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自1996年赛制改革以来,经历了运行机制转换,实体化,市场化等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得排球俱乐部逐渐走向市场。本文从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机构设置,经营状况以及人事资源五个方面分析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职业排球 俱乐部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逐渐走向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排球协会于1996年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政策和规定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排球俱乐部的发展,扩大了各俱乐部的自我发展空间。几年来,各俱乐部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全国排球联赛的水平越来越高,观众的上座率和电视收视率也在逐步上升。但在各俱乐部积极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访谈的方法,对当今我国排球俱乐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组织形式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现今俱乐部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队相比较,其变化变化可概括为投资主体由依赖政府的一元化向依托社会的多元化转化,组织形式由行政型的训练单位向社会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转化,决策由政府高度统一向分权型独立决策转化[1]。目前我国有9所俱乐部属于企业赞助式,这种俱乐部没有从实际上脱离专业队形式[2],有15所属于体企联合式。我国职业俱乐部正处在职业化、实体化的转化过程中。
二、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管理机制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绝大多数俱乐部不能按照法人主体独立进行管理经营。而且各级政府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职业俱乐部提供各种方便条件[1]。但是政府的过多介入,其结果可能导致市场规则变形,从而限制乐部市场主体地位的发挥。而且随着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注入,俱乐部产权关系模糊所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3]。总之,当今我国排球俱乐部不能按照法人主体独立经营,政府过多介入的管理方式,影响俱乐部正常运作。
三、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市场机构设置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大多数的俱乐部没有任何内部机构,有内部机构的俱乐部也只有1-2个部门[4],并且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都不符合排球职业化的要求。大多数俱乐部职业化意识不够,达不到盈利的目的,与世界上比较成熟的俱乐部有很大差距。
四、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市场经营状况发展现状的分析
目前国家拨款和排协的赞助远远不能满足俱乐部日常运营的需要,整个排球市场的运作资金不如足、篮球。另外,当前我国排球俱乐部中,仅有4支俱乐部设有专职经营人员,有6支俱乐部无经营人员,其他14支俱乐部的经营人员都为兼职,并且经营结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专业经营人员,而且俱乐部对门票、电视转播权不够重视。由此看出我国的排球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俱乐部未能作为真正的市场个体参与排球市场运作。
五、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俱乐部管理人员发展现状分析
盖洋指出管理者对排球俱乐部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赞助企业方面的管理人员大多不具备体育知识,而运动队方面的管理人员对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非常贫乏,这就很容易造成排球俱乐部的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脱节[4]。
(二)教练员与运动员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教练员中,主教练和助理教练都是从运动员退役下来的“以实践型为主”,只有两家俱乐部配有体能教练,没有一家俱乐部配有科研教练,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很多教练员都是队员退役后执教的,把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有一定困难[5]。
在我国俱乐部中由于运动员的人事关系不清,使运动员的流动比较困难,范围也比较小[3]。在我国职业俱乐部管理方面,体育管理专业出身、专职从事管理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少。在教练员方面,大多数教练员是经验执教,学历偏低。在运动员发展方面,我国存在着后备人才出现萎缩,俱乐部缺乏人才的合理流动,无法促使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六、建议
针对我国排球职业俱乐部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完善俱乐部的组织形式,由目前的赞助行向股份制和企业独资行转变。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政俱分开的管理体制。健全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加快实现俱乐部管理人员职业化。加强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执教能力,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后备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孙鹏,吕梅.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研究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102-103.
[2] 顾晨光,曾倩.我国排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市场培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7-40.
[3] 盖洋,王延奇.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2-36.
[4] 盖洋,孙鹏.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29-32.
[5] 盖洋,符壮.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02-104.
摘 要 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自1996年赛制改革以来,经历了运行机制转换,实体化,市场化等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得排球俱乐部逐渐走向市场。本文从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机构设置,经营状况以及人事资源五个方面分析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职业排球 俱乐部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逐渐走向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排球协会于1996年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政策和规定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排球俱乐部的发展,扩大了各俱乐部的自我发展空间。几年来,各俱乐部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全国排球联赛的水平越来越高,观众的上座率和电视收视率也在逐步上升。但在各俱乐部积极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访谈的方法,对当今我国排球俱乐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组织形式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现今俱乐部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队相比较,其变化变化可概括为投资主体由依赖政府的一元化向依托社会的多元化转化,组织形式由行政型的训练单位向社会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转化,决策由政府高度统一向分权型独立决策转化[1]。目前我国有9所俱乐部属于企业赞助式,这种俱乐部没有从实际上脱离专业队形式[2],有15所属于体企联合式。我国职业俱乐部正处在职业化、实体化的转化过程中。
二、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管理机制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绝大多数俱乐部不能按照法人主体独立进行管理经营。而且各级政府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职业俱乐部提供各种方便条件[1]。但是政府的过多介入,其结果可能导致市场规则变形,从而限制乐部市场主体地位的发挥。而且随着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注入,俱乐部产权关系模糊所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3]。总之,当今我国排球俱乐部不能按照法人主体独立经营,政府过多介入的管理方式,影响俱乐部正常运作。
三、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市场机构设置发展现状的分析
我国大多数的俱乐部没有任何内部机构,有内部机构的俱乐部也只有1-2个部门[4],并且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都不符合排球职业化的要求。大多数俱乐部职业化意识不够,达不到盈利的目的,与世界上比较成熟的俱乐部有很大差距。
四、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市场经营状况发展现状的分析
目前国家拨款和排协的赞助远远不能满足俱乐部日常运营的需要,整个排球市场的运作资金不如足、篮球。另外,当前我国排球俱乐部中,仅有4支俱乐部设有专职经营人员,有6支俱乐部无经营人员,其他14支俱乐部的经营人员都为兼职,并且经营结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专业经营人员,而且俱乐部对门票、电视转播权不够重视。由此看出我国的排球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俱乐部未能作为真正的市场个体参与排球市场运作。
五、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俱乐部管理人员发展现状分析
盖洋指出管理者对排球俱乐部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赞助企业方面的管理人员大多不具备体育知识,而运动队方面的管理人员对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非常贫乏,这就很容易造成排球俱乐部的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脱节[4]。
(二)教练员与运动员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教练员中,主教练和助理教练都是从运动员退役下来的“以实践型为主”,只有两家俱乐部配有体能教练,没有一家俱乐部配有科研教练,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很多教练员都是队员退役后执教的,把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有一定困难[5]。
在我国俱乐部中由于运动员的人事关系不清,使运动员的流动比较困难,范围也比较小[3]。在我国职业俱乐部管理方面,体育管理专业出身、专职从事管理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少。在教练员方面,大多数教练员是经验执教,学历偏低。在运动员发展方面,我国存在着后备人才出现萎缩,俱乐部缺乏人才的合理流动,无法促使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六、建议
针对我国排球职业俱乐部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完善俱乐部的组织形式,由目前的赞助行向股份制和企业独资行转变。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政俱分开的管理体制。健全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加快实现俱乐部管理人员职业化。加强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执教能力,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后备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孙鹏,吕梅.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研究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102-103.
[2] 顾晨光,曾倩.我国排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市场培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7-40.
[3] 盖洋,王延奇.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2-36.
[4] 盖洋,孙鹏.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29-32.
[5] 盖洋,符壮.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