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毋庸置疑外资的大量进入对内资、外资都极度匮乏的正处于改革初期的中国来说,外资的引进大大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盲目、过度地引进外资也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外资;过度;问题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我国面临着内外资双缺口的局面,资金严重短缺而且技术匮乏,大量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后果。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析的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源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1]
(二)20世纪中期至今利用外资的规模不但有增无减,而且其增幅之大令人咋舌,1979—1991年合计利用外资才233.5亿美元,96年我国利用外资就突破400亿美元,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34.79亿美元,增长33.38%。但是我国资金供求却发生了逆向变化,原来的双缺口变成了双溢出,即国内储蓄溢出和国家外汇溢出。
從上表1可以看出,我国已不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国家。根据罗思托的经济起飞理论,[2]一个国家有12%的储蓄率就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而我国的储蓄率远远高于此比例,以此支持7%-8%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这反映了我国目前信贷资金来源相对过剩的状态。在内资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的逐年增长已大大加剧了双溢出的扩大。同时,我国出现了另外两个缺口,即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加之外商投资的形式和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投资形式上,从新建转向并购,特别是有选择地重点对某些行业和某些地区国有企业的并购;从参股外销到控股控市;从资金输入到品牌输入;从合资到独资经营等。在投资目的上,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是利用我国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随着近年殴美,日跨国公司对华大规模,系统化投资,投资的目的已经转向占领我国市场.随着这种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引进外资的目的,用意和期望及方式,规模本应相应地发生变化,但事实是盲目引进外资,排斥内资,过度超前开放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过度外资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影响
我国过度外资化的主要表现是: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不太在意外资的质量;引进外资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为外资而外资的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视行政利益高于市场效益和外资效益,竟相出台优惠政策,造成过度外资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问题。
(一)外资对内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使大量内资闲置和外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国内储蓄很高,外汇储备由于连年贸易顺差快速增加,国内资本如此充裕,偏偏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大多数民营企业却严重缺乏资金。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的渠道不顺畅和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健全(关于国内储蓄向国内投资如何转化的问题本文在这里不重点讨论)。另一方面就是盲目引进外资,对内外资的差别政策形成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能得到内资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许多优惠必然导致国内资本外逃,然后再以外资的身份流回国内,享受优惠待遇。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外逃的独特回流机制。我国现在的这种资本外逃现象日趋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向国外,每年又以外资的身份回流的数目也相当可观,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部分。[3]
(二)过度外资化有使拉美现象在中国重演的危险。
所谓拉美现象,是指上个世纪70、80年代,拉美国家对外开放市场,国际垄断资本高度控制受资国的经济,并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正是由于国际垄断资本把大量利润带回母国,导致受资国经济所剩无几,从而出现增长而不发展的怪现象。拉美现象可能在中国重演决不是骇人听闻,主要表现在:
1. 从利润转移上看,有人这样看在中国的外国投资商:他们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而对OEM这种品牌生产,有专家估计,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最多那到了8%。
2. 从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看,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整体已高达60%以上,一些发达省分更高,2004年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60%以上是加工制造业.这些经济主要控制在外国资本手里。更另人担心的是当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垄断领域时,我国国内企业仍然被捆住手脚,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他们难于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这给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中国经济提供了便利。
3. 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也基地,但是中国并没有与之相应地出现全球性影响的制造业企业。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出口导向型和外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可能使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嵌套在低端产业的陷阱中。并且,外资企业利用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产生挤出效应,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又带来替代效应。那么一旦外资大规模撤出中国,中国又靠什么来发展呢?因此,中国经济靠过度依赖外资来发展只能是有增长无发展!
(三)过度外资化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有着重大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外资化使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异乎寻常的高.截止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额高速增长,所占市场已过半。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48%。相比之下,在同样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中。这个比例分别是:马来西亚45%,新加坡38%,墨西哥31%,韩国15%。与此同时外资公司还占据了中国60%的进口份额。[4]这种对外经济依存固然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实惠和机遇,但是也可以通过不良的经济传递使原本稳定和谐的经济变得动荡不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其次,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会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民族工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有些行业或领域外资所占比例非常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垄断。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合资企业中,外方控股的比例都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很有发展前景的如电梯,医药等行业.由中国并购中心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五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四)过度外资化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速度,为“外资”而“外资”,使外商投资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流于形式,部分外商利用我国环境法律不健全和管理松懈之机,搞一些短平快的危害环境项目和投资活动,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有些外商以次充好,把国外因污染环境而早已淘汰的设备引人我国,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
(五)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把引进外资作为考评政府绩效的指标使各地竟相出台优惠政策,从而使外资在我国各个地区分布严重失衡;同时由于盲目引资,政府对引进外资缺乏政策导向性,导致外资在我国各个产业上的分布也不均衡。对于一些短平快的行业外商投资得多,而对我国那些涉及农业,基础性产业和第三产业等瓶颈产业则投资相对教少。
三、引进外资要“适度”
引进外资对东道国有双重影响,既有弥补国内建设积累资金的不足、引进外资过先进技术等优势,也有使引资国更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而增加国家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以及容易造成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既然外资会对东道国造成种种难题,我们还引进外资吗?我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引进外资仍然是我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键的是如何引进外资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适度”引进外资,那么这个“度”如何把握?又如何做到适度呢?概而言之就是:要有目的性,避免盲目性;既要有数量,更要重质量;不断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引资的规模和引资的方式。具体来说,适度引进外资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进外资应该把重点放在资金质量上, 提高外资质量和效益。
要强化外资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功能;通过外资产业结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化, 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弥补国内的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 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
利用政策杠杆, 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
(三)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引进外资应坚持互惠互利原則, 如果给予外资优惠超过限度, 就会使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威胁到民族工业的发展。事实上,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由国内市场容量、所在的区域市场、良好的法律保障、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状况以及贸易活动的总体环境所构成的总体吸引力的评价, 来自该国的税收和其他优惠并不太重要, 只是在一国开放初期对吸引外资有所影响。所以, 我国应该尽快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创造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 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弱化“外资至上”思想和减少由此导致的放弃内资去吸引外资的不合理现象。
(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表面上看我国内外资都有极大剩余, 而实际上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 (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9页)
(五)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投资多元化,防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市场垄断,避免使我国在经济上形成对外部的严重依赖。
(六)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利用政策杠杆, 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
参考文献:
[1]秦蓉蓉.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生产力研究》No.4.2005.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舒欣,陈浩.内外资双溢出背景下外资流入分析 [J].决策借鉴,2001,(8).
[4]张文平.谈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与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5.
关键词:外资;过度;问题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我国面临着内外资双缺口的局面,资金严重短缺而且技术匮乏,大量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后果。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析的结果,1981—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源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1]
(二)20世纪中期至今利用外资的规模不但有增无减,而且其增幅之大令人咋舌,1979—1991年合计利用外资才233.5亿美元,96年我国利用外资就突破400亿美元,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34.79亿美元,增长33.38%。但是我国资金供求却发生了逆向变化,原来的双缺口变成了双溢出,即国内储蓄溢出和国家外汇溢出。
從上表1可以看出,我国已不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国家。根据罗思托的经济起飞理论,[2]一个国家有12%的储蓄率就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而我国的储蓄率远远高于此比例,以此支持7%-8%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在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这反映了我国目前信贷资金来源相对过剩的状态。在内资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的逐年增长已大大加剧了双溢出的扩大。同时,我国出现了另外两个缺口,即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加之外商投资的形式和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投资形式上,从新建转向并购,特别是有选择地重点对某些行业和某些地区国有企业的并购;从参股外销到控股控市;从资金输入到品牌输入;从合资到独资经营等。在投资目的上,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是利用我国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随着近年殴美,日跨国公司对华大规模,系统化投资,投资的目的已经转向占领我国市场.随着这种经济形式的变化,我国引进外资的目的,用意和期望及方式,规模本应相应地发生变化,但事实是盲目引进外资,排斥内资,过度超前开放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过度外资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影响
我国过度外资化的主要表现是: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不太在意外资的质量;引进外资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为外资而外资的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视行政利益高于市场效益和外资效益,竟相出台优惠政策,造成过度外资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问题。
(一)外资对内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使大量内资闲置和外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国内储蓄很高,外汇储备由于连年贸易顺差快速增加,国内资本如此充裕,偏偏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大多数民营企业却严重缺乏资金。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的渠道不顺畅和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健全(关于国内储蓄向国内投资如何转化的问题本文在这里不重点讨论)。另一方面就是盲目引进外资,对内外资的差别政策形成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外资企业能得到内资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许多优惠必然导致国内资本外逃,然后再以外资的身份流回国内,享受优惠待遇。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外逃的独特回流机制。我国现在的这种资本外逃现象日趋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向国外,每年又以外资的身份回流的数目也相当可观,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部分。[3]
(二)过度外资化有使拉美现象在中国重演的危险。
所谓拉美现象,是指上个世纪70、80年代,拉美国家对外开放市场,国际垄断资本高度控制受资国的经济,并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正是由于国际垄断资本把大量利润带回母国,导致受资国经济所剩无几,从而出现增长而不发展的怪现象。拉美现象可能在中国重演决不是骇人听闻,主要表现在:
1. 从利润转移上看,有人这样看在中国的外国投资商:他们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而对OEM这种品牌生产,有专家估计,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最多那到了8%。
2. 从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看,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整体已高达60%以上,一些发达省分更高,2004年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60%以上是加工制造业.这些经济主要控制在外国资本手里。更另人担心的是当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垄断领域时,我国国内企业仍然被捆住手脚,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他们难于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这给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中国经济提供了便利。
3. 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也基地,但是中国并没有与之相应地出现全球性影响的制造业企业。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出口导向型和外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可能使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嵌套在低端产业的陷阱中。并且,外资企业利用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对本土企业产生挤出效应,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又带来替代效应。那么一旦外资大规模撤出中国,中国又靠什么来发展呢?因此,中国经济靠过度依赖外资来发展只能是有增长无发展!
(三)过度外资化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有着重大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外资化使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异乎寻常的高.截止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额高速增长,所占市场已过半。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48%。相比之下,在同样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中。这个比例分别是:马来西亚45%,新加坡38%,墨西哥31%,韩国15%。与此同时外资公司还占据了中国60%的进口份额。[4]这种对外经济依存固然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实惠和机遇,但是也可以通过不良的经济传递使原本稳定和谐的经济变得动荡不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其次,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会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民族工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有些行业或领域外资所占比例非常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垄断。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合资企业中,外方控股的比例都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很有发展前景的如电梯,医药等行业.由中国并购中心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五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四)过度外资化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速度,为“外资”而“外资”,使外商投资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流于形式,部分外商利用我国环境法律不健全和管理松懈之机,搞一些短平快的危害环境项目和投资活动,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有些外商以次充好,把国外因污染环境而早已淘汰的设备引人我国,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
(五)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把引进外资作为考评政府绩效的指标使各地竟相出台优惠政策,从而使外资在我国各个地区分布严重失衡;同时由于盲目引资,政府对引进外资缺乏政策导向性,导致外资在我国各个产业上的分布也不均衡。对于一些短平快的行业外商投资得多,而对我国那些涉及农业,基础性产业和第三产业等瓶颈产业则投资相对教少。
三、引进外资要“适度”
引进外资对东道国有双重影响,既有弥补国内建设积累资金的不足、引进外资过先进技术等优势,也有使引资国更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而增加国家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以及容易造成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既然外资会对东道国造成种种难题,我们还引进外资吗?我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引进外资仍然是我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键的是如何引进外资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适度”引进外资,那么这个“度”如何把握?又如何做到适度呢?概而言之就是:要有目的性,避免盲目性;既要有数量,更要重质量;不断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引资的规模和引资的方式。具体来说,适度引进外资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进外资应该把重点放在资金质量上, 提高外资质量和效益。
要强化外资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功能;通过外资产业结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化, 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弥补国内的技术缺口和经营管理能力缺口, 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
利用政策杠杆, 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
(三)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引进外资应坚持互惠互利原則, 如果给予外资优惠超过限度, 就会使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威胁到民族工业的发展。事实上, 外商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对一国由国内市场容量、所在的区域市场、良好的法律保障、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状况以及贸易活动的总体环境所构成的总体吸引力的评价, 来自该国的税收和其他优惠并不太重要, 只是在一国开放初期对吸引外资有所影响。所以, 我国应该尽快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创造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 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弱化“外资至上”思想和减少由此导致的放弃内资去吸引外资的不合理现象。
(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表面上看我国内外资都有极大剩余, 而实际上国内许多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内外资的协调配合使用。 (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9页)
(五)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投资多元化,防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市场垄断,避免使我国在经济上形成对外部的严重依赖。
(六)引导外资进入薄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努力改变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失衡利用政策杠杆, 将外资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和地区发展平衡。
参考文献:
[1]秦蓉蓉.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生产力研究》No.4.2005.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舒欣,陈浩.内外资双溢出背景下外资流入分析 [J].决策借鉴,2001,(8).
[4]张文平.谈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与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