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说缂丝这个行当、王金山这个人名,是从苏绣大师“绣爷”沈德龙口中,他拿自己和王金山对比;再次听说王金山,是在做缂丝团扇的85后“新绣”李晶口中,这个新生代的手工艺人提起王金山时眼睛发亮。带着对缂丝和工匠的好奇,我叩开了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的门。
这天恰好是周六,我推开大门,穿过被缂丝挂画、屏风簇拥的回廊,七八张缂丝机偃旗息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弓着腰嘀咕:“刚回来又要采访,让不让人歇息啊!”随后,又示意我上楼:大师刚在上海参加一个行业研讨会回来,正在楼上闭关写作呢。
拾级而上,装裱好的、没来得及装裱的缂丝作品就如同壁画一般紧贴着墙壁,堆积如山的書籍占满了房间中央的大方桌,仅剩下一尺见方的空间。
王金山老人在写关于缂丝工艺的文字,这是国家交给他的任务,更是他毕生心血的总结。他是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代表性人物。他17岁开始学习缂丝,如今已75岁高龄。58年从未间断的缂丝之路,让他 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再到衰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说,中国当代的缂丝业是和王金山捆绑在一起的。
缂丝,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因而又称“刻丝”。缂丝起源于公元7世纪,是中国丝绸工艺的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因为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得之不易,因而又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为保护缂丝工艺,1954年“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成立,邀请两位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1956年招收了第一批的二十多位青年学生,17岁的王金山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坚持下来的。
王老说,和缂丝结缘完全是偶然。“只是听人说缂丝是文化瑰宝,学好了可以成名、成家,于是就我开始头脑发热。”当真的进入这一行后,他才发现缂丝是个慢工细活。
师傅沈金水告诉他,缂丝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十年才能织出像样的作品——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学不了缂丝;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美术功底的人,缂丝上不了档次。师傅的话很快应验:一年未满,学徒走了一半。王金山渐露头角时,行业形势却发生了剧变,主要用来出口的缂丝作品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口,这期间,更多的学徒纷纷转行进入了无线电厂、医院这些“有前途”的行业。王金山也曾动摇过,但最后选择了留下,用他的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由我来做缂丝业的状元吧,哪怕整个行业就只有我一个人。”
1963年,故宫博物院开展宋缂丝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鹊图》的复制工程,请求苏州刺绣研究所选派缂丝专家赴京。沈子蕃是缂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梅鹊图》更是缂丝史上可遇不可求的佳作。故宫的要求是:不仅要复制得形神兼备,还要展现其破旧感。要复制《梅鹊图》,意味着同缂丝宗师过招,而且不能落下风。
这时,以宋徽宗画作《柳鸭芦雁图》为粉本的同名缂丝作品夺得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优秀创作二等奖的王金山,被选派进京,时年仅23岁。复制一千多年前的文物,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文物的背景、沈子蕃的美学理念,甚至缂丝的发展脉络都得弄清楚。为确保复制成功,故宫请来了工艺美术大师徐绍青专门教他控制色彩和缂丝经纬密度,并专门开放了故宫珍宝馆让他研究历代工艺美术作品找灵感。大师的言传身教,故宫国宝的艺术熏陶,让他开始蜕变。
在故宫一待就是三年——两年学习,一年钻研,王金山复制出了《梅鹊图》。当两件作品摆放在一起时,甚至连故宫的文物专家也分辨不出真伪。看着自己织出的《梅鹊图》被收入故宫珍宝馆,王金山心满意足地跨出了故宫的大门。这时的王金山终成缂丝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就连他的师傅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年逾古稀的王金山老人,气色红润、天庭饱满、声音洪亮,他一口气讲述了自己和缂丝的历史后,又梳好头发,换上中山装,大步流星下楼。先前一脸嫌弃的老太太,看见老头子下楼,赶紧扯亮缂丝机架上的日光灯:“不是说要闭关吗,怎么又下楼了?”
老人端坐在缂丝机前说:“周末大伙休息,那只能我自己来了!”边说边自顾掀起绒布,缂丝半成品就呈现在眼前。王金山架起眼镜,先看了一下缂丝机上半成品的纹样后,手伸向缂丝机架:架上颜色各异的竹梭有二三十个,每一个竹梭都被一种颜色的丝线缠满。他用手指在竹梭上轻轻一扫,被拂过的竹梭像待哺的小鸟一般轻轻晃动。最终,王金山选择了一个缠有绿色丝线的竹梭。缂丝机架上未被“垂青”的竹梭似乎一下子停止了摇摆。王金山对竹梭面露微笑:“这绿色的丝线,是孔雀毛,孔雀毛做丝线,在缂丝中很常见!”王金山右手拿着缠有孔雀毛的梭子,用脚踩一下缂丝机的脚踏,缂丝机上上下两层的经线就分开来,老人眼明手快,趁机把梭子从两层经线中的间隙穿过,待梭子完全穿过经线后,他把脚踏松开,此时上下两层经线就合拢在一起,把孔雀毛丝线夹紧。随后,王老立刻用手上类似微型竹钉耙一样的竹拨子拨动孔雀毛丝线,待孔雀毛丝线完全和上一道丝线紧密相连后,又开始踏脚踏、穿梭子、拨丝线……
缂丝不像其他的丝织品,缂丝上的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因而称为“通经断纬”法。每一匹缂丝都由一梭一拨无数次而来。“像这样一匹缂丝,一位熟练工得织三个月!”王金山指着缂丝机上这块二尺见方的布匹说。
因为缂丝昂贵,在相当长时间内,缂丝产品都专门出口日本,被用来做高级和服的腰带,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订单纷至沓来,一时间苏州地区出现了“村村有缂丝”的景象。缂丝行业开始鱼龙混杂,导致缂丝的整体质量下降。“曾经有家日商到苏州订货,纹样上要织12朵花,但我们的同行只织了11朵!那日商无法向客户交差,从此以后不再向苏州定做和服腰带。苏州缂丝名声就这么败了!”王金山右手持梭、左手持拨停了下来,说起缂丝的辉煌时,一时手脚竟然忘了配合,梭子被卡在上下两层纬线之间。回过神来的王金山连忙再踏动脚踏,把梭子从纬线中“解救”出来。
“我能救这一丝,也救得了一匹,但缂丝业我无能为力。我年纪大了,没办法再像17岁那样了!我的工作,就是带几个徒弟,把技艺倾囊相授。带徒之余,就在阁楼里写书。”王金山如是说。我再次回想起第一眼见他著书立说的情景,也许,他写的是自己的墓志铭;也许,他写的是缂丝的通行证。
(王金山作品,请移步封三欣赏。更多精彩,请关注“老创客”微信公众号。)
一寸缂丝一寸金
这天恰好是周六,我推开大门,穿过被缂丝挂画、屏风簇拥的回廊,七八张缂丝机偃旗息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弓着腰嘀咕:“刚回来又要采访,让不让人歇息啊!”随后,又示意我上楼:大师刚在上海参加一个行业研讨会回来,正在楼上闭关写作呢。
拾级而上,装裱好的、没来得及装裱的缂丝作品就如同壁画一般紧贴着墙壁,堆积如山的書籍占满了房间中央的大方桌,仅剩下一尺见方的空间。
王金山老人在写关于缂丝工艺的文字,这是国家交给他的任务,更是他毕生心血的总结。他是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代表性人物。他17岁开始学习缂丝,如今已75岁高龄。58年从未间断的缂丝之路,让他 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再到衰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说,中国当代的缂丝业是和王金山捆绑在一起的。
缂丝,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因而又称“刻丝”。缂丝起源于公元7世纪,是中国丝绸工艺的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因为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得之不易,因而又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为保护缂丝工艺,1954年“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成立,邀请两位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1956年招收了第一批的二十多位青年学生,17岁的王金山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坚持下来的。
复制千年文物
王老说,和缂丝结缘完全是偶然。“只是听人说缂丝是文化瑰宝,学好了可以成名、成家,于是就我开始头脑发热。”当真的进入这一行后,他才发现缂丝是个慢工细活。
师傅沈金水告诉他,缂丝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十年才能织出像样的作品——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学不了缂丝;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美术功底的人,缂丝上不了档次。师傅的话很快应验:一年未满,学徒走了一半。王金山渐露头角时,行业形势却发生了剧变,主要用来出口的缂丝作品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口,这期间,更多的学徒纷纷转行进入了无线电厂、医院这些“有前途”的行业。王金山也曾动摇过,但最后选择了留下,用他的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由我来做缂丝业的状元吧,哪怕整个行业就只有我一个人。”
1963年,故宫博物院开展宋缂丝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鹊图》的复制工程,请求苏州刺绣研究所选派缂丝专家赴京。沈子蕃是缂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梅鹊图》更是缂丝史上可遇不可求的佳作。故宫的要求是:不仅要复制得形神兼备,还要展现其破旧感。要复制《梅鹊图》,意味着同缂丝宗师过招,而且不能落下风。
这时,以宋徽宗画作《柳鸭芦雁图》为粉本的同名缂丝作品夺得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优秀创作二等奖的王金山,被选派进京,时年仅23岁。复制一千多年前的文物,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文物的背景、沈子蕃的美学理念,甚至缂丝的发展脉络都得弄清楚。为确保复制成功,故宫请来了工艺美术大师徐绍青专门教他控制色彩和缂丝经纬密度,并专门开放了故宫珍宝馆让他研究历代工艺美术作品找灵感。大师的言传身教,故宫国宝的艺术熏陶,让他开始蜕变。
在故宫一待就是三年——两年学习,一年钻研,王金山复制出了《梅鹊图》。当两件作品摆放在一起时,甚至连故宫的文物专家也分辨不出真伪。看着自己织出的《梅鹊图》被收入故宫珍宝馆,王金山心满意足地跨出了故宫的大门。这时的王金山终成缂丝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就连他的师傅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人的武林
年逾古稀的王金山老人,气色红润、天庭饱满、声音洪亮,他一口气讲述了自己和缂丝的历史后,又梳好头发,换上中山装,大步流星下楼。先前一脸嫌弃的老太太,看见老头子下楼,赶紧扯亮缂丝机架上的日光灯:“不是说要闭关吗,怎么又下楼了?”
老人端坐在缂丝机前说:“周末大伙休息,那只能我自己来了!”边说边自顾掀起绒布,缂丝半成品就呈现在眼前。王金山架起眼镜,先看了一下缂丝机上半成品的纹样后,手伸向缂丝机架:架上颜色各异的竹梭有二三十个,每一个竹梭都被一种颜色的丝线缠满。他用手指在竹梭上轻轻一扫,被拂过的竹梭像待哺的小鸟一般轻轻晃动。最终,王金山选择了一个缠有绿色丝线的竹梭。缂丝机架上未被“垂青”的竹梭似乎一下子停止了摇摆。王金山对竹梭面露微笑:“这绿色的丝线,是孔雀毛,孔雀毛做丝线,在缂丝中很常见!”王金山右手拿着缠有孔雀毛的梭子,用脚踩一下缂丝机的脚踏,缂丝机上上下两层的经线就分开来,老人眼明手快,趁机把梭子从两层经线中的间隙穿过,待梭子完全穿过经线后,他把脚踏松开,此时上下两层经线就合拢在一起,把孔雀毛丝线夹紧。随后,王老立刻用手上类似微型竹钉耙一样的竹拨子拨动孔雀毛丝线,待孔雀毛丝线完全和上一道丝线紧密相连后,又开始踏脚踏、穿梭子、拨丝线……
缂丝不像其他的丝织品,缂丝上的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因而称为“通经断纬”法。每一匹缂丝都由一梭一拨无数次而来。“像这样一匹缂丝,一位熟练工得织三个月!”王金山指着缂丝机上这块二尺见方的布匹说。
因为缂丝昂贵,在相当长时间内,缂丝产品都专门出口日本,被用来做高级和服的腰带,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订单纷至沓来,一时间苏州地区出现了“村村有缂丝”的景象。缂丝行业开始鱼龙混杂,导致缂丝的整体质量下降。“曾经有家日商到苏州订货,纹样上要织12朵花,但我们的同行只织了11朵!那日商无法向客户交差,从此以后不再向苏州定做和服腰带。苏州缂丝名声就这么败了!”王金山右手持梭、左手持拨停了下来,说起缂丝的辉煌时,一时手脚竟然忘了配合,梭子被卡在上下两层纬线之间。回过神来的王金山连忙再踏动脚踏,把梭子从纬线中“解救”出来。
“我能救这一丝,也救得了一匹,但缂丝业我无能为力。我年纪大了,没办法再像17岁那样了!我的工作,就是带几个徒弟,把技艺倾囊相授。带徒之余,就在阁楼里写书。”王金山如是说。我再次回想起第一眼见他著书立说的情景,也许,他写的是自己的墓志铭;也许,他写的是缂丝的通行证。
(王金山作品,请移步封三欣赏。更多精彩,请关注“老创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