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展调研分析,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提高;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48-02
一、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表现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受高校内在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经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与其他时期同龄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表现是: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积极、健康,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明确,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能够把党和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遵守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能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下,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错位,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
二、高校大学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较多。在思想方面,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缺乏政治热情,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培养,表现出自私狭隘的特性。在学习方面,目标不明确,有的同学认为学习的目的只为报答父母,有的只为追求个人名利,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没有将自身的学习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生活上,有些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劳动观念不强,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认为现阶段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享乐主义受到相当数量学生的推崇,艰苦奋斗精神在这些大学生心中变得淡漠。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较低,缺乏诚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育过程中各种矛盾和不平衡始终存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与其受教育程度同步提高。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和认识上还缺乏一致性。教育程度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是人们生存环境与人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规律统筹协调还达不到一致,带来许多不公平,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商标和品牌。高校学生工作要始终坚持“仁爱与责任”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探索中前进,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既注重打牢基础,又力求形成特色,在实际工作中思考—总结—实践—提高。在抓学习,提高升学率、就业率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创建政治思想教育红色阵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课程,其学科本身具有导向性和特殊性,是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突破口。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师生理论修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社会,如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决心。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上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剖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应当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
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高校是大学精神的诞生地,校园文化则是大学精神的载体,特定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塑造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又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因此说,大学精神必须要以浓厚的校园文化作为其坚强的支撑。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就是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开展专题讲座、文艺会演、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参观革命遗址,思想教育基地,使同学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激发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与争鸣中,激发出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另一方面,大力营造“学术研究无禁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良性的学术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知识、思想和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三是用优良的文化氛围让高校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教师和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与彼此的接纳中自由交流,从而使大学生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更加广阔的社会群体。四是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历史、人文、环境等资源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大学精神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凝练与弘扬富有高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信仰和言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有教书育人的义务,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人师表的风范,教育者应在指导思想上提高认识。第一,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事业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审视学生工作。第二,在基本理念上,要真正落实“三育人”观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逐步形成学生工作的大格局。第三,在工作方法上,要着重把握好“三个结合”教师教育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能力素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质量。第四,在工作手段上,努力做到“三化”,即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化,切实提升教育者工作水平。第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的,精干的学生工作队伍。第六,加强研究和实践。根据高校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三)创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品牌人才
要解决好育人为本的问题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也就是“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其中“成人”教育是第一位,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德育的有效运行,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入良性互动,产生预期的效果,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纽带作用。向务实化发展的趋势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他们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信在学生、教师、高校,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石 银)
关键词:提高;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48-02
一、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表现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受高校内在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经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与其他时期同龄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表现是: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积极、健康,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明确,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能够把党和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遵守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能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下,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错位,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
二、高校大学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较多。在思想方面,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缺乏政治热情,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培养,表现出自私狭隘的特性。在学习方面,目标不明确,有的同学认为学习的目的只为报答父母,有的只为追求个人名利,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没有将自身的学习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生活上,有些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劳动观念不强,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认为现阶段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享乐主义受到相当数量学生的推崇,艰苦奋斗精神在这些大学生心中变得淡漠。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较低,缺乏诚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育过程中各种矛盾和不平衡始终存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与其受教育程度同步提高。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和认识上还缺乏一致性。教育程度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是人们生存环境与人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规律统筹协调还达不到一致,带来许多不公平,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商标和品牌。高校学生工作要始终坚持“仁爱与责任”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探索中前进,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既注重打牢基础,又力求形成特色,在实际工作中思考—总结—实践—提高。在抓学习,提高升学率、就业率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创建政治思想教育红色阵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课程,其学科本身具有导向性和特殊性,是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突破口。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师生理论修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社会,如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决心。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上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剖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应当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
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高校是大学精神的诞生地,校园文化则是大学精神的载体,特定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塑造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又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因此说,大学精神必须要以浓厚的校园文化作为其坚强的支撑。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就是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开展专题讲座、文艺会演、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参观革命遗址,思想教育基地,使同学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激发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与争鸣中,激发出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另一方面,大力营造“学术研究无禁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良性的学术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知识、思想和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三是用优良的文化氛围让高校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教师和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与彼此的接纳中自由交流,从而使大学生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更加广阔的社会群体。四是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历史、人文、环境等资源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大学精神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凝练与弘扬富有高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信仰和言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有教书育人的义务,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人师表的风范,教育者应在指导思想上提高认识。第一,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事业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审视学生工作。第二,在基本理念上,要真正落实“三育人”观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逐步形成学生工作的大格局。第三,在工作方法上,要着重把握好“三个结合”教师教育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能力素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质量。第四,在工作手段上,努力做到“三化”,即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化,切实提升教育者工作水平。第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的,精干的学生工作队伍。第六,加强研究和实践。根据高校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三)创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品牌人才
要解决好育人为本的问题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也就是“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其中“成人”教育是第一位,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德育的有效运行,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入良性互动,产生预期的效果,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纽带作用。向务实化发展的趋势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他们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信在学生、教师、高校,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