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重大举措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五大子平台之一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科技文献平台”),在科技部邀请的24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研究、规划和初步设计并已提交《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此报告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正式验收。验收意见认为:《研究报告》对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差距与问题的分析符合实际,提出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清晰,总体设计方案合理,建设目标和建议实施项目等具有可操作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加快国家科技信息化建设步伐,重视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加快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实施,增加收入,建立管理协调机制与机构等对策与措施,是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对国家科技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难看出,“科技文献平台”的研究与建设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国科技信息文献系统、国家图书馆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高等院校图书与信息系统、国家专利文献系统、国家标准文献系统、科学技术方法与工艺方法文献系统、国防科技情报系统,以及所有数据库与信息资源加工服务业的一件共同关注的大事,是信息界众望所归的国家重要建设项目!
  
  “科技文献平台”产生的历史背景
  
  大家知道,近15年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加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基本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大力发展信息资源,特别是进行数据库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美国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世界先驱。它从一开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Internet网络,就强调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不但大力发展数据库资源而且将大量已解密的军用信息资源通过Internet转为民用信息资源。美国还首先提出了“路、车、货”的相互依存关系。可喜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我国引进国外网络技术,筹建我国的信息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也曾正确而又及时地强调“货”和“车”的关键作用。十多年来,我国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取得光辉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已有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和利用;我国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重点投资主要流向了包括通讯、计算机和网络在内的“硬件”建设领域,而存量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增量信息资源的引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浩翰的网络信息中很难找到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科技信息和数据,“一站式”信息与知识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很差。另一尖锐的问题则是《研究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十分薄弱,网络信息传输和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95%的上网用户主要是访问国外的网站和数据库。所有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更没有采取全国性的有效措施,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有效的协调管理也十分薄弱。十年来我国的通讯和网络产业尽管已取得惊人进步,但信息资源建设十分薄弱,“有路、有车而无货”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科技部把“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列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这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实行共建共享的国家建设项目,从一提出就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使“科技文献平台”项目抓住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使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前途倍显光明,发展道路豁然开朗!
  “科技文献平台”的建设将使全国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体系服务的能力大为增强。因此,“科技文献平台”的建设对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和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科技文献平台”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面对我国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源系统众多,部门分割、信息资源重复分散现象严重,以及国家没有统一建设规划与计划的局面,《研究报告》在调查历史和现状、博采八大信息系统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准确、清晰地归纳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所存在的八大基本差距:信息基础结构建设有所失衡;科技文献资源数量和质量差距很大;数据库加工与生产能力低;信息加工与服务技术落后;信息共享环境差;产业化水平低;国家投入不足;政府管理体制分割、薄弱。这些差距对我国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和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障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文献平台”的建设正为解决这些“瓶颈”问题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基础建设,而不能简单地采用“跨越”式的发展策略来解决;必须在国家政府和行为的驱动下,重在实践,重在创造支持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以求可持续地发展我国信息资源系统。
  当前,制约我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是:
  ——国家管理体制薄弱的问题;
  ——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问题;
  ——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支持环境问题;
  ——政府通过合理机制增加有效投入问题。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资源建设)分散在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技术监督局(标准文献)和军口有关部门等系统内,相互之间缺乏国家统一的有效协调和管理。20世纪90年代不少部委因机构调整又取消了主管科技信息和图书馆事业的专门司局设置,使信息事业的管理和协调这一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财政部门对信息资源原本不足的投入,即使年年有增,也被这种落后的分割机制所分散,导致重复建设,不成规模。其结果势必造成我国信息基础结构建设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落后。因此,我国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其“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必须首先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行为和驱动做起,特别要搞好国家的统一规划、计划指导和合理投入,否则其他问题都很难解决。
  运行机制是信息资源建设成败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八大信息研究与服务系统分割、共存的局面,给信息资源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国家的投入被各个主管部门和它所属的信息、图书、文献、专利、标准等信息系统所分割,以致信息资源与服务分散,信息资源的加工标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兼容,且国家几十年来建设的信息存量在低水平上重复而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共享;二是分割的信息系统广泛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分散建设自己的局域网络和信息系统,使信息增量在先进的Internet网上也不能有效地畅快链通和兼容,致使“增量”走“老路”,不能带动和盘活信息存量。这一切说明,没有强有力的国家行为,不统一规划,不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不实行分布式网络建设模式,不把全国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机构、信息企业和用户都吸引和调动起来实行“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我国“科技文献平台”,乃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不会成功的。为此,《研究报告》已就“共建共享”的含义提出了6项建议,并强调只有“共建共享”才能使国家的投资更有效,才能迅速提高我国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政府实行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和管理、“共建共享”,不应停留在口号和一系列《研究报告》上,而应注重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实践。
  为了加强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与提高我国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国家和各种财源部门应不断增加投入,这也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投入方面,总量投入要适应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做到按比例稳定增长;对投入的执行,要相对集中。采集内容要统一协调和分工,“共建共享”是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方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已为我们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科技文献平台”建设面临的机遇
  
  20年来,我国科技信息事业及其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建设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很多经验。但也不能不承认有很多问题和教训。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2000年成立虚拟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增加经费推进“共建共享”机制,为科技信息服务业逐步解决问题,带来了曙光。这次科技部会同“科”字口的所有部门,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发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文献平台”的建设,为我国科技信息事业、整个信息界乃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与成功带来了历史机遇。当前,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同样享有这一历史机遇,面临着下列非常好的局面和发展形势: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进入研究实施和开发试点项目的阶段,它的总体发展纲要也将公布,它获得了“科”字口所有部门系统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支持。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但是有关部委联合的重大科技发展项目,而且正在筹划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便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得到根本保障。“科技文献平台”抓住这一机遇,搭上这一“班车”,将肯定会迎来可喜的发展。
  ——建设信息平台,推进“共建共享”是国际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我们的建设不但可以借鉴它们很多成功的经验,而且我们的建设成果也将使我国信息界、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与国际信息社会更好兼容,从而提高我国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信息的能力与水平。
  ——“共建共享”已成为全国信息界信息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呼声,不少政府部门、单位和省市科技信息和文献部门和机构都已开始了自己的“共建共享”规划和建设,已有了相当的积极性和基础,只要国家政策引导,就会“一呼百应”,形成强有力的建设动力。
  ——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需求。它需要一个有效的国家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决定了我国科技信息服务设施与手段建设必须尽快跟上来,并且一定走在前头。因此,在国家优化的政策环境下,建设一个“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加工与服务、信息与网络技术进行总体整合”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已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Sun公司是美国硅谷的一颗灿烂的明星。它是全球最具实力的硬件、软件与服务的供应商之一,也是全球网络计算机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公司自1982年成立以来,业务迅速扩展壮大,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超过130万美元。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Sun公司正把眼光转向中国市场。今年3月中旬,Sun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司考特·麦克尼利先生(Scott McNea
期刊
企业管理者们逐渐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安装了昂贵的信息系统但工作不正常甚至根本不能用;人们不知如何有效地使用它;技术在表面上运行正常,但没能创造预期的商业效益。这种现象就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关注的“信息悖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和对信息技术投资的增长,无论是信息还是信息技术都难以结合起来创造商业价值。由于信息技术商业利益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信息技术增加投资并不意味着可以产生相应的经济
期刊
2003年新春伊始的一个春日,雄伟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群情鼎沸,人流如潮,显得格外热闹。就在这一天,“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颁奖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为我国民办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工作者、企业家欢聚一堂,共同庆贺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所取得辉煌成就。颁奖开始,大家把目光凝聚在主席台上。当一位风度翩翩又带有几分儒雅的年青人走上颁奖台从领导人手中
期刊
杨健 李强  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作为2002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后,各行各业都把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各部门、各地方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南海市、“金税”工程等一批典型。基础条件好的部门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逐渐从大规模的网络设施基础建设转向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更加重视法律法规建设、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发展和应用信
期刊
根据CERT的统计,2002年的安全事件共计82094起、公布的弱点达4129个,相比2001仍然有56%和69%的增长。针对网络中的各种威胁,各组织使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和技术,例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等。安全专家研究发现,安全设备有其技术定位和安全局限性,而安全技术的简单堆砌无法提高系统的安全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以其信息安全和通信保密工程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为支持,结合现代信息安
期刊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
期刊
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五大子平台之一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简称“科技文献平台”)的研究经科技部邀请的24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业已完成,并提交《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报告》。此报告已由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正式验收通过。  参加研究工作的专家,分别来自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国家图书馆系统、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高等院校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系统、国家专利文献系统、国家标准文献系统
期刊
信息网络的基本结构    在信息发布与接收架构方面,经常采用的有传统的客户/服务器2层结构(即C/S结构)和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DB)服务器3层结构(即B/S结构)。这2种结构中后者是从前者发展而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C/S,数据库服务的核心也是一致的,只是由于结构的不同,两者适宜的用户对象不同。但是2层结构C/S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开发和维护成本高,客户端负载重,灵活性差,缺乏开
期刊
自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以来,中央各部委到各省(直辖市)、地市的各级政府部门都积极加入到政府上网工作中来。截止到2003年1月,该工程发起单位已从1999年初的48家增加到1万余家,在gov.cn下的政府网站域名已从1999年1月的982个增加到2003年1月的7796个。政府网站从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
期刊
一、竞争情报软件发展概况    在国外,最初许多竞争情报软件是由商业化情报软件或网络搜集工具转化而来的,到如今各种各样的软件产品层出不穷。例如,IBM公司开发的为用户提供商业情报软件包应用解决方案的商业情报系统(第三代系统)是从第一代的基于用户提问和报告的系统、第二代的数据库仓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用于网页自动跟踪的WebMon系统经过开发成为竞争情报网页跟踪系统[2]。如今,根据竞争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