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是表达性技能,也是难以被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2019年版)均提供了大量说的活动。教师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活动的设计目标,并正确处理说与听、读、看等各项技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表达能力。本文以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修订教材中说的活动为例,分析说的活动的目标,并提出促进说的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说的活动;活动目标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鲁子问,2017)。交际包括口头交际与笔头交际,即英语教学中的说与写。有学者认为,在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说是最难掌握的技能(Nunan,2008)。究其原因,一是口语的发生具有实时性;二是在讲话时,人们无法像写作时那样编辑或修改所想表达的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英语教学曾片面强调读写而忽视听说,因而造成了部分学习者无法用英语与人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这也使得英语学习在一段时间内颇受诟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各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编者都高度重视说的技能及策略培养,在教材中设置了大量说的活动。但是,教材中说的活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设计。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说的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在增减内容时,说的活动被删减或调整得较多。出现这一现象,一是因为高中教材容量较大,部分学校教师无法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二是因为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材活动目标,仅依据个人理解调整教材活动。程晓堂和郑敏(2019)认为,教师在实际使用教材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也可以调整教学活动顺序,但是增减内容和调整顺序时应当考虑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和教材的总体结构(黄正翠,2021)。基于此,本文结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三个不同版本的高中新教材(2019年版),尝试探讨如何定位教材中说的活动,以期为教师正确使用教材提供借鉴。
1.教材中说的活动的形式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普遍设有说的练习。一方面,说的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而基本上每个版本的教材都会在起始页设置说的内容。如人教版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开篇页都会有Look and Discuss活动,学生可以基于板块内的图片进行表达,为单元学习作好铺垫;外研版新教材每个单元的Starting out板块也有相类似的内容,北师大版新教材的Topic Talk板块也体现了对说的技能的重视。
另一方面,在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各版本新教材也体现了对说的内容的高度关注。对比三个版本的教材,我们会发现阅读、听说板块都包含大量说的内容。如北师大版的Activate and share、Read and explore;人教版有专门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 and Talking板块,此外还有阅读语篇前后的讨论,听力中的小组讨论;外研版有小组活动,课后习题中也有基于思维导图的讨论等。
2.教材中說的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Shiffin、Schneider和Anderson提出,外语学习者的口语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陈述性知识形成阶段,学习者通过与目的语的接触,了解有关技能的知识;第二阶段为程序性知识形成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通过大量重复性练习,实践第一阶段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控制加工将其程序化;第三阶段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重构的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创造性地重新组织已经储存的信息,构建新的结构,提高语言运用的效率(转引自鲁子问,2017)。
简言之,口语能力的发展可以被描述为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再到创造性输出的过程。无论哪种形式的口语输出,其前提都是先让学习者通过接触目的语进行大量输入。而在语言学习中,听、读、看都是语言输入的手段,说与写是语言输出的手段。因此,教材中说的内容大多是与听、读、看紧密结合的。教材上的听、读、看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而说的教学,也需要学习者以听、读、看为依托,从听、读、看的资源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表达。基于输入进行输出可以降低输出难度,也能有效保证学习者输出内容的丰富度。新教材中说的活动的设计也是兼有控制性输出和创造性输出的特点。例如,听、读语篇前的活动及听中、读中的说的活动,通常要求控制性输出,学习者需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教材语篇内容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而听后、读后的活动,则多要求创造性输出,学习者既需要结合语篇内容,也要经过自己的深度加工来形成新的认知,并进行有效表达。
《课标》中对说的技能、策略及需达成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清晰的描述。笔者以《课标》中提到的选择性必修及学业水平二级的描述为例,对课标中与说相关的描述加以梳理(见表1)。
由表1可见,与以往不同,《课标》强调社会情境下的真实表达:“比较复杂的语境”“交际场合”等概念的引入,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是真实的交际;“交际角色”“语言运用的得体性”“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等表述,则体现了对真实情境下交际的较高要求。同时,《课标》强调对语言的内化与使用,强调了语言的载体作用。此外,《课标》关注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手段的运用,同时强调了这些手段对表达意义的作用。最后,《课标》还强调交际中的不同思维层级,从描述、概括经历和事实,传递信息,到表达情感,论证观点,将说的能力与思维层级进行关联,体现了对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
下面笔者通过对新教材中说的活动进行梳理和提炼,解读说的活动的目标,并结合教材加以分析。同时,因为教材中说的活动与听、读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笔者在分析时以听、读活动为轴,将说的活动分“听读前”“听读中”“听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描述。 1.听读前:激活已知,引入单元情境
通过对三个版本的新教材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每版新教材都以“说”作为单元的起始活动,同时,几乎所有听、读部分也会以说的活动作为引入。这部分活动可以看作是对单元听、读活动的预热。以北师大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Life Choices为例。在Topic Talk板块,教材中共设计五个活动,除活动2和5外,其他三个活动均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而活动2的评价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口语输出。因此,整个Topic Talk板块可以看作单元说的活动的重点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说的形式激活已知,建构语言,表达意义。
活动1(见图1)的目标是通过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有关该话题的已有知识储备,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对刚刚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该活动以“新的学校生活”为核心概念,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描述新的学校生活并比较其与以往学校生活的异同,表达个人对新的学校生活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最后再思考自己对于新生活的规划。这样的设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学生围绕特定主题,通过记忆检索等手段,寻找与新的学校生活相关的知识储备,建立与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同时,学生对于描述新的学校生活的框架也有了初步了解,便于开展针对单元后续内容的结构化学习。
具体到每节课的听读活动,说依然起着激活学生已知、引入单元情境的作用。如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Unit 1 Teenage life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活动1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② What would you tell a teenager from another country about school life in China?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也是为了激活学生有关此话题的认知与知识储备,为单元阅读语篇的学习打下基础。
2.听读中:建构主题知识,培养语音意识
纵观三套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听读过程中设置说的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主题建构知识,二是培养正确的语音意识。
(1)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基于主题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课标》指出,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形成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教育部,2018)。三套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均依托特定的主题语境而编写,教材中说的活动也紧密围绕主题展开。以《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Lesson 3为例,该语篇讲述了志愿者Zhang Tian的支教生活。编者在读中设计了多个活动,以活动4与活动5为例(见图2),活动4要求学习者从三个宏观层面对Zhang Tian进行描述;活动5聚焦Zhang Tian在不同阶段的感受,要求学习者提炼出其感受,并从文本中找出证据,进而谈论其变化。这两个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建构,并在建构的过程中反复使用语言做事情。这个过程也是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的过程。
(2)培养语音意识
语音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的语音包括重音、语调、节奏、停顿、连读、爆破、同化等。说话者通过语音的变化表达意义。语音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态度、意图、情感等。良好的语音语调能够让学习者在表达时更为自信。较高的口语水平的一个标志是语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程晓堂、郑敏,2019)。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同版本教材对语音意识的培养方式各异。以北师大版《英语》(2019年版)为例,每个单元的Lesson 2会设置专门的Listen and Imitate活动。这一活动通常会让学习者模仿一些功能句的发音,旨在让学生通过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音意识,形成准确、流畅的表达。
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每个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块都包含专门的发音练习活动。这类活动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呈现含有不同字母组合或者音标的词汇,引导学生关注字母读音,同时以相同的发音为基础进行关联。因此,该板块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来系统训练学生的语音,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含有相同音标的单词组合到一起,实现词汇量的扩充。同时,该板块通过把单词放置于句子中,引导学生体会节奏、重读、弱读、连读、爆破等,为学生打好语音基础。
3.听读后:创造性输出——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发展
说是语言的输出形式,而输出与输入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都强调让学生在说的活动中内化和使用语言,听读后的說的活动则不仅强调语言的使用,更强调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发展。以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为例,读后活动是让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Adam is? Why?
② Do you face the same challenges as Adam? What other challenges are you facing?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③ 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dam’s school life and your school life?
以上问题都体现了对高阶思维的培养。如问题①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若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文本信息支持、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运用语言,批判评价思维也得到发展。而问题②和问题③则从语篇人物过渡到了学生自身,要求学生关联自身生活实际,阐述自己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宏观上比较自己与语篇人物所处环境的异同,有助于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口头讨论及回答问题,学生将再次利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发展高阶思维品质。这个过程是进行创造性输出的过程。
听说结合的板块设计也体现了语言与思维融合发展的目标。以外研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Using language板块为例,活动6—8有关说的训练要求如下:
6. Now talk about how the speakers discuss managing their time.
7. Work in pairs.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to discuss ideas for a weekend study plan for English.
8. Work in pairs. Make another weekend plan and have a similar conversation.
活动6要求学生回忆所听语篇内容并总结语篇信息,这是对语篇语言的控制性输出;活动7为表演性任务,教材中有部分语言提示,学习者根据提示完成输出,属于半控制性输出;任务8则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情境中进行输出,属于创造性输出。从完全控制到半控制再到创造性输出,体现了对学生的思维挑战逐渐升级。同时,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输出,学生都需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进行表达,实现对语言的内化和使用。
在准确理解说的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切实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依据目标作出调整,以促进说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 在主题语境下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一节课的正确逻辑应该是在已知与新知间建立联系,在已知的基础上发展新知,最终实现知识的生成。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关注,因而也就无法让学生在其新知和已知间建立关联。各版本高中新教材中说的活动都以主题语境为依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语境,并采用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音视频资源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已知和多种感官,让学生浸润在主题语境下,并引导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2. 恰当使用教材中不同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主题意义,发展思维品质
教材的活动设计遵循语言发展及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师应运用好教材中不同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表达意义,实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在对教材活动逐一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深度理解之后,增减或修改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亦应关注对主题意义的挖掘,同时关注不同的思维层级,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讨论和反思,鼓励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3.采取多种口语活动方式,促进学生有效表达
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口语活动方式,如背诵文段、复述故事、描述图片、就某一主题发表个人观点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同伴讨论,利用同伴之间的信息差促成新的学习。王蔷指出,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激发灵感,产生顿悟,以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悟,达到真实输出的目的(转引自王为忠,2021)。要实现有效的同伴讨论,教师需要围绕主题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思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广泛拓展(王为忠,2021)。
综上所述,说是运用语言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均高度重视说的活动。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正确处理说与其他各项技能的关系,正确理解教材中说的活动的目标,并基于对目标的正确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来开展教学,在说的活动中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度挖掘和表达,让说的活动在英语学习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Nunan, D. 2008.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南京:译林出版社.
程晓堂, 郑敏. 2019. 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2019年版)[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黄正翠. 2021. 深入解讀教材阅读活动,切实提高目标达成度——以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新修订教材阅读活动为例[J]. 英语学习, (2): 13—18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鲁子问. 2017. 英语教学论(2017年版)[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为忠. 2021. 中学英语综合技能板块的教学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5): 32—36
栗瑞莲,北京市海淀区中学英语教研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说的活动;活动目标
前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鲁子问,2017)。交际包括口头交际与笔头交际,即英语教学中的说与写。有学者认为,在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说是最难掌握的技能(Nunan,2008)。究其原因,一是口语的发生具有实时性;二是在讲话时,人们无法像写作时那样编辑或修改所想表达的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英语教学曾片面强调读写而忽视听说,因而造成了部分学习者无法用英语与人进行口头交流的情况,这也使得英语学习在一段时间内颇受诟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各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编者都高度重视说的技能及策略培养,在教材中设置了大量说的活动。但是,教材中说的活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设计。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说的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在增减内容时,说的活动被删减或调整得较多。出现这一现象,一是因为高中教材容量较大,部分学校教师无法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二是因为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材活动目标,仅依据个人理解调整教材活动。程晓堂和郑敏(2019)认为,教师在实际使用教材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也可以调整教学活动顺序,但是增减内容和调整顺序时应当考虑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和教材的总体结构(黄正翠,2021)。基于此,本文结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外研版三个不同版本的高中新教材(2019年版),尝试探讨如何定位教材中说的活动,以期为教师正确使用教材提供借鉴。
教材中说的活动分析
1.教材中说的活动的形式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普遍设有说的练习。一方面,说的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而基本上每个版本的教材都会在起始页设置说的内容。如人教版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开篇页都会有Look and Discuss活动,学生可以基于板块内的图片进行表达,为单元学习作好铺垫;外研版新教材每个单元的Starting out板块也有相类似的内容,北师大版新教材的Topic Talk板块也体现了对说的技能的重视。
另一方面,在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各版本新教材也体现了对说的内容的高度关注。对比三个版本的教材,我们会发现阅读、听说板块都包含大量说的内容。如北师大版的Activate and share、Read and explore;人教版有专门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 and Talking板块,此外还有阅读语篇前后的讨论,听力中的小组讨论;外研版有小组活动,课后习题中也有基于思维导图的讨论等。
2.教材中說的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Shiffin、Schneider和Anderson提出,外语学习者的口语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陈述性知识形成阶段,学习者通过与目的语的接触,了解有关技能的知识;第二阶段为程序性知识形成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通过大量重复性练习,实践第一阶段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控制加工将其程序化;第三阶段是对程序性知识进行重构的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创造性地重新组织已经储存的信息,构建新的结构,提高语言运用的效率(转引自鲁子问,2017)。
简言之,口语能力的发展可以被描述为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再到创造性输出的过程。无论哪种形式的口语输出,其前提都是先让学习者通过接触目的语进行大量输入。而在语言学习中,听、读、看都是语言输入的手段,说与写是语言输出的手段。因此,教材中说的内容大多是与听、读、看紧密结合的。教材上的听、读、看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而说的教学,也需要学习者以听、读、看为依托,从听、读、看的资源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表达。基于输入进行输出可以降低输出难度,也能有效保证学习者输出内容的丰富度。新教材中说的活动的设计也是兼有控制性输出和创造性输出的特点。例如,听、读语篇前的活动及听中、读中的说的活动,通常要求控制性输出,学习者需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教材语篇内容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而听后、读后的活动,则多要求创造性输出,学习者既需要结合语篇内容,也要经过自己的深度加工来形成新的认知,并进行有效表达。
活动目标设定的理论依据
《课标》中对说的技能、策略及需达成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清晰的描述。笔者以《课标》中提到的选择性必修及学业水平二级的描述为例,对课标中与说相关的描述加以梳理(见表1)。
由表1可见,与以往不同,《课标》强调社会情境下的真实表达:“比较复杂的语境”“交际场合”等概念的引入,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是真实的交际;“交际角色”“语言运用的得体性”“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等表述,则体现了对真实情境下交际的较高要求。同时,《课标》强调对语言的内化与使用,强调了语言的载体作用。此外,《课标》关注多种语言或非语言手段的运用,同时强调了这些手段对表达意义的作用。最后,《课标》还强调交际中的不同思维层级,从描述、概括经历和事实,传递信息,到表达情感,论证观点,将说的能力与思维层级进行关联,体现了对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
教材中说的活动的目标解读
下面笔者通过对新教材中说的活动进行梳理和提炼,解读说的活动的目标,并结合教材加以分析。同时,因为教材中说的活动与听、读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笔者在分析时以听、读活动为轴,将说的活动分“听读前”“听读中”“听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描述。 1.听读前:激活已知,引入单元情境
通过对三个版本的新教材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每版新教材都以“说”作为单元的起始活动,同时,几乎所有听、读部分也会以说的活动作为引入。这部分活动可以看作是对单元听、读活动的预热。以北师大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Life Choices为例。在Topic Talk板块,教材中共设计五个活动,除活动2和5外,其他三个活动均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而活动2的评价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口语输出。因此,整个Topic Talk板块可以看作单元说的活动的重点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说的形式激活已知,建构语言,表达意义。
活动1(见图1)的目标是通过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有关该话题的已有知识储备,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对刚刚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该活动以“新的学校生活”为核心概念,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描述新的学校生活并比较其与以往学校生活的异同,表达个人对新的学校生活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最后再思考自己对于新生活的规划。这样的设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学生围绕特定主题,通过记忆检索等手段,寻找与新的学校生活相关的知识储备,建立与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同时,学生对于描述新的学校生活的框架也有了初步了解,便于开展针对单元后续内容的结构化学习。
具体到每节课的听读活动,说依然起着激活学生已知、引入单元情境的作用。如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Unit 1 Teenage life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活动1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② What would you tell a teenager from another country about school life in China?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也是为了激活学生有关此话题的认知与知识储备,为单元阅读语篇的学习打下基础。
2.听读中:建构主题知识,培养语音意识
纵观三套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听读过程中设置说的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主题建构知识,二是培养正确的语音意识。
(1)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基于主题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课标》指出,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形成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教育部,2018)。三套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均依托特定的主题语境而编写,教材中说的活动也紧密围绕主题展开。以《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Lesson 3为例,该语篇讲述了志愿者Zhang Tian的支教生活。编者在读中设计了多个活动,以活动4与活动5为例(见图2),活动4要求学习者从三个宏观层面对Zhang Tian进行描述;活动5聚焦Zhang Tian在不同阶段的感受,要求学习者提炼出其感受,并从文本中找出证据,进而谈论其变化。这两个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建构,并在建构的过程中反复使用语言做事情。这个过程也是从输入到控制性输出的过程。
(2)培养语音意识
语音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的语音包括重音、语调、节奏、停顿、连读、爆破、同化等。说话者通过语音的变化表达意义。语音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态度、意图、情感等。良好的语音语调能够让学习者在表达时更为自信。较高的口语水平的一个标志是语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程晓堂、郑敏,2019)。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同版本教材对语音意识的培养方式各异。以北师大版《英语》(2019年版)为例,每个单元的Lesson 2会设置专门的Listen and Imitate活动。这一活动通常会让学习者模仿一些功能句的发音,旨在让学生通过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音意识,形成准确、流畅的表达。
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每个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块都包含专门的发音练习活动。这类活动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呈现含有不同字母组合或者音标的词汇,引导学生关注字母读音,同时以相同的发音为基础进行关联。因此,该板块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来系统训练学生的语音,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含有相同音标的单词组合到一起,实现词汇量的扩充。同时,该板块通过把单词放置于句子中,引导学生体会节奏、重读、弱读、连读、爆破等,为学生打好语音基础。
3.听读后:创造性输出——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发展
说是语言的输出形式,而输出与输入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都强调让学生在说的活动中内化和使用语言,听读后的說的活动则不仅强调语言的使用,更强调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发展。以人教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为例,读后活动是让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Adam is? Why?
② Do you face the same challenges as Adam? What other challenges are you facing?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③ 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dam’s school life and your school life?
以上问题都体现了对高阶思维的培养。如问题①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若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文本信息支持、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运用语言,批判评价思维也得到发展。而问题②和问题③则从语篇人物过渡到了学生自身,要求学生关联自身生活实际,阐述自己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宏观上比较自己与语篇人物所处环境的异同,有助于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口头讨论及回答问题,学生将再次利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发展高阶思维品质。这个过程是进行创造性输出的过程。
听说结合的板块设计也体现了语言与思维融合发展的目标。以外研版《英语》(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 Unit 1 Using language板块为例,活动6—8有关说的训练要求如下:
6. Now talk about how the speakers discuss managing their time.
7. Work in pairs.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to discuss ideas for a weekend study plan for English.
8. Work in pairs. Make another weekend plan and have a similar conversation.
活动6要求学生回忆所听语篇内容并总结语篇信息,这是对语篇语言的控制性输出;活动7为表演性任务,教材中有部分语言提示,学习者根据提示完成输出,属于半控制性输出;任务8则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情境中进行输出,属于创造性输出。从完全控制到半控制再到创造性输出,体现了对学生的思维挑战逐渐升级。同时,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输出,学生都需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进行表达,实现对语言的内化和使用。
促进说的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建议
在准确理解说的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切实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依据目标作出调整,以促进说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 在主题语境下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一节课的正确逻辑应该是在已知与新知间建立联系,在已知的基础上发展新知,最终实现知识的生成。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关注,因而也就无法让学生在其新知和已知间建立关联。各版本高中新教材中说的活动都以主题语境为依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语境,并采用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音视频资源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已知和多种感官,让学生浸润在主题语境下,并引导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2. 恰当使用教材中不同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主题意义,发展思维品质
教材的活动设计遵循语言发展及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师应运用好教材中不同层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表达意义,实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在对教材活动逐一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深度理解之后,增减或修改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亦应关注对主题意义的挖掘,同时关注不同的思维层级,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讨论和反思,鼓励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3.采取多种口语活动方式,促进学生有效表达
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口语活动方式,如背诵文段、复述故事、描述图片、就某一主题发表个人观点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同伴讨论,利用同伴之间的信息差促成新的学习。王蔷指出,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激发灵感,产生顿悟,以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悟,达到真实输出的目的(转引自王为忠,2021)。要实现有效的同伴讨论,教师需要围绕主题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思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广泛拓展(王为忠,2021)。
结语
综上所述,说是运用语言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均高度重视说的活动。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正确处理说与其他各项技能的关系,正确理解教材中说的活动的目标,并基于对目标的正确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来开展教学,在说的活动中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度挖掘和表达,让说的活动在英语学习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Nunan, D. 2008.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南京:译林出版社.
程晓堂, 郑敏. 2019. 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2019年版)[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黄正翠. 2021. 深入解讀教材阅读活动,切实提高目标达成度——以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新修订教材阅读活动为例[J]. 英语学习, (2): 13—18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鲁子问. 2017. 英语教学论(2017年版)[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为忠. 2021. 中学英语综合技能板块的教学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5): 32—36
栗瑞莲,北京市海淀区中学英语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