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跑者 让暗夜泛微明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e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琦:我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50(2小时50分),曾经多次在马拉松比赛时做330的“兔子”,领跑经验充足,但我从来没有做过视障选手的伴跑,在得到2012年大连马拉松视障选手伴跑员的邀请时,既高兴又担心。视障选手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状况,应该怎样处理?在赛前,阳光前程伴跑志愿者俱乐部邀请到日本的阿基里斯伴跑俱乐部的专业人士给我们上了一课,对这些基本问题有了把握。
  作为一个铁三运动员,我一直把马拉松当做日常的耐力训练,从来没有当成正式比赛过,但这次不一样,我把这个伴跑当成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赛事,因此认真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去年跑了五个马拉松,其中四个都在中途上了大号,好像已经形成习惯了,如果我这次中途也这样,肯定会影响视障选手的成绩。
  在反复考虑后,我决定调整饮食习惯,赛前一天清淡、少量,比赛当天早上也吃的比较简单,只吃些面包、青菜、粥,没敢吃带油的东西,分量都比较小,保证了肚子里没有太多的东西。
  比赛是早上8:30开始的,跟着大连残协的领队和其他四十多位视障选手一起,我和我的伴跑对象王琦在7点15分来到比赛现场。多数视障选手是跑迷你和半程的,跑全程的比较少,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和日本。
  我们相互交流了一些情况,主要是了解他的赛前准备,当天的身体状态以及他希望达到的目标。之前他最好成绩是337,这次的目标是330。
  跑道上人太多,人和人之间没什么空隙,平时我一个人侧身穿过还好办,但这次是我和王琦手绑手在一起并排走,只能不停地请大家让一让,还不好说这有一名视障选手,怕王琦听了不舒服。好不容易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到了视障选手集中的地方。赛会组织者很重视,在前面的专业选手和后面的业余选手之间,给视障选手开了一个口子,这样在起跑后可以避免一些冲撞。
  连接我和王琦的是一根50厘米左右长的绳子,我们两人用手抓着。发令枪响后,刚起跑时选手们都很兴奋,跑着、跳着、叫着,遵照事先得到的指导,我保持冷静,张开手臂,在我和王琦之间划出一个安全区域,不断地给王琦提示身边的状况,同时也大声提醒身边的其他选手注意避让我们。这一段我们都是并排跑,我能够看见他,心里踏实。
  一公里后上了大马路,跑道上的人也慢慢拉开了一些距离,这时候被冲撞的可能性比较小了,我们改成前后跑,这样要回头才看得见他,有点不方便,但好处是可以让他的速度发挥出来。
  王琦:头一公里我们是手拉手跑的,我们尽量在靠边的位置。耳边嘈杂的脚步声和激动高昂的叫声并没有让我怎么担心,因为党琦不断的提醒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我知道马拉松的规则是不可以借助他人之力完成,虽然手拉手并不是前后带动,只是起到引路的作用,但在人群拥挤的特别情况一结束,我就要求前后跑了。
  党琦:由于人多,前几公里我们不可能达到330完赛的配速,所以我们要一点一点的把时间追回来。我采取的速度都是和王琦沟通后再定,“现在的速度怎么样?”、“你的感觉如何?”等这样的对话基本没有间断过,因为主角是他,我只是辅助他完成自己的目标。
  同时,我会把目前公里数也告诉他,以便他对比赛有个整体的判断,比如“现在25公里,目前每公里配速4’45"”,还有就是路况,比如“前边400米后有一个上坡,坡度不太大,距离有500米左右”、“前面500米就到了半程折返点了,我们需要掉头”等等。
  我参加过10次左右马拉松,比赛时我会观察对手的呼吸,在这次伴跑时也起到了作用:王琦呼吸急促了,我会稍微放慢一点步伐。平缓了,我会不经意地加快一点。因为事先根据目标定了配速,王琦的赛前准备也到位,步伐上我们基本上始终一致。
  赛道上有趣的事或者有特色的建筑、风景,我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他。“现在有很多人陪着我们一起跑,大家都很关注你”、“现在在我们的左侧有一艘大帆船(五公里处),非常大、非常漂亮”、“现在在我们右侧有很多大妈背着大鼓在给我们加油呢(10公里处),你听”、“这里聚集了很多观众,他们还拉着横幅,写着董家沟街道,他们都在为你加油(12公里处)”、“前面有很多学生(17公里处),大连十中,我们要跟他们互动一下”、“对面全程选手第一集团已经过来了(17公里处)”、“现在观众离我们很近,都是些漂亮的女学生(22公里处)”。
  不过这些都是我讲,我让他尽量不说话,好节省体力,但他有时候也会回我:“我回去还要好好练,以后让领导给我配一个美女伴跑员”,我说“那你就好好练吧”。其实我在心里想,马拉松能稳进330的女选手也不多啊,你这个要求比较高,恐怕领导不一定满足得了。
  王琦:我从一起参赛的其他视障朋友处知道,他们的伴跑者和他们没有多少交流,配速啊距离啊一些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提醒的,更不可能像党琦这样鼓励和支持我了。其实我们很需要这些服务,在马拉松这样高难度的赛事中,精神上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党琦:我自己的习惯是每个补给点都要喝水,有时候还要吃能量棒。但王琦就不用。好在我自己能够边跑边喝水吃东西,没有影响他的成绩。马拉松这种高强度的运动,身体失水很厉害,补水不足可能造成伤害,我一路都比较担心这个,特别注意他的身体状况。
  王琦:我不需要喝水啊,平时训练也是这样。我家附近是个体院,平时都是去那里的田径场训练,跟那里的学生们都熟悉了,教练还会辅导我,教我一些知识呢。
  党琦:前半程我们跑了1h43’07",比较轻松,王琦的呼吸和说话保持着很好的状态。半程过了他就问我:“咱们能不能跑到324?”我说:“只要你需要,我就可以陪你跑到这个成绩。我是没有问题的,但你本来是要跑到330的啊,为什么要改成324呢?”他说:“我们视障选手的马拉松纪录是324。”
  很多选手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努力,追求不合理的目标,盲目加速,结果在后程乏力,不仅达不到自己的原定目标,有的甚至不能顺利完赛,有的还带来身体伤害。
  王琦的目标已经是在原有成绩上提高了7分钟。马拉松跑友们都知道,这7分钟是从337这个比较高的起点来提高,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说达到这个目标就可喜可贺了。   我想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虽然他的状态比较好,但也不能太乐观,毕竟接下来的赛程更困难,尤其是在最后七公里,那时候的体力不是此时能比的。但我也想提高他的积极性,就建议他把目标放在327:“我们还是按照327的速度跑,如果35公里时你状态还很好,我们就冲324,在这之前我们就按这个速度稳稳地跑”,他考虑一会后,接受了我的建议。
  30公里时我发现前面100米处有一名香港的视障选手,我告诉了王琦,他说“怎么还有这么快的,我们要追上他们啊”。看那个选手的跑步姿势就知道是高手,步幅不太大,节奏非常好,很稳键,看来还有保留。
  而这时王琦的呼吸已经不像之前那样轻松了,但他表现出的斗志令我感动,我也希望他的这个斗志能够转化成成绩。我没有明确答应他,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稳住他的激情,用超过其他选手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来刺激他的潜能,于是我对王琦说:“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后边12公里肯定只有我们超别人,不会有别人超我们了,我敢说我们后12公里还能超过50个人,总排名可能会在所有选手的前100名,你信吗?我从现在开始给你数着啊。”
  王琦好像很喜欢这个方式,每超过一个,他都很兴奋。
  跑到35公里处,我们追上了香港视障选手,这时我们的配速是4’30"左右,从30公里到现在超过了38人。
  在超过香港视障选手的时候,我们给他加油,他的伴跑员愣了一下后马上作出反应,建议香港视障选手加速。他们提速很快,果然有所保留。我感觉王琦可能达不到这个速度,毕竟我们是从后面追上来的。这时王琦说话有些吃力了,我告诉他没什么特别的情况就别说话了,一心一意跟着我跑。
  我能感觉到他此时对我的信任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我们慢慢把配速提到了4’20",距离还是30米,可见对方的速度一点没降。我问王琦还能提速吗?他说目前不能了,我也觉得这对他来说太难了。
  但他没有一点放弃的意思,总是问我还差多少米,可见他非常想赢得这场对决。我知道一个普通人机会有的是,但一个视障选手参赛的机会都很难得,谁不想发挥到自己极致呢?
  我非常理解他的想法,提醒他不要多说话以便节省体力,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配合王琦挖掘出他的潜力。我更加仔细关注他的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呼吸,加大了报告的密度,让他更快的了解情况。从这一刻起,我的嘴基本就没有闲过,好在我还真学过表演,话说多了也不口干。
  37公里处是马拉松的“鬼门关”,体力到了极限,挺过去了就胜利了,挺不住就会掉速,达到预期目标就悬了。他一路都没喝水,前面我没勉强他,但这次我强迫他喝了水。要在后程发力,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到了39公里,是一个大长坡,王琦跑得很辛苦。他是那种大步幅的跑法,不会小步捣,心肺压力很大,好在他顶住了。接着的长下坡,正好是他的强项,机会到了,我加快了步伐,提示王琦加速,同时又怕他跟不上,那可能会摔倒,我心里这个矛盾啊!
  王琦却提示我再快点,我好像看到希望了,加大步幅,他说再快点,我乐死了,还能快,太好了!我放开了自己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听着他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他居然还真跟得上,王琦,你太牛了!
  王琦:这个大连马拉松我之前参加了三次,对路线很熟悉,我知道在41km有个小坡。我想好了要在那里加速度,因为下坡是我的强项。
  我的前三次马拉松中的伴跑没有一次是一个人从头伴到尾的,都是五公里甚至四公里的多人接力陪跑。而且他们自己也没有完成过马拉松,不可能懂得把握节奏和配速,更不可能懂得战略战术。这一次,我知道机会来了,应该好好珍惜,这也是我一再提高目标的动力和信心所在。
  党琦:长长的下坡一晃而过,就在坡底,我们追上了香港选手,王琦说不要减速,我们冲过去。他真的很懂战术,在这时一定要从心理上给对手压力和打击,我当然乐意了。
  但看到他已经相当吃力了,我就鼓励他说:“咱们一定不要给他们机会,保持住这个速度,保持住15米的领先优势,他们也很累了,你没问题的,最后两公里了,拼了。”他回了一声“好”。我不断回头望,告诉他与香港选手的距离,令我们欣慰的是,距离扩大到20米,同时我还告诉他我们超过的人数,刺激他的中枢神经,让他兴奋。
  从30公里到终点,我们一共超过了63人,最后以3h20’49"的成绩,所有参赛选手的第75名总名次、视障选手第一名的成绩完赛。香港视障选手落后我们30米完赛。
  赛后我们俩和他们两个人热烈地拥抱在一起,相互祝贺。因为有对方,他们自己的成绩都提高了,真心的感激对方。
  王琦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成绩,而且刷新了国内视障选手的马拉松纪录,电视台等媒体都过来采访他,我默默地走开了。
  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中途上厕所的事情没有发生,更重要的是独特的体验,这一次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我认为比取得最好的个人成绩还有价值。
  这是我第一次和另外一个人同时到达终点,也是我第一次的伴跑马拉松。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伴跑,让更多的视障人士可以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王琦:赛前我就知道党琦是个水平很高的选手,这次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个很好的陪跑者,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没有他一路的陪跑和鼓励,我想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也是不可能的,我的成绩有一半功劳该是他的。
  党琦
  34岁,健身俱乐部教练。国内铁三运动的领军人物,多次获得冠军。参加铁三40次,标铁最好成绩1h58’,大铁最好成绩10h07’。马拉松10次,最好成绩2h50’。
  王琦
  34岁,大连人。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曾经开设按摩保健室。2008年起作为残疾人专业干部到社区工作至今,同年开始跑步,参加马拉松四次,最好成绩3h20’。
其他文献
业主:清华攀岩 尼玛玛  岩龄:13年 7年  所在城市:南京  房屋面积:两层庭院式住宅,抱石墙建在客厅,客厅使用面积约42平方米  抱石墙总面积:55平方米  修建年份:2006年12月  工程总耗资:不包括岩点第一次大约花费五万,半年之后的改造花费大约一万。  我们家是两层的格局,攀岩墙就建在一楼客厅位置。为了增加场地面积,改造时又把一个七平方米的阳台纳入攀岩场地,同时加入了客厅通道60厘米
神湖那拉错位于南迦巴瓦雪山西边,传说是南迦巴瓦的两滴泪,一直神秘地典藏于南迦巴瓦和多雄拉雪山之间的深山峡谷之中,就像是碧玉或蓝宝石,洁净、秀丽,精巧地镶嵌于杜鹃花及梅花丛中,让徒步之人为之目眩神迷。那拉错徒步路线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最经典的一条生态旅行线路,可观赏到高山冰川、湖泊、苔原与流石滩等多种地貌。  a时间:三天  最佳徒步时节:  每年6月、8月、9月。7月雨水较多。  难度描述:  这条
跑步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成本最低的运动之一,当我们的祖先吃腻了蔬菜,为了解馋而练习奔跑去追逐猎物的那一天,人类或许就爱上了跑步。这种运动不需要重型健身器械,不需要考虑去购买各式各样的卡片,你只需要拥有一双腿(甚至没有腿),就可以参与其中。  不过,既然是运动,跑步也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想精通此科,你也确实要了解一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比如:我到底应该跑20分钟,还是30分钟?中途跑不动,走一下是否会让运
当幻想成为现实  那年夏天,在两个攀登计划之间,百无聊赖的我抽空上网看了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文章。在一个俄罗斯网站,鬼使神差般地看到了一条冷门新闻,这条新闻把我链接到了一个亚美尼亚的网站页面:亚美尼亚首攀节将于7月开幕!我立即被网站上所呈现的鬼斧神工的岩壁深深吸引了!就在那一刻,我已经心驰神往,无法自抑……  但是在该死的7月我无法启程。整整一个月的首攀节期间,我时刻留意着与这个活动相关的信息,开
提名理由:  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近十年来,八次独自前往非洲,拍摄非洲小村落人民生存状况的图片和纪录片。先后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老挝、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拍摄纪录片和照片。  十年来,她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从飞机、火车、汽车到摩托车、马车、人力拉车、自行车,多少年来,她就是在这种变化无常的境况中观察着、体验着、吸取着、传输着、生存着。通过她的镜头和亲身感受,让许多没
探险是42岁的德国极限攀登者Stefan Glowacz的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他曾经主演过德国著名电影导演沃纳·霍恩佐格的登山电影《石头的呐喊》,他攀登过世界上大多数著名的大岩壁。这一次,他跟随一支电影摄影队,穿过委内瑞拉的神秘丛林一直到达Acopan Tepui桌山,在那里一面700米高的岩壁上开始有史以来的首次攀登。在我们的访谈中,他解释了是什么使他如此着迷深入偏僻地域探险,并让他更
小五台  小五台山周边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南侧有茶山与东甸子梁,西南有南甸子梁、摆宴坨和人称空中草原的西甸子梁,这些山梁与小五台遥遥相望,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区域辽阔,峡谷蜿蜒,是山地车探险骑行的绝佳去处。每年的6月~10月都适合进行活动,要完成这一地区的骑行穿越需要三天,总行程约二百余公里。  从涞源的东团堡乡出发,一路北海拔攀升1100米就登上了东甸子梁,沿山脊翻越海拔2545米的茶山,
2012年8月13日,经过20天的艰难攀登我再次登上了博格达峰。当我离开一号营地,踏上漫长的博格达脚下的冰川时,太阳已经落山,暮色中我背着沉重的背包向大本营走去,前方的队友渐渐消失在视野之外,登顶的兴奋早已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疲劳和孤独。  我登顶博格达峰六次,七里长的博格达峰扇形冰川我不知道走过多少遍,但一个人孤独地跨越冰川还是第一次。1998年我和老友董务新作为中国人首登博格达峰,曾经并肩
中亚干燥的戈壁滩上,一队柯尔克孜猎人骑马架鹰,逡巡在灌木与乱世中间,他们的眼神如雄鹰一样敏锐。一只灰色的野兔伏在土坷中,几乎与周围成一色,但还是被猎人们发现了。默契的手势、眼神、几架坐骑分列包抄,伺机而动,野兔似乎预感到了什么,飞快窜逃,与此同时,猎人胯下的轻骑也迅速启动,马蹄撩起的狂沙烟尘中,猎人手臂上的雄鹰俯冲而下,野兔在地面奔突,鹰在后面追逐,直至其有力的双爪将野兔牢牢抓住。阿合奇,柯尔克孜
我们约吴戈拍皮艇球片子那天恰是北京的人间四月天,芳菲待尽,可室外水域还是太冷,便约在了他们的“猫冬”据点—郁金香温泉花园里一个充满热气的室内游泳池,专门划出一片水域给他们训练玩耍。我们的老朋友刘航、老黑、王彬恰好都是皮艇球爱好者,同邀了他们出镜,打出一片精彩来。  “推倒!”这个看上去既粗鲁又带着挑逗意味的动作在玩皮艇球中却是正当抢攻行为,使得几个大老爷们之间你来我往互相推倒形成了一幅亲密无间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