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场短新闻写作如何才能突出鲜活感呢?在写作时,突出“巧”字,以达到强化鲜活感的目的。
【关键词】现场短新闻;写作;鲜活感;技巧
现场短新闻是常见新闻体裁之一,它与其它新闻最大不同点在于记者在现场进行目击式报道。由于现场短新闻是以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等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听形象和现场情境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固然需要抓住“现场”和“短”这三个字,而强烈的的鲜活性在传播中尤其重要,它是对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也一直是记者们追求的写作表现效果,有了强烈的鲜活感,能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性的表现
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性是指新鲜而充满生命活力,鲜活表现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现场鲜活。现场鲜活是指要营造与新闻内容相匹配的环境氛围,让读者有亲历现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有效地烘托和提升新闻主题。现场短新闻具有较强的鲜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记者的现场感受,只有到了新闻发生的现场,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感官去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材料,才能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整个过程,让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进入新闻发生现场,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现场气氛。目前有些现场短新闻对现场写得不够鲜活,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能及时亲历现场,无法做到目击式的报道。二是到了现场没有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收集材料。三是报道视角单一,缺乏多角度表现。
二是人物鲜活。人物的鲜活,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人物特点,充分运用符合人物身份、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把人物的性格突出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强化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感,离不开对人物的表现,有不少的现场短新闻,人物往往成为事件的中心,因此,让新闻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也就成为现场短新闻鲜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语言表达鲜活。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点就是“短”, 它一般几百字,多则一千字,要在这短小的篇幅里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体现出鲜活的特征,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文字表达要简明、精炼、准确,体现出过硬的表达功夫。
二、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要突出“巧”字
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如何才能突出鲜活感呢?在写作时,突出“巧”字,以达到强化鲜活感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一是巧妙切入,大题小做。现场短新闻切入点一般位于报道的开端起笔处,是整篇报道的“眉眼”,题材形式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场面、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个细节等,如果切入得当,不仅能吸引受众,而且有利于展开新闻主体事实,恰当地表现主旨。但要做到巧妙切入,前提是报道人必须亲历并深入现场,成为新闻事实的目击者,甚至是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通过敏锐洞察,收集大题材料,并通过巧妙设计。
所谓大题小做,即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立意上要高远,要着眼于大局,要围绕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重大主题服务,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做好党的“喉舌”。小做不仅是指篇幅短小,更主要是指事情小,指那些不起眼、较平凡、往往不易引起大家注意的事。小做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新闻事实和人物置于大社会背景下进行比较,并以党的中心工作和近期宣传主线作为参照,对题材通过比较和取舍,选准具体着眼点,通过具体典型生动的事实和有根有据的道理来体现新闻价值,于细微处见精神,表现主题的目的,通过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可以避免大话空话套话,让新闻报道可信、好看。
如:2016年2月16日《右江日报》“农家春联传心声”报道的是在2016年正月初二,记者在(百色市)德保县马隘镇多意村采访,通过家家户户有关二孩政策的春联内容。透露出农民对党的新政策的赞颂:“二孩全面放开,虑后思前为国计;一策仍须坚守,高瞻远瞩利民生”“人多隐患,力少堪忧,均衡发展藏关键;调整计生,统筹养老,伟大复兴露主题”“施行一子安国策,开放二孩顺人心”。
二是巧用细节,激活事件。细节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层面上的一个细小的环节,它是构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虽小,但力量无穷,新闻作品要以情感人、形象生动,就必须要有细节描写,高明的记者,往往通过捕捉那些能够反映新闻事件本质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传神细节。
如何才能对现场的细节进行有效地捕捉,获得理想的细节,更好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呢?第一,明确采访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采访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有利于确定采访内容和选择报道角度,及时地发现和抓取稍纵即逝的细节。第二,了解新闻背景。现场短新闻的新闻背景一般是指事件或人物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个性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掌握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记者对细节的把握,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第三,开放感官。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有眼、鼻、舌、耳、手,形成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作为记者,到达现场后,善用感官来收集材料,(下转第8页)
(上接第11页)做到五勤”,即“脑勤”“腿勤”“眼勤”“口勤”“手勤”,这样能够捕捉现场生动的细节。
如:如2016年3月9日《右江日报》新闻“春天忙着金秋事”,新闻报道得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头塘村平泗屯村民在小番茄丰收后的高兴心情,报道有其中一段描写:“田间地头,未成熟的小番茄犹如一串串个大肉多的青葡萄,成熟的小番茄整株红通通的,犹如爆发的‘小火山’,枝桠端头簇簇小黄花摇曳生姿,每一幕都是丰收的好兆头。新春收获新盼头,正在地里为番茄树剪枝叶的平泗屯村民黄忠平和韦秀分说,小番茄陆续成熟上市,他们希望猴年风调雨顺,番茄树免遭病虫害,且价格能在高的基础上维持稳定。”在该段文字中,记者充分利用了视觉的感官功能收集材料,观察细腻,并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优美的散文化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和农民喜悦的心情。
三是巧于借鉴,形象表现。新闻与文学虽属不同体裁,但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恰当地借鉴文学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使新闻这个“易碎品”,借助文学之力得以保存,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新闻作品的地位,提升新闻的鲜活感,促成新闻作品价值的实现。
从新闻作品的结构部分来看,标题、导语、主体都可以运用、借鉴文学艺术手法。如2016年03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的报道“两分钟五条命 一个军人的成功营救”采用了形象化的方法,在对现场的描写中,细节形象:
“现场一片狼藉。剧烈的碰撞导致小轿车严重变形,发动机冒着黑烟,油箱内的汽油不断渗漏到地面上。”
“有人掏出手机开始报警。汽车的黑烟越来越浓,并出现刺眼的火光。”
在文中,有些地方借用了小说人物对话手法来表现人物,通过对话,人物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有围观的群众拉着万年县交警中队指导员彭元发的手,指着已经远去的彭瑶才说,今天这几个人,要不是那个小伙子出手相救,他们恐怕就没命了。
‘小伙子,你是哪里人?’彭元发快速追上了水兵彭瑶才。
‘我只是路过的。’
‘小伙子,你是干什么的?’彭元发想留下这位救人英雄的联系方式,就一直追着问。
‘我是军人!’抛下这句话,彭瑶才就离开了。”
可见,真实性固然是对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但如果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借助好的艺术手法,能使新闻更有鲜活性,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现场短新闻;写作;鲜活感;技巧
现场短新闻是常见新闻体裁之一,它与其它新闻最大不同点在于记者在现场进行目击式报道。由于现场短新闻是以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等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听形象和现场情境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固然需要抓住“现场”和“短”这三个字,而强烈的的鲜活性在传播中尤其重要,它是对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也一直是记者们追求的写作表现效果,有了强烈的鲜活感,能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性的表现
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性是指新鲜而充满生命活力,鲜活表现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现场鲜活。现场鲜活是指要营造与新闻内容相匹配的环境氛围,让读者有亲历现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有效地烘托和提升新闻主题。现场短新闻具有较强的鲜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记者的现场感受,只有到了新闻发生的现场,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感官去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材料,才能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整个过程,让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进入新闻发生现场,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现场气氛。目前有些现场短新闻对现场写得不够鲜活,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能及时亲历现场,无法做到目击式的报道。二是到了现场没有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收集材料。三是报道视角单一,缺乏多角度表现。
二是人物鲜活。人物的鲜活,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人物特点,充分运用符合人物身份、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把人物的性格突出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强化现场短新闻的鲜活感,离不开对人物的表现,有不少的现场短新闻,人物往往成为事件的中心,因此,让新闻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也就成为现场短新闻鲜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语言表达鲜活。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点就是“短”, 它一般几百字,多则一千字,要在这短小的篇幅里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体现出鲜活的特征,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文字表达要简明、精炼、准确,体现出过硬的表达功夫。
二、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要突出“巧”字
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如何才能突出鲜活感呢?在写作时,突出“巧”字,以达到强化鲜活感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一是巧妙切入,大题小做。现场短新闻切入点一般位于报道的开端起笔处,是整篇报道的“眉眼”,题材形式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场面、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个细节等,如果切入得当,不仅能吸引受众,而且有利于展开新闻主体事实,恰当地表现主旨。但要做到巧妙切入,前提是报道人必须亲历并深入现场,成为新闻事实的目击者,甚至是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通过敏锐洞察,收集大题材料,并通过巧妙设计。
所谓大题小做,即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立意上要高远,要着眼于大局,要围绕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重大主题服务,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做好党的“喉舌”。小做不仅是指篇幅短小,更主要是指事情小,指那些不起眼、较平凡、往往不易引起大家注意的事。小做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新闻事实和人物置于大社会背景下进行比较,并以党的中心工作和近期宣传主线作为参照,对题材通过比较和取舍,选准具体着眼点,通过具体典型生动的事实和有根有据的道理来体现新闻价值,于细微处见精神,表现主题的目的,通过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可以避免大话空话套话,让新闻报道可信、好看。
如:2016年2月16日《右江日报》“农家春联传心声”报道的是在2016年正月初二,记者在(百色市)德保县马隘镇多意村采访,通过家家户户有关二孩政策的春联内容。透露出农民对党的新政策的赞颂:“二孩全面放开,虑后思前为国计;一策仍须坚守,高瞻远瞩利民生”“人多隐患,力少堪忧,均衡发展藏关键;调整计生,统筹养老,伟大复兴露主题”“施行一子安国策,开放二孩顺人心”。
二是巧用细节,激活事件。细节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层面上的一个细小的环节,它是构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虽小,但力量无穷,新闻作品要以情感人、形象生动,就必须要有细节描写,高明的记者,往往通过捕捉那些能够反映新闻事件本质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传神细节。
如何才能对现场的细节进行有效地捕捉,获得理想的细节,更好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呢?第一,明确采访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采访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有利于确定采访内容和选择报道角度,及时地发现和抓取稍纵即逝的细节。第二,了解新闻背景。现场短新闻的新闻背景一般是指事件或人物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个性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掌握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记者对细节的把握,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第三,开放感官。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有眼、鼻、舌、耳、手,形成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作为记者,到达现场后,善用感官来收集材料,(下转第8页)
(上接第11页)做到五勤”,即“脑勤”“腿勤”“眼勤”“口勤”“手勤”,这样能够捕捉现场生动的细节。
如:如2016年3月9日《右江日报》新闻“春天忙着金秋事”,新闻报道得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头塘村平泗屯村民在小番茄丰收后的高兴心情,报道有其中一段描写:“田间地头,未成熟的小番茄犹如一串串个大肉多的青葡萄,成熟的小番茄整株红通通的,犹如爆发的‘小火山’,枝桠端头簇簇小黄花摇曳生姿,每一幕都是丰收的好兆头。新春收获新盼头,正在地里为番茄树剪枝叶的平泗屯村民黄忠平和韦秀分说,小番茄陆续成熟上市,他们希望猴年风调雨顺,番茄树免遭病虫害,且价格能在高的基础上维持稳定。”在该段文字中,记者充分利用了视觉的感官功能收集材料,观察细腻,并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优美的散文化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和农民喜悦的心情。
三是巧于借鉴,形象表现。新闻与文学虽属不同体裁,但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恰当地借鉴文学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使新闻这个“易碎品”,借助文学之力得以保存,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新闻作品的地位,提升新闻的鲜活感,促成新闻作品价值的实现。
从新闻作品的结构部分来看,标题、导语、主体都可以运用、借鉴文学艺术手法。如2016年03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的报道“两分钟五条命 一个军人的成功营救”采用了形象化的方法,在对现场的描写中,细节形象:
“现场一片狼藉。剧烈的碰撞导致小轿车严重变形,发动机冒着黑烟,油箱内的汽油不断渗漏到地面上。”
“有人掏出手机开始报警。汽车的黑烟越来越浓,并出现刺眼的火光。”
在文中,有些地方借用了小说人物对话手法来表现人物,通过对话,人物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有围观的群众拉着万年县交警中队指导员彭元发的手,指着已经远去的彭瑶才说,今天这几个人,要不是那个小伙子出手相救,他们恐怕就没命了。
‘小伙子,你是哪里人?’彭元发快速追上了水兵彭瑶才。
‘我只是路过的。’
‘小伙子,你是干什么的?’彭元发想留下这位救人英雄的联系方式,就一直追着问。
‘我是军人!’抛下这句话,彭瑶才就离开了。”
可见,真实性固然是对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但如果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借助好的艺术手法,能使新闻更有鲜活性,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