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从高龄人生存质量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因转子间骨折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年龄>75岁)共80例,随机分人工股骨双动头组(A组)和PFNA组(B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对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评价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生存质量。
结果A、B组患者术前术后失血量,术前、术后两组平均Hg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1、0.276),平均手术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平均下地完全负重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在术后2周和3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术前的EQ-5D各项维度人数构成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两组构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年,各项维度人数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PFNA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相比,具有更早下地负重,术后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等优点,长期随访同样可获得与PFNA相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