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前,他对河北邢台辖区部分医院进行秘密调查,惊天发现医院在利益驱动下违法自采血;
10年中,他自揭家丑——调查医院违法采血现象,并撰文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而后遭到打击报复,人生跌宕起伏;
10年后的今天,他唤醒了因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敢于用真名真姓直面社会维权。他有多个头衔,有艾滋病患者尊称他“李哥”,有艾滋孤儿认他做干爸爸。他就是“拉响邢台艾滋警报第一人”——河北邢台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科长李黔冀。
是他拉响了艾警报
3月17日,记者来到李黔冀的办公室。
因为熟识,他便先入为主了,“邢台在解决输血艾滋病感染问题上,目前有了很大进步。对了,最近有一个艾滋患者打官司维权,在证据相对完整的情况下,官司却输了!”
李黔冀嘣豆一样说了一通,记者未能插上话。
10年来,李黔冀举报邢台部分医院违法采血、邢台中心血站违法从外地购买问题血液;而后,为感染艾滋病患者奔走维权。他几乎“神经质似的”,无论走到哪里,艾滋病问题总挂在嘴边。
曾代理过邢台5例艾滋病患者维权官司的河北珠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珍这样评价李黔冀:在邢台输血感染艾滋病问题上,患者从沉默到敢于用真名真姓直面社会,李黔冀功不可没。
记者提议一起去艾滋患者家里探访。
“只要是为大家(艾滋病患者)的事,只要能推进解决邢台艾滋病问题的事,我都答应。” 李黔冀回答得很爽快。
李黔冀和记者从邢台出发,赶往100公里外的沙河市綦村镇纸房村刘入妮家。
从邢台前往沙河市纸房村,沿途经过数个村庄,每到一处,李黔冀都要给记者讲解一番这里的艾滋感染情况。
自1997年6月,李黔冀以职务行为调查邢台所辖各县艾滋感染者情况以来,他脑袋里积累了感染者名单不下六七十人。10年来,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第三辆摩托车买了不到两年时间,里程已达6500公里(截止记者采访时)。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纸房村。进入该村庄前,李黔冀叮嘱记者要紧跟其后,否则被人发现采访就要受阻。对于邢台艾滋病问题,乡镇政府对每个感染者家庭实行包干到人负责稳定工作。
进刘入妮家之前,李黔冀在村里一个小卖部里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牛奶。
迎接我们的是艾滋感染者刘入妮的丈夫秦增恒。
刘入妮是在2005年3月24日被检测出感染HIV-1抗体阳性(艾滋病)的。
当时,沙河市卫生局(2004)8号文件要求,对本辖区内行政自然村既往有偿供血(浆)和有受血(浆)史人群,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经纸房村村医调查,刘入妮曾在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显德汪医院输过血。
2006年10月12日,刘入妮将显德汪医院告上邢台桥西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一审败诉,刘入妮又上诉到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年6月19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刘入妮上诉,维持原判。
令人欣慰的是,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其中第18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审查后或裁定再审或裁定驳回申请。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
秦增恒告诉记者,他已向邢台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再审申请,即使被驳回,还可以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甚至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秦增恒表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官司打到底。
离开刘入妮家,记者跟随李黔冀来到沙河市柴关乡安河村刘林(化名)家。
据李黔冀介绍,刘林母亲生刘林时住医院,没想到输血时感染了艾滋病,刘林父亲因与妻子接触感染了此病。父母离开人世后,12岁的刘林不幸也被查出受到感染。
如今,刘林和79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自从刘林的父母被检测感染艾滋病后,李黔冀就鼓励他们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但他们比较保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按照2005年国务院发出的相关要求,学校应免除艾滋孤儿所有费用。然而刘林并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
李黔冀得知后,与河南郑州一家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组织取得联系,对方愿意供刘林在河南郑州读书。此行刘林家,李黔冀主要是为此事征求刘林姑妈的意见。
对这个好消息,刘林懂事地说:“能否去河南读书,还要跟姥姥商量,因为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照顾奶奶。”
为关注艾滋问题不怕受打击
1997年6月到1998年5月,李黔冀以职务行为历时近一年,秘密对邢台所辖部分医院违法自采血现象进行了调查。
1998年5月20日,他将各医院违法采血现象,以所见所闻,撰写出带有思考性的文章《自采血液,伸向生命的魔爪》发表在河北某报上。报道对邢台市严重存在的血液管理混乱状况进行了披露。同年9月12日,他突然从血站宣传科员的岗位,调到卫生局和血站(记者注:两个单位在一座大楼)大门口当起了门卫。
那个时候,李黔冀的处境很糟糕,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仍然为艾滋感染者维权呼吁。沙河市一些感染艾滋成员刘显红、张记录、许凤英、刘入妮等,在李黔冀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司法维权最终得到了数额不等的经济补偿。这时,李黔冀又写了一份《呼唤良知》的44页材料,将自己的遭遇和邢台血液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再次投书河北某报。
随后,河北某报派出记者,跟随李黔冀深入山区艾滋感染者家庭、秘密打入医院内部进行调查暗访,于1999年3月23日,以“红色惊叹号”系列报道方式推出《自采血,医院公开的秘密》《医院为何铤而走险》《血液也该打假》《跨省贩血触目惊心》等报道。
此组报道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作出批示,原河北省副省长杨迁也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邢台市卫生系统一些责任人受到处分,血站站长贾杨莉停止行使站长职权(记者注:2001年恢复)。李黔冀也从“看大门”调回宣传岗位。
艾滋病潜伏期一般长达8年至10年。2004年7月,邢台市卫生局就曾指出,1995年前后在局部地区采供血造成艾滋病传播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星星之火”得不到控制,将发展成“燎原”之状。
李黔冀近距离接触过的艾滋感染者不胜其数,每当得知邢台市所属辖区有人感染艾滋病毒,他都会亲自去了解情况。有的感染者经过艰难维权得到了应有赔偿,也有的去世后至今,仍没有讨回一个公道。
每当提起这些感染者,李黔冀的心就很痛。他太了解那些人了,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因病求医,旧病除——艾滋缠身——最终绝望而去。
李黔冀感慨地说,社会需要一种秩序,司法需要一种程序,良知需要发现,愿医院勇敢承担责任,死者在九泉之下也好安眠。
2004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播出了《防艾滋不能不翻老账》。这一次李黔冀在节目中开口了。1995年9月,邢台中心血站非法购买山西血,李黔冀作为血站宣传人员,多次向站长提出意见,并呈交了书面建议。后又向邢台市委递交了书面材料《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文中称,1998年5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位艾滋病携带者献血40多次,山西省已确认132人被感染。而邢台中心血站从山西违法购买血液时间与报道中艾滋病人疯狂献血时间重合。
节目播出的第二天,邢台中心血站的一位领导对李黔冀说:“没你事了,你歇着吧。”
2004年9月12日,河北某报刊登了由李黔冀参与撰写的《一个三甲医院的艾滋官司》文章,对邢台艾滋病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报道。27日,邢台中心血站副站长徐北军宣布李黔冀待岗处理,理由是他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李黔冀说,待岗时期他要去厕所,都要向看管人员请假,否则查岗时哪怕一分钟看不到人,就扣他50元钱。最惨的一个月,他只领到2.75元工资。
同年11月29日,《中国医药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邢台,盖子还能捂多久》,其中提到了李黔冀的遭遇,引起了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的重视。
由此,李黔冀得以恢复工作。
“我做的一切值了!至少医院不敢再违法采血了,更多无辜者也不会再因输血感染艾滋了。”李黔冀欣慰地说。如今,已升为血站宣传科科长的李黔冀,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常常周末泡在办公室加班。此外,他还帮助艾滋感染者整理一些维权材料,在网络上和艾滋感染者进行一些交流。
艾滋感染者从沉睡到觉醒
李黔冀的QQ聊天工具里,把好友分成这样几个组:媒体朋友、艾滋感染者等。李黔冀说,他不愿在电话里与大家联系,以防被人监控。另外,自从媒体这几年公开报道邢台艾滋病问题后,好多外地患者慕名找到他询问一些维权的知识,慢慢地,他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李黔冀感慨道,这些人本已经很不幸,他们需要乐观,我们就给予他们乐观,让他们充分享受每一分钟的快乐。
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邢台艾滋病问题自发现至今,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起初,媒体在报道中都是隐去感染者真实姓名,而近几年媒体报道都是真名真姓报道。也就是说,艾滋感染者从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到现在敢于直面媒体和社会了。
他们从沉睡中觉醒了。刘入妮刚确诊为感染者时,她和家人都拒绝接受媒体采访,而如今,她要求媒体真名实姓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李黔冀慨言,10年来,邢台艾滋问题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自采血刹住了,大家开始对艾滋病的危害有了真正的认识。政府对此问题的处理态度也有了明显改进。自2006年起,邢台市政府出台规定,为关爱输血感染艾滋患者,每发现感染一例,先给予2万元救助金,而后每月还给予300元生活费和200元医药费。
回顾10年,李黔冀喜忧参半,忧的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喜的是艾滋感染者敢于直面社会维权了。
10年中,他自揭家丑——调查医院违法采血现象,并撰文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而后遭到打击报复,人生跌宕起伏;
10年后的今天,他唤醒了因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敢于用真名真姓直面社会维权。他有多个头衔,有艾滋病患者尊称他“李哥”,有艾滋孤儿认他做干爸爸。他就是“拉响邢台艾滋警报第一人”——河北邢台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科长李黔冀。
是他拉响了艾警报
3月17日,记者来到李黔冀的办公室。
因为熟识,他便先入为主了,“邢台在解决输血艾滋病感染问题上,目前有了很大进步。对了,最近有一个艾滋患者打官司维权,在证据相对完整的情况下,官司却输了!”
李黔冀嘣豆一样说了一通,记者未能插上话。
10年来,李黔冀举报邢台部分医院违法采血、邢台中心血站违法从外地购买问题血液;而后,为感染艾滋病患者奔走维权。他几乎“神经质似的”,无论走到哪里,艾滋病问题总挂在嘴边。
曾代理过邢台5例艾滋病患者维权官司的河北珠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珍这样评价李黔冀:在邢台输血感染艾滋病问题上,患者从沉默到敢于用真名真姓直面社会,李黔冀功不可没。
记者提议一起去艾滋患者家里探访。
“只要是为大家(艾滋病患者)的事,只要能推进解决邢台艾滋病问题的事,我都答应。” 李黔冀回答得很爽快。
李黔冀和记者从邢台出发,赶往100公里外的沙河市綦村镇纸房村刘入妮家。
从邢台前往沙河市纸房村,沿途经过数个村庄,每到一处,李黔冀都要给记者讲解一番这里的艾滋感染情况。
自1997年6月,李黔冀以职务行为调查邢台所辖各县艾滋感染者情况以来,他脑袋里积累了感染者名单不下六七十人。10年来,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第三辆摩托车买了不到两年时间,里程已达6500公里(截止记者采访时)。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纸房村。进入该村庄前,李黔冀叮嘱记者要紧跟其后,否则被人发现采访就要受阻。对于邢台艾滋病问题,乡镇政府对每个感染者家庭实行包干到人负责稳定工作。
进刘入妮家之前,李黔冀在村里一个小卖部里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牛奶。
迎接我们的是艾滋感染者刘入妮的丈夫秦增恒。
刘入妮是在2005年3月24日被检测出感染HIV-1抗体阳性(艾滋病)的。
当时,沙河市卫生局(2004)8号文件要求,对本辖区内行政自然村既往有偿供血(浆)和有受血(浆)史人群,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经纸房村村医调查,刘入妮曾在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显德汪医院输过血。
2006年10月12日,刘入妮将显德汪医院告上邢台桥西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一审败诉,刘入妮又上诉到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年6月19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刘入妮上诉,维持原判。
令人欣慰的是,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其中第18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审查后或裁定再审或裁定驳回申请。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
秦增恒告诉记者,他已向邢台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再审申请,即使被驳回,还可以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甚至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秦增恒表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官司打到底。
离开刘入妮家,记者跟随李黔冀来到沙河市柴关乡安河村刘林(化名)家。
据李黔冀介绍,刘林母亲生刘林时住医院,没想到输血时感染了艾滋病,刘林父亲因与妻子接触感染了此病。父母离开人世后,12岁的刘林不幸也被查出受到感染。
如今,刘林和79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自从刘林的父母被检测感染艾滋病后,李黔冀就鼓励他们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但他们比较保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按照2005年国务院发出的相关要求,学校应免除艾滋孤儿所有费用。然而刘林并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
李黔冀得知后,与河南郑州一家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组织取得联系,对方愿意供刘林在河南郑州读书。此行刘林家,李黔冀主要是为此事征求刘林姑妈的意见。
对这个好消息,刘林懂事地说:“能否去河南读书,还要跟姥姥商量,因为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照顾奶奶。”
为关注艾滋问题不怕受打击
1997年6月到1998年5月,李黔冀以职务行为历时近一年,秘密对邢台所辖部分医院违法自采血现象进行了调查。
1998年5月20日,他将各医院违法采血现象,以所见所闻,撰写出带有思考性的文章《自采血液,伸向生命的魔爪》发表在河北某报上。报道对邢台市严重存在的血液管理混乱状况进行了披露。同年9月12日,他突然从血站宣传科员的岗位,调到卫生局和血站(记者注:两个单位在一座大楼)大门口当起了门卫。
那个时候,李黔冀的处境很糟糕,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仍然为艾滋感染者维权呼吁。沙河市一些感染艾滋成员刘显红、张记录、许凤英、刘入妮等,在李黔冀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司法维权最终得到了数额不等的经济补偿。这时,李黔冀又写了一份《呼唤良知》的44页材料,将自己的遭遇和邢台血液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再次投书河北某报。
随后,河北某报派出记者,跟随李黔冀深入山区艾滋感染者家庭、秘密打入医院内部进行调查暗访,于1999年3月23日,以“红色惊叹号”系列报道方式推出《自采血,医院公开的秘密》《医院为何铤而走险》《血液也该打假》《跨省贩血触目惊心》等报道。
此组报道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作出批示,原河北省副省长杨迁也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邢台市卫生系统一些责任人受到处分,血站站长贾杨莉停止行使站长职权(记者注:2001年恢复)。李黔冀也从“看大门”调回宣传岗位。
艾滋病潜伏期一般长达8年至10年。2004年7月,邢台市卫生局就曾指出,1995年前后在局部地区采供血造成艾滋病传播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星星之火”得不到控制,将发展成“燎原”之状。
李黔冀近距离接触过的艾滋感染者不胜其数,每当得知邢台市所属辖区有人感染艾滋病毒,他都会亲自去了解情况。有的感染者经过艰难维权得到了应有赔偿,也有的去世后至今,仍没有讨回一个公道。
每当提起这些感染者,李黔冀的心就很痛。他太了解那些人了,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因病求医,旧病除——艾滋缠身——最终绝望而去。
李黔冀感慨地说,社会需要一种秩序,司法需要一种程序,良知需要发现,愿医院勇敢承担责任,死者在九泉之下也好安眠。
2004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播出了《防艾滋不能不翻老账》。这一次李黔冀在节目中开口了。1995年9月,邢台中心血站非法购买山西血,李黔冀作为血站宣传人员,多次向站长提出意见,并呈交了书面建议。后又向邢台市委递交了书面材料《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文中称,1998年5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位艾滋病携带者献血40多次,山西省已确认132人被感染。而邢台中心血站从山西违法购买血液时间与报道中艾滋病人疯狂献血时间重合。
节目播出的第二天,邢台中心血站的一位领导对李黔冀说:“没你事了,你歇着吧。”
2004年9月12日,河北某报刊登了由李黔冀参与撰写的《一个三甲医院的艾滋官司》文章,对邢台艾滋病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报道。27日,邢台中心血站副站长徐北军宣布李黔冀待岗处理,理由是他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李黔冀说,待岗时期他要去厕所,都要向看管人员请假,否则查岗时哪怕一分钟看不到人,就扣他50元钱。最惨的一个月,他只领到2.75元工资。
同年11月29日,《中国医药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邢台,盖子还能捂多久》,其中提到了李黔冀的遭遇,引起了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的重视。
由此,李黔冀得以恢复工作。
“我做的一切值了!至少医院不敢再违法采血了,更多无辜者也不会再因输血感染艾滋了。”李黔冀欣慰地说。如今,已升为血站宣传科科长的李黔冀,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常常周末泡在办公室加班。此外,他还帮助艾滋感染者整理一些维权材料,在网络上和艾滋感染者进行一些交流。
艾滋感染者从沉睡到觉醒
李黔冀的QQ聊天工具里,把好友分成这样几个组:媒体朋友、艾滋感染者等。李黔冀说,他不愿在电话里与大家联系,以防被人监控。另外,自从媒体这几年公开报道邢台艾滋病问题后,好多外地患者慕名找到他询问一些维权的知识,慢慢地,他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李黔冀感慨道,这些人本已经很不幸,他们需要乐观,我们就给予他们乐观,让他们充分享受每一分钟的快乐。
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邢台艾滋病问题自发现至今,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起初,媒体在报道中都是隐去感染者真实姓名,而近几年媒体报道都是真名真姓报道。也就是说,艾滋感染者从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到现在敢于直面媒体和社会了。
他们从沉睡中觉醒了。刘入妮刚确诊为感染者时,她和家人都拒绝接受媒体采访,而如今,她要求媒体真名实姓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李黔冀慨言,10年来,邢台艾滋问题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自采血刹住了,大家开始对艾滋病的危害有了真正的认识。政府对此问题的处理态度也有了明显改进。自2006年起,邢台市政府出台规定,为关爱输血感染艾滋患者,每发现感染一例,先给予2万元救助金,而后每月还给予300元生活费和200元医药费。
回顾10年,李黔冀喜忧参半,忧的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喜的是艾滋感染者敢于直面社会维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