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练习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练习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通过若干次尝试和运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1.探究性练习的作用
  1.1 只有学生自觉、主动获得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
  探究性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终获取知识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通过探究过程的教学效果要好于教授反复灌输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这一案例,在以前的教学中,虽然我会在实验前反复强调导气管的正确放置,但学生到实验室做这个实验时,仍然有许多同学在加热前已经把导管口伸入到集气瓶内,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从而造成后面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不明显。在通过探究性练习后,这一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收集氧气,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在章节测试中对此类题目也都能正确回答。
  1.2 探究性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懂相关的只是和技能,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性练习,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可使学生是思路变得更开阔、更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变得更灵活。坚持把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教给学生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途径去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配有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原有的认知基础去解决问题。
  2.探究性练习内容的选择
  2.1 适度的原则
  这里的适度,一方面是指工作量上的适度,在教学,探究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的时间进行探究;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果,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在每一次探究中,一般要选择只含一个中心问题的内容,进行一次探究循环过程即可解决问题,通常不要求学生对证据做过多的探究。适度的原则更主要的是指难度上的适宜。探究内容难度确定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维果茨基的最佳发展区理论。在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现实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怎样的难度水平的问题学生通过努力考研解决。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即选择的探究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必须是他们通过已有的知识、能力的提取和综合,是可以进行探究并能得到结果的,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决不能毫无疑问、不费拿来即可解决。适宜的难度要求探究的内容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其变量的多少要以学生能够掌握和控制为限度。
  2.2 引起兴趣的原则
  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具有了内在的动机,因此,要使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就必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探究的内容即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可以这样讲,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是探究活动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首先,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当代科学教育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的原因之一。其次,对于超于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学生也会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再次,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学生有一种好奇倾向,喜欢探索未来世界,喜欢探究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同时感受到了成就感,这些成为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所在。
  3.教师的主导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练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但如果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在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精心设计探究计划
  要使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在事前进行精心的计划。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发展各种探究能力,形成他就精神和态度。教师要选择或补充恰当的教学教学内容,使它们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等。对于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
  3.2 做好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组织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所取得效果的好坏。教师必须学会确定在什么时候进行演示实验,什么时候进行学生实验,什么时候进行讨论,什么时候让学生个人发表意见,什么时候进行总结等等。并且教师要根据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总之探究性练习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它需要广大教师们一起去探索、去努力!只有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性练习在化学中应用的方法,他们才可能收获成功的未来。正如我们的班级格言所说“教师的教育理念正确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确了,学生们的整个世界就正确了”。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中,从培养兴趣、积累素材、运用批语几方面入手达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和育人     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有些教师只重视作文教学,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和培养学生怎样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和现代社会的课改精神合拍。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落实育人任务?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1.培养作文情趣,达到育人的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他们喜欢追逐
期刊
语文作为富有人文性的一门学科,更是少不了各种各样生动的课堂辅助,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会更专注于学习,其学习知识效率也才会大幅提高。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形象直观而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在这一点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1.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在于多媒体  1.1 效应性   我们应用媒体的目的主要是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将抽象的、难以用语言
期刊
自新课改以来,我校物理组对物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教学目标:从“学生知识——学生智力——学生能力——学生思维——学生实践——学生创新,”着眼落实。  教学理念:把课堂营造成“师生信息的发应堆”“思维的交合场”。把学生引导到问题与科技的前沿。  教学过程:把传统的大课堂浓缩成一个实物,一个片段,一个小实验,小插曲,一个物理题目,物理概念的探索。    近年来我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   【
期刊
【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确立阅读目标;初谈感知;提出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整理,阅读理解;切磋分析,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深化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研究性阅读 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研读文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然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两免制”和“一费制”的执行,中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后勤保障。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对中学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学校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等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中学 财务管理 会计     随着
期刊
图形,它是以艺术的形式将包装内容主题形象化,人们单凭视觉即可直观地从图形中,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商品内容及所带来的需求欲望。在人们看到的包装设计中,图形总是占据画面的大部分,有的甚至占据整个画面,在视觉顺序上,它仅次于吸引人的品牌名称,好的图形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沟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无声的交流,从而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要在设计上独具特色,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增多,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手段独占课堂教学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研究多媒体。但多媒体教学自身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将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总结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最终提出将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
期刊
因为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强,所以教师施教就有了难度,同时也就有了部分学生对该学科的“恐”与“厌”。据中学教师反映,中学生对该学科“恐”与“厌”的人数比例,仅次于物理。培智生的思维发展迟缓,感知迟钝,表象贫乏,言语发展水平低,抽象概括能力差、生活经验有限,培智生中对数学恐学、厌学的比例更高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培智生的数学教学,很值得教师探讨。我与我的同行认为,只有采取更加多种的方法,才能培养培智
期刊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指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长期以来在小学科学教育评价中过分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概念掌握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的评价,评价好象变成了一种程序,不能吸引学生主体的参与,也发挥不了评价的激励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