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和写作说明文都是回避不了、绕不过去的硬任务。写说明文就要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用途、成因、结构、功能、特征等加以解说和介绍。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传授知识是这类文体的主要写作目的。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还有一定的困难,与课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这样说,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是初中写作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写作说明文,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话可说,就是写五六百字的最低要求也难以达到;二是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三是不能从中心思想、写作手法上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因而写得不伦不类,既像说明文,又像记叙文;四是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欠妥。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八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对事物作理性说明有一定的困难。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一般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把事物说明白清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要达到课标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读写结合。结合教材中范文的阅读教学,多进行单项训练。如学习了《春蚕到死丝方尽》及《蜘蛛》之后,便指导学生作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单项训练。在阅读教學中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平实说明,什么是生动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平实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生动说明。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在说明文中,使用平实说明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对比较抽象且不易说清楚的事物才采用生动说明的方法。教师可结合这个阅读训练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两件事物作平实和生动说明的练习。
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和实物,让学生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性状和用途,要对事物作理性说明,就必须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这正是八年级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例如说明文《猫》,不仅需要提供关于猫的插图,而且对猫的生理构造、生活习性还要作简单准确的描述,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作具体生动的说明。再如说明文《我校的教学楼》,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关教学楼的数据、资料:建筑面积、整体结构、建筑过程、效益等等,供学生写作时选用。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 指导学生认真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在表达中心、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由于学生从小学到七年级基本上都是写记叙文,八年级才开始写说明文,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是较难区分这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体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猫》那篇习作,如按记叙文写,表达的中心可通过其形状、生活习性的描写,突出其顽皮可爱。如按说明文来写,则应该把重点放在猫的形态、生理构造、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的关系上,并对此作准确、生动、具体的说明。在表现手法上,记叙文应对猫的形态、动作、习性多做生动描写。而说明文则应对猫的特性多作具体、准确的说明。这些都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区别。
四、 应注重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过程中,要做到"表达准确,条理清楚",就必须注意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也即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或以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序,或以空间位置为序,或以事物特点、功能的主次为序准确地说明事物。至于"举例、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只要为其提供具体事例、数据,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是不难掌握的。
五、要注意说明文的语言应通俗易懂。当然这并不是说说明文不需要生动、有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曾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点风趣。"有的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味。例如:(1)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2)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超越于飞机之上。例(1)运用拟人写法,读来颇有情趣。例(2)把蜻蜓和飞机相比,贴切生动,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得更浅显易懂。
总之,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加以恰当引导,说明文的写作是完全可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我们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写出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说明文来。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还有一定的困难,与课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这样说,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是初中写作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写作说明文,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话可说,就是写五六百字的最低要求也难以达到;二是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三是不能从中心思想、写作手法上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因而写得不伦不类,既像说明文,又像记叙文;四是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欠妥。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八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对事物作理性说明有一定的困难。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一般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把事物说明白清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要达到课标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读写结合。结合教材中范文的阅读教学,多进行单项训练。如学习了《春蚕到死丝方尽》及《蜘蛛》之后,便指导学生作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单项训练。在阅读教學中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平实说明,什么是生动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平实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生动说明。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在说明文中,使用平实说明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对比较抽象且不易说清楚的事物才采用生动说明的方法。教师可结合这个阅读训练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两件事物作平实和生动说明的练习。
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和实物,让学生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性状和用途,要对事物作理性说明,就必须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这正是八年级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例如说明文《猫》,不仅需要提供关于猫的插图,而且对猫的生理构造、生活习性还要作简单准确的描述,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作具体生动的说明。再如说明文《我校的教学楼》,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关教学楼的数据、资料:建筑面积、整体结构、建筑过程、效益等等,供学生写作时选用。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 指导学生认真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在表达中心、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由于学生从小学到七年级基本上都是写记叙文,八年级才开始写说明文,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是较难区分这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体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猫》那篇习作,如按记叙文写,表达的中心可通过其形状、生活习性的描写,突出其顽皮可爱。如按说明文来写,则应该把重点放在猫的形态、生理构造、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的关系上,并对此作准确、生动、具体的说明。在表现手法上,记叙文应对猫的形态、动作、习性多做生动描写。而说明文则应对猫的特性多作具体、准确的说明。这些都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区别。
四、 应注重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过程中,要做到"表达准确,条理清楚",就必须注意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也即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或以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序,或以空间位置为序,或以事物特点、功能的主次为序准确地说明事物。至于"举例、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只要为其提供具体事例、数据,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是不难掌握的。
五、要注意说明文的语言应通俗易懂。当然这并不是说说明文不需要生动、有趣,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曾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点风趣。"有的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写得很有趣味。例如:(1)庄稼有了化学朋友,就不怕生物界敌人的进攻了。(2)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超越于飞机之上。例(1)运用拟人写法,读来颇有情趣。例(2)把蜻蜓和飞机相比,贴切生动,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得更浅显易懂。
总之,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加以恰当引导,说明文的写作是完全可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我们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写出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说明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