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质量监管需要贯穿于建筑施工的每一个阶段,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内容、原则及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现场质量监督
由于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因而我们需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监管的内容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加强对施工设计的审核力度,从前期准备工作的审核上提供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审查项目的前期勘测和图纸设计;审查项目参建各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能力、施工工艺和方法;审核、控制项目施工材料、设备和机械等;审查其他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对各项体系制度准备工作的监督,为项目开工之后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主要包括: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关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项目质量控制组织机构框架和主要负责人员分工的确定;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信息化技术准备工作等。在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主体行为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的有效落实。通过确定各具体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明确施工承包商应达到的项目施工效果,从材料使用、施工工序到质量检测标准等,对承包商施工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保证工程任务和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而质量监管往往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因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往往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总的来说,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项目登记、建设资料汇总、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施工图纸的审核、建筑材料的审核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监管、施工安全监管、工程验收监管等方面。工程项目登记和建设资料汇总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前提,为质量监管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依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工程项目登记和建设资料汇总。在监管实践中,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进行登记,同时汇总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施工图纸、地址勘测报告,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提供相关的审核报告。如果发现资料不齐全,则应该要求提供健全完善的资料,否则,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停止施工单位的施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原则是指贯穿于工程质量监管的整个过程,并对监管工作发挥指导作用的各种准则的总称。总的来书,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公平、公开原则。对建筑单位进行监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不能偏袒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对监管过程、监管结果应该公布,保证人们的知情权。第二、维护权益者的正当权益。在监管的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切实维护权益者的正当权益,保证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
三、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
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前的监管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准备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管,比如监管文件、招标、合同等方面,具体来说,施工前的质量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强。第一、整理文件。包括施工需要的各种文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这些文件的审核和整理,保证文件符合相关的规定,能够为施工提供准确和数据。如果发现不符合条件的文件,有权力责令补充,等所有文件都符合要求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監管施工招标工作。对参加招标工作的单位进行审核,保证其享受竞标的资格,保证招投标工作按照规定进行,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第三、监管施工合同。分析合同中的各项内容,明确自己的权益和职责,保证各项工作按照合同有序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中的监管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最重要的工作。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第一、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质量监管。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基础工程、主体工程三个领域,重点加强对这三个方面监管,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监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保证工程建设有序的进行。要保证现场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科学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工作效率,保障现场监管的权威性。对重点领域进行监管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标准,保证各项规范和标准真正得到贯彻与落实。第二、加强对工程建筑技术的监管。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从技术工艺和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保证技术工艺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要保证建筑工程关键点的质量,同时统一质量监管标准,保证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第三、提高质量监管的水平。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质量监管的水平。工程质量监管中可以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实现监管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监管水平,提高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监督设置预控点
在施工开始之前,根据总体施工质量目标,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预先确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质量关键点,提前分析可能对这些预控点质量产生影响的施工因素,要求施工单位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可能造成质量损害的情况发生。
(2)监督施工工序
工序是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只有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才能最终实现整体项目工程质量的达标。在每道工序开始之前,都应针对该工序的施工对象和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可能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不利因素并要求施工企业制定预防措施加以防范,在施工结束后,监督单位对工艺质量按标准进行检测,对未达到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的工序要求返工,直到达标为止。
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后的质量监管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施工后的监管主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的质量标准,对于没有满足合同要求和技术指标的建筑,则不能投入使用。施工后的监管能够避免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为建筑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4.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
质量控制是个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只有一线施工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工作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1)抽查建筑材料的质量。现场的材料管理对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影响重大,加强对现场材料,尤其是优良材料的管理工作,能够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2)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察。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现场施工技术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参与技术解决,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结语
做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关键在于实现对整个项目施工流程的全过程管控,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在全员全过程参与下实现,将内外部监督管理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建筑工程,促进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徐冰.对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1)
[2]郭秋云,王德仁.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中国房地产业,2012(2)
关键词:施工现场质量监督
由于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因而我们需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监管的内容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加强对施工设计的审核力度,从前期准备工作的审核上提供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审查项目的前期勘测和图纸设计;审查项目参建各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能力、施工工艺和方法;审核、控制项目施工材料、设备和机械等;审查其他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同时,还应做好对各项体系制度准备工作的监督,为项目开工之后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主要包括: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关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项目质量控制组织机构框架和主要负责人员分工的确定;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信息化技术准备工作等。在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主体行为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的有效落实。通过确定各具体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明确施工承包商应达到的项目施工效果,从材料使用、施工工序到质量检测标准等,对承包商施工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保证工程任务和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而质量监管往往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因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往往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总的来说,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项目登记、建设资料汇总、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施工图纸的审核、建筑材料的审核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监管、施工安全监管、工程验收监管等方面。工程项目登记和建设资料汇总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前提,为质量监管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依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工程项目登记和建设资料汇总。在监管实践中,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进行登记,同时汇总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施工图纸、地址勘测报告,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提供相关的审核报告。如果发现资料不齐全,则应该要求提供健全完善的资料,否则,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停止施工单位的施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原则是指贯穿于工程质量监管的整个过程,并对监管工作发挥指导作用的各种准则的总称。总的来书,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公平、公开原则。对建筑单位进行监管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不能偏袒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对监管过程、监管结果应该公布,保证人们的知情权。第二、维护权益者的正当权益。在监管的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切实维护权益者的正当权益,保证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
三、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
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前的监管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准备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管,比如监管文件、招标、合同等方面,具体来说,施工前的质量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强。第一、整理文件。包括施工需要的各种文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这些文件的审核和整理,保证文件符合相关的规定,能够为施工提供准确和数据。如果发现不符合条件的文件,有权力责令补充,等所有文件都符合要求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監管施工招标工作。对参加招标工作的单位进行审核,保证其享受竞标的资格,保证招投标工作按照规定进行,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第三、监管施工合同。分析合同中的各项内容,明确自己的权益和职责,保证各项工作按照合同有序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中的监管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最重要的工作。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第一、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质量监管。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基础工程、主体工程三个领域,重点加强对这三个方面监管,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监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保证工程建设有序的进行。要保证现场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科学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工作效率,保障现场监管的权威性。对重点领域进行监管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标准,保证各项规范和标准真正得到贯彻与落实。第二、加强对工程建筑技术的监管。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从技术工艺和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保证技术工艺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要保证建筑工程关键点的质量,同时统一质量监管标准,保证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第三、提高质量监管的水平。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质量监管的水平。工程质量监管中可以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实现监管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监管水平,提高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监督设置预控点
在施工开始之前,根据总体施工质量目标,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预先确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质量关键点,提前分析可能对这些预控点质量产生影响的施工因素,要求施工单位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可能造成质量损害的情况发生。
(2)监督施工工序
工序是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只有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才能最终实现整体项目工程质量的达标。在每道工序开始之前,都应针对该工序的施工对象和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可能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不利因素并要求施工企业制定预防措施加以防范,在施工结束后,监督单位对工艺质量按标准进行检测,对未达到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的工序要求返工,直到达标为止。
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监管策略。施工后的质量监管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施工后的监管主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的质量标准,对于没有满足合同要求和技术指标的建筑,则不能投入使用。施工后的监管能够避免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为建筑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4.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
质量控制是个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只有一线施工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工作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1)抽查建筑材料的质量。现场的材料管理对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影响重大,加强对现场材料,尤其是优良材料的管理工作,能够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2)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察。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现场施工技术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参与技术解决,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结语
做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关键在于实现对整个项目施工流程的全过程管控,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在全员全过程参与下实现,将内外部监督管理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建筑工程,促进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徐冰.对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1)
[2]郭秋云,王德仁.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中国房地产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