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我们随专家一同《走进神秘的蛇岛》,了解了举世闻名的蛇岛及蛇岛蝮蛇的一些趣闻。蛇岛蝮蛇只是毒蛇中的一种,或许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蛇的知识。比如,世界上有多少种蛇?蛇是如何分类的?又是如何进化的?下面让我们跟随吕顺清教授去进行一次——
由于盲蛇都是营地下生活的,平常很难见到,要拜访它们并非易事。不过,印度有一种很小的盲蛇,特别喜欢爬进在地上睡觉的人的耳朵中躲藏。中美洲热带雨林中有几种盲蛇,都是“投机分子”,常常尾随攻城掠地的蚂蚁兵团去捕食防御方巢穴中的卵和蛹,而它们泄殖腔中特别难闻的分泌物也足以吓退蚂蚁的反攻。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长耳枭(猫头鹰),为了让幼鸟身上不产生寄生虫,往往将一种很小的盲蛇带回巢穴,靠它来保持巢穴的清洁。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凡是有盲蛇的巢穴,幼鸟死亡率就很低,且生长速度快。
原蛇类
我们要拜访的第二个类群叫原蛇类。原蛇类也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至今还保留有后肢的残余。这个类群主要是蟒蛇,有60余种,根据是卵生还是卵胎生又把它们分为两类:蟒(卵生)和蚺(卵胎生)。蟒和蚺中都有一些超大型的,比如东南亚的网纹蟒和南美洲的绿水蚺,都有超过9米长的报道。绿水蚺无疑是世界上最重的蛇类,可生长到200千克以上。正是由于有这些“巨无霸”的存在,人们把所有的蟒蛇都看成是庞然大物。其实许多蟒蛇也很小,比如分布于我国新疆的东方沙蟒,还不足半米长。
蟒蛇有穴居的、水栖的、陆栖的以及树栖的。它们都是无毒蛇,靠缠绕挤压使猎物窒息死亡。有些卵生蟒蛇其雌性有护卵的习性,产卵后并不离开,而是用身体缠绕在卵上,靠间歇性的颤抖产生热量使卵保持一定的孵化温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蟒蛇在行动时不能扭曲身体,只能靠腹部鳞片直直地向前爬行,看起来很笨拙。
蟒蛇虽然无毒,但有些巨大的蟒蛇比毒蛇还致命,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力大无穷,一旦被它们缠上,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一样越束越紧,直至窒息而亡。
在海洋中也能见到蛇类,那就是海蛇。海蛇属于眼镜蛇科,全部都是剧毒蛇类。海蛇的尾扁而宽,像桨一样,十分有利于蛇在水中游动。由于海水盐分很高,卵难于发育,因此绝大部分海蛇都是产仔的,这和它们的陆生亲戚不同。
新蛇类中的蝰科蛇类大多也是剧毒蛇,比较常见的有竹叶青、蝮蛇、烙铁头等。美洲的响尾蛇也属于蝰科。人们常说,“头呈三角形、尾巴短”的蛇是毒蛇,其实指的是蝰科蛇类,眼镜蛇科的蛇类并不是这样的。蝰科蛇类的毒牙在不用时可以折起来,而且除了一对正常使用的毒牙外,还有3~4对备用毒牙。不少蝰科蛇类如五步蛇、圆斑蝰等,体短而粗,爬行缓慢,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其实,它们在有效距离内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猎物,甚至有时还可以跳起来。和这些蛇类打交道时要特别小心。
部分蝰科蛇类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颊窝。这是一个红外线感受器,能在35毫秒内感知到0.03℃的温度变化,并能准确地对热源的形状和距离定位。这可比人类最先进、最灵敏的红外线夜视仪还要强数十倍!
好了,除了少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稀世“高蛇”,三大类蛇我们都拜访到了。请记住,不管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它们都是危险的动物。你可以在蛇国继续漫游,去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衣食住行,以获取更多有关蛇类的知识,但千万不要和蛇类“零距离接触”!
如果在野外邂逅蛇
现代人喜欢探险,有可能与蛇不期而遇。如果在野外遇到蛇,你不用急,因为多半都是无毒的,毒蛇在我国所占的比例不足15%。对于无毒蛇,它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逃之夭夭。而毒蛇则仗着口中的毒牙,并不立即逃窜,而是缩成一团,摆出防御的姿势。当然,如果发现人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它们就会慢慢地爬走。
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少数剧毒蛇类具有护卵的习性,下完蛋后会守护在附近。这时如果人闯入它们的领地,它们不但会积极防御,而且还会主动攻击。一旦被它们咬了,那将是致命的。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类蛇,那就是具有红外线感受器(颊窝)的蝮蛇、竹叶青和烙铁头等蝰科毒蛇。这类蛇主要在晚上活动,捕捉地上的老鼠和树上的小鸟等小型恒温动物。恒温动物的体温一般都比环境温度高,特别是在晚上更加明显,蝰科毒蛇靠颊窝感知它们。在这些蛇类较多的地区,你如果不戴帽子、手举火把、光脚走路将是非常危险的。
防止被蛇类咬伤,最明智的选择是不主动捕捉蛇类。在蛇较多的地区,到野外最好带一根一米半左右的棍子,用来驱赶蛇。见到蛇也不要惊惶失措,只要你不去激怒它们,它们都会慢慢走开的。即便是遇到正在护卵的眼镜蛇、眼镜王蛇,只要你不主动招惹它们并迅速撤离,它们一般也不会追击你。
如果无意间踩到或触摸到蛇类,则很可能会被咬上一口。发生这种事,首先应判断被什么蛇咬了,可能的情况下应将蛇打死并带在身边,这样专家或医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鉴定蛇的种类,以便对症采取相应措施。若不能打到蛇或没看清楚,则要根据伤口来判断。一般毒蛇咬伤都会有两个大而深的牙痕,并伴有灼热疼痛,伤口附近会很快肿胀,并迅速扩大。无毒蛇的伤口多是两排细小的牙痕,一般没有什么感觉,也不会肿大。
被无毒蛇咬伤,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只要消消毒,简单包扎一下就行了,以防止感染和破伤风。被毒蛇咬伤,则必须做紧急处理。首先应立即在近心端(即离心脏近的一端)过一个关节处用布条扎紧,以阻断毒液扩散(注意不能扎死,且每隔15~20分钟要打开1~2分钟,以免组织坏死),并将毒血迅速挤出,必要时可用刀将伤口扩大,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利毒血排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赶往医院救治。
根据无耳巨蜥与蛇的这些相似性,有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假说:远古时期,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一种外形像现代巨蜥的蜥蜴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它们进入地下,在松散的泥土中打洞,寻找蚯蚓和其他猎物,就像今天的某些蜥蜴一样。为了便于在地下掘洞,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之后,掘洞蜥蜴渐渐失去了它的四肢和外耳结构。与此同时,眼睑也变成了透明的“眼镜”,这样在挖洞时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掘洞蜥蜴进入地下时,恐龙正处于其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后来,有一种钻洞蜥蜴放弃了地下生活方式,重新回到地面上来,它们在地面上发展出了新的无腿运动方式。为进入更多的生态空间,这些无腿蜥蜴迅速做出许多适应性变化,它们的后裔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蛇。
然而,掘洞蜥蜴理论遭到了质疑。有科学家指出,蛇的特征的形成与掘洞生活无关,而是水栖或半水栖生活的结果。没有耳朵,眼睛上生有覆盖物,没有四肢的长长的身体,这些都使蛇能更有效地在水中活动,只不过后来蛇从水生环境移向了陆地。这一观点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
1996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迈克尔
由于盲蛇都是营地下生活的,平常很难见到,要拜访它们并非易事。不过,印度有一种很小的盲蛇,特别喜欢爬进在地上睡觉的人的耳朵中躲藏。中美洲热带雨林中有几种盲蛇,都是“投机分子”,常常尾随攻城掠地的蚂蚁兵团去捕食防御方巢穴中的卵和蛹,而它们泄殖腔中特别难闻的分泌物也足以吓退蚂蚁的反攻。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长耳枭(猫头鹰),为了让幼鸟身上不产生寄生虫,往往将一种很小的盲蛇带回巢穴,靠它来保持巢穴的清洁。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凡是有盲蛇的巢穴,幼鸟死亡率就很低,且生长速度快。
原蛇类
我们要拜访的第二个类群叫原蛇类。原蛇类也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至今还保留有后肢的残余。这个类群主要是蟒蛇,有60余种,根据是卵生还是卵胎生又把它们分为两类:蟒(卵生)和蚺(卵胎生)。蟒和蚺中都有一些超大型的,比如东南亚的网纹蟒和南美洲的绿水蚺,都有超过9米长的报道。绿水蚺无疑是世界上最重的蛇类,可生长到200千克以上。正是由于有这些“巨无霸”的存在,人们把所有的蟒蛇都看成是庞然大物。其实许多蟒蛇也很小,比如分布于我国新疆的东方沙蟒,还不足半米长。
蟒蛇有穴居的、水栖的、陆栖的以及树栖的。它们都是无毒蛇,靠缠绕挤压使猎物窒息死亡。有些卵生蟒蛇其雌性有护卵的习性,产卵后并不离开,而是用身体缠绕在卵上,靠间歇性的颤抖产生热量使卵保持一定的孵化温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蟒蛇在行动时不能扭曲身体,只能靠腹部鳞片直直地向前爬行,看起来很笨拙。
蟒蛇虽然无毒,但有些巨大的蟒蛇比毒蛇还致命,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力大无穷,一旦被它们缠上,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一样越束越紧,直至窒息而亡。
在海洋中也能见到蛇类,那就是海蛇。海蛇属于眼镜蛇科,全部都是剧毒蛇类。海蛇的尾扁而宽,像桨一样,十分有利于蛇在水中游动。由于海水盐分很高,卵难于发育,因此绝大部分海蛇都是产仔的,这和它们的陆生亲戚不同。
新蛇类中的蝰科蛇类大多也是剧毒蛇,比较常见的有竹叶青、蝮蛇、烙铁头等。美洲的响尾蛇也属于蝰科。人们常说,“头呈三角形、尾巴短”的蛇是毒蛇,其实指的是蝰科蛇类,眼镜蛇科的蛇类并不是这样的。蝰科蛇类的毒牙在不用时可以折起来,而且除了一对正常使用的毒牙外,还有3~4对备用毒牙。不少蝰科蛇类如五步蛇、圆斑蝰等,体短而粗,爬行缓慢,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其实,它们在有效距离内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猎物,甚至有时还可以跳起来。和这些蛇类打交道时要特别小心。
部分蝰科蛇类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颊窝。这是一个红外线感受器,能在35毫秒内感知到0.03℃的温度变化,并能准确地对热源的形状和距离定位。这可比人类最先进、最灵敏的红外线夜视仪还要强数十倍!
好了,除了少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稀世“高蛇”,三大类蛇我们都拜访到了。请记住,不管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它们都是危险的动物。你可以在蛇国继续漫游,去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衣食住行,以获取更多有关蛇类的知识,但千万不要和蛇类“零距离接触”!
如果在野外邂逅蛇
现代人喜欢探险,有可能与蛇不期而遇。如果在野外遇到蛇,你不用急,因为多半都是无毒的,毒蛇在我国所占的比例不足15%。对于无毒蛇,它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逃之夭夭。而毒蛇则仗着口中的毒牙,并不立即逃窜,而是缩成一团,摆出防御的姿势。当然,如果发现人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它们就会慢慢地爬走。
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少数剧毒蛇类具有护卵的习性,下完蛋后会守护在附近。这时如果人闯入它们的领地,它们不但会积极防御,而且还会主动攻击。一旦被它们咬了,那将是致命的。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类蛇,那就是具有红外线感受器(颊窝)的蝮蛇、竹叶青和烙铁头等蝰科毒蛇。这类蛇主要在晚上活动,捕捉地上的老鼠和树上的小鸟等小型恒温动物。恒温动物的体温一般都比环境温度高,特别是在晚上更加明显,蝰科毒蛇靠颊窝感知它们。在这些蛇类较多的地区,你如果不戴帽子、手举火把、光脚走路将是非常危险的。
防止被蛇类咬伤,最明智的选择是不主动捕捉蛇类。在蛇较多的地区,到野外最好带一根一米半左右的棍子,用来驱赶蛇。见到蛇也不要惊惶失措,只要你不去激怒它们,它们都会慢慢走开的。即便是遇到正在护卵的眼镜蛇、眼镜王蛇,只要你不主动招惹它们并迅速撤离,它们一般也不会追击你。
如果无意间踩到或触摸到蛇类,则很可能会被咬上一口。发生这种事,首先应判断被什么蛇咬了,可能的情况下应将蛇打死并带在身边,这样专家或医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鉴定蛇的种类,以便对症采取相应措施。若不能打到蛇或没看清楚,则要根据伤口来判断。一般毒蛇咬伤都会有两个大而深的牙痕,并伴有灼热疼痛,伤口附近会很快肿胀,并迅速扩大。无毒蛇的伤口多是两排细小的牙痕,一般没有什么感觉,也不会肿大。
被无毒蛇咬伤,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只要消消毒,简单包扎一下就行了,以防止感染和破伤风。被毒蛇咬伤,则必须做紧急处理。首先应立即在近心端(即离心脏近的一端)过一个关节处用布条扎紧,以阻断毒液扩散(注意不能扎死,且每隔15~20分钟要打开1~2分钟,以免组织坏死),并将毒血迅速挤出,必要时可用刀将伤口扩大,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利毒血排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赶往医院救治。
根据无耳巨蜥与蛇的这些相似性,有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假说:远古时期,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一种外形像现代巨蜥的蜥蜴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它们进入地下,在松散的泥土中打洞,寻找蚯蚓和其他猎物,就像今天的某些蜥蜴一样。为了便于在地下掘洞,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之后,掘洞蜥蜴渐渐失去了它的四肢和外耳结构。与此同时,眼睑也变成了透明的“眼镜”,这样在挖洞时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掘洞蜥蜴进入地下时,恐龙正处于其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后来,有一种钻洞蜥蜴放弃了地下生活方式,重新回到地面上来,它们在地面上发展出了新的无腿运动方式。为进入更多的生态空间,这些无腿蜥蜴迅速做出许多适应性变化,它们的后裔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蛇。
然而,掘洞蜥蜴理论遭到了质疑。有科学家指出,蛇的特征的形成与掘洞生活无关,而是水栖或半水栖生活的结果。没有耳朵,眼睛上生有覆盖物,没有四肢的长长的身体,这些都使蛇能更有效地在水中活动,只不过后来蛇从水生环境移向了陆地。这一观点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
1996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迈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