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本土企业上市之路还得走多久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2009年将是永远被铭记的年份。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围绕着变革与创新的主题,资本市场取得了累累硕果。特别是10月30日,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正式推出,不仅为资本市场引入了一批充满活力、成长性良好的创新型企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品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至今日,榆林市在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增幅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的同时,仍未能培育出一家上市公司。反观近邻鄂尔多斯,则拥有鄂尔多斯集团、伊煤集团、伊化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连经济状况不如榆林的宝鸡、咸阳,也分别有5家和3家公司上市。
  作为陕西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榆林,企业上市之路还得走多久?
  
  资金大量外流与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2009年5月26日,在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陕北能源发展金融论坛上,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在“创新转型、和谐金融”的主题演讲中,不无遗憾地指出:“(榆林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信贷,尚未有一家上市公司,金融协同效应不能有效发挥,制约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力。”
   事实的确如此。
  据统计,2008年末,榆林市证券开户数为2833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为77.76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量77.45亿元,基金交易量0.28亿元。榆林市的大量资金通过西部证券、开源证券这些公开市场流向全国上市公司。经初步调查,近年来仅府谷县外流资金就达到30多亿元,全榆林市每年外流资金至少在50亿元以上。
  一方面是资金的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榆林市尽管资源富集一地,发展潜力巨大,成为陕西持续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但目前却在捧着“金饭碗”为发展资金不足而犯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两基地、一中心”建设的推进,对金融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按照跨越发展的远景规划,未来10年,榆林将规划投资1.5万亿元,建设10个领域80大类1000个重大项目,构筑大能化、大农业、大城镇、大生态、大水利、大交通、大流通、大科教、大资本、大平安“十大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要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筹集如此巨量的资金,靠地方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靠国家对一个地区的财力支持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才能消除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促进榆林产业快速扩张。
  
  多种原因导致上市步伐缓慢
  
  事实上,早在2005年,榆林市委、市政府就成立了榆林市上市公司领导小组,《榆林日报》还刊发了正在上市的部分企业名单。然而,4年时间过去了,榆林上市公司的数量依旧为零。
  陕西开源证券公司榆林营业部副经理杨涛认为,“主要是榆林本土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达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
  据了解,历史上榆林也曾有过榆林毛纺厂之类很有名气的本土企业,但因种种原因多数辉煌不再。现在的本土企业则多是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以化工、采掘行业为主。
  不可否认,依靠能源开发,很多本土企业经济实力得以迅速增强。但是,实力更强的还是神华集团、陕煤集团等央属、省属企业,榆林本土企业与这些龙头老大基本不可同日而语。有人风趣地形容:“榆林实际上是外来的和尚在念经。”
  杨涛说,一般打算上市的公司都是有限公司,而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公司,因此首先要改制成股权清晰的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导入金融机构进行上市前的辅导。这期间,金融机构会对服务企业进行一次大梳理,涉及方方面面,重点是财务。
  其次,现在企业上市实行的是政府审批制,从准备上市到最终成功之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为因素比较多,时间也不能保证。
  对于这些年榆林涌现出的大量民营企业而言,很多老板认为只要赚到钱就万事大吉,能不能上市,根本就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上市以后财务状况要公开透明,不仅不能避税,还有可能要追加一部分费用,一举一动都在股民和媒体监督之下,一些灰色地带自然会暴露在阳光之下,管理层要面临更大压力,与其这样,倒不如不上市而自由自在,而且在总体都不是很规范的情况下,自己规范经营,等于变相地给自己的发展套上枷锁,失去了很多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上市显然得不偿失。
  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虽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整体素养不高。有专家总结说,在很多家族式企业中,时有发生一个经理拿一个员工没有办法,因为有更高层级领导保驾护航,此乃权不清;时有发生一项目标没有实现也没人承担后果,此乃责不清;时有做得好做得坏一个样,此乃利不清。责、权、利不清,有问题却提不得,处理不得,动弹不得,企业如何健康发展?不能健康发展,如何上市?
  
  企业上市,内外双赢
  
  那么,如果企业成功上市,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首先,能够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守国教授介绍说,资本市场的融资是直接融资,除了必须按要求投入企业新项目这一点外,它不像借贷融资那样有还款期限,并且只要效益好,随时可以再融资。像海尔公司1993年上市后,就连续融资了5次。
  其次,上市还能够改善企业的智力结构。企业上市必然要改革原来的一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使之向透明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赵守国教授举例说:“很多人都知道,陕西企业的负责人收入水平在全国是偏低的。公司上市以后,就可以对公司的高管人员进行股权激励、期权激励,这对建立企业先进的激励机制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个管理科学的上市公司,还可以为当地其它企业树立一个样板,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大有裨益。
  “上市公司对当地经济也是有好处的”。赵守国教授指出,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是与区域内大企业的实力、竞争力成正比的。竞争力强的大企业越多,地区经济实力也就越强。而我们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就必须在资本市场的配合、支撑下,打通融资渠道,投资新的产业和项目,从而带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榆天化,能否成为第一个上市的本土企业
  
  据榆林市有关部门调查,目前,该市具备上市基本条件的企业有: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榆林煤炭出口集团、榆神煤炭公司、府谷恒源煤焦电化公司、府谷煤业集团、神木北元化工等。其中,榆天化,极有可能成为榆林第一个上市的本土企业。
  作为陕西省第一个天然气化工企业,也是榆林市属最大的工业企业,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管理水平、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备了改制上市的基本條件。
  2007年以来,榆天化把改制上市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组织专门的领导班子全面推进。在此基础上,由北京宏源证券公司牵头,提出了两套改制上市的初步方案,分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和设立新的股份有限公司。尽管两种改制困难都不小,但毕竟是迈出了改制的关键性一步。
  在世界遭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榆天化,真的能成为榆林第一家上市的本土企业吗?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啊!真想不到,两年没到厂里,今去一看,都认不出来了。原来的那些厂房呀!建筑呀全变了样,这赵新平还真行!”2009年春节,退休后在云南搞技术服务的原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焦化分厂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适步实施、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遇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
比亚迪汽车自2003年人驻陕西,进军汽车产业以来,在陕西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发展非常迅速,成绩令人振奋。笔者就比亚迪汽车发展情况、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作以介绍和探讨。    一、比亚迪汽车发展情况    2003年6月,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新征土地1538亩,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轿车整车制造基地。  比亚迪汽车项目是陕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兴起的,经过十多年的探
“转基因”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常见于网络与报端,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转基因”又称“转基因技术”,是将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外源基因转入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在目标生物体中发挥作用,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我们想要的新性状,也可以通过干预或抑制基因组中原有某个基因的表达,去除生物体某个我们不需要的性状。    一、从“转基因”的诞生到种子垄断    从转基因技术问世到转基因植物商品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正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在原有体制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原有市、街道、居委会管理模
摘要:智能快递柜是解决快递包裹“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式,论文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应用现状,就智能快递的寄件、取件服务现状、智能快递柜利用效率的提升及智能快递柜社区服务优化等几个方面调研智能快递柜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后续发展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智能快递柜;末端物流;调研  引言  大数据时代,末端物流配送背后积累的数据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末端物流配送数据直接来自于消费者,使得这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