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北地区次生盐碱水中NO-2-N长期处于较高浓度,严重制约了盐碱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对甘肃省景泰县草窝滩渔农综合示范区(104°7′40″E,37°19′6″N)的定期定点监测,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Duncan's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次生盐碱水体无机氮转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次生盐碱水无机三态氮(NO-;-N、NH+4-N、NO-3-N)及总氮(TN)本底值高,全年均值分别是NO2-N(0.3±0.2)mg/L、NH+4-N(1.93±1.25)mg/L、NO-3-N(2.92±1.5)mg/L、TN(13.91±5.85)mg/L;无机氮占TN比例不超过50%,说明有机氮在次生盐碱水体中所占比例更高;(2)环境因子pH与NO-2-N正相关,与NO-3-N负相关,盐度与NO-3-N负相关,pH和盐度加剧了次生盐碱水NO-2-N的积累;(3)水产养殖显著降低次生盐碱水体中NO-3-N浓度和碳酸盐碱度,显示了盐碱水养殖对次生盐碱水的生态改良功能.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次生盐碱水的渔业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