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遗传和选择效果研究:Ⅲ.早期世代的变异与遗传进度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都是典型数量性状,F<sub>2</sub>呈常态分布,F<sub>2</sub>与MP几乎相等;F<sub>2</sub>变幅受双亲限制,很少出现超亲个体;裂区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在F<sub>2</sub>和F<sub>3</sub>代正反交均无显著差异。五性状相关值表明产量与脂肪含量的负作用较大,完全粒率与蛋白质含量的负作用较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遗传力和遗传进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在低丘红壤的生态条件下,春大豆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植株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群体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
对大豆群体冠层上部实施不同比例的剪叶、去荚处理和运用二元多项式模型作了大豆群体“源、库”及产量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控制在5.1左右为最适宜。创
采用来自53—24&#176;N野生大豆(Glycine soja)26份为材料,在8—18小时八种光照条件下研究并提出了来自各纬度材料在控光条件下的开花临界光周期(CFCP)。分析代表性纬度野生
1986~1990五年内,应用田间自然发病和盆栽接种病土鉴定方法,对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等14个省市保存的8183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利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同类型内及类型间共15个杂交组合,研究大豆同工酶与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变异的相互关系的结果表明
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理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
通过对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和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指出了三种类型大豆具有相同的胚胎学发育特征,这些特征如下:1.雄性孢原为表皮下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
比较了大豆属14个种的种子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①不同亚属的各种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次之,其它氨基酸含量的位次也基本一致。②大豆属中亚属间种子蛋白的
通过在辽宁沈阳地区三年的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探讨了大豆早熟品种的生育天数、农艺性状、器官平衡、单株生产力、产量构成。随着播期延迟,早熟品种始花前缩短天数较多,始花
本文对大豆种间杂交(Glycine max (L) Merril&#215;G. soja Sieb. and Zucc., G. max&#215;G.gracilis Skvok Tzow)后代的性状表现及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