用程度来决定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大概是0.6m;接着应该把间隔时间持续的减短,严格控制各层浇筑的厚度,尽可能控制在3m之内,一旦出现浇筑能力不足的状况,则需要换成推移式的浇筑方式进行帮助;最后对水平施工缝进行填充,清理杂物之后不断调整混凝土的水灰化。振捣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分层和空洞等情况,有关人员需密切关注混凝土的表面情况,保证振捣质量符合规定。
5、混凝土的养护
水泥在水化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只有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而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就是在一个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理想环境中,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并逐步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过程。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形式,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的重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散失,而且养护工作还能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所需的水分,能更好的预防混凝土的裂缝。
6、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专业性较强,对于各项施工操作的要求极为严格,包括混凝土配置、浇筑等环节,并且要求流程规范。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有着全面的认识,尽可能的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其次,浇筑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结构的位移与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手段,严格控制养护时间,保证拆模时间与顺序无误,减小混凝土结构中的内外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对施工作业进行指导,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贯彻落实管理制度,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共同实现对裂缝问题的控制。
结语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当中,裂缝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对于不同类型裂缝的处理,需要分析裂缝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裂缝的长期存在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会降低工程外观的美观性,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从材料选择到后期养护各项环节都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施工管理,全面控制施工流程,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危害,保障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151-01
引言:混凝土结构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在坚固性与抗震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由水泥、水与石灰以及其他的添加剂成分组成的,在实际施工当中,混凝土结构工程应当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内容要求,确保各项施工环节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加强细节处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情况的产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裂缝形式
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极为常见的裂缝形式,在不同的温差条件下,裂缝程度也会存在差异。混凝土结构工程当中,在混凝土使用面积较大的部位,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与温度很难蒸发,因此导致其内部温度较高,而其外部温度较低,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出现热胀冷缩的反应,在内外拉应力的作用下导致裂缝出现。由于温度裂缝情况的产生是无规律的,难以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想要防止这种裂缝情况的产生,应当采用粉煤灰或是其他外加剂来控制水灰比。另外,对混凝土的搅拌操作进行优化也能降低温度裂缝情况的产生。
2、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所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短期内保持正常状态,但在一段时间后由于混凝土表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在受到风吹日晒等影响下,水分蒸发量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逐渐形成裂缝,有些构件初期裂纹程度较轻,干缩裂缝也比较细,通常会呈现平形状或是网状。在长期的使用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裂缝宽度与深度增加,逐渐贯通串联,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化学性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大多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之外还有可能会使用到预制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现场浇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尤其在混凝土的配置上必须合理,否则就容易产生化学性裂缝。而化学性裂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纵向的裂缝。混凝土经过搅拌之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而这些化学反应会造成混凝土的疏松,从而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4、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落在没有处理的松软地基上,浇灌以后,因地基浸水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尤其是平卧的板形构件。整体刚度相对较差,而且配筋也比较少,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技术
1、设计方面
混凝土设计的时候要避免断面出现集中应力的状况。当出现混凝土结构问题的时候就要制定完善的强化措施。收缩裂缝出现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收缩空间。建筑平面要满足简单效果,正确处理施工缝的设置,保证施工缝的宽度这样在结构上能够更加的合理。构件配筋要合理,位置要准确,间距要适当。
2、材料的选择
(1)选择合适的水泥。水泥的选择一定要坚决杜绝劣质水泥的使用,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中热和低热的水泥应用较为广泛,在确保水泥足够活性的前提下,为了能够使水泥的放热速度下降,可以适当的采用小颗粒的水泥,同时减少水泥的用量。
(2)选择合适的骨料。为了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的现象,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选用颗粒大的石子、选用中粗砂作为细骨料,要严格控制沙子的含泥量。合适的骨料选择也是有效避免产生裂缝的方法。
(3)外加剂和外掺料的使用。为了降低水化热度释放的速度,避免产生过多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适量的掺加一些粉煤灰和减水剂。
3、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制作
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需要基于结构应力预控计算结果来确定,指挥者在现场施工时应该结合已经得到的数据来决定混凝土的配比,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控制水、水泥、石子、沙子、UEA、粉煤灰与LPS的使用分量,通过这样才可以确保配比出的混凝土强度能达到需要的要求,进而成功投入应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配制,与此同时,应该选取强度级别相对较低与活性相对低的水泥种类,与此同时,混合时不能够采用活性与细度太高的减水剂,它在其施工时必须在三个月以内把混凝土的干缩率控制与0.06%以下。施工时混凝土的配比应该结合水泥的水化反应,尽可能减小水泥水化的反应数据该过程需针对混凝土的混合比来绘制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曲线。完成准备工作后,向混凝土搅拌站递交混凝土申请单,备料之后搅拌站现场进行搅拌。混凝土灌注之前需确认拌制和输送状态。
4、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工程在确认混凝土配比与搅拌制作以后必须实施浇筑操作,决策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状况来使用分层连续浇筑方法来实施。开始以前应该按照混凝土的和易性状况,结合振捣器的作用程度来决定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大概是0.6m;接着应该把间隔时间持续的减短,严格控制各层浇筑的厚度,尽可能控制在3m之内,一旦出现浇筑能力不足的状况,则需要换成推移式的浇筑方式进行帮助;最后对水平施工缝进行填充,清理杂物之后不断调整混凝土的水灰化。振捣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分层和空洞等情况,有关人员需密切关注混凝土的表面情况,保证振捣质量符合规定。
5、混凝土的养护
水泥在水化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只有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而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就是在一个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理想环境中,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并逐步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过程。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形式,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的重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散失,而且养护工作还能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所需的水分,能更好的预防混凝土的裂缝。
6、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专业性较强,对于各项施工操作的要求极为严格,包括混凝土配置、浇筑等环节,并且要求流程规范。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有着全面的认识,尽可能的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其次,浇筑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结构的位移与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控制手段,严格控制养护时间,保证拆模时间与顺序无误,减小混凝土结构中的内外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对施工作业进行指导,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贯彻落实管理制度,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共同实现对裂缝问题的控制。
结语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当中,裂缝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对于不同类型裂缝的处理,需要分析裂缝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裂缝的长期存在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会降低工程外观的美观性,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从材料选择到后期养护各项环节都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施工管理,全面控制施工流程,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危害,保障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