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瘤生存” “居家宁养”≠等死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的滑膜肉瘤患者魏某之死,迅速发酵成为微信刷屏的网络事件。那么,身患癌症的晚期患者,到底是在医院坚持治疗?还是在家里“居家宁养”?怎样呵护生命,进行临终关怀?
  “带瘤生存”并非等死
  传统的肿瘤治疗思路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能放过一个”,但是,持续不规范的手术、放化疗治疗,可能出现临床上“过度治疗”。临床实践表明,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少数患者因追求“无瘤生存”,甚至导致“瘤去人亡”、“走”得更快。
  晚期肿瘤患者,要想达到根治一般不大可能。在正规三甲医院肿瘤专科,治疗一般都是按照标准流程来进行的。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为主,虽有不少新技术手段涌现,但其疗效尚未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对于一些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肿瘤,以及低度恶性的淋巴瘤,或经过多次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或处于疾病晚期,基础状况差或因年龄及脏器功能状况限制,无法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主流医学治疗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带瘤生存”。
  临床上,患者可以在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化、多学科、个体化治疗后,结合姑息治疗医学“带瘤生存”。当然,“带瘤生存”不是简单地等死,而是通过对患者完全、主动、全程的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和有效控制,使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尽可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与癌症“苦斗”并不一定能赢,将癌症也变成像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让它们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带瘤生存”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更简单地说,就是让肿瘤患者及家属“少受罪、活得好、走得安详”。此外,患者可以积极考虑参与国内外新药的临床试验,从新疗法中得到目前国际上最好的治疗,或能找到可能治愈或提高疗效的机会。正规新药临床试验均是免费的,且可能比标准疗法更安全或更有效。
  “居家宁养”活得更好
  一些患者不相信专业医院医生的话,而非常相信周围的亲友、病友或广告上各种推荐和吹嘘,相信偏方治大病,砸锅卖铁也要尝试各种形式的高价“忽悠式治疗”,结果往往是耽误了疾病治疗,最终“人财两空”。还有的患者和家属过分消极,自我放弃治疗。遇到患者疼痛难忍,家人更加手足无措。患者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肉体,让家属也备受煎熬。
  “居家宁养”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让患者活更久,活得更好,回归到医疗存在的价值本原。有些晚期恶性癌症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时,可以考虑回到家里去“居家宁养”,与亲人在一起,并接受镇痛治疗、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方面的上门医疗服务。或者,请医务人员提供定期上门服务、电话咨询,随时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指导、辅助家属正确地做好临终关怀。
  选择“居家宁养”时,首先应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的状况,制定患者在“居家宁养”中的疼痛治疗、症状控制等基础用药。其次,帮助家属做生理和心理上的全方位舒缓治疗、护理指导等。通过姑息治疗和心理慰藉的方法来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症状及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样,患者心情放松,病情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癌症末期,患者最缺的是临终关怀。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患者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享受亲人的陪伴,不仅减轻了身体上的极端痛苦,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抚慰与支持,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在相对平静舒适环境中延长生存期。
  别一味拒绝中医
  手术和放化疗都可能杀不死癌细胞,中医就能管用吗?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对中医治疗效果心生疑惑,常常拒绝中医。事实上,中医药的优势是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提高免疫功能,配合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疗效,促进“带瘤生存”的状态。
  中医治肿瘤,不是想象的那样熬熬中药、泡泡药澡以及针灸等。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正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由单一成分向联合应用进行纵深研究。临床上,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显著。此外,对于已经发展为全身性病变的晚期肿瘤患者,中药还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化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中西医抗癌,有点像皮鞋与草鞋,各具特色。我们不能光穿着皮鞋,就忘记穿草鞋的优点。中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治疗多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对多数的癌症患者,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看待癌症。
  肿瘤仍是当今医学界的难治之症,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医药抗癌的优势和弱点,不能以偏概全。中医药治疗肿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早期发现的肿瘤应尽早设法手术治疗,须放化疗的患者仍应听从医生安排接受治疗,不能轻信一些夸大中医药治癌的虚假廣告。
其他文献
黄女士上了公交车后,便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玩了起来。突然前面一辆出租车抢道,公交车司机赶紧来个急刹车,全车乘客猝不及防,齐刷刷地往前猛扑了一下。黄女士正在专心玩手机,身子往前猛一扑,然后头部又猛一扭转,顿觉颈脖子僵住了,一动都不能动,且疼痛向后脑勺放射,同时头也晕了起来,还想呕吐。在车上乘客的帮助下,黄丽丽下了车,急忙向附近的医院走去。后来,被医生诊断为寰枢关节错位。  我们知道,脊柱是支撑整个身体骨
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是一种血管病,虽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在40岁以上逐步形成,但年轻人亦可能患上此病。临床观察发现,当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它还可以在人的眼、鼻等器官上出现异常变化,成为一种特殊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也可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因此,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血管是否已经出现粥样硬化,不妨看看是否有以下5种“报警信号”:  1.角膜老年环  有一部分中老年人,其眼角膜周围会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称为角膜老
我一亲戚今年39岁,患有牛皮癣多年,曾断续用过阿维A胶囊。最近一次服用是在 3个月前。她很想再要一个孩子,但听说该药具有强烈的致畸性,停药两年内不能怀孕。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尽快清除该药的残留毒性,尽快要孩子?怀孕后该如何用药?  河南 石先生  石先生:  阿维A是治疗银屑病(牛皮癣)一种比较独特的药物,特别是在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顽固性斑块状银屑病中应用较多。阿维A属于维生素A的衍生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已成为当前一种常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下列病理改变有关:  (1)隔离胃和食管下端的“闸门”(医学上称为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严;  (2)胃发生不正常的逆向蠕动,把胃液推向食管方向;  (3)食管正常蠕动力(清理能力)减弱,反流到食管里的胃液不易清除;  (4)胃酸度增高;  (5)胃液成分对食管黏膜的侵蚀。  当今所有治疗胃-食管反流的药物,都是“有的放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爱美的人和关注自身健康的人也更多了,来我科“点痣”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经常有患者会问:点痣之后,可以吃酱油吗?大家普遍认为,痣是黑色的(确切地说是褐色至棕褐色的),和酱油颜色差不多,那是不是吃了酱油会加重点痣之后的色素沉着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人体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每个人都有色素痣,只是多少不一样而已。“点痣”是用物理方法将痣细胞破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物理
经常有患者问我:心衰了还能不能运动?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习惯,认为有病了就得养着,养着的意思就是不能动,生怕动一下就会出什么意外,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老先老腿”,意思就是说,人腿部肌肉力量逐渐丧失,慢慢人就老了。心力衰竭是一个慢性消耗性疾病,长久不动的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心衰患者肌肉力量的丧失是很显著的,为保持肌肉的力量,同时促进心衰的康复,心衰患者一定要动。  
我的侄子(6岁)患有脱肛,在大便的时候直肠外露大约5~6厘米,有时2~3厘米。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江西 梁先生  梁先生:  小儿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黏膜脱垂,多发生于1~5岁小儿,主要原因是由于素体虚弱多病,大便秘结,经常努挣排便;或长期腹泻;或经常咳嗽、哮喘、哭叫,腹压增高;或身体消瘦,直肠周围间隙组织瘦薄、松弛、缺乏支撑等。加上小儿发育未臻完善,直肠角较直,大便较易直接冲击直肠黏膜
不久前读到国外一篇报道,戏称中国是“世界最甜的国家”,当然这不是讲我国产糖多,而是说糖尿病发病率高,患者多,此话不假。一项全国性健康调查报告称,公职人员血糖异常者高达9.8%。这和业内人士估计国人糖尿病发病率在10%左右是一致的。  记得我当实习医生的时候,一位糖尿病患者常常被像我这样的“小大夫”问来问去很多遍,因为那时的糖尿病患者难得一见呀。20多年前,糖尿病发病率还在5%左右,现在一晃就飙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