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密码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气势磅礴的宫殿城池、祥和宁静的乡村民居……中国古典建筑那些巧妙的梁枋构件,丰富多彩的门窗样式,栩栩如生的砖雕艺术,精巧自然的装饰之道,在给予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在悄然向我们展示着蕴藏其中的文化密码。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海德格尔也曾言:“生存即居住”,而“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保护”——保护“不生长的物”(建筑物)。
  承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靠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位置,这也体现了人类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居住环境。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民俗之秘藏身其中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它充分体现以“礼”为国家文化精神核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挖掘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促使现代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为今所用并继承发扬,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越古老越抗震之谜
  有人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中国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西方砖石结构是刚性结构建筑体系,中国土木结构是柔性结构建筑体系,西方人以刚性的砖石结构抵抗自然灾害,中国人以柔性的土木结构防御了地震的破坏,前者是“以刚克刚”,后者是“以柔克刚”。
  “凸者为榫,凹者为卯,榫卯合拢,古建筑的结构则会严紧牢固。”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表示。
  这位曾主持过晋祠、朔州崇福寺等多处国保单位修缮工作的古建专家介绍说,榫卯是各种木构件凝聚在一起的枢纽,也是古建筑抗御各种外力的内在应力,堪称中国古建筑千年不毁的奥妙所在。
  在中国古建筑庞大的身躯内,随处可见榫卯的存在。柱头、柱脚有榫卯,阑额、罗汉枋、柱头坊等也有榫卯,斗拱各构件之间有榫卯,梁架结构和椽材交接处也有榫卯。藻井中有榫卯,门窗中也有榫卯。
  “榫卯虽多,却不露于明处,是中国古建筑的内在机关。”柴泽俊说,榫卯必须是硬木制作,上下左右连贯紧密。柱子无榫卯会移位,额枋无榫卯则易松弛,斗拱无榫卯脱失折损,梁架中无榫卯歪闪倾斜,椽材无榫卯滚动,装修无榫卯难以连接组合。
  近年来,很多中国古建筑在大地震中塌损缓慢,或虽有残损但未曾坍塌,这些都有力证明,古建筑结构之严密与榫卯连接之功效密切相关,这是许多现代建筑不可比拟的。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大大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说的秘决之外,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技术上还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古建筑中诸如此类独具匠心之处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无穷智慧。
  乡愁的当代寄托
  曾经,我们向往西方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迫切地想告别旧的生活方式,于是,把古建筑、古民居看成是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标志,毫不犹豫地进行改建或拆除。
  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和乡镇建设成果,也让我们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而突然间,生活变了,变得不再精致了、不再诗情画意了。
  曾经生活过的古民居没有了,曾经走过的石板路、石拱桥没有了,那半山腰的古塔没有了,曾祖父小时候读书的书院没有了……眼前,是停满了汽车的居民小区、柏油路、水泥立交桥和电信铁塔……离家求学、经商几年后回到故土的游子,都找不到家了!
  城市的古建筑隐在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丛中,形单影只,无比寂寞。一部分保留下来了,一部分仍被视作“城中村”面临拆迁的命运。
  小镇和村落里的古建筑,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光。
  人们开始寻找过去的生活。
  于是,全国各地的游客开始挤向水乡古镇、安徽古村落、云南贵州的山寨……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游客用镜头四处捕捉老厅堂里的旧摆设、天井里绽放的紫藤花,捕捉石板路上挑糖担的小贩、水巷里划船的渔夫,捕捉老窗里探出头来张望的穿着蓝印花布的姑娘……游客这种种捕捉、窥探,常常让老屋里的居民显得局促不安,有几分尴尬。
  法国画家多米尼克·安东尼曾经用他法国式的幽默说:法国人300年前的祖先回到巴黎,依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1913年,法国《历史古迹法》得以通过实施。这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迄今有效,奠定了法国古建保护的法律基础。1943年法国出台了有关历史古迹周边环境的法律,规定以历史古迹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保护范围,将保护对象从古迹本身扩大到周边建筑。面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法国1962年开始将文化遗产的概念扩大到老城区,把有价值的地段划定为历史保护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理。对区内建筑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等必须经过“国家建筑师”的咨询、评估和同意,符合规划要求的修缮,国家给予资助,并享受税赋减免优惠。1983年有关分权的法律确认了国家对文化遗产负有全面责任,但同时规定相关地方当局根据各自的权限必须履行相应责任。
  目前,法国大约有4万处历史古迹受到保护。其中约一半为私有财产,它们也可以享受国家资助。如果是被列为建筑保护单位的建筑,其修缮费的50%由国家提供;如果是在建筑遗产清查单上注册备案的建筑,其修缮费的15%由国家提供。法国每年平均用于历史古迹修缮的预算达3.05亿欧元。
  事实上巴黎的古建筑确实保护得比较好,包括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保护。在法国,我们不仅可以在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面前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的伟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群,也同样带给我们扑面而来的法国文化气息和一次次惊叹。
  古建筑承载了历史、艺术、科学、宗教、精神等方方面面众多的信息,它是文明的象征。一个地区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地方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保护好古建筑,我们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子孙。
  旧貌如何换新颜
  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古代建筑学(营造法式)、工艺美术(砖、木、石雕刻等)、宗教、民俗、古代产业等极其丰富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建筑的一些功能被取代,不再具有现实的意义。比如皇宫,因为帝王早就已经成为历史,肯定不再是作为帝王将相商议朝政的地方了。所以,也只能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了。
  古建筑变身博物馆和旅游景点,这是恰当利用的一种,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保护。
  有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沿袭其传统的功能。比如在水乡乌镇,古代的“救火会”曾经一度尘封,旅游开发后,至今仍然发挥着防火救火的功能。江南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防火自然是头等大事。当然,除了古代的“水龙”之外,还配备了现代的消防设施。救火会的房子,还是原来的位置,还是照几百年前的样子修缮。游客透过一排木栅栏,可以向内看看那些造型奇特、至今仍能使用的古代救火工具。
  民间百工,各具特色。因此一些传统作坊的作业现场,其建筑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印记。这些作坊,如今有的已经被现代机械替代,有的仍顽强地坚持手工作业。技艺上的改变,有时就影响到古建筑的保护。比如,江西景德镇的瓷艺生产,自从使用电炉后,传统的柴窑就慢慢消失了,仅剩几个作为博物馆保留着。著名的葫芦窑旧址,也让一把现代大锁尘封多年。柴窑和相关的瓷作坊,也都是一种古建筑,只要传统的工艺继续保留,哪怕只是作为一种向游客展示的方式存在,这样古建筑也就能够被保护下来了。
  建筑的形式,除了跟人们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之外,与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庆、社交礼仪、娱乐形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相关的民俗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当民俗文化发生变化了,或者消失了,建筑的功能就发生变化了,建筑就可能会被破坏损毁,保护就成了难题了。
  中国的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维修保护就涉及传统的营造方法、各种雕刻技艺、材料的加工,以及风水、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这方面,就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当然,有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比如苏州的虎丘古塔,自明代起,塔身就开始向西北倾斜,非常危险。1956年至1957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反复研究抢救方案,最后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对塔身进行了加固,在每层塔身加三道钢箍,并在每层楼面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加置十字钢筋,与塔身钢筋拉结在一起;对塔体裂缝和塔壁缺损部位喷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在塔底外围2米~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这才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
  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是保护古建筑的一个前提。而借助现代科学的论证和现代技术力量的运用,是保护古建筑的一种实用举措。
其他文献
泉州,简称“鲤”,古称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古泉州十大胜景之一“星湖荷香”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00多亩,有二公亭、东湖亭,宋代又添波恩亭,明代又建揽古亭。因唐代宰相姜公辅、欧阳詹等名士曾在此活动而闻名
期刊
2015年9月13日,2015《千古马颂》第三届中华艺术金马奖颁奖活动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行。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林光霖荣获终身摄影成就奖,省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朝阳荣获伯乐奖,福建摄影家黄捷获组织工作奖,孙荔、赵岗、林文强、邱太建获中华艺术金马奖,陈石、张小薇获金马奖提名奖。
期刊
2015年9月25日,由中国文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厦门市政府主办的“永远的乡愁——2015‘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摄影展”在厦门开展。在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宣布开幕的同时,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覃志刚,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道溪,市政协主席张健,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作兴等共同启动展览。包括台湾22个县市派出的书画家
期刊
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巧妙的梁枋构件,丰富的门窗样式,精美的砖雕艺术,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海峡摄影时报》全国摄影月赛9月以“古建之韵”为主题,共收到全国近500多位作者投稿作品5000余幅,经评选,叶晓峰的《古桥夜色》、江通成的《祠堂韵味》获一等奖,张元锋的《古寺夜空》、汤珺琳的《土楼斗棋》、官俊的《吾屯寺晨曦》获二等奖,叶兴军的《古厝里的晚餐》等10幅作品获三等奖。该月的许多参赛作品
期刊
“清新福建 畅游海峡”  首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旅游  摄影大展征稿  截稿日期:2016年3月31日  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福建省旅游局  承办单位:中国摄影报社、福建省摄影家协会  入展作品数量及稿酬:  将评出“优美景区十佳作品”、“活力之都十佳作品”、“魅力古迹十佳作品”、“特色小镇十佳作品”、“地方美食十佳作品”、“温馨温泉十佳作品”、“浪漫海滨十佳作品”、“乡愁民宿十佳作品”、
期刊
仪态万千的古代桥梁,显示出的是中国古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人巨大的劳动创造力。千百年来,它们历尽风雨,沧桑变迁,依然巍然不动,屹立不倒,让今人不得不赞叹先人的造桥技艺。  榕城古桥 道不尽的历史  福州的桥梁从唐代开始崭露头角,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是闽侯县鸿尾乡龙泉桥,它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桥长3.3米,为整块巨石凿成。  位于闽江口下游闽安镇邢港出口处的“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
期刊
摄影感言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喜爱运动和旅行的摄影爱好者,学生时代就与摄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习惯用相机把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用相机把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美记录下来。我爱摄影,更爱用眼睛寻找、用镜头发现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动瞬间。
期刊
“千年古城·更忆临海”之“古城灵韵”全国摄影大展征稿  截稿日期:2015年12月2日  主办单位: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政府、中国摄影报社  协办单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共临海市委宣传部  台州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临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临海市文联、临海市摄影家协会  入展作品数量及稿酬:  特级收藏作品 1幅 稿酬人民币2万元  一级收藏作品 2幅 稿酬人民币各1万元  二级收藏作品 8幅 稿
期刊
摄影感言  每一次快门的闪动,都是现场光线与景物在瞬间的凝结,也是摄影感悟和积累在瞬间的迸发。我用镜头如实捕捉瞬间的眼神、细微的动作、有趣的意境,从中体验摄影带来的愉悦,体会世间百态。
期刊
摄影感言  摄影给我带来快乐与健康,会让我用思考的方式去感悟人生,会让我去发现和记录大自然和社会所有价值的瞬间,会让我享受自己作品的同时会有更多的老师和摄友一起交流和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