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过无数次升国旗仪式,高唱过无数遍《义勇军进行曲》,但却很少深入思考:先辈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身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惊涛巨浪?英模们为什么会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永不疲倦地献身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的滚滚洪流?
这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很难回答好的问题。
想到了方志敏。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于艰难中尽管迭历踬踣,但始终斗志昂扬,愈挫愈勇;也正是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恪守职责,严于律己,在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就如方志敏在《清贫》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坚定的信念,是不竭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国,绝对是“可赞美的”,而且有着更灿烂的“光明前途”。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会走得更坚实,走得更潇洒。
想到了陶行知。
最早知道陶行知,是因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句话。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这就是答案。在陶行知看来,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更不能讨价还价。从国外学成归来后,他開始富有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将近三十年风雨无阻、昼夜兼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样的主张历久弥新,直到今天仍光彩熠熠。
出于“本分”,所以执着;因为“义务”,所以痴迷。今天的你我,敢于直视陶行知镜片后的眼神吗?
想到了黄大年。
科学无国界,但知识分子有国籍。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的科学研究能量,他的专业衍生值,在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中都达到了最大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朵“小小的浪花”,在汇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后有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黄大年选择了最恰当的方向。今天,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呢?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这个“你”就是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坚定信念,从我做起,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尽情地奔跑吧!
【评点】
这篇文章写得很是巧妙,具体表现为:1.作者对考题材料中三句话的关键词作了准确提取,在“爱国情怀”这一主题统领下,从坚定信念、尽本分、献身国家三个方面逐一展开,对三人的相关事例进行再现和丰富,彰显了自己的素材储备优势。2.作者注意挖掘三人行事背后的精神信念支撑,同时分别将笔触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启发读者思考,凸显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3.开篇从日常生活中升国旗、唱国歌这一人人参与过的仪式入手,提出了很多人可能忽略的问题,能吸引读者;引用《不忘初心》的歌词作为标题,结尾又对题目中的“你”作出解释,进而发出倡议,明确题旨,收束全文,通篇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感染力。
这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很难回答好的问题。
想到了方志敏。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于艰难中尽管迭历踬踣,但始终斗志昂扬,愈挫愈勇;也正是因为这种坚信,他和他的战友们恪守职责,严于律己,在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就如方志敏在《清贫》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坚定的信念,是不竭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国,绝对是“可赞美的”,而且有着更灿烂的“光明前途”。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会走得更坚实,走得更潇洒。
想到了陶行知。
最早知道陶行知,是因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句话。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这就是答案。在陶行知看来,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是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更不能讨价还价。从国外学成归来后,他開始富有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将近三十年风雨无阻、昼夜兼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样的主张历久弥新,直到今天仍光彩熠熠。
出于“本分”,所以执着;因为“义务”,所以痴迷。今天的你我,敢于直视陶行知镜片后的眼神吗?
想到了黄大年。
科学无国界,但知识分子有国籍。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的科学研究能量,他的专业衍生值,在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中都达到了最大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朵“小小的浪花”,在汇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后有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黄大年选择了最恰当的方向。今天,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呢?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这个“你”就是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坚定信念,从我做起,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尽情地奔跑吧!
【评点】
这篇文章写得很是巧妙,具体表现为:1.作者对考题材料中三句话的关键词作了准确提取,在“爱国情怀”这一主题统领下,从坚定信念、尽本分、献身国家三个方面逐一展开,对三人的相关事例进行再现和丰富,彰显了自己的素材储备优势。2.作者注意挖掘三人行事背后的精神信念支撑,同时分别将笔触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启发读者思考,凸显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3.开篇从日常生活中升国旗、唱国歌这一人人参与过的仪式入手,提出了很多人可能忽略的问题,能吸引读者;引用《不忘初心》的歌词作为标题,结尾又对题目中的“你”作出解释,进而发出倡议,明确题旨,收束全文,通篇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