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术后脑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改变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神经心理学量表及磁共振影像学改变作为观察指标,探索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对认知功能以及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行脑血管造影证实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33例患者,将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7例患者纳入支架组,拟行药物保守治疗的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及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检查,并在6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随访结果与基线之间的差异。

结果

支架组总体认知功能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主要体现在反映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相关量表。而对照组基线与随访结果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术后较术前低频振幅(ALFF)信号增加(P<0.05,Alphasim校正)的脑区包括左侧上内侧额叶(t=5.861 3,P<0.05)、左侧顶叶体感联合皮质(t=5.601 2,P<0.05)、双侧额后部皮质运动前区(t=5.288 5,P<0.05)。支架组术后较术前ALFF信号减低(P<0.05,Alphasim校正)的脑区包括左侧压后扣带皮质(t=-5.590 4,P<0.05)、左侧岛叶(t=-6.340 8,P<0.05)、右侧岛叶(t=-8.129 9,P<0.05)、左侧背侧前扣带皮质(t=-5.584 8,P<0.05)。对照组随访较基线ALFF无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脑区(P>0.05,Alphasim校正)。此外,左侧岛叶的ALFF变化值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变化之间呈负相关(r=-0.591,P=0.033),双侧皮质运动前区ALFF变化值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变化之间呈负相关(r=-0.659,P=0.014),双侧皮质运动前区ALFF变化值与听觉词语学习延迟回忆测验变化之间呈负相关(r=-0.558,P=0.034),右侧岛叶ALFF变化值与额叶功能评定量表之间呈正相关(r=0.638,P=0.025)。

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后较药物保守治疗总体认知功能有改善,相应脑区也存在ALFF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默认网络之间的调整,这可能与CAS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探讨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49例宫内发育异常胎儿的引产物基因组DNA进行aCGH分析。结果发现其中14例(28.6%)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8例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染色体微小畸变(4例有明确致病性,2例临床意义不明)。结论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是导致胎儿
期刊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应激、免疫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硬膜外镇痛,B组采用静脉镇痛,对比观察2组术前30min(T1)、术毕(T2)、术后12 h(T3)、术后1 d(T4)和术后3 d(T5)时间点应激指标、血浆皮质醇和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差异,对患者进行
目的探究原发性胆管癌TNM分期与其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经临床确诊的36例原发性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8F-PET/CT检查,测定肿瘤病灶区域的SUVmax值,并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指南对肝内外原发性胆管癌进行临床分期,
目的分析伴发不安腿综合征(RLS)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99例PD患者和89名健康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非运动问卷(NMSquest)第6项调查结果来评估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是否合并RLS;将PD患者分为RLS组和非RLS组,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Ⅲ)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症状严重程度;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成人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混合感染相关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03例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根据病原不同分为3组:EBV和CMV混合感染组33例,EBV单一感染组53例,CMV单一感染组17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使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期刊
目的分析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制订《痛经及慢性盆腔痛调查表》,入组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门诊的痛经患者,伴或不伴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将患者根据自身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周期性服用口服避孕药(达英-35或优思明),对照组不作处理。每6个月随访患者的痛经情况,共随访1年半。结果研究组服药6个月及1年后痛经评分均较前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