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相融合,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将生活与美术联系到一起。这样的方式更加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能促使幼儿美术教育实现生活化,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一、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将美术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首先应保证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发展相适应,依据幼儿需求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学习美术的基础。如果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脱节,会导致幼儿机械跟随教师画画,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散。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寻找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尽量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及时与幼儿沟通,帮助他们发现有价值的美术教育内容。例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教师可将这些卡通动物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设计卡通动物的服饰,让幼儿融入美术活动。
二、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将美术形式生活化
美术教育需要生活情境,生活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资源。教师不能离开生活进行机械教学,而应为幼儿精心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丰富美术教育形式,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美的熏陶。
1. 营造生活化美术环境
环境熏陶对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如果为幼儿创设充满美感的环境,就能带给幼儿一定的启发,从而激发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将美术氛围的营造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通过实物、视频等方式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幼儿的生活情感。例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和图画为幼儿营造热闹的过年气氛,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体会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能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美术教育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体验来感受生活,并且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展示,从而使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我骄傲——我是……人”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关于家乡景色的图片和视频,然后讲述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在课余时间,让幼儿与父母一起查找关于家乡的资料,并用画笔将其展现出来。这种主题活动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和创作技能,也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从生活中寻找美术材料
材料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桥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材料,从而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相融合。例如,在学习“京剧脸谱”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适合制作京剧脸谱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旧纸壳、贝壳、扣子等。这些生活化的材料不仅使用方便,还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幼儿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采用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的关键,对于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由于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有限,幼儿数量较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的幼儿,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育评价让所有幼儿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但教师只采用简短的口头评价很难对幼儿产生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发挥隐性评价的重要作用。隐性评价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评价目标,在语言和行为上所采取的隐藏性评价方式。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需要为幼儿构建相应的评价平台,例如,美术活动室、美术活动区域等,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平台不仅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还能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审美和创作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评价,将幼儿不同阶段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到档案袋中,记录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并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自我提升。
五、結语
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不仅对幼儿的感受和经历有一定的帮助,还能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在美术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元素,为美术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新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3(1):168-169.
[2]胡媛.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J].现代交际,2015(7):236-237.
一、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将美术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首先应保证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发展相适应,依据幼儿需求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学习美术的基础。如果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脱节,会导致幼儿机械跟随教师画画,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散。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寻找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尽量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及时与幼儿沟通,帮助他们发现有价值的美术教育内容。例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教师可将这些卡通动物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设计卡通动物的服饰,让幼儿融入美术活动。
二、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将美术形式生活化
美术教育需要生活情境,生活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资源。教师不能离开生活进行机械教学,而应为幼儿精心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丰富美术教育形式,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美的熏陶。
1. 营造生活化美术环境
环境熏陶对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如果为幼儿创设充满美感的环境,就能带给幼儿一定的启发,从而激发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将美术氛围的营造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通过实物、视频等方式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幼儿的生活情感。例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和图画为幼儿营造热闹的过年气氛,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体会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能提升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美术教育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体验来感受生活,并且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展示,从而使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我骄傲——我是……人”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关于家乡景色的图片和视频,然后讲述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在课余时间,让幼儿与父母一起查找关于家乡的资料,并用画笔将其展现出来。这种主题活动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和创作技能,也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从生活中寻找美术材料
材料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桥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材料,从而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相融合。例如,在学习“京剧脸谱”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适合制作京剧脸谱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旧纸壳、贝壳、扣子等。这些生活化的材料不仅使用方便,还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幼儿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采用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的关键,对于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由于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有限,幼儿数量较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的幼儿,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育评价让所有幼儿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但教师只采用简短的口头评价很难对幼儿产生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发挥隐性评价的重要作用。隐性评价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评价目标,在语言和行为上所采取的隐藏性评价方式。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需要为幼儿构建相应的评价平台,例如,美术活动室、美术活动区域等,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平台不仅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还能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审美和创作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评价,将幼儿不同阶段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到档案袋中,记录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并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自我提升。
五、結语
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不仅对幼儿的感受和经历有一定的帮助,还能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在美术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元素,为美术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新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3(1):168-169.
[2]胡媛.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J].现代交际,2015(7):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