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调查显示,相当大比例的中国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能力仍未形成。当前,儿童阅读量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应试教育的困扰。在中国,中考和高考仍是大多数儿童必须跨越的门槛。为了在选拔考试中胜出,学业永远是头等大事,应试牢牢占据了近乎全部的学习时间。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高压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儿童热爱阅读的趣味和胜任阅读的能力。二是新社交媒体的袭扰。信息社会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设备,真正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与虚拟世界互动的意愿。于是,在应试性的学习之外,专注于游戏、娱乐、刷抖音的儿童随处可见;有限的阅读时间也常常沉浸于碎片化阅读和肤浅化的拇指阅读之中。尽管碎片化阅读比不阅读好,但是毫无规划的阅读、没有深度的阅读可能获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却浪费了大把时间,消磨了一個人的意志。真正的阅读,应是广泛、系统和深入的。
除了阅读量不够,我们还要正视数字化阅读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阅读以更便捷和易得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如果学龄儿童依赖数字阅读,我们就要特别警惕。数字阅读是用声音对文本进行了加工和塑造,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相较于纸质阅读需要阅读者自己用心去转换文字的内涵和意境来说,数字阅读变得容易得多。但是,长此以往易使阅读肤浅化,阅读者会丧失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广泛的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如何使阅读成为儿童的经常行为,最终形成习惯和能力,一生与书结缘、以书为伴,取决于持之以恒地阅读和训练。家长恐怕都知道孩子受教育和读书的重要性,各种校外阅读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顺势发展起来。暂且不论这些阅读机构作用有多大,家长应该明白,掏钱买教育不如营造书香家庭氛围来得更实际。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茶余饭后、假日闲暇,父母是选择手机、电视还是捧起一本书看,给孩子传递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习惯于把最重要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拼命为孩子找好学校好老师,不惜重金让孩子出国读书,殊不知花费最少却无价的是父母的示范和陪伴。其实最好的阅读习惯是父母做给孩子看,自然就营造了书香家庭的氛围。当孩子愿意亲近书籍,就没有了“摁着孩子的脑袋读书”的烦恼,耳濡目染的教育最是终身受益。
给儿童阅读什么书也同样重要,“开卷有趣”是把儿童引向阅读之门的钥匙。好的文学作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小说的可读性比较强,容易吸引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儿童解读人生基本问题,让儿童成为更加优秀的个体。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基石,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阅读习惯形成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喜欢有一定文化含量的人物传记和科学幻想类书籍。此时的儿童如果愿意与书结下缘分是极为可贵的,阅读习惯便会扎根。若错过这个阶段,儿童就会陷入阅读的“消退期”。语文教师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力同样巨大,教师的阅读素养、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都会变成学生的阅读行动。语文教学应转向少讲、精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学校也要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共读、众读中相互影响、彼此支撑,种下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王妍妍
除了阅读量不够,我们还要正视数字化阅读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阅读以更便捷和易得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如果学龄儿童依赖数字阅读,我们就要特别警惕。数字阅读是用声音对文本进行了加工和塑造,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相较于纸质阅读需要阅读者自己用心去转换文字的内涵和意境来说,数字阅读变得容易得多。但是,长此以往易使阅读肤浅化,阅读者会丧失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广泛的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如何使阅读成为儿童的经常行为,最终形成习惯和能力,一生与书结缘、以书为伴,取决于持之以恒地阅读和训练。家长恐怕都知道孩子受教育和读书的重要性,各种校外阅读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顺势发展起来。暂且不论这些阅读机构作用有多大,家长应该明白,掏钱买教育不如营造书香家庭氛围来得更实际。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茶余饭后、假日闲暇,父母是选择手机、电视还是捧起一本书看,给孩子传递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习惯于把最重要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拼命为孩子找好学校好老师,不惜重金让孩子出国读书,殊不知花费最少却无价的是父母的示范和陪伴。其实最好的阅读习惯是父母做给孩子看,自然就营造了书香家庭的氛围。当孩子愿意亲近书籍,就没有了“摁着孩子的脑袋读书”的烦恼,耳濡目染的教育最是终身受益。
给儿童阅读什么书也同样重要,“开卷有趣”是把儿童引向阅读之门的钥匙。好的文学作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小说的可读性比较强,容易吸引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儿童解读人生基本问题,让儿童成为更加优秀的个体。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基石,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阅读习惯形成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喜欢有一定文化含量的人物传记和科学幻想类书籍。此时的儿童如果愿意与书结下缘分是极为可贵的,阅读习惯便会扎根。若错过这个阶段,儿童就会陷入阅读的“消退期”。语文教师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力同样巨大,教师的阅读素养、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都会变成学生的阅读行动。语文教学应转向少讲、精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学校也要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共读、众读中相互影响、彼此支撑,种下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