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七月,保监会把6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掌门人召集到一起,就上半年工作情况召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至少有两点值得人们关注,第一,这是全国6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一把手”第一次一个不少地被保监会召集到一起;其二,保监会的五位高官全部到场,与保险巨头面对面沟通各自看法,并透露了监管层的政策趋向。那么,保监会破天荒地召集如此高规格的会议,是整军待发、还是协调规则?对市场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60家保险公司在会议上主要涉及三大问题:外资保险的发展、保险产品的结构调整、保险资金的运用。
这次会议,保监会特意在第一天上午安排36家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汇报”工作。外资保险公司的代表发言说,要抓住机会争取国民待遇。有几家外资保险公司的代表还提出,希望中国在保险市场的开放上能加快速度,特别是在团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的团险业务。并进一步要求保监会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回答也直截了当,他说:“按照中国‘入世’时间的安排,今年12月份,外资将可以允许经营健康险和意外险。”李克穆还充分肯定了外资保险的积极作用,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没点名地批评某些外资公司利用向境外母公司支付管理费方式、技术支持费方式,向外转移利润,超范围经营,损害合资伙伴合法权益,有些公司组织结构和内设机构职能不健全并有逃避应纳税款等违法行为。
目前,全球有36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57个保险营业机构,其中寿险公司20家,财产险公司14家。全国外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为150.5亿元。今年1到5月,外资保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23.3亿元。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到2004年的1月1日,我们的财产险的市场将全面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张洪涛教授认为,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尽管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只有1%,但由于大量的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必然引发国内保险公司市场的变革,尽管这种变化已经不会再像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上海时像地震一样的影响中国保险市场。 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这两年进入的外资保险公司对市场的针对性已经比以前强了,他们往往瞄准的是我们保险行业薄弱的地方,比如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他们是靠经验、靠技术,去首先抢占这些中资保险公司认为没油水、没利润的空间。其次,在营业地的选择、产品的开发上,他们市场细化的程度要比我们高,而且在营销策略上不搞人海战术,而利用他们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特点,首先抢占优质客户和优质的保单。这位保险理论界知名教授也十分忧虑地指出,当前我国保险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极其短缺,我们必须抓紧建立一套人才的引入、培养机制,留住人才。否则外资保险公司进来之后,他只要给个高薪就可以把企业人才掏空了。如果没有人才,一切竞争都等于零。
在谈到2004年1月1日我国财险市场完全放开以后,外资保险会不会给我们这个市场掀起更大的波动时, 张洪涛教授认为,我们在财产保险方面存在两个不合理,一是市场结构不合理,二是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市场份额当中,我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就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我们主要几个险种,像汽车保险,还有一个就是团财险,还有会议险等等,占了我们整个产品份额的80%以上,显然结构很不合理。我们保险公司关键是要进行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无论是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来设计险种、改进服务,更好地扩大自己的影响,使中国人民接受它。
外资保险进入我国市场带来一些新的课题,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也迫使保险企业启动更深层的变革。根据保监会的统计,今年1到6月,虽然遭遇到非典疫情的影响,但全国的保费收入仍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多,达到了2126亿元。截至6月底,国内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7800亿元。
记者发现,在这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监管机关都对快速发展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也并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了调整保险产品的结构上。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会上透露,国务院领导今年多次对加快保险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保险业要加快发展、特别要抓紧开发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产品。不仅是寿险,财产险同样关系民生。吴定富在谈到保险产品结构时有些语重心长,他对各位保险公司老总说:“我说一句不一定是很正确的话,财产险和寿险比起来,好像人寿保险充满了活力,财产险这方面不足。财险、社会责任险等等这些新的领域我们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农业、商业、巨灾保险、地震险等社会关注、政府关心、群众需要的险种,我们没有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它!”
在讨论中,许多保险公司提出:目前寿险产品中传统的保障型产品偏少,而投资型的保险产品比重偏大。太平洋保险公司老总王国良在分析本公司的情况后认为,分红类、投资类产品在寿险业务中的比例过大,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则反思了前段时间对投连保险的误导问题。他说:“管理、销售、培训方面我们做的不好,管理不到位,产生客户的投诉,是因为我们业务员对客户的误导。”
针对保险市场曾出现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现在银行利息很低,证券市场也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都希望保险既能有保障又能有投资,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是,商业保险必定也是企业行为,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作为保险公司也要考虑自己的企业发展和赢利目的。保险公司在设计险种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地设计,不能拍脑袋,而应该根据精算,根据经验、数据来推出我们的险种,拟定费率。另外要加强监管,人民大学张洪涛教授主张在监管当中,保监会、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能够有一个定期的联系会议,加强监管。
除了保险产品的结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问题也一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达到6813亿元。但是保险公司的老总们却这样形容他们每天收进上亿元保费却苦于找不到更多的投资渠道时的心情,说,就像喝了没有加糖的咖啡,闻着香,但尝起来却有些苦。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这次全国保险工作会上也向大家透露了一个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走向,那就是保险资金将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吴定富强调,今年下半年要在严格坚持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将着重推进以下工作:进一步研究扩大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积极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途径的可行性;积极探索研究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只能投资于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以及可以购买少量基金等。全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率2001年为4.3%,2002年为3.14%。据一些保险公司估算,今年上半年,他们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将低于2%。吴定富透露,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今年下半年有望获得重大突破。
60家保险公司在会议上主要涉及三大问题:外资保险的发展、保险产品的结构调整、保险资金的运用。
这次会议,保监会特意在第一天上午安排36家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汇报”工作。外资保险公司的代表发言说,要抓住机会争取国民待遇。有几家外资保险公司的代表还提出,希望中国在保险市场的开放上能加快速度,特别是在团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的团险业务。并进一步要求保监会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回答也直截了当,他说:“按照中国‘入世’时间的安排,今年12月份,外资将可以允许经营健康险和意外险。”李克穆还充分肯定了外资保险的积极作用,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没点名地批评某些外资公司利用向境外母公司支付管理费方式、技术支持费方式,向外转移利润,超范围经营,损害合资伙伴合法权益,有些公司组织结构和内设机构职能不健全并有逃避应纳税款等违法行为。
目前,全球有36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57个保险营业机构,其中寿险公司20家,财产险公司14家。全国外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为150.5亿元。今年1到5月,外资保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23.3亿元。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到2004年的1月1日,我们的财产险的市场将全面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张洪涛教授认为,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尽管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只有1%,但由于大量的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必然引发国内保险公司市场的变革,尽管这种变化已经不会再像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上海时像地震一样的影响中国保险市场。 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这两年进入的外资保险公司对市场的针对性已经比以前强了,他们往往瞄准的是我们保险行业薄弱的地方,比如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他们是靠经验、靠技术,去首先抢占这些中资保险公司认为没油水、没利润的空间。其次,在营业地的选择、产品的开发上,他们市场细化的程度要比我们高,而且在营销策略上不搞人海战术,而利用他们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特点,首先抢占优质客户和优质的保单。这位保险理论界知名教授也十分忧虑地指出,当前我国保险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极其短缺,我们必须抓紧建立一套人才的引入、培养机制,留住人才。否则外资保险公司进来之后,他只要给个高薪就可以把企业人才掏空了。如果没有人才,一切竞争都等于零。
在谈到2004年1月1日我国财险市场完全放开以后,外资保险会不会给我们这个市场掀起更大的波动时, 张洪涛教授认为,我们在财产保险方面存在两个不合理,一是市场结构不合理,二是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市场份额当中,我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就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我们主要几个险种,像汽车保险,还有一个就是团财险,还有会议险等等,占了我们整个产品份额的80%以上,显然结构很不合理。我们保险公司关键是要进行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无论是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来设计险种、改进服务,更好地扩大自己的影响,使中国人民接受它。
外资保险进入我国市场带来一些新的课题,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也迫使保险企业启动更深层的变革。根据保监会的统计,今年1到6月,虽然遭遇到非典疫情的影响,但全国的保费收入仍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多,达到了2126亿元。截至6月底,国内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7800亿元。
记者发现,在这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监管机关都对快速发展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也并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了调整保险产品的结构上。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会上透露,国务院领导今年多次对加快保险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保险业要加快发展、特别要抓紧开发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产品。不仅是寿险,财产险同样关系民生。吴定富在谈到保险产品结构时有些语重心长,他对各位保险公司老总说:“我说一句不一定是很正确的话,财产险和寿险比起来,好像人寿保险充满了活力,财产险这方面不足。财险、社会责任险等等这些新的领域我们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农业、商业、巨灾保险、地震险等社会关注、政府关心、群众需要的险种,我们没有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它!”
在讨论中,许多保险公司提出:目前寿险产品中传统的保障型产品偏少,而投资型的保险产品比重偏大。太平洋保险公司老总王国良在分析本公司的情况后认为,分红类、投资类产品在寿险业务中的比例过大,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则反思了前段时间对投连保险的误导问题。他说:“管理、销售、培训方面我们做的不好,管理不到位,产生客户的投诉,是因为我们业务员对客户的误导。”
针对保险市场曾出现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现在银行利息很低,证券市场也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都希望保险既能有保障又能有投资,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是,商业保险必定也是企业行为,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作为保险公司也要考虑自己的企业发展和赢利目的。保险公司在设计险种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地设计,不能拍脑袋,而应该根据精算,根据经验、数据来推出我们的险种,拟定费率。另外要加强监管,人民大学张洪涛教授主张在监管当中,保监会、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能够有一个定期的联系会议,加强监管。
除了保险产品的结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问题也一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达到6813亿元。但是保险公司的老总们却这样形容他们每天收进上亿元保费却苦于找不到更多的投资渠道时的心情,说,就像喝了没有加糖的咖啡,闻着香,但尝起来却有些苦。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这次全国保险工作会上也向大家透露了一个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走向,那就是保险资金将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吴定富强调,今年下半年要在严格坚持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将着重推进以下工作:进一步研究扩大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积极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途径的可行性;积极探索研究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只能投资于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以及可以购买少量基金等。全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率2001年为4.3%,2002年为3.14%。据一些保险公司估算,今年上半年,他们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将低于2%。吴定富透露,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今年下半年有望获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