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第3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谆谆教诲、殷殷期盼——让自己更好地“长”起来!
做“好老师”,让我们“实起来”。时代变迁,社会嘈杂,什么样的老师,是党和人民信任、家长信服、学生信赖的好老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的讲话,掷地有声,好老师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对教师而言:有理想信念,就要把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装在心中,用理想指导行动,始终保持定力,站稳立场,坚持“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务”;有道德情操,就要把职业操守、修身立德装在心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不忘初心,做到以德树人;有扎实学识,就要把责任装在心中,用智慧点燃生命,用学识温润灵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永葆常态;有仁爱之心,就要把学生这个“人”装在心中,用爱唤醒生命,一切为了学生,坚持教育本质,做到成全生命。“四有”好老师,诠释了教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既是行动纲领,又是底线要求;既高屋建瓴,又求真务实。它让我们教师发展有方向、行动有底色、成长有希望。
做“引路人”,让我们“活起来”。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言: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教育给予孩子是成才还是成长,是品格和能力还是分数与名次?社会在功利,学校忙应试,家长被焦虑,老师狂加班,让孩子看见的“最初的东西”,是素养、体验还是分数、套路?怎么看,怎样办?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要求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对教师而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经”武装自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创造性地融入教书育人中,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解决“走什么路”的问题;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循科学、敬畏规律,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时刻葆有理论、智慧、技能的源头活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长流水”——解决“路怎么走”的问题;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用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规律,鼓励孩子用自然赋予的“慧眼”去探求、去体悟,让学生真正找到源自内心深处的那份自信——解决“走得怎样”的问题;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为国为民为党而发愤学习的信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到何处去”(为谁培养)的问题。“四个”引路人,既是基本纲要,又是具体方针;既是统筹全局的棋子,又是埋头苦干的号子。它让我们教师接地气、聚朝气、凝正气。
做“筑梦人”,让我们“强起来”。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总书记的话时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对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下,首要是观念转型,树立“核心素养”观,转变教育领域存在的唯“知识本位”现象,努力打造课堂教学、学生管理“3.0”升级版,把立足点落在“全面发展的人”上面,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育不是把人的头脑填满,而是激活,给人生厚植好必要的“品格与能力”。其次是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一个问题、一节课、一个学生做起,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唯有像愚公那样,以积水成渊的恒心、坚韧不拔的决心、水滴石穿的信心、点石成金的诚心,才能隔绝蒙昧,成风化人,从而帮助孩子逐梦、圆梦。做好“筑梦人”,既是格局,又是气魄;既是鞭策,又是信任。它讓我们更亲近、更给力、更自信。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长”起来的你我,走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路上,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做“好老师”,让我们“实起来”。时代变迁,社会嘈杂,什么样的老师,是党和人民信任、家长信服、学生信赖的好老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的讲话,掷地有声,好老师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对教师而言:有理想信念,就要把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装在心中,用理想指导行动,始终保持定力,站稳立场,坚持“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务”;有道德情操,就要把职业操守、修身立德装在心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不忘初心,做到以德树人;有扎实学识,就要把责任装在心中,用智慧点燃生命,用学识温润灵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永葆常态;有仁爱之心,就要把学生这个“人”装在心中,用爱唤醒生命,一切为了学生,坚持教育本质,做到成全生命。“四有”好老师,诠释了教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既是行动纲领,又是底线要求;既高屋建瓴,又求真务实。它让我们教师发展有方向、行动有底色、成长有希望。
做“引路人”,让我们“活起来”。美国诗人惠特曼有言: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教育给予孩子是成才还是成长,是品格和能力还是分数与名次?社会在功利,学校忙应试,家长被焦虑,老师狂加班,让孩子看见的“最初的东西”,是素养、体验还是分数、套路?怎么看,怎样办?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要求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对教师而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经”武装自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创造性地融入教书育人中,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解决“走什么路”的问题;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循科学、敬畏规律,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时刻葆有理论、智慧、技能的源头活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长流水”——解决“路怎么走”的问题;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用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规律,鼓励孩子用自然赋予的“慧眼”去探求、去体悟,让学生真正找到源自内心深处的那份自信——解决“走得怎样”的问题;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为国为民为党而发愤学习的信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到何处去”(为谁培养)的问题。“四个”引路人,既是基本纲要,又是具体方针;既是统筹全局的棋子,又是埋头苦干的号子。它让我们教师接地气、聚朝气、凝正气。
做“筑梦人”,让我们“强起来”。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总书记的话时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对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下,首要是观念转型,树立“核心素养”观,转变教育领域存在的唯“知识本位”现象,努力打造课堂教学、学生管理“3.0”升级版,把立足点落在“全面发展的人”上面,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育不是把人的头脑填满,而是激活,给人生厚植好必要的“品格与能力”。其次是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一个问题、一节课、一个学生做起,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唯有像愚公那样,以积水成渊的恒心、坚韧不拔的决心、水滴石穿的信心、点石成金的诚心,才能隔绝蒙昧,成风化人,从而帮助孩子逐梦、圆梦。做好“筑梦人”,既是格局,又是气魄;既是鞭策,又是信任。它讓我们更亲近、更给力、更自信。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长”起来的你我,走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路上,独一无二,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