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结合语文知识,组织全体学生在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一门课程。它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优化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性”:
一、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组织参与、动脑动手,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动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地发展。
1.选用学生可动的教学内容
以语文知识为载体,选取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点设计活动内容。如低年级的识字赛、看图讲故事,中年级的词语接力、神奇的标点,高年级的语病医生、别具一格的修辞等活动,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所选的内容具有可动性。
2.创设学生想动的教学氛围
在引入新课或活动过程中,可以用情境渲染、实物演示、言语激励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欲望。如低年级课堂教学“动物的尾巴”,小主持人说:“快来看啊,森林召开动物大会了,大家看看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啦!”接着,戴着头饰的小白兔踏着活泼愉快的音乐,嘴上念着“小白兔,白又白,蹦蹦跳跳真可爱”出场了。这样,小主持人的讲述、人物活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个人。
3.使用学生能动的教学形式
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一堂课中,可采用一种或者几种形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 “动” 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首先通过灯光、头饰、音乐等创设一定的说话情境,然后通过说话竞赛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
4.确定让学生会动的教学程序
例如采用“准备层——活动层——总结层”的“三层次”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将活动分为“提示——尝试——点拨——活动——总结”五个过程。只要教学程序科学、合理、有序,就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愉快、学习的乐趣。
二、讲究活动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情感上的愉悦、活动时的轻松自如、思维上的流畅灵活,使自己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达到趣中求知、求发展的目的。
1.内容设计的趣味性
内容设计要避免传统的“填鸭式”,少用枯燥无味的“单口相声”,要紧紧扣住一个 “趣” 字。例如高年级的 “牛年说牛” 活动,活动分为:①认牛字,说出牛的字形特点,每人至少写出五个牛字旁的字并组词,猜有关牛的字谜,说出带牛字的成语;②画牛图,个人画一头自己喜欢的牛,然后标上各部分的名称;③答牛题,牛有几种,属于哪一类动物,牛有几个蹄子,哪个国家斗牛最盛行等;④颂牛德,每个人写一句或者几句赞扬牛的话,夸夸具有牛那样性格特点的人和事。
2.活动方式的趣味性
活动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擂台竞技、问答讨论、改编表演、游戏综艺等方法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活动方式对应于活动内容和目的,并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就能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三、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300多年前就曾讲过:“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这段话的意义是深刻的,尤其是对于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工具,就更需要亲自参与语言实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参观家乡建设,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前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 “热爱祖国” 转化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成为写作搜集、积累的素材。
还可以开展“找错字”的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巷尾,关注招牌书刊,发现错字、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用字。这种活动不失为一种影响深远、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一次 “描绘春天” 的课上,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去凭空想象一些描写春天的语句。而是让他们分散到校园内外,让他们自己找一找春天, 分组讨论,评选“最有新意的发现”,接着全班集中,交流评议。这样,学生就从春色、春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角度观察了春天。
四、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学习的角度说,发展想象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领地广阔,听、说、读、写都有它的活动场所。例如在学习完“狐狸和乌鸦”之后,可以进行故事接力赛“乌鸦和狐狸的儿女们”,让学生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2.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比被动获取知识要有价值得多。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对 “月(rou)”的认识,首先表演有关身体各部分的律动,然后摸摸、想想、找找。摸摸身体各部位,想想各部分最普遍的特征是什么,“月” 表示哪一类型的字,再找找表示身体有关部位的汉字,总结出“月”做偏旁时的形声字的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发现、总结所掌握的知识,一定比被动接受所学的知识要牢固、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李湘蓉)
要优化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性”:
一、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组织参与、动脑动手,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动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地发展。
1.选用学生可动的教学内容
以语文知识为载体,选取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点设计活动内容。如低年级的识字赛、看图讲故事,中年级的词语接力、神奇的标点,高年级的语病医生、别具一格的修辞等活动,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所选的内容具有可动性。
2.创设学生想动的教学氛围
在引入新课或活动过程中,可以用情境渲染、实物演示、言语激励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欲望。如低年级课堂教学“动物的尾巴”,小主持人说:“快来看啊,森林召开动物大会了,大家看看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啦!”接着,戴着头饰的小白兔踏着活泼愉快的音乐,嘴上念着“小白兔,白又白,蹦蹦跳跳真可爱”出场了。这样,小主持人的讲述、人物活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每个人。
3.使用学生能动的教学形式
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一堂课中,可采用一种或者几种形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 “动” 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首先通过灯光、头饰、音乐等创设一定的说话情境,然后通过说话竞赛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
4.确定让学生会动的教学程序
例如采用“准备层——活动层——总结层”的“三层次”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将活动分为“提示——尝试——点拨——活动——总结”五个过程。只要教学程序科学、合理、有序,就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愉快、学习的乐趣。
二、讲究活动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情感上的愉悦、活动时的轻松自如、思维上的流畅灵活,使自己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达到趣中求知、求发展的目的。
1.内容设计的趣味性
内容设计要避免传统的“填鸭式”,少用枯燥无味的“单口相声”,要紧紧扣住一个 “趣” 字。例如高年级的 “牛年说牛” 活动,活动分为:①认牛字,说出牛的字形特点,每人至少写出五个牛字旁的字并组词,猜有关牛的字谜,说出带牛字的成语;②画牛图,个人画一头自己喜欢的牛,然后标上各部分的名称;③答牛题,牛有几种,属于哪一类动物,牛有几个蹄子,哪个国家斗牛最盛行等;④颂牛德,每个人写一句或者几句赞扬牛的话,夸夸具有牛那样性格特点的人和事。
2.活动方式的趣味性
活动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擂台竞技、问答讨论、改编表演、游戏综艺等方法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活动方式对应于活动内容和目的,并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就能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三、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300多年前就曾讲过:“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这段话的意义是深刻的,尤其是对于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工具,就更需要亲自参与语言实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参观家乡建设,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前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 “热爱祖国” 转化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成为写作搜集、积累的素材。
还可以开展“找错字”的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巷尾,关注招牌书刊,发现错字、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用字。这种活动不失为一种影响深远、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一次 “描绘春天” 的课上,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去凭空想象一些描写春天的语句。而是让他们分散到校园内外,让他们自己找一找春天, 分组讨论,评选“最有新意的发现”,接着全班集中,交流评议。这样,学生就从春色、春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角度观察了春天。
四、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学习的角度说,发展想象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领地广阔,听、说、读、写都有它的活动场所。例如在学习完“狐狸和乌鸦”之后,可以进行故事接力赛“乌鸦和狐狸的儿女们”,让学生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2.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比被动获取知识要有价值得多。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对 “月(rou)”的认识,首先表演有关身体各部分的律动,然后摸摸、想想、找找。摸摸身体各部位,想想各部分最普遍的特征是什么,“月” 表示哪一类型的字,再找找表示身体有关部位的汉字,总结出“月”做偏旁时的形声字的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发现、总结所掌握的知识,一定比被动接受所学的知识要牢固、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李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