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我来到了卡塔尔多哈,参与“北京大学-卡塔尔大学学生文化交流项目”,
在大漠与海洋的交界之国,我开始了七天的探险。说是探险并不夸张,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东,之前对这片神秘土地的了解,
仅限于电视报纸上频繁出现的关键词“石油”“战争”“难民”。
来到这里,我才看到真实的阿拉伯世界,
目睹卡塔尔的多彩特色文化,感受到卡塔尔人的热情好客与真诚直率。
古代丝绸之路时,卡塔尔已是重要枢纽,2014年中卡两国成为“一带一路”伙伴,
2016年中卡文化年,北大学子到访多哈,再续千年前的中卡友谊。
瓦其夫夜市丰富的阿拉伯风味
在卡塔尔的七天可谓“七彩”。“七彩”在于阿拉伯世界文化习俗的丰富多彩,到访后才发现,对于这个国家的“先见”是多么单调失色。出访前,我对这里的印象跳不出“头巾长袍”“骆驼沙漠”“富得流油”。仅仅七天后,简单的预设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初尝真实而多样的卡塔尔文化社会后只言难尽的感受。我看见超越鲜明迥异的阿拉伯文化、卡塔尔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前瞻的发展思路。卡塔尔人热情好客,让我感觉和他们心心相连。
到达卡塔尔后的短短5个小时,神奇探险开启。在卡塔尔的第一顿午饭是也门菜。我们在地板上席地围坐,一钵钵热腾腾的手抓饭配着大饼、沙拉端了上来,米饭中埋着大块的牛羊鸡肉,还有其他未见过的新鲜菜式。正要用筷子夹时,阿拉伯大叔已不客气地上手开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手抓吃饭,之后卡塔尔同伴教了我正确的抓饭手势:右手指尖抓取少量米饭,四指托住米饭,大拇指推搓入口。用手进食是阿拉伯的一种饮食习俗,手抓吃法我们看着新奇,但筷子、刀叉不也只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习俗,哪有野蛮文明之高下。几百年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用筷子夹来夹去地吃饭,也会觉得又新奇又心急吧。这是文化冲击第一波。
夜幕降临,从清真寺高塔上传来当日最后一次祷告的悠长呼吁,入夜的瓦其夫市场(著名多哈夜市)灯火通明。仿佛时空穿越,我们回到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世界。空气里弥漫着阿拉伯水烟那薄荷混合葡萄香的味道;街灯不用电,而是封印在玻璃柱中的跃动火苗,不同肤色面孔的人们三两露天而坐,街道两旁遍布阿拉伯各国风味餐馆。在瓦其夫夜市,我们像见到了糖果山的小孩,兴奋好奇,流连忘返,每一家门店、每一位店主都是我们了解阿拉伯文化传统的一扇门。瓦其夫夜市成了我们味蕾探险的必去之地:也门、埃及、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来到多哈,我们才发现以“阿拉伯风味”概括丰富多样的阿拉伯菜式是多么简单粗暴。
除了美食,我们还看到了骆驼鹦鹉、鹰隼骏马、金银剑器、五彩头纱、奇香珍宝……从卡塔尔民族服饰、民宿晚餐到大漠越野、骆驼骑行,我们全方位体验阿拉伯文化的多彩,及卡塔尔文化的独特。
越南“茶语”的触动
三年前的暑假,我来到越南,也有一个相似的体会。胡志明、大叻、芽庄、河内,行走在四座城市间,我与河内的一群大学生成为好朋友。我们热烈讨论学习教育、家庭婚姻、全球化等问题,发现我们有许多的共同兴趣爱好,也发现志趣发展上的相似思维。
在观察中,我发现不只是两国的年轻人,中越两个国家在很多方面也有着相似的境遇:全球经济格局里,中越都具有密集劳动力的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优势在慢慢减弱。随之而来的是由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转型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让“人”变得更好,活得更好的需求。
与河内大学生的谈话中,我发现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越南大学文凭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样在全球化的时代我才能更好地积累国际学习与工作经验。我还希望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不要完全分离,教学内容与质量得到提升,我们也能学到更多。”一位美丽的越南女孩说。
希望大学教学能理论结合实践,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准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越南大学生们身上转变成对教育转型的渴望。
这样的所见所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发展”的现实情景,它不再是教科书中的陌生术语。参访大学外,我走入街头小巷、城中乡间。其中,我走访了“茶话”(Tea Talk)组织——一个为弱势青年群体提供精神健康支持的社区组织,这是坐落在社区里的茶馆兼咖啡馆。这个社区的青年儿童有过精神创伤经历。茶话白天营业,晚上变身为社会企业,成了弱势青年聚会的公共空间,活动有圆桌分享、茶话会、吉他等乐器教学、社交之夜、手工课程等。茶话希望在共享、平等的氛围中,让孤僻症、受过精神创伤的青年们互帮互助。
茶话让我想起了北京的打工子弟,以及老家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的随父母移居陌生的大城市却无法正常读书,有的常年与父母相隔孤单无助,有的甚至要早早承担家庭与现实的责任,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打工子弟学校、爱心关怀、慈善行动与义工辅导是我们探索的解决途径,越南也提出了思路:社会企业,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社会组织用商业手段运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互相借鉴应能催生创新之解。
都在探索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卡塔尔人均GDP虽世界排名第二,但它仍是发展中国家。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的卡塔尔,仍与中国、越南一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经济转型与教育改革也是急迫之事。同样,我看到了形式虽异但同样创新的思路。
卡塔尔靠石油发家,不可再生的能源终会穷竭,卡塔尔早早将经济转型提上议程,力抓知识与服务型经济。在卡塔尔王妃谢赫莫扎的推动下,教育上对所有公民免费开放,吸引众多世界名校设立分校的多哈教育城拔地而起,卡塔尔人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育上,借卡塔尔获得2022年足球世界杯主办权之机,莫扎王妃又主持建设“渴望体育场”,斥巨资与曼联合作,将“卡塔尔基金会”的名字写在曼联球衣上;文化艺术上,莫扎王妃带领卡塔尔国家投资局在弹丸之国建造四座世界一流的美术馆,这不仅成为卡塔尔人的饕餮文化盛宴,也推动着卡塔尔旅游业的发展。 卡塔尔对科技进步与现代化张开了怀抱,但在前进中伊斯兰传统仍焕发生机。
在多哈,我听闻女性出门需由直系男性亲属陪同,我几乎不敢相信。我暗自嘀咕:卡塔尔的女性处境就这样?直到读了莫扎王妃的传记,我才了解这位卡塔尔最伟大的女性在教育、慈善和社会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随后,我了解到卡塔尔女性发展的更多——
卡塔尔大学男女分校区上课,但女生比例占到了约3/4;我所接触到的卡塔尔女大学生中,没有毕业想做家庭主妇的。与来自叙利亚的女孩卢莉娅(Loulia)相识的第一个夜晚,我们漫步在多哈瓦其夫夜市,她因叙利亚时局的变化来卡塔尔读大学。我问:“你毕业之后想做什么?”她说最大的爱好是烹饪与美食,虽学习市场营销,但毕业后想回叙利亚创业,经营餐厅。她说:“我一直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会更幸福。”这位未来的阿拉伯女性创业者,让我看到了阿拉伯女孩的坚韧与激情,也让我看到了阿拉伯女性的个人自由与发展空间。
在一次次交谈中,一个真实多样的卡塔尔与阿拉伯世界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这是一个少了偏见多了理解、少了浅见多了历见的图景。我不禁憧憬:相遇于多哈的中国、卡塔尔年轻人,20年后仍能保存对彼此的友谊、对彼此国家文化的理解,那将是双边关系发展中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短短七天,我已觉得和卡塔尔朋友们心心相连。我相信同处丝绸之路上的两国交往会更加深入,结束布鲁金斯多哈中心访问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中心主任的邮件,热情地感谢并向我提供硕士研究等学术交流机会;告别多哈的前一天晚上,这次交流项目负责人吉娜与我拥抱时,我们都已泪目,她说:“你是可以走进我心里的朋友,这是你的第二家乡,随时欢迎回来。”
这份熟悉的感觉,三年前在越南我也同样有过。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驻北京研究中心主任吉列尔莫普利多(Guillermo Pulido)向参会青年分享了他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感受:作为墨西哥人,他来中国后觉得格外亲切,这里的饮食、文化,他和同事都适应,也很喜欢。最重要的是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他感到在家般的亲切。我在越南和卡塔尔的感受,也是如此。
之前去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我感到,这些国家与中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议程——后工业化时代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硬规则,而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责任上再添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平衡;教育个性化改革、素质教育转型早在这些国家开始,而我们则需在城乡教育间均衡、在平等与个性化之间取舍。
责任编辑:尹颖尧
在大漠与海洋的交界之国,我开始了七天的探险。说是探险并不夸张,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东,之前对这片神秘土地的了解,
仅限于电视报纸上频繁出现的关键词“石油”“战争”“难民”。
来到这里,我才看到真实的阿拉伯世界,
目睹卡塔尔的多彩特色文化,感受到卡塔尔人的热情好客与真诚直率。
古代丝绸之路时,卡塔尔已是重要枢纽,2014年中卡两国成为“一带一路”伙伴,
2016年中卡文化年,北大学子到访多哈,再续千年前的中卡友谊。
瓦其夫夜市丰富的阿拉伯风味
在卡塔尔的七天可谓“七彩”。“七彩”在于阿拉伯世界文化习俗的丰富多彩,到访后才发现,对于这个国家的“先见”是多么单调失色。出访前,我对这里的印象跳不出“头巾长袍”“骆驼沙漠”“富得流油”。仅仅七天后,简单的预设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初尝真实而多样的卡塔尔文化社会后只言难尽的感受。我看见超越鲜明迥异的阿拉伯文化、卡塔尔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前瞻的发展思路。卡塔尔人热情好客,让我感觉和他们心心相连。
到达卡塔尔后的短短5个小时,神奇探险开启。在卡塔尔的第一顿午饭是也门菜。我们在地板上席地围坐,一钵钵热腾腾的手抓饭配着大饼、沙拉端了上来,米饭中埋着大块的牛羊鸡肉,还有其他未见过的新鲜菜式。正要用筷子夹时,阿拉伯大叔已不客气地上手开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手抓吃饭,之后卡塔尔同伴教了我正确的抓饭手势:右手指尖抓取少量米饭,四指托住米饭,大拇指推搓入口。用手进食是阿拉伯的一种饮食习俗,手抓吃法我们看着新奇,但筷子、刀叉不也只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习俗,哪有野蛮文明之高下。几百年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用筷子夹来夹去地吃饭,也会觉得又新奇又心急吧。这是文化冲击第一波。
夜幕降临,从清真寺高塔上传来当日最后一次祷告的悠长呼吁,入夜的瓦其夫市场(著名多哈夜市)灯火通明。仿佛时空穿越,我们回到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世界。空气里弥漫着阿拉伯水烟那薄荷混合葡萄香的味道;街灯不用电,而是封印在玻璃柱中的跃动火苗,不同肤色面孔的人们三两露天而坐,街道两旁遍布阿拉伯各国风味餐馆。在瓦其夫夜市,我们像见到了糖果山的小孩,兴奋好奇,流连忘返,每一家门店、每一位店主都是我们了解阿拉伯文化传统的一扇门。瓦其夫夜市成了我们味蕾探险的必去之地:也门、埃及、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来到多哈,我们才发现以“阿拉伯风味”概括丰富多样的阿拉伯菜式是多么简单粗暴。
除了美食,我们还看到了骆驼鹦鹉、鹰隼骏马、金银剑器、五彩头纱、奇香珍宝……从卡塔尔民族服饰、民宿晚餐到大漠越野、骆驼骑行,我们全方位体验阿拉伯文化的多彩,及卡塔尔文化的独特。
越南“茶语”的触动
三年前的暑假,我来到越南,也有一个相似的体会。胡志明、大叻、芽庄、河内,行走在四座城市间,我与河内的一群大学生成为好朋友。我们热烈讨论学习教育、家庭婚姻、全球化等问题,发现我们有许多的共同兴趣爱好,也发现志趣发展上的相似思维。
在观察中,我发现不只是两国的年轻人,中越两个国家在很多方面也有着相似的境遇:全球经济格局里,中越都具有密集劳动力的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优势在慢慢减弱。随之而来的是由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转型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让“人”变得更好,活得更好的需求。
与河内大学生的谈话中,我发现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越南大学文凭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样在全球化的时代我才能更好地积累国际学习与工作经验。我还希望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不要完全分离,教学内容与质量得到提升,我们也能学到更多。”一位美丽的越南女孩说。
希望大学教学能理论结合实践,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准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越南大学生们身上转变成对教育转型的渴望。
这样的所见所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发展”的现实情景,它不再是教科书中的陌生术语。参访大学外,我走入街头小巷、城中乡间。其中,我走访了“茶话”(Tea Talk)组织——一个为弱势青年群体提供精神健康支持的社区组织,这是坐落在社区里的茶馆兼咖啡馆。这个社区的青年儿童有过精神创伤经历。茶话白天营业,晚上变身为社会企业,成了弱势青年聚会的公共空间,活动有圆桌分享、茶话会、吉他等乐器教学、社交之夜、手工课程等。茶话希望在共享、平等的氛围中,让孤僻症、受过精神创伤的青年们互帮互助。
茶话让我想起了北京的打工子弟,以及老家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的随父母移居陌生的大城市却无法正常读书,有的常年与父母相隔孤单无助,有的甚至要早早承担家庭与现实的责任,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打工子弟学校、爱心关怀、慈善行动与义工辅导是我们探索的解决途径,越南也提出了思路:社会企业,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社会组织用商业手段运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互相借鉴应能催生创新之解。
都在探索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卡塔尔人均GDP虽世界排名第二,但它仍是发展中国家。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的卡塔尔,仍与中国、越南一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经济转型与教育改革也是急迫之事。同样,我看到了形式虽异但同样创新的思路。
卡塔尔靠石油发家,不可再生的能源终会穷竭,卡塔尔早早将经济转型提上议程,力抓知识与服务型经济。在卡塔尔王妃谢赫莫扎的推动下,教育上对所有公民免费开放,吸引众多世界名校设立分校的多哈教育城拔地而起,卡塔尔人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育上,借卡塔尔获得2022年足球世界杯主办权之机,莫扎王妃又主持建设“渴望体育场”,斥巨资与曼联合作,将“卡塔尔基金会”的名字写在曼联球衣上;文化艺术上,莫扎王妃带领卡塔尔国家投资局在弹丸之国建造四座世界一流的美术馆,这不仅成为卡塔尔人的饕餮文化盛宴,也推动着卡塔尔旅游业的发展。 卡塔尔对科技进步与现代化张开了怀抱,但在前进中伊斯兰传统仍焕发生机。
在多哈,我听闻女性出门需由直系男性亲属陪同,我几乎不敢相信。我暗自嘀咕:卡塔尔的女性处境就这样?直到读了莫扎王妃的传记,我才了解这位卡塔尔最伟大的女性在教育、慈善和社会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随后,我了解到卡塔尔女性发展的更多——
卡塔尔大学男女分校区上课,但女生比例占到了约3/4;我所接触到的卡塔尔女大学生中,没有毕业想做家庭主妇的。与来自叙利亚的女孩卢莉娅(Loulia)相识的第一个夜晚,我们漫步在多哈瓦其夫夜市,她因叙利亚时局的变化来卡塔尔读大学。我问:“你毕业之后想做什么?”她说最大的爱好是烹饪与美食,虽学习市场营销,但毕业后想回叙利亚创业,经营餐厅。她说:“我一直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会更幸福。”这位未来的阿拉伯女性创业者,让我看到了阿拉伯女孩的坚韧与激情,也让我看到了阿拉伯女性的个人自由与发展空间。
在一次次交谈中,一个真实多样的卡塔尔与阿拉伯世界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这是一个少了偏见多了理解、少了浅见多了历见的图景。我不禁憧憬:相遇于多哈的中国、卡塔尔年轻人,20年后仍能保存对彼此的友谊、对彼此国家文化的理解,那将是双边关系发展中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短短七天,我已觉得和卡塔尔朋友们心心相连。我相信同处丝绸之路上的两国交往会更加深入,结束布鲁金斯多哈中心访问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中心主任的邮件,热情地感谢并向我提供硕士研究等学术交流机会;告别多哈的前一天晚上,这次交流项目负责人吉娜与我拥抱时,我们都已泪目,她说:“你是可以走进我心里的朋友,这是你的第二家乡,随时欢迎回来。”
这份熟悉的感觉,三年前在越南我也同样有过。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驻北京研究中心主任吉列尔莫普利多(Guillermo Pulido)向参会青年分享了他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感受:作为墨西哥人,他来中国后觉得格外亲切,这里的饮食、文化,他和同事都适应,也很喜欢。最重要的是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他感到在家般的亲切。我在越南和卡塔尔的感受,也是如此。
之前去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我感到,这些国家与中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议程——后工业化时代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硬规则,而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责任上再添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平衡;教育个性化改革、素质教育转型早在这些国家开始,而我们则需在城乡教育间均衡、在平等与个性化之间取舍。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