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于8月1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由副馆长李旭策展,展期近3个月。这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后第一个独立策划的大型展览,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形态,共计117位参展艺术家,212组近千件作品,全景式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笔者和一位从事广告设计行业的友人参观了媒体预展,友人平素看展不多。看了一圈之后,友人问我:“现在的艺术,怎么不是裸体就是暴力,不是自我暴露就是三俗?”——暂且不论这里的某些概念如何界定——这份坦白或许正是如今大多数当代艺术的参观者的疑惑。我没法当即回答她,但这个问题却启发了我——是的,为什么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这些呢?展览被冠以一个宏大的题目“时代肖像”,并自称所搜罗的作品呈现的是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面貌。暂且不提“肖像”二字就限制了当代艺术的外延,何以有自信纵观全貌;就这个主题,把整个展览看下来,也让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的时代?谁的肖像?
此展览的布展有些杂乱。除了重头单元“具体的人”,其余单元中很多作品仅仅是机械陈列,不少作品的陈列在视觉上显得非常突兀,整体的布展无甚新意与想法,更忽视了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座曾经的发电厂建筑本身的空间营造。当然,所取之材也是一大难处。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艺术界看不到明确的方向,仅仅是在对各种现存的形式和风格进行不断的润饰。似乎普遍流行着一种宽容的多元论。诚如美国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在其著作《艺术的终结》中所言“多元主义时代降临在我们身上了。你做什么都不再有关系,那都是多元主义希望的。一个方向同另一个方向一样好时,方向概念就不适用了……而自由也正终结于这种自身的实现”——丹托认为,这样“多元主义”必将使得艺术走向终结。
回到展览本身。展览分为“具体的人”、“身体语言”、“内心世界”、“社会形象”、“未来生存”5大板块,并有一个“特别项目”,呈现“30年小纪事”年谱、“大芬肖像”、“艺文中国”等合作单位的项目内容。 重头单元应属“具体的人”——此板块几乎集合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军地位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陈逸飞、罗中立、何多苓、王广义、张晓刚、艾轩、周春芽、程丛林、陈丹青、肖全、李向阳、严培明、赵半狄、刘小东、刘野、马德升、毛焰等人的作品。 从这一单元的作品选择,看到了一个此次展览最为清晰的从时间到风格的脉络,即:阅读生活——解读生活——自言自语。想起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过:群体书写历史,个人阅读历史——我认为这正是对艺术创作之存在价值的绝佳阐释。个人的创作可能只是代表个人的视角和表达,但一代人的整体表达则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喜闻乐见的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青春》;陈丹青的《泪水洒满丰收田》,他们,它们,是“阅读历史”的写实主义。
’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观念打开,中西文化碰撞冲击强烈,时代迅疾又无情地更新换代。这时候,不再满足仅仅反映现实的作品纷纷涌现,中国当代艺术由“阅读历史”进入“解读历史”,油画语言从写实技法进入解构重组、观念符号以及个人风格的表达。艺术家们在接受社会现实并在社会实践中,提炼自己的想法,找寻自己的定位,通过解构传统油画的技法语言、融入西方文化与理念而又回归本土之根。在今天看来,他们是成功的,于个人,于艺术史;然而后来,趋之若鹜者愈多,于是新锐终究磨去棱角变得圆滑,创新终究是电光石火而流于平庸与媚俗。于是“先锋”变为“潮流”,而潮流就是如此,创造潮流的人其实都是一批先知先觉、有自我意识的人,而后等众人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就开始追逐而热捧。于是一个崇尚时髦的文化语境,人人时髦,而再无先锋。
所以,新千年之后,当代艺术已经很少有惊世骇俗的表现,就连次一级的能给人带来触动、共鸣和思考的作品,也不多了。现时期的艺术创作已经迈入“自言自语”的时代,从而缺乏一种敬畏之心与人文情怀。这是一个人人都很有想法的时代,人人都有表达欲望的时代,然而又有谁来聆听呢?诚然,艺术创作离不开时代文化背景的滋养。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的时代。毋庸置疑,现今是一个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艺术也难免成为文化消费的一种产物(这与其艺术价值的优劣无关),既然如此,那么观者、公众就是文化消费者,也即整个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才可以这么说,脱离生活、脱离民众,正如无源之水,何以长流?不是为观念而观念、为符号而符号,它们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是能记录时代和群体的语言。
说到这里,其实又引发另一种质疑:艺术创作究竟是以精英的阳春白雪为标准,还是以普罗大众的口味为标准?创作多数人喜欢的作品,是否会流于迎合市场之嫌疑?当然,艺术并非只能是“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教功能性存在;也不能总是往美化的路子走,如19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曾批评古希腊文明有“本质化”、“超越化”的怪癖。但艺术同样不能是闭门造车做学问,我比较赞同的艺术新闻记者林明杰的一段观点:“今天的中国艺术家,你走进今天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吗?你和他们对话了吗?你是唤醒了他们,还是鼓舞了他们? 你的艺术能吹开多少人心中沉睡的花朵,就赢得了多少颗心的爱。”(见其博文《这才是真正的美术史》)今天的时代,已不复是执着于史诗与荣耀的时代,我们时代的人,用缪哲在《祸枣集》中的形容便是“性子要阴郁,精神则萎靡,对善、对美、对进步,皆抱犬儒之心。”然则犬儒时代若还是能有一些既练达又人情的思想,既真诚又幽默的言语留在“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作品中,那也不枉现实中“犬儒”的代价了。
回到前文所说的“文化消费者”,那么我们现在处于这种“文化消费者”核心圈的艺术媒体,又是如何回应的呢?至少从展览开幕式之后各大媒体网站、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反馈来看,普遍赞美,看不到哪怕是中肯的意见,更不要说批评的意见。如今的艺术批评要么是吹捧和跟风,要么就是拉帮结派地对骂,而背后似乎又是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说话。那么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今的艺术展览重要的不再是艺术,而是有话语权的一方展示自身权力和资源的平台呢?但愿不总是如此。
是的,人人都迷恋往昔的荣耀与辉煌,迷恋古典时期的庄严与美的和谐,迷恋那些光与影无比为妙的旋律,迷恋艺术实为生活之美的时代。而今的艺术却有着太多的商业气息,导致艺术品沦为一种商业消费品,而不再只是时代记忆的承载。当然,就像2000年前柏拉图的质问“艺术有什么用?”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被不断解答、诠释过,而今天这个问题有必要再次被提出。
笔者和一位从事广告设计行业的友人参观了媒体预展,友人平素看展不多。看了一圈之后,友人问我:“现在的艺术,怎么不是裸体就是暴力,不是自我暴露就是三俗?”——暂且不论这里的某些概念如何界定——这份坦白或许正是如今大多数当代艺术的参观者的疑惑。我没法当即回答她,但这个问题却启发了我——是的,为什么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这些呢?展览被冠以一个宏大的题目“时代肖像”,并自称所搜罗的作品呈现的是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面貌。暂且不提“肖像”二字就限制了当代艺术的外延,何以有自信纵观全貌;就这个主题,把整个展览看下来,也让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的时代?谁的肖像?
此展览的布展有些杂乱。除了重头单元“具体的人”,其余单元中很多作品仅仅是机械陈列,不少作品的陈列在视觉上显得非常突兀,整体的布展无甚新意与想法,更忽视了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座曾经的发电厂建筑本身的空间营造。当然,所取之材也是一大难处。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艺术界看不到明确的方向,仅仅是在对各种现存的形式和风格进行不断的润饰。似乎普遍流行着一种宽容的多元论。诚如美国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在其著作《艺术的终结》中所言“多元主义时代降临在我们身上了。你做什么都不再有关系,那都是多元主义希望的。一个方向同另一个方向一样好时,方向概念就不适用了……而自由也正终结于这种自身的实现”——丹托认为,这样“多元主义”必将使得艺术走向终结。
回到展览本身。展览分为“具体的人”、“身体语言”、“内心世界”、“社会形象”、“未来生存”5大板块,并有一个“特别项目”,呈现“30年小纪事”年谱、“大芬肖像”、“艺文中国”等合作单位的项目内容。 重头单元应属“具体的人”——此板块几乎集合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军地位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陈逸飞、罗中立、何多苓、王广义、张晓刚、艾轩、周春芽、程丛林、陈丹青、肖全、李向阳、严培明、赵半狄、刘小东、刘野、马德升、毛焰等人的作品。 从这一单元的作品选择,看到了一个此次展览最为清晰的从时间到风格的脉络,即:阅读生活——解读生活——自言自语。想起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过:群体书写历史,个人阅读历史——我认为这正是对艺术创作之存在价值的绝佳阐释。个人的创作可能只是代表个人的视角和表达,但一代人的整体表达则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喜闻乐见的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青春》;陈丹青的《泪水洒满丰收田》,他们,它们,是“阅读历史”的写实主义。
’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观念打开,中西文化碰撞冲击强烈,时代迅疾又无情地更新换代。这时候,不再满足仅仅反映现实的作品纷纷涌现,中国当代艺术由“阅读历史”进入“解读历史”,油画语言从写实技法进入解构重组、观念符号以及个人风格的表达。艺术家们在接受社会现实并在社会实践中,提炼自己的想法,找寻自己的定位,通过解构传统油画的技法语言、融入西方文化与理念而又回归本土之根。在今天看来,他们是成功的,于个人,于艺术史;然而后来,趋之若鹜者愈多,于是新锐终究磨去棱角变得圆滑,创新终究是电光石火而流于平庸与媚俗。于是“先锋”变为“潮流”,而潮流就是如此,创造潮流的人其实都是一批先知先觉、有自我意识的人,而后等众人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就开始追逐而热捧。于是一个崇尚时髦的文化语境,人人时髦,而再无先锋。
所以,新千年之后,当代艺术已经很少有惊世骇俗的表现,就连次一级的能给人带来触动、共鸣和思考的作品,也不多了。现时期的艺术创作已经迈入“自言自语”的时代,从而缺乏一种敬畏之心与人文情怀。这是一个人人都很有想法的时代,人人都有表达欲望的时代,然而又有谁来聆听呢?诚然,艺术创作离不开时代文化背景的滋养。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的时代。毋庸置疑,现今是一个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艺术也难免成为文化消费的一种产物(这与其艺术价值的优劣无关),既然如此,那么观者、公众就是文化消费者,也即整个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才可以这么说,脱离生活、脱离民众,正如无源之水,何以长流?不是为观念而观念、为符号而符号,它们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是能记录时代和群体的语言。
说到这里,其实又引发另一种质疑:艺术创作究竟是以精英的阳春白雪为标准,还是以普罗大众的口味为标准?创作多数人喜欢的作品,是否会流于迎合市场之嫌疑?当然,艺术并非只能是“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教功能性存在;也不能总是往美化的路子走,如19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曾批评古希腊文明有“本质化”、“超越化”的怪癖。但艺术同样不能是闭门造车做学问,我比较赞同的艺术新闻记者林明杰的一段观点:“今天的中国艺术家,你走进今天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吗?你和他们对话了吗?你是唤醒了他们,还是鼓舞了他们? 你的艺术能吹开多少人心中沉睡的花朵,就赢得了多少颗心的爱。”(见其博文《这才是真正的美术史》)今天的时代,已不复是执着于史诗与荣耀的时代,我们时代的人,用缪哲在《祸枣集》中的形容便是“性子要阴郁,精神则萎靡,对善、对美、对进步,皆抱犬儒之心。”然则犬儒时代若还是能有一些既练达又人情的思想,既真诚又幽默的言语留在“无声胜有声”的艺术作品中,那也不枉现实中“犬儒”的代价了。
回到前文所说的“文化消费者”,那么我们现在处于这种“文化消费者”核心圈的艺术媒体,又是如何回应的呢?至少从展览开幕式之后各大媒体网站、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反馈来看,普遍赞美,看不到哪怕是中肯的意见,更不要说批评的意见。如今的艺术批评要么是吹捧和跟风,要么就是拉帮结派地对骂,而背后似乎又是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说话。那么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今的艺术展览重要的不再是艺术,而是有话语权的一方展示自身权力和资源的平台呢?但愿不总是如此。
是的,人人都迷恋往昔的荣耀与辉煌,迷恋古典时期的庄严与美的和谐,迷恋那些光与影无比为妙的旋律,迷恋艺术实为生活之美的时代。而今的艺术却有着太多的商业气息,导致艺术品沦为一种商业消费品,而不再只是时代记忆的承载。当然,就像2000年前柏拉图的质问“艺术有什么用?”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被不断解答、诠释过,而今天这个问题有必要再次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