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港曾经是澳门最为繁华的地方,鳞次栉比的码头、包豪斯建筑风格的沙梨头水上街市、骑楼特色的临街建筑等等,再现了昔日内港浑然天成的朴实感和历史久远的积淀感,漫步在石子小道上,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波光粼粼的水道沿着整个内港,令澳门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感觉。
风光一时 大隐于市
避开新马路的喧嚣繁华,往内港方向走去,第一感触就是古朴,路过的德成按,现在已成典当业展示馆,折扇门、老板视察大厅的天窗、古色游廊,是澳门经典建筑的集合。再往前几步到达的马路口,远远就能看到“1948 PONTE NO. 16”几个大字,这便是16号码头。建于1926年的16号码头坐落于巴素尔打古街,是内港的大码头,这里曾是盛极一时之地,车水马龙,运作日夜不停。而今一切繁华不复,倒是“16号码头”的标志仍镶嵌,因此也就成为重新建设的核心,现在成了离新马路最近的十六浦。“浦”字可解释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用来形容内港,十分贴切,“浦”字又是葡文名称“Ponte16”中“Ponte”码头的音译。现在的十六浦是由12号码头至20号码头改造而成,古老钟楼是十六浦的中心点,400多年前葡国人就是在这里首次登陆澳门。明朝嘉靖13年即1554年时,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经商时,就有妈祖阁,人们也经常按这样的方法来推算妈祖阁的历史,而妈祖阁又与澳门人出海谋生的祈求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一般将内港的历史与妈祖阁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在1751年出版的《澳门纪略》一书中所记载的澳门地图上,可以看到在200多年前,由妈祖阁至青洲,大多区域都是大海。一直到1850年下环街开始填海,把近妈祖阁附近的凹下去地区填平,1866年又开始填海至马路中部。内港的第一个码头是建于1890年的1号码头,是政府船坞,位于妈祖阁前面,码头建筑上面刻有葡国国徽,当时主要用来修理政府船只,在上世纪30年代曾制作大量木船。1923年至1926年期间又扩马路,由1号码头到沙栏仔,建有22个码头,主要来往省港澳客人、货船。现在还能看到的5号南光码头,右面是亚洲汽水厂,创办于1949年,在上世纪50、60年代风靡一时。而3号码头港务局航海学校和5号码头之间是临时渔村。在过去时常穿梭着水上的士,现在已经寥寥可数。
1948年至1951年内港又修建沙栏仔至沙梨头的23号码头至35号码头,走货船、渔船等,1968年,又建成造船子弟学校,才成内港现貌格局。
在过去35号码头至青洲,以造船厂和杉木店居多,全盛时期有造船厂30多家。造船业曾是澳门二大工业之一,另一个是炮仗业。内港的一些码头就是炮仗公司的专用码头,因为1928年台山炮仗厂大爆炸之后,炮仗业要搬至离澳门半岛较远的离岛,所以工厂每天用船接送工人上下班。益隆炮竹几个字早已斑驳,留下的却是澳门曾经两大工业的传说。
可以说,内港在一定程度上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这一带都是码头,所以也带动了许多酒店行业的发展。现在在下环街附近还能看到为数不多的船具五金店,大多已经改行成为汽修店,最后的船橹店也在河边新街结束营业,蚝油店的招牌在内港随处可见。16号码头对面就是建于1888年的李锦记。那附近有许多由海产品衍生出来的行业,例如蚝油店、海鲜加工店、冰冻设备等。
在陈伟辉先生所绘成的《澳门风情水墨记忆》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鱼桶”这个颇具渔民文化特色的物件,在旧时没有制冷设备,打捞上来的鱼只能放在特制的大鱼桶里,以冰块保存,昔日河边新街一带常常能看到渔民搬着大大的鱼桶,在孩子眼中就像是在玩杂耍一般有趣。现在技术先进了,大鱼桶也逐渐不再使用。现在的5b2号码头“捷安冰厂”仍然在继续营业,运送冰粒冰片的小货车上午八九点就停在门口,等待着往各处送货。
内港码头的不断地修缮添置,并赋予累积的精神情感,才有了现在的气度。内港几乎串联起了澳门半岛的经典景点,拐进一条小巷,就能探寻复古的建筑,传统的习俗,或是生活氛围。这么长时间以来,内港倒成了澳门历史人文的缩影。
浮光掠影 城市缩影
除了用码头编号为线索来探寻内港的历史与发展,还可以用街巷的划分和古建筑的保育来了解内港的过去。昔日内港由北湾和浅滩组成,妈祖阁至沙栏仔称为北湾,沙栏仔至青洲称为浅滩。北湾包括1号码头至司打口的河边新街,司打口到新马路口的火船头街,火船头街到十月初五街尽处交界的巴素尔打古街。火船头街一带,是早期内港最兴旺的地方。浅滩则包括十月初五街到船厂巷的沙梨头、船厂巷到青洲的提督马路,就连曾是澳门最繁盛的商业中心之一的福隆新街,也是内港繁盛时期所带动的街巷。
何泰安所著的《內港今日》中写到内港沿途有7大古庙和众多古建筑,其中最为人所熟知有1号码头附近的妈祖阁、港务局大楼、32号码头的沙梨头水上街市、鸦片屋、下环街土地庙、花王堂、沙梨头土地庙、莲峰庙、观音古庙、普济禅院、得胜公园、塔石、东望洋灯塔、山顶医院、加里栏兵营(花园)、郑家大屋等等。经过时间的浸润和演绎,它们被添上一层故事性的传说色彩,也更令人着迷。
在数百年间,内港中的建筑经历过1622年葡荷大战、1874年甲戌风灾等,1874年建成的港务局大楼在建成当年就受灾,1888年时便计划重建,后经1930年、1950年多次修建才成现状,此等各种,更是命运多舛。看如今内港,不同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水乳交融,俨然组成一座澳门建筑和生活的博物馆,已经很难想象它过去所经历的种种。
这里传统并且妙趣横生的建筑也是艺术与灵感生生不息的来源。
2016年年底对外开放的沙梨头图书馆,便是由内港特色骑楼建筑所改造而成的。图书馆所在的位置原本有7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旧建筑,风格富有昔日内港沿海的特色,采用“骑楼式”的设计,骑楼建筑是欧陆与东南亚地域建筑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的建筑物在澳门已为数不多。澳门文化局将其活化为图书馆,一楼阅读空间的墙上还以窗花、门框为装饰,除了可以增加城市阅读空间,还能在维护历史建筑时,让更多人认识澳门的历史。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举动也是在更新内港的环境。
历经岁月的洗礼,以前被称为是渔村的内港,早已自成一派独特的气场风韵。内港光芒渐淡,就连很多年轻人都说不清它的过往,只知道它是与珠海一水相隔的地方。有人说内港如今更像是一个保存澳门怀旧记忆的地方,其实不然,古朴有古朴的意味,气定神闲,不为所动。内港也在往昔的热闹和余晖中重生,400多年的历史、100年的码头、80年的建筑,众多已经式微的行业……这些都是内港所给予城市发展的肥沃土壤。在内港,能看到澳门历史的人文缩影。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内港就如最美花尾渡,承载昔日美好驶向它方,活在每一个澳门人的鲜活记忆当中。
不同的澳门人,对内港地理区域的定义都稍有不同,但在游客心目中其实并不重要,就像大多数人只记得澳门的什么街道有什么标志性建筑一样,内港的区域,简而言之就是澳门沿着海边一带,有旧码头痕迹的街道和社区。来过澳门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踏足这一片区域。因为内港不但仍然保留着昔日的码头风光,有着入夜才人声鼎沸的海鲜大排档,或者是各种各样隐匿在街角的世遗,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远离澳门纸醉金迷大赌场大酒店和繁华之地的静谧社区,是最不像澳门却又最接近澳门的心脏地带。
很多文章有细说过内港的景点和散步地,如已经丧失原本功能却仍原貌呈现,身上自带唏嘘气息的旧政府船坞和大丰仓码头。旧政府船坞曾经诞生了第一艘属于港务局的木制快艇“氹仔号”,大多数报道只记载了历史却忽略了近况,如今这座保留完整的葡式黄色建筑基本已经荒废,斜体船坞被用作民政总署停车场,办公室也已经人去楼空,只余下一声叹息。而大丰仓码头其实是众多内港码头中的8号码头,上世纪50年代,葡萄牙总统到澳门时,他的船就停靠在8号码头。大丰仓码头因其独特外形而备受游客青睐,不少人专门到荒废的仓库外墙拍照,既然它与如今的“大丰银行”同名,顾名思义便知晓是富商何贤作品,建筑设计出自名家何光之手,略带装饰艺术风,中西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叶,内港作为商贸船运枢纽繁华的又一见证。当然,提到内港不能缺少如今仍然热闹的十六号码头——十六浦,以及屹立不倒的大宝号——李锦记和同善堂,从这些文化保育点,至今仍能从中窥探几十年前的生活点滴。
然而,内港的秘密岂止这些?
藏在巷弄里的黄金岁月
内港的黄金岁月藏得很深,从那些现在名声在外的街巷就能寻得一些踪迹。例如,被用在脍炙人口的港剧中的“十月初五”。十月初五街也算是传统的内港社区,在澳门,有三条十月初五街。但是你知道为什么是十月初五吗?原来,十月初五是指西历十月五日,1910年10月5日是葡萄牙人民推翻国王曼奴埃尔二世,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日子,也就是葡萄牙的国庆日。当时葡国人决定在澳门找一条繁华街道纪念国庆日,于是选择了这条街(原名泗孟街,粤语:试萌),因为对中国历法不了解,以为西历十月五日就是中历的十月初五,于是得名。
现在位于内港的十月初五街,每年都会举办怀旧市集和艺墟,而这些聚集着澳门艺文爱好者的活动,正是为了呈现当时内港生活沸腾生态,让更多年轻人可以在休闲玩乐的同时,去了解内港的历史。
一个美丽的误会,变身一条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上有时代巨轮滚过的种种痕迹,泗孟之名源于沙栏仔附近的“泗孟码头”,街道是因为这个内港码头得名,泗孟这么难读的名字,原来又是葡文翻译所得。码头的原名叫Cais do Simao,以纪念码头建筑工程师Simao Joaquim Botelho,Simao音譯就是泗孟,但是现在这个码头已经拆掉,所以唯一能证明它存在过的证据,就是十月初五街上的一些小横巷的牌子,如皇子街(Ruo do Infante),下面就清晰标明了码头的名字。从街道名字看昔日内港繁华的例子,还包括一条叫新国王街(Rua Nova del Rey)的街道,在葡萄牙,就有一条同名街道,是里斯本最繁盛的商贸大街,而这条如今隐藏在十月初五街里的旧街,正是当年葡萄牙人形容内港繁荣的又一佐证。
街市,是内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十月初五街前身是南京街市,当年开设的南京戏院曾经座无虚席,好不热闹,后来因为要修建了水上街市(正是如今关闭重建中的沙梨头水上街市),南京街市才被取消,要看昔日旧址,可以前往澳门工联大厦。而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在如今十月初五街北端水鸡巷(Travessa das Galinholas)巷口的古旧破落牌坊,牌坊文字已经剥落,当年这里曾有一个沙栏仔街市(Mercado do Trarrafeiro)是本地居民买肉类、水果和海鲜的集中地,都已难寻踪迹。
更新中的旅人停靠站
内港在鼎盛时期,既然是商贸往来重地,除了集中本地人的街市,还有很多古旧的小型酒店,是当年的外地商人暂时落脚地。
旧坞新生,如今这一块,仍有很多保留原貌的旧式酒店,但也有老屋换新颜,或者干脆是全新筑建的精品酒店,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住宿可能性。像是位于内港司打口(又称柯邦迪前地)的新新酒店(Best Western Sun Sun Hotel)就是一个很好诠释旧屋新颜的代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小型精品酒店,竟然出自葡萄牙建筑大师,曾获普利茨建筑奖的阿尔瓦罗·西萨(Alvaro Siza)之手,这位年过八旬的一代宗师,在2014年亲自来到澳门,为这个小型酒店的翻新设计立下汗马功劳。西萨和澳门有很深的渊源,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为外港码头新填海区提供城市规划方案。新新酒店曾经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三星商务酒店,被企业家关恩赐收购后,他三顾茅庐前往波尔图寻求西萨“出马”,终于打动了老人家的心,同意前往小城与建筑师卡洛斯·卡斯唐西里亞(Carlos Castanheira)合作,主要对酒店内部进行改造。小小的房间被充分利用起来,落地玻璃窗饱览澳门旧城和码头美景,红色和白色为主的家具倍添家的温暖,还有不少伸展和休息的区域,可以让你懒洋洋瘫在室内仍可享受阳光,这其实非常葡萄牙。
而对于穷游的背包客来说,在五星级酒店十六浦索菲特酒店一街之隔处,就有另一个廉价的选择,来自新加坡的连锁精品酒店品牌——五步廊。它同样是擅长把旧旅社翻身的精品酒店,新加坡的店都开在闹市区,总共有五家,澳门内港的选址是其海外第一分店。酒店虽小,但是现代感十足,干净整洁,在澳门这样大酒店林立的地方,可算是学生哥旅游者的福音,房间空间不算少,以纯白家品和红木家品为主,仅有20个房间,但是在澳门酒店房价高企的时间,它可算是当中的一股清流了,唯一不便的是,没电梯,如果提着大箱子,就要慎重考虑。
内港有太多等待你去发掘的好故事,不同人的眼里有千百个内港,这是生活在澳门大半辈子的老人家常说的话。找个好春日,来内港慢慢走,或者你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内港风情。
风光一时 大隐于市
避开新马路的喧嚣繁华,往内港方向走去,第一感触就是古朴,路过的德成按,现在已成典当业展示馆,折扇门、老板视察大厅的天窗、古色游廊,是澳门经典建筑的集合。再往前几步到达的马路口,远远就能看到“1948 PONTE NO. 16”几个大字,这便是16号码头。建于1926年的16号码头坐落于巴素尔打古街,是内港的大码头,这里曾是盛极一时之地,车水马龙,运作日夜不停。而今一切繁华不复,倒是“16号码头”的标志仍镶嵌,因此也就成为重新建设的核心,现在成了离新马路最近的十六浦。“浦”字可解释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用来形容内港,十分贴切,“浦”字又是葡文名称“Ponte16”中“Ponte”码头的音译。现在的十六浦是由12号码头至20号码头改造而成,古老钟楼是十六浦的中心点,400多年前葡国人就是在这里首次登陆澳门。明朝嘉靖13年即1554年时,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经商时,就有妈祖阁,人们也经常按这样的方法来推算妈祖阁的历史,而妈祖阁又与澳门人出海谋生的祈求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一般将内港的历史与妈祖阁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在1751年出版的《澳门纪略》一书中所记载的澳门地图上,可以看到在200多年前,由妈祖阁至青洲,大多区域都是大海。一直到1850年下环街开始填海,把近妈祖阁附近的凹下去地区填平,1866年又开始填海至马路中部。内港的第一个码头是建于1890年的1号码头,是政府船坞,位于妈祖阁前面,码头建筑上面刻有葡国国徽,当时主要用来修理政府船只,在上世纪30年代曾制作大量木船。1923年至1926年期间又扩马路,由1号码头到沙栏仔,建有22个码头,主要来往省港澳客人、货船。现在还能看到的5号南光码头,右面是亚洲汽水厂,创办于1949年,在上世纪50、60年代风靡一时。而3号码头港务局航海学校和5号码头之间是临时渔村。在过去时常穿梭着水上的士,现在已经寥寥可数。
1948年至1951年内港又修建沙栏仔至沙梨头的23号码头至35号码头,走货船、渔船等,1968年,又建成造船子弟学校,才成内港现貌格局。
在过去35号码头至青洲,以造船厂和杉木店居多,全盛时期有造船厂30多家。造船业曾是澳门二大工业之一,另一个是炮仗业。内港的一些码头就是炮仗公司的专用码头,因为1928年台山炮仗厂大爆炸之后,炮仗业要搬至离澳门半岛较远的离岛,所以工厂每天用船接送工人上下班。益隆炮竹几个字早已斑驳,留下的却是澳门曾经两大工业的传说。
可以说,内港在一定程度上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这一带都是码头,所以也带动了许多酒店行业的发展。现在在下环街附近还能看到为数不多的船具五金店,大多已经改行成为汽修店,最后的船橹店也在河边新街结束营业,蚝油店的招牌在内港随处可见。16号码头对面就是建于1888年的李锦记。那附近有许多由海产品衍生出来的行业,例如蚝油店、海鲜加工店、冰冻设备等。
在陈伟辉先生所绘成的《澳门风情水墨记忆》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鱼桶”这个颇具渔民文化特色的物件,在旧时没有制冷设备,打捞上来的鱼只能放在特制的大鱼桶里,以冰块保存,昔日河边新街一带常常能看到渔民搬着大大的鱼桶,在孩子眼中就像是在玩杂耍一般有趣。现在技术先进了,大鱼桶也逐渐不再使用。现在的5b2号码头“捷安冰厂”仍然在继续营业,运送冰粒冰片的小货车上午八九点就停在门口,等待着往各处送货。
内港码头的不断地修缮添置,并赋予累积的精神情感,才有了现在的气度。内港几乎串联起了澳门半岛的经典景点,拐进一条小巷,就能探寻复古的建筑,传统的习俗,或是生活氛围。这么长时间以来,内港倒成了澳门历史人文的缩影。
浮光掠影 城市缩影
除了用码头编号为线索来探寻内港的历史与发展,还可以用街巷的划分和古建筑的保育来了解内港的过去。昔日内港由北湾和浅滩组成,妈祖阁至沙栏仔称为北湾,沙栏仔至青洲称为浅滩。北湾包括1号码头至司打口的河边新街,司打口到新马路口的火船头街,火船头街到十月初五街尽处交界的巴素尔打古街。火船头街一带,是早期内港最兴旺的地方。浅滩则包括十月初五街到船厂巷的沙梨头、船厂巷到青洲的提督马路,就连曾是澳门最繁盛的商业中心之一的福隆新街,也是内港繁盛时期所带动的街巷。
何泰安所著的《內港今日》中写到内港沿途有7大古庙和众多古建筑,其中最为人所熟知有1号码头附近的妈祖阁、港务局大楼、32号码头的沙梨头水上街市、鸦片屋、下环街土地庙、花王堂、沙梨头土地庙、莲峰庙、观音古庙、普济禅院、得胜公园、塔石、东望洋灯塔、山顶医院、加里栏兵营(花园)、郑家大屋等等。经过时间的浸润和演绎,它们被添上一层故事性的传说色彩,也更令人着迷。
在数百年间,内港中的建筑经历过1622年葡荷大战、1874年甲戌风灾等,1874年建成的港务局大楼在建成当年就受灾,1888年时便计划重建,后经1930年、1950年多次修建才成现状,此等各种,更是命运多舛。看如今内港,不同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水乳交融,俨然组成一座澳门建筑和生活的博物馆,已经很难想象它过去所经历的种种。
这里传统并且妙趣横生的建筑也是艺术与灵感生生不息的来源。
2016年年底对外开放的沙梨头图书馆,便是由内港特色骑楼建筑所改造而成的。图书馆所在的位置原本有7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旧建筑,风格富有昔日内港沿海的特色,采用“骑楼式”的设计,骑楼建筑是欧陆与东南亚地域建筑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的建筑物在澳门已为数不多。澳门文化局将其活化为图书馆,一楼阅读空间的墙上还以窗花、门框为装饰,除了可以增加城市阅读空间,还能在维护历史建筑时,让更多人认识澳门的历史。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举动也是在更新内港的环境。
历经岁月的洗礼,以前被称为是渔村的内港,早已自成一派独特的气场风韵。内港光芒渐淡,就连很多年轻人都说不清它的过往,只知道它是与珠海一水相隔的地方。有人说内港如今更像是一个保存澳门怀旧记忆的地方,其实不然,古朴有古朴的意味,气定神闲,不为所动。内港也在往昔的热闹和余晖中重生,400多年的历史、100年的码头、80年的建筑,众多已经式微的行业……这些都是内港所给予城市发展的肥沃土壤。在内港,能看到澳门历史的人文缩影。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内港就如最美花尾渡,承载昔日美好驶向它方,活在每一个澳门人的鲜活记忆当中。
不同的澳门人,对内港地理区域的定义都稍有不同,但在游客心目中其实并不重要,就像大多数人只记得澳门的什么街道有什么标志性建筑一样,内港的区域,简而言之就是澳门沿着海边一带,有旧码头痕迹的街道和社区。来过澳门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踏足这一片区域。因为内港不但仍然保留着昔日的码头风光,有着入夜才人声鼎沸的海鲜大排档,或者是各种各样隐匿在街角的世遗,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远离澳门纸醉金迷大赌场大酒店和繁华之地的静谧社区,是最不像澳门却又最接近澳门的心脏地带。
很多文章有细说过内港的景点和散步地,如已经丧失原本功能却仍原貌呈现,身上自带唏嘘气息的旧政府船坞和大丰仓码头。旧政府船坞曾经诞生了第一艘属于港务局的木制快艇“氹仔号”,大多数报道只记载了历史却忽略了近况,如今这座保留完整的葡式黄色建筑基本已经荒废,斜体船坞被用作民政总署停车场,办公室也已经人去楼空,只余下一声叹息。而大丰仓码头其实是众多内港码头中的8号码头,上世纪50年代,葡萄牙总统到澳门时,他的船就停靠在8号码头。大丰仓码头因其独特外形而备受游客青睐,不少人专门到荒废的仓库外墙拍照,既然它与如今的“大丰银行”同名,顾名思义便知晓是富商何贤作品,建筑设计出自名家何光之手,略带装饰艺术风,中西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叶,内港作为商贸船运枢纽繁华的又一见证。当然,提到内港不能缺少如今仍然热闹的十六号码头——十六浦,以及屹立不倒的大宝号——李锦记和同善堂,从这些文化保育点,至今仍能从中窥探几十年前的生活点滴。
然而,内港的秘密岂止这些?
藏在巷弄里的黄金岁月
内港的黄金岁月藏得很深,从那些现在名声在外的街巷就能寻得一些踪迹。例如,被用在脍炙人口的港剧中的“十月初五”。十月初五街也算是传统的内港社区,在澳门,有三条十月初五街。但是你知道为什么是十月初五吗?原来,十月初五是指西历十月五日,1910年10月5日是葡萄牙人民推翻国王曼奴埃尔二世,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日子,也就是葡萄牙的国庆日。当时葡国人决定在澳门找一条繁华街道纪念国庆日,于是选择了这条街(原名泗孟街,粤语:试萌),因为对中国历法不了解,以为西历十月五日就是中历的十月初五,于是得名。
现在位于内港的十月初五街,每年都会举办怀旧市集和艺墟,而这些聚集着澳门艺文爱好者的活动,正是为了呈现当时内港生活沸腾生态,让更多年轻人可以在休闲玩乐的同时,去了解内港的历史。
一个美丽的误会,变身一条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上有时代巨轮滚过的种种痕迹,泗孟之名源于沙栏仔附近的“泗孟码头”,街道是因为这个内港码头得名,泗孟这么难读的名字,原来又是葡文翻译所得。码头的原名叫Cais do Simao,以纪念码头建筑工程师Simao Joaquim Botelho,Simao音譯就是泗孟,但是现在这个码头已经拆掉,所以唯一能证明它存在过的证据,就是十月初五街上的一些小横巷的牌子,如皇子街(Ruo do Infante),下面就清晰标明了码头的名字。从街道名字看昔日内港繁华的例子,还包括一条叫新国王街(Rua Nova del Rey)的街道,在葡萄牙,就有一条同名街道,是里斯本最繁盛的商贸大街,而这条如今隐藏在十月初五街里的旧街,正是当年葡萄牙人形容内港繁荣的又一佐证。
街市,是内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十月初五街前身是南京街市,当年开设的南京戏院曾经座无虚席,好不热闹,后来因为要修建了水上街市(正是如今关闭重建中的沙梨头水上街市),南京街市才被取消,要看昔日旧址,可以前往澳门工联大厦。而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在如今十月初五街北端水鸡巷(Travessa das Galinholas)巷口的古旧破落牌坊,牌坊文字已经剥落,当年这里曾有一个沙栏仔街市(Mercado do Trarrafeiro)是本地居民买肉类、水果和海鲜的集中地,都已难寻踪迹。
更新中的旅人停靠站
内港在鼎盛时期,既然是商贸往来重地,除了集中本地人的街市,还有很多古旧的小型酒店,是当年的外地商人暂时落脚地。
旧坞新生,如今这一块,仍有很多保留原貌的旧式酒店,但也有老屋换新颜,或者干脆是全新筑建的精品酒店,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住宿可能性。像是位于内港司打口(又称柯邦迪前地)的新新酒店(Best Western Sun Sun Hotel)就是一个很好诠释旧屋新颜的代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小型精品酒店,竟然出自葡萄牙建筑大师,曾获普利茨建筑奖的阿尔瓦罗·西萨(Alvaro Siza)之手,这位年过八旬的一代宗师,在2014年亲自来到澳门,为这个小型酒店的翻新设计立下汗马功劳。西萨和澳门有很深的渊源,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为外港码头新填海区提供城市规划方案。新新酒店曾经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三星商务酒店,被企业家关恩赐收购后,他三顾茅庐前往波尔图寻求西萨“出马”,终于打动了老人家的心,同意前往小城与建筑师卡洛斯·卡斯唐西里亞(Carlos Castanheira)合作,主要对酒店内部进行改造。小小的房间被充分利用起来,落地玻璃窗饱览澳门旧城和码头美景,红色和白色为主的家具倍添家的温暖,还有不少伸展和休息的区域,可以让你懒洋洋瘫在室内仍可享受阳光,这其实非常葡萄牙。
而对于穷游的背包客来说,在五星级酒店十六浦索菲特酒店一街之隔处,就有另一个廉价的选择,来自新加坡的连锁精品酒店品牌——五步廊。它同样是擅长把旧旅社翻身的精品酒店,新加坡的店都开在闹市区,总共有五家,澳门内港的选址是其海外第一分店。酒店虽小,但是现代感十足,干净整洁,在澳门这样大酒店林立的地方,可算是学生哥旅游者的福音,房间空间不算少,以纯白家品和红木家品为主,仅有20个房间,但是在澳门酒店房价高企的时间,它可算是当中的一股清流了,唯一不便的是,没电梯,如果提着大箱子,就要慎重考虑。
内港有太多等待你去发掘的好故事,不同人的眼里有千百个内港,这是生活在澳门大半辈子的老人家常说的话。找个好春日,来内港慢慢走,或者你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内港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