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林散之先生一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书画作品外,先生的成功经验、为人之道、活学之路皆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学习。谨以此文献上心香一瓣,以表达对恩师的一份崇敬之心。
一、德高品优
道德高尚与品格优秀是蕴育艺术大师的先决条件,而诗歌又是反映作者心灵的最佳方式,故有“诗言志”一说。林老一生作诗近三千首,启功先生称先生诗: “于国之敌,民之贼,当诛者诛,当伐者伐,正气英光,贯于篇计之中。”先生尊敬师长,即使是启蒙老师亦没齿不忘,更何况有恩于己的张栗庵及黄宾虹先生,故常作长诗怀念之。散老一生淡泊名利,重视人品修养。三十年代家乡水灾圩破,乡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生一人涉水至水利部为民请命,并义务担任圩差,被万人称颂。当时以救济洋白面粉换工修堤,家里堆满一屋子的白面,但他却丝毫不沾,家人想吃,也须用米来换。此事虽小,却小中见大,表现出来老人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故其诗书画均能洋溢出一股清刚之气。
二、志坚勤学
目标明确、志向坚定是每个大师成功的基础。散之先生早在17岁之前已自号“三痴生”,并有诗句“平生为癖诗书画”以记之。其师张栗庵以“三痴”的谐音,更其名为“散之”。其后先生一生不离诗书画艺,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先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志向。尤其在文革期间,碑帖书籍均被抄走,他仍能将废报纸用水喷潮了,在上面练字。至此困难时期“欲与古人相抗争”的志向不变。听先生晚年自述:他每天清晨即起,悬肘写一百个汉隶字,夫人在床上嘀咕: “叉在作糟了。”因为林老一个人的收入要养活一家老小,生活十分清苦,书画既不能有分文的收益,相反还要花钱买纸笔,所以夫人埋怨林老一清早起来就在糟蹋纸浪费钱。先生临帖的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直到75岁高龄尚见其临习的汉帖《西狭颂》《乙瑛碑》窗课传世。散翁酷爱诗书画,并为之奋斗终身,有诗为证: “我生殊自奋,伏案作书佣,墨水三千斛,青山一万重。”
三、取法乎上,路正法纯
艺术大师不可能生而知之,必须经名师指点,传其衣钵,并能不为利欲时风所左右。沿着前辈指引的正确方向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散翁十八岁从张栗庵先生学诗文书法。后又从黄宾虹先生学山水画,并能尽得其传。有人曾问过黄老,弟子中谁能传承衣钵,黄老说安徽林散之,足见黄宾虹对林散之先生的肯定。
从书艺而言,林老一生有不少经验之谈,现试分而简述之:
1、由楷入门,上下求索
林老主张从唐楷入手,然后上可临汊隶、魏晋、下可临唐宋行草。
2、由刚入手,先刚后柔
林老教学生写楷书先临柳公权,以得骨为先,同样,学隶书临《礼器碑》,行书临《王圣教》,草书临《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序帖》,均为骨刚之书。并须用长锋羊毫笔,练出一手刚挺的字,然后再以丰润加之,以期由刚入柔,柔中见刚。从林老的自身经历也可看出这一轨迹。散翁自云:“六十岁以前的字太硬。”反之,若没有早年的刚挺,何来晚年的遒劲。林老到70岁以后完成了由刚入柔的蜕变,使笔画绵里藏针,外柔内刚。此功力直至90岁以后,书作入静入淡了,仍能骨力不退,足见立骨之重要。
3、腕平掌竖,笔笔中锋
散翁的执笔方法与常人不同。他说“腕平”是指手臂与手背处于同一平面, “掌竖”是指手掌与桌面相垂直,即手臂与桌面垂直,古人称: “腕竖锋正。”与包世臣的“腕平”指手臂平放桌面, “掌竖”指手掌与手臂垂直,故须反扭其筋的方法绝然不同。林老用的是黄山谷所说的唐以前古法——回腕双苞法。此执笔法必须悬肘,用肘带动腕指书写,故所书草书字字势圆气满,并能做到笔笔中锋。所谓“用笔千古不易”实际上是即用各种方法——提按、转折、翻折……调节笔锋,令其变正的这一机理千古不易。总是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偏锋偶一为之并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与现时的流行书家的出手便偏侧还自诩为对“千古不易”的突破的“创新”有本质上的区分。
4、长锋羊毫,破水用墨
林老贯用长锋羊毫笔,并称羊毫笔才能写出刚的字来,这与高二适先生用紫毫笔写出柔和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均从笔性的反面达到更高境界。林老用长锋羊毫还与墨法的破水用法相匹配,从而在宣纸上弹奏出充满节奏感的墨韵来。先生写字前,须将墨磨熟,即磨稠。再在砚池边备一盛淡墨水的小碟,用长锋羊毫笔蘸些水,再在砚池里点浓墨书写,故起始一两个字往往很重,有涨墨,且极浓墨,随着不断地书写,出现由浓到淡再入枯的现象,此时的枯墨是用长锋笔的根部所蓄的水分书写,故写出的枯笔,渴而能润,辣而不燥。然后再蘸水破墨,蘸墨破水,随机应变,交替使用。所书作品浓而枯、枯而润、变幻莫测、妙不可言;有时一个字已写到千笔近于无墨,笔一翻转又能见墨;其笔道如万岁枯藤,似出岫云烟,虚无缥缈、莫可名状,达到了一种似仙的境界。这是林老的创新,是将山水画的墨法巧妙地移到书法中来的创新,是对传统书法技法的突破。
四、入古出新,学养化之
当今书坛欲创新貌者比比皆是,那么让我们看看林老是怎样谈创新的。
“入得深,才能出得显”。“入”是入传统, “出”是出新貌。只要深入探究传统优秀法帖碑版,并能将其食而化之,才能营养丰富自己,逐渐成长出健康的新我来。林老即是“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林散之书法选集·自序》)并且不断地往复,“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能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林散之书法选集·自序》)“变”即消化吸收。将古代碑版法帖化为己有,这是需要有极强的消化机制的,这消化功能是学养,是胸中的学问所形成的审美机制,它能将恣肆的充满火气的魏碑雅化,将跋扈暴戾化为温文尔雅。因此林老笔下的汉碑、魏碑就是洋溢出浓郁的文气。这学养即是散翁的人生,是他的道德学问,做诗、作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综合,即先生的气质和品格的表现。这恐怕是书画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时下书画界所忽视的抑或根本置之不理却祈求一夜成名的可悲之处。
林散之先生已仙逝19个年头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诗、书、画艺术珍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给后人攀登艺术高峰架构了坚实的桥梁。我们在欣赏临摹他的书画作品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透过作品表象去触摸一下老人的心迹;感受一下他的充满热情的、弥漫着仁爱的、对艺术永不餍足的执著进取精神,并试着去描摹效仿呢?我想这恐怕才是对林老的最好的回报,最真挚的崇敬和纪念。
一、德高品优
道德高尚与品格优秀是蕴育艺术大师的先决条件,而诗歌又是反映作者心灵的最佳方式,故有“诗言志”一说。林老一生作诗近三千首,启功先生称先生诗: “于国之敌,民之贼,当诛者诛,当伐者伐,正气英光,贯于篇计之中。”先生尊敬师长,即使是启蒙老师亦没齿不忘,更何况有恩于己的张栗庵及黄宾虹先生,故常作长诗怀念之。散老一生淡泊名利,重视人品修养。三十年代家乡水灾圩破,乡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生一人涉水至水利部为民请命,并义务担任圩差,被万人称颂。当时以救济洋白面粉换工修堤,家里堆满一屋子的白面,但他却丝毫不沾,家人想吃,也须用米来换。此事虽小,却小中见大,表现出来老人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故其诗书画均能洋溢出一股清刚之气。
二、志坚勤学
目标明确、志向坚定是每个大师成功的基础。散之先生早在17岁之前已自号“三痴生”,并有诗句“平生为癖诗书画”以记之。其师张栗庵以“三痴”的谐音,更其名为“散之”。其后先生一生不离诗书画艺,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先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志向。尤其在文革期间,碑帖书籍均被抄走,他仍能将废报纸用水喷潮了,在上面练字。至此困难时期“欲与古人相抗争”的志向不变。听先生晚年自述:他每天清晨即起,悬肘写一百个汉隶字,夫人在床上嘀咕: “叉在作糟了。”因为林老一个人的收入要养活一家老小,生活十分清苦,书画既不能有分文的收益,相反还要花钱买纸笔,所以夫人埋怨林老一清早起来就在糟蹋纸浪费钱。先生临帖的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直到75岁高龄尚见其临习的汉帖《西狭颂》《乙瑛碑》窗课传世。散翁酷爱诗书画,并为之奋斗终身,有诗为证: “我生殊自奋,伏案作书佣,墨水三千斛,青山一万重。”
三、取法乎上,路正法纯
艺术大师不可能生而知之,必须经名师指点,传其衣钵,并能不为利欲时风所左右。沿着前辈指引的正确方向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散翁十八岁从张栗庵先生学诗文书法。后又从黄宾虹先生学山水画,并能尽得其传。有人曾问过黄老,弟子中谁能传承衣钵,黄老说安徽林散之,足见黄宾虹对林散之先生的肯定。
从书艺而言,林老一生有不少经验之谈,现试分而简述之:
1、由楷入门,上下求索
林老主张从唐楷入手,然后上可临汊隶、魏晋、下可临唐宋行草。
2、由刚入手,先刚后柔
林老教学生写楷书先临柳公权,以得骨为先,同样,学隶书临《礼器碑》,行书临《王圣教》,草书临《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序帖》,均为骨刚之书。并须用长锋羊毫笔,练出一手刚挺的字,然后再以丰润加之,以期由刚入柔,柔中见刚。从林老的自身经历也可看出这一轨迹。散翁自云:“六十岁以前的字太硬。”反之,若没有早年的刚挺,何来晚年的遒劲。林老到70岁以后完成了由刚入柔的蜕变,使笔画绵里藏针,外柔内刚。此功力直至90岁以后,书作入静入淡了,仍能骨力不退,足见立骨之重要。
3、腕平掌竖,笔笔中锋
散翁的执笔方法与常人不同。他说“腕平”是指手臂与手背处于同一平面, “掌竖”是指手掌与桌面相垂直,即手臂与桌面垂直,古人称: “腕竖锋正。”与包世臣的“腕平”指手臂平放桌面, “掌竖”指手掌与手臂垂直,故须反扭其筋的方法绝然不同。林老用的是黄山谷所说的唐以前古法——回腕双苞法。此执笔法必须悬肘,用肘带动腕指书写,故所书草书字字势圆气满,并能做到笔笔中锋。所谓“用笔千古不易”实际上是即用各种方法——提按、转折、翻折……调节笔锋,令其变正的这一机理千古不易。总是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偏锋偶一为之并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与现时的流行书家的出手便偏侧还自诩为对“千古不易”的突破的“创新”有本质上的区分。
4、长锋羊毫,破水用墨
林老贯用长锋羊毫笔,并称羊毫笔才能写出刚的字来,这与高二适先生用紫毫笔写出柔和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均从笔性的反面达到更高境界。林老用长锋羊毫还与墨法的破水用法相匹配,从而在宣纸上弹奏出充满节奏感的墨韵来。先生写字前,须将墨磨熟,即磨稠。再在砚池边备一盛淡墨水的小碟,用长锋羊毫笔蘸些水,再在砚池里点浓墨书写,故起始一两个字往往很重,有涨墨,且极浓墨,随着不断地书写,出现由浓到淡再入枯的现象,此时的枯墨是用长锋笔的根部所蓄的水分书写,故写出的枯笔,渴而能润,辣而不燥。然后再蘸水破墨,蘸墨破水,随机应变,交替使用。所书作品浓而枯、枯而润、变幻莫测、妙不可言;有时一个字已写到千笔近于无墨,笔一翻转又能见墨;其笔道如万岁枯藤,似出岫云烟,虚无缥缈、莫可名状,达到了一种似仙的境界。这是林老的创新,是将山水画的墨法巧妙地移到书法中来的创新,是对传统书法技法的突破。
四、入古出新,学养化之
当今书坛欲创新貌者比比皆是,那么让我们看看林老是怎样谈创新的。
“入得深,才能出得显”。“入”是入传统, “出”是出新貌。只要深入探究传统优秀法帖碑版,并能将其食而化之,才能营养丰富自己,逐渐成长出健康的新我来。林老即是“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林散之书法选集·自序》)并且不断地往复,“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能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林散之书法选集·自序》)“变”即消化吸收。将古代碑版法帖化为己有,这是需要有极强的消化机制的,这消化功能是学养,是胸中的学问所形成的审美机制,它能将恣肆的充满火气的魏碑雅化,将跋扈暴戾化为温文尔雅。因此林老笔下的汉碑、魏碑就是洋溢出浓郁的文气。这学养即是散翁的人生,是他的道德学问,做诗、作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综合,即先生的气质和品格的表现。这恐怕是书画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时下书画界所忽视的抑或根本置之不理却祈求一夜成名的可悲之处。
林散之先生已仙逝19个年头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诗、书、画艺术珍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给后人攀登艺术高峰架构了坚实的桥梁。我们在欣赏临摹他的书画作品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透过作品表象去触摸一下老人的心迹;感受一下他的充满热情的、弥漫着仁爱的、对艺术永不餍足的执著进取精神,并试着去描摹效仿呢?我想这恐怕才是对林老的最好的回报,最真挚的崇敬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