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气势磅礴的宫殿城池、祥和宁静的乡村民居……中国古典建筑那些巧妙的梁枋构件,丰富多彩的门窗样式,栩栩如生的砖雕艺术,精巧自然的装饰之道,在给予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在悄然向我们展示着蕴藏其中的文化密码。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海德格尔也曾言:“生存即居住”,而“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保护”——保护“不生长的物”(建筑物)。
承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靠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位置,这也体现了人类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居住环境。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民俗之秘藏身其中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它充分体现以“礼”为国家文化精神核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挖掘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促使现代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为今所用并继承发扬,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越古老越抗震之谜
有人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中国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西方砖石结构是刚性结构建筑体系,中国土木结构是柔性结构建筑体系,西方人以刚性的砖石结构抵抗自然灾害,中国人以柔性的土木结构防御了地震的破坏,前者是“以刚克刚”,后者是“以柔克刚”。
“凸者为榫,凹者为卯,榫卯合拢,古建筑的结构则会严紧牢固。”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表示。
这位曾主持过晋祠、朔州崇福寺等多处国保单位修缮工作的古建专家介绍说,榫卯是各种木构件凝聚在一起的枢纽,也是古建筑抗御各种外力的内在应力,堪称中国古建筑千年不毁的奥妙所在。
在中国古建筑庞大的身躯内,随处可见榫卯的存在。柱头、柱脚有榫卯,阑额、罗汉枋、柱头坊等也有榫卯,斗拱各构件之间有榫卯,梁架结构和椽材交接处也有榫卯。藻井中有榫卯,门窗中也有榫卯。
“榫卯虽多,却不露于明处,是中国古建筑的内在机关。”柴泽俊说,榫卯必须是硬木制作,上下左右连贯紧密。柱子无榫卯会移位,额枋无榫卯则易松弛,斗拱无榫卯脱失折损,梁架中无榫卯歪闪倾斜,椽材无榫卯滚动,装修无榫卯难以连接组合。
近年来,很多中国古建筑在大地震中塌损缓慢,或虽有残损但未曾坍塌,这些都有力证明,古建筑结构之严密与榫卯连接之功效密切相关,这是许多现代建筑不可比拟的。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大大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说的秘决之外,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技术上还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古建筑中诸如此类独具匠心之处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无穷智慧。
乡愁的当代寄托
曾经,我们向往西方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迫切地想告别旧的生活方式,于是,把古建筑、古民居看成是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标志,毫不犹豫地进行改建或拆除。
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和乡镇建设成果,也让我们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而突然间,生活变了,变得不再精致了、不再诗情画意了。
曾经生活过的古民居没有了,曾经走过的石板路、石拱桥没有了,那半山腰的古塔没有了,曾祖父小时候读书的书院没有了……眼前,是停满了汽车的居民小区、柏油路、水泥立交桥和电信铁塔……离家求学、经商几年后回到故土的游子,都找不到家了!
城市的古建筑隐在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丛中,形单影只,无比寂寞。一部分保留下来了,一部分仍被视作“城中村”面临拆迁的命运。
小镇和村落里的古建筑,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光。
人们开始寻找过去的生活。
于是,全国各地的游客开始挤向水乡古镇、安徽古村落、云南贵州的山寨……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游客用镜头四处捕捉老厅堂里的旧摆设、天井里绽放的紫藤花,捕捉石板路上挑糖担的小贩、水巷里划船的渔夫,捕捉老窗里探出头来张望的穿着蓝印花布的姑娘……游客这种种捕捉、窥探,常常让老屋里的居民显得局促不安,有几分尴尬。
法国画家多米尼克·安东尼曾经用他法国式的幽默说:法国人300年前的祖先回到巴黎,依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1913年,法国《历史古迹法》得以通过实施。这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迄今有效,奠定了法国古建保护的法律基础。1943年法国出台了有关历史古迹周边环境的法律,规定以历史古迹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保护范围,将保护对象从古迹本身扩大到周边建筑。面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法国1962年开始将文化遗产的概念扩大到老城区,把有价值的地段划定为历史保护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理。对区内建筑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等必须经过“国家建筑师”的咨询、评估和同意,符合规划要求的修缮,国家给予资助,并享受税赋减免优惠。1983年有关分权的法律确认了国家对文化遗产负有全面责任,但同时规定相关地方当局根据各自的权限必须履行相应责任。
目前,法国大约有4万处历史古迹受到保护。其中约一半为私有财产,它们也可以享受国家资助。如果是被列为建筑保护单位的建筑,其修缮费的50%由国家提供;如果是在建筑遗产清查单上注册备案的建筑,其修缮费的15%由国家提供。法国每年平均用于历史古迹修缮的预算达3.05亿欧元。
事实上巴黎的古建筑确实保护得比较好,包括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保护。在法国,我们不仅可以在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面前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的伟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群,也同样带给我们扑面而来的法国文化气息和一次次惊叹。
古建筑承载了历史、艺术、科学、宗教、精神等方方面面众多的信息,它是文明的象征。一个地区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地方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保护好古建筑,我们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子孙。
旧貌如何换新颜
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古代建筑学(营造法式)、工艺美术(砖、木、石雕刻等)、宗教、民俗、古代产业等极其丰富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建筑的一些功能被取代,不再具有现实的意义。比如皇宫,因为帝王早就已经成为历史,肯定不再是作为帝王将相商议朝政的地方了。所以,也只能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了。
古建筑变身博物馆和旅游景点,这是恰当利用的一种,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保护。
有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沿袭其传统的功能。比如在水乡乌镇,古代的“救火会”曾经一度尘封,旅游开发后,至今仍然发挥着防火救火的功能。江南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防火自然是头等大事。当然,除了古代的“水龙”之外,还配备了现代的消防设施。救火会的房子,还是原来的位置,还是照几百年前的样子修缮。游客透过一排木栅栏,可以向内看看那些造型奇特、至今仍能使用的古代救火工具。
民间百工,各具特色。因此一些传统作坊的作业现场,其建筑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印记。这些作坊,如今有的已经被现代机械替代,有的仍顽强地坚持手工作业。技艺上的改变,有时就影响到古建筑的保护。比如,江西景德镇的瓷艺生产,自从使用电炉后,传统的柴窑就慢慢消失了,仅剩几个作为博物馆保留着。著名的葫芦窑旧址,也让一把现代大锁尘封多年。柴窑和相关的瓷作坊,也都是一种古建筑,只要传统的工艺继续保留,哪怕只是作为一种向游客展示的方式存在,这样古建筑也就能够被保护下来了。
建筑的形式,除了跟人们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之外,与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庆、社交礼仪、娱乐形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相关的民俗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当民俗文化发生变化了,或者消失了,建筑的功能就发生变化了,建筑就可能会被破坏损毁,保护就成了难题了。
中国的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维修保护就涉及传统的营造方法、各种雕刻技艺、材料的加工,以及风水、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这方面,就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当然,有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比如苏州的虎丘古塔,自明代起,塔身就开始向西北倾斜,非常危险。1956年至1957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反复研究抢救方案,最后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对塔身进行了加固,在每层塔身加三道钢箍,并在每层楼面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加置十字钢筋,与塔身钢筋拉结在一起;对塔体裂缝和塔壁缺损部位喷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在塔底外围2米~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这才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
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是保护古建筑的一个前提。而借助现代科学的论证和现代技术力量的运用,是保护古建筑的一种实用举措。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海德格尔也曾言:“生存即居住”,而“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保护”——保护“不生长的物”(建筑物)。
承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靠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位置,这也体现了人类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居住环境。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它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民俗之秘藏身其中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它充分体现以“礼”为国家文化精神核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挖掘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促使现代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为今所用并继承发扬,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越古老越抗震之谜
有人说,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中国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西方砖石结构是刚性结构建筑体系,中国土木结构是柔性结构建筑体系,西方人以刚性的砖石结构抵抗自然灾害,中国人以柔性的土木结构防御了地震的破坏,前者是“以刚克刚”,后者是“以柔克刚”。
“凸者为榫,凹者为卯,榫卯合拢,古建筑的结构则会严紧牢固。”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表示。
这位曾主持过晋祠、朔州崇福寺等多处国保单位修缮工作的古建专家介绍说,榫卯是各种木构件凝聚在一起的枢纽,也是古建筑抗御各种外力的内在应力,堪称中国古建筑千年不毁的奥妙所在。
在中国古建筑庞大的身躯内,随处可见榫卯的存在。柱头、柱脚有榫卯,阑额、罗汉枋、柱头坊等也有榫卯,斗拱各构件之间有榫卯,梁架结构和椽材交接处也有榫卯。藻井中有榫卯,门窗中也有榫卯。
“榫卯虽多,却不露于明处,是中国古建筑的内在机关。”柴泽俊说,榫卯必须是硬木制作,上下左右连贯紧密。柱子无榫卯会移位,额枋无榫卯则易松弛,斗拱无榫卯脱失折损,梁架中无榫卯歪闪倾斜,椽材无榫卯滚动,装修无榫卯难以连接组合。
近年来,很多中国古建筑在大地震中塌损缓慢,或虽有残损但未曾坍塌,这些都有力证明,古建筑结构之严密与榫卯连接之功效密切相关,这是许多现代建筑不可比拟的。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大大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说的秘决之外,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技术上还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古建筑中诸如此类独具匠心之处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无穷智慧。
乡愁的当代寄托
曾经,我们向往西方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迫切地想告别旧的生活方式,于是,把古建筑、古民居看成是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标志,毫不犹豫地进行改建或拆除。
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和乡镇建设成果,也让我们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而突然间,生活变了,变得不再精致了、不再诗情画意了。
曾经生活过的古民居没有了,曾经走过的石板路、石拱桥没有了,那半山腰的古塔没有了,曾祖父小时候读书的书院没有了……眼前,是停满了汽车的居民小区、柏油路、水泥立交桥和电信铁塔……离家求学、经商几年后回到故土的游子,都找不到家了!
城市的古建筑隐在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丛中,形单影只,无比寂寞。一部分保留下来了,一部分仍被视作“城中村”面临拆迁的命运。
小镇和村落里的古建筑,大部分已经消失了……
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光。
人们开始寻找过去的生活。
于是,全国各地的游客开始挤向水乡古镇、安徽古村落、云南贵州的山寨……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游客用镜头四处捕捉老厅堂里的旧摆设、天井里绽放的紫藤花,捕捉石板路上挑糖担的小贩、水巷里划船的渔夫,捕捉老窗里探出头来张望的穿着蓝印花布的姑娘……游客这种种捕捉、窥探,常常让老屋里的居民显得局促不安,有几分尴尬。
法国画家多米尼克·安东尼曾经用他法国式的幽默说:法国人300年前的祖先回到巴黎,依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1913年,法国《历史古迹法》得以通过实施。这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迄今有效,奠定了法国古建保护的法律基础。1943年法国出台了有关历史古迹周边环境的法律,规定以历史古迹为中心,500米为半径的保护范围,将保护对象从古迹本身扩大到周边建筑。面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法国1962年开始将文化遗产的概念扩大到老城区,把有价值的地段划定为历史保护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理。对区内建筑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等必须经过“国家建筑师”的咨询、评估和同意,符合规划要求的修缮,国家给予资助,并享受税赋减免优惠。1983年有关分权的法律确认了国家对文化遗产负有全面责任,但同时规定相关地方当局根据各自的权限必须履行相应责任。
目前,法国大约有4万处历史古迹受到保护。其中约一半为私有财产,它们也可以享受国家资助。如果是被列为建筑保护单位的建筑,其修缮费的50%由国家提供;如果是在建筑遗产清查单上注册备案的建筑,其修缮费的15%由国家提供。法国每年平均用于历史古迹修缮的预算达3.05亿欧元。
事实上巴黎的古建筑确实保护得比较好,包括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保护。在法国,我们不仅可以在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面前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的伟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群,也同样带给我们扑面而来的法国文化气息和一次次惊叹。
古建筑承载了历史、艺术、科学、宗教、精神等方方面面众多的信息,它是文明的象征。一个地区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地方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保护好古建筑,我们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子孙。
旧貌如何换新颜
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古代建筑学(营造法式)、工艺美术(砖、木、石雕刻等)、宗教、民俗、古代产业等极其丰富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建筑的一些功能被取代,不再具有现实的意义。比如皇宫,因为帝王早就已经成为历史,肯定不再是作为帝王将相商议朝政的地方了。所以,也只能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了。
古建筑变身博物馆和旅游景点,这是恰当利用的一种,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保护。
有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沿袭其传统的功能。比如在水乡乌镇,古代的“救火会”曾经一度尘封,旅游开发后,至今仍然发挥着防火救火的功能。江南民居多为砖木结构,防火自然是头等大事。当然,除了古代的“水龙”之外,还配备了现代的消防设施。救火会的房子,还是原来的位置,还是照几百年前的样子修缮。游客透过一排木栅栏,可以向内看看那些造型奇特、至今仍能使用的古代救火工具。
民间百工,各具特色。因此一些传统作坊的作业现场,其建筑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印记。这些作坊,如今有的已经被现代机械替代,有的仍顽强地坚持手工作业。技艺上的改变,有时就影响到古建筑的保护。比如,江西景德镇的瓷艺生产,自从使用电炉后,传统的柴窑就慢慢消失了,仅剩几个作为博物馆保留着。著名的葫芦窑旧址,也让一把现代大锁尘封多年。柴窑和相关的瓷作坊,也都是一种古建筑,只要传统的工艺继续保留,哪怕只是作为一种向游客展示的方式存在,这样古建筑也就能够被保护下来了。
建筑的形式,除了跟人们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之外,与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庆、社交礼仪、娱乐形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相关的民俗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当民俗文化发生变化了,或者消失了,建筑的功能就发生变化了,建筑就可能会被破坏损毁,保护就成了难题了。
中国的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维修保护就涉及传统的营造方法、各种雕刻技艺、材料的加工,以及风水、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这方面,就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当然,有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比如苏州的虎丘古塔,自明代起,塔身就开始向西北倾斜,非常危险。1956年至1957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反复研究抢救方案,最后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对塔身进行了加固,在每层塔身加三道钢箍,并在每层楼面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加置十字钢筋,与塔身钢筋拉结在一起;对塔体裂缝和塔壁缺损部位喷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在塔底外围2米~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这才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
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是保护古建筑的一个前提。而借助现代科学的论证和现代技术力量的运用,是保护古建筑的一种实用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