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铜鼓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全域有机农业、全域生态工业、全域秀美城乡”等四个全域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全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不断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提高了铜鼓县农业科技含量,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铜鼓县;农业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工作举措
1 农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 研发平台和载体建设情况
江桥竹木业2010年组建了市级竹制电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组建了省级竹制电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通农业和江西英联普美欣两家企业2017年分别组建了市级食用菌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县在大塅镇古桥村组建了铜鼓有机白茶农业科技示范园,现已入驻的企业5家,推广黄金芽等新品种4个,引进茶树病虫害应用气象生态因素绿色防控、茶园土壤修复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新技术6项。荣通农业组建了市级食用菌星创天地,目前铜鼓鑫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申报市级森林药材星创天地。
1.2 产学研合作情况
江桥竹木业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了竹塑复合材料界面增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合作;荣通公司通过与省科技特派团合作,开展了花生芽苗雾培新工艺研究;腾达竹木业通过与省科技特派团专家合作开展了高仿实木竹地板制造及工艺优化的研究;华裕家禽与安微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优良蛋种鸡繁育研究;茶企长期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和江西省茶桑研究所紧密联系,引进了安吉白茶、黄金芽、黄观音等茶树新品种,开展了多项的技术合作,有力地助推了我县茶产业的发展。
1.3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江西省实施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以来,来自省林科院、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的18余名科技专家在我县组建了花卉苗木团和经济作物团,成立了铜鼓县经济作物科技特派团工作站。同时,结合科技扶贫工作,科技特派团专家在我县荣通农业、鼓韵宁红、中赢公司、修河源头中蜂合作社等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建立了12个农业产业技术服务基地,对我县茶叶、中药材、有机水稻、中锋养殖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育,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我县已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13人。
1.4 政策引导情况
2017年,出台了《创新驱动“5511”工程实施方案》,对农业领域在内的科技创新和平台载体建设实施奖补,并每年在科技三项经费中提供引导经费支撑科技特派团工作,引导竹资源培育和精深加工、食用菌培育、中药材种植等创新研发和成果推广。
2 问题
(1)政策引导不够。一是我县农业基础薄弱,争取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难;二是县级“5511”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支撑能力有限。
(2)產学研合作不深。从政府层面看,没有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在农业领域保持实质意义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我县开展长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从企业层面看,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少,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和深度都还不够。
(3)创新创业机制不畅。省市虽然出台了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技术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就我县而言,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的主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环境没有完全形成。
(4)创新载体培育不足。农业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不强,能承担省级农业科技计划的少,农业科技园、星创天地等农业创新创业载体培育力度不够,科研能力不强,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辐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3 工作举措
(1)理顺两项机制。一是完善科技三项经费和“5511”创新基金投入机制,每年投入不少于30万元并逐年递增,重点支持农业深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新创业;二是全面落实支撑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和技术转移体系改革政策,出台创新卷购买服务,引导科研人员到企业技术入股,高新聘请农业专家,奖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措施,理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2)推进三项工程。一是人才提升工程。加大引智力度,积极吸纳省市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并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提升科技特派团铜鼓工作站。同时,重点培育竹木精深加工、食用菌培育、食品深加工科技服务基地,助推院士、博士工作站在我县落地。二是平台和载体提升工程。力争在2020年,培育申报荣通公司省级星创天地,提升鑫磊合作社市级森林药材种植星创天地,在中药材、有机水稻、茶叶等产业每年培育1家以上星创天地,争取培育1-2家省级星创天地。规范化建设大塅镇古桥白茶科技示范园,积极引导中药材基地向科技示范园发展。提升江桥公司竹制电子产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英联动物饲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项目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计划,在中药材、水稻、茶叶、果树等领域支持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科技项目包装质量,争取省市农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43.
[2] 徐留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研,2015(56):15.
关键词:铜鼓县;农业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工作举措
1 农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 研发平台和载体建设情况
江桥竹木业2010年组建了市级竹制电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组建了省级竹制电子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通农业和江西英联普美欣两家企业2017年分别组建了市级食用菌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县在大塅镇古桥村组建了铜鼓有机白茶农业科技示范园,现已入驻的企业5家,推广黄金芽等新品种4个,引进茶树病虫害应用气象生态因素绿色防控、茶园土壤修复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新技术6项。荣通农业组建了市级食用菌星创天地,目前铜鼓鑫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申报市级森林药材星创天地。
1.2 产学研合作情况
江桥竹木业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了竹塑复合材料界面增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合作;荣通公司通过与省科技特派团合作,开展了花生芽苗雾培新工艺研究;腾达竹木业通过与省科技特派团专家合作开展了高仿实木竹地板制造及工艺优化的研究;华裕家禽与安微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优良蛋种鸡繁育研究;茶企长期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和江西省茶桑研究所紧密联系,引进了安吉白茶、黄金芽、黄观音等茶树新品种,开展了多项的技术合作,有力地助推了我县茶产业的发展。
1.3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江西省实施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以来,来自省林科院、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的18余名科技专家在我县组建了花卉苗木团和经济作物团,成立了铜鼓县经济作物科技特派团工作站。同时,结合科技扶贫工作,科技特派团专家在我县荣通农业、鼓韵宁红、中赢公司、修河源头中蜂合作社等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建立了12个农业产业技术服务基地,对我县茶叶、中药材、有机水稻、中锋养殖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育,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我县已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13人。
1.4 政策引导情况
2017年,出台了《创新驱动“5511”工程实施方案》,对农业领域在内的科技创新和平台载体建设实施奖补,并每年在科技三项经费中提供引导经费支撑科技特派团工作,引导竹资源培育和精深加工、食用菌培育、中药材种植等创新研发和成果推广。
2 问题
(1)政策引导不够。一是我县农业基础薄弱,争取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难;二是县级“5511”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支撑能力有限。
(2)產学研合作不深。从政府层面看,没有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在农业领域保持实质意义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我县开展长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从企业层面看,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少,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和深度都还不够。
(3)创新创业机制不畅。省市虽然出台了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技术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就我县而言,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的主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环境没有完全形成。
(4)创新载体培育不足。农业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不强,能承担省级农业科技计划的少,农业科技园、星创天地等农业创新创业载体培育力度不够,科研能力不强,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辐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3 工作举措
(1)理顺两项机制。一是完善科技三项经费和“5511”创新基金投入机制,每年投入不少于30万元并逐年递增,重点支持农业深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新创业;二是全面落实支撑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和技术转移体系改革政策,出台创新卷购买服务,引导科研人员到企业技术入股,高新聘请农业专家,奖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措施,理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2)推进三项工程。一是人才提升工程。加大引智力度,积极吸纳省市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并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提升科技特派团铜鼓工作站。同时,重点培育竹木精深加工、食用菌培育、食品深加工科技服务基地,助推院士、博士工作站在我县落地。二是平台和载体提升工程。力争在2020年,培育申报荣通公司省级星创天地,提升鑫磊合作社市级森林药材种植星创天地,在中药材、有机水稻、茶叶等产业每年培育1家以上星创天地,争取培育1-2家省级星创天地。规范化建设大塅镇古桥白茶科技示范园,积极引导中药材基地向科技示范园发展。提升江桥公司竹制电子产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英联动物饲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项目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计划,在中药材、水稻、茶叶、果树等领域支持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科技项目包装质量,争取省市农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43.
[2] 徐留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研,2015(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