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实现,进而提升了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消费,拉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作为美学集大成者,戏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地方戏剧向来都是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以人格化明星形成最基本的运行规律和市场方式的,从生成、传播、弘扬、阐释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延续性,是通过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断传扬、传习才深入到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实行良性循环的“粉丝经济”。所以,地方戏剧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地方戏剧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地方戏剧产业,
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持
地方戏剧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是人类的集体记忆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的作用,能够彰显民族底蕴。所以,重视地方戏剧的发展和继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扩散、进步至关重要。只要我们的文化产业足够强劲,才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山辟路,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向前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关注个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是我们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拐点。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现了飞跃向前的景象,目前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文化消费能力的持续发力,我国当前文化事业的产出还不能匹配人们的需求,有所滞后。为文化事业发展拓宽前景视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当前文化事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发展包括地方戏剧在内的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其次,发展地方戏剧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艺术的非功利性角度来审视现今的戏剧艺术,那么中国戏剧艺术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国之瑰宝。它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进程中积淀了下来,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补充、淘汰、锤炼已经变得更加璀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播中华传统理念、宣扬中国传统精神的优良工具。但是不得不正视,有些地方戏剧正面临着销聲匿迹的危险。地方戏曲当中蕴含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诉求,也是民族身份的名片,传承的义务也落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再次,发展地方戏剧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戏剧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高台教化”的作用,一直发挥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接地气的社会效能。大力发展戏剧文化产业,才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点,占领文化主阵地。
戏剧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戏曲囊括文化习惯、欣赏特点,还有风俗群像。中华民族的疆土辽阔,民族众多,而声腔就是这些族群和民族将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所演变过来的,是我们能够追寻血脉的根源之一。如果缺乏这样特有的文化符号,我们会对那片土地缺少一份认同的亲近,甚至这片土地也会缺少了它本来的味道。戏剧包涵多种多样的地域文明背后,渗透着祖先的智慧,写满了历史性的知识累积和创造,代表着祖先们卓越的精神追求。在千百年的洗礼和演变中,这种文明已经渗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流传在各种戏曲艺术形态中。
戏剧是民众情感的慰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息。贴合这种地方的神韵和特色,最能让生活在那个地方的居民中引起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不管你的人生处于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也无论你是在流离失所还是身在故乡,乡音永远是在人际沟通中打通经脉的有效武器,也是听到后立即产生亲切感的良方。在国外打拼的游子,在异地奋斗的同胞,只要耳边响起家乡的戏剧声,就能生发出一股暖流和思乡的淡淡愁绪。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思乡之情都是动人心怀,永远是同胞链接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家国情怀的另一种表现。
戏剧是社会进程的缩影。中国戏剧是源远流长的艺术瑰宝,是“山林”民俗与“庙堂”雅乐的有机结合。时代的脉动决定戏剧的面貌,土地的气质决定了声腔的气质。一方面,戏剧与时代携手同行,戏剧利用人物形象和声音的特点传递着时代的变化和风貌;另一方面,戏剧又是时代的日记簿,一代又一代人的形象风貌和欣赏习惯通过其记录,更进一步地传播出去,可供后代子孙们从中挖掘出珍贵的情感共鸣和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健康的戏曲艺术往往是时代的缩影,记录着某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独有的气息,成为社会进程中的一枚珍贵书签。
二、广东地方戏剧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广东是传统的戏剧大省,共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话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梅县山歌剧、紫金花朝戏、粤西白戏、贵儿戏14个剧种。其中,共有专业、职业剧团119个,从艺人员总数约8000人;民营剧团据有关数据统计有1300多个,从事戏剧职业的人员达到30万人。除了贵儿戏和粤西白戏目前只保留农民自发性的自娱演出外,其他剧种都拥有可观的演出市场。
(一)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现状
由于戏剧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岭南戏剧在剧种的分布上层次分明。粤北采茶戏盛行;汕尾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三足鼎立;客家聚集的梅州、河源地区汉剧和山歌剧分庭抗礼;潮汕地区潮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粤剧作为广东戏剧的龙头老大,雄霸岭南主舞台,上四府、下四府和广府各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锣鼓喧天。
粤西海洋文化“年例”和民俗民风“老爷戏”,让戏剧产业方兴未艾。在粤西、湛江地区和雷州半岛一带,粤剧、雷剧的“春班”演出也十分兴旺,光吴川每年“春班”旺季均有上百个剧团在演出,演出场次2000多场。各戏曲表演团体还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旅居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积极宣传,不懈探索,不断拓展戏剧影响的范围和方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的对外宣传的新途径。此外,剧团在国外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反响,出国演出的次数增多,在海外拥有许多的戏迷、观众。 广东戏曲以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兼容并蓄的剧种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赢得了海外侨胞的喜爱,很多华人聚居的地方经常有广东戏曲的演出活动,在海外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理论上方向模糊,因而戏剧艺术的整体发展缺少了方位感与方向感,本体上进步不大,收获有限,因而寄望于戏剧人自身。首先是戏剧理论、评论工作者跟上步伐,作出判断,给出戏剧发展的理论方略。
到目前为止,戏剧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三种传统:第一种是五千年的传统;第二种是近代百年的传统;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戏改传统。五千年的传统在思想上是以道德为最高标准的,在美学原则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性,例如程式化、抽象性、对称美、写意性等。近代的百年传统主要是一个“变”字。近代自下而上全面进行了变革,所以戏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超过近代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戏改传统,它的成就也非常大。现在上演的所有传统戏,都是经过这七十年改过的。
同样是变革,近代和当代的变革有所不同:近代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是剧团演员自己、自觉、自愿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戏剧改革则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在戏改总纲领和具体的剧目政策指导下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经济飞跃,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顾虑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珠三角的宗族祭祀庆典和婚丧嫁娶粤剧市场消亡殆尽、逐步西行,演出市场逐步萎缩。几个粤北采茶戏剧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瞬间土崩瓦解,化整为零,以零散的民营小团体演出为主。
文化体制改革给地方戏剧的生存发展带来的不只是“阵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体制内的国有院团由于从以前的全额拨款变为差额拨款,除了辛苦做戏,还要主动出击辛苦找钱,叫苦连天。院团历史基数大、人员多、包袱重,经常出大力挣小钱,单位演出效益低下,似乎有积重难返之势。民营剧团、草台班子虽然灵活经营,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是乡村重娱乐轻引导,戏剧质量在低层次徘徊,剧团疲于谋生,“手停口停”凑合而行,为干“粗活儿”获小利,在政府文化监管不到位的空间,“三俗”现象时有发生。体制内院团逐名利重评奖,花重金排大戏实属“四项基本行规”,即创作资金基本归政府,创作目的基本为评奖,观看戏剧基本是评委,获奖之后基本进仓库。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大中城市的大剧场,戏剧演出基本靠单位组织观众,商业售票演出场场赔钱。广东红火的戏剧市场,在农村是“富人出錢穷人看戏”的常态,在城市戏剧始终走不出“自己花钱买票死都不看,不用花钱买票看到死”的怪圈。岭南戏剧文化“走出去”的功能主要是文化交流,如果说开拓演出市场,那就是标准的赔本赚吆喝,表面红火,实为“小众”圈子文化,全靠侨领、乡贤资助,院团鲜能获利。
(三)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衰退的原因分析
让广东戏剧产业陷入窘迫局面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应该有观众群体审美情趣的嬗变、演职人员本身的懈怠和戏剧发展定位的误判等原因。
1. 当今戏剧创作队伍和欣赏队伍传统根基相对浅薄,容易在外域艺术冲击下摇动根本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传统戏剧遭遇禁锢,到70年代末才解除,而80年代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戏剧又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淘汰品”。如此看来,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戏剧都处于一个被禁锢的状态,这也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传统戏剧的熏陶,在他们心中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所以,这一代人没有能够把握戏剧艺术的基本能力,也不具备对戏剧艺术的深厚感情,也就没有对它的重视和崇敬。但是,虽然他们在这方面认识缺乏,却掌握了很多西方的艺术特色,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戏剧创作团队,所以他们总是用西方创作的原理来替代戏剧创作的根本原则,触碰了戏剧存在的根基,这样把戏剧的根本所在已经动摇,个性削弱。一代创作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觉,不能在他国的艺术冲击中失去了自己艺术的行走方向,让后来者也无从欣赏。
2. “突破创新”的口号长期占主导地位,使创新追求失去了制衡力量
戏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遇到危机之后,大部分把冲出困境的重任转移到了创新方面。虽然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的生命,但是创新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存有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破创新”这样的口号一直充斥在戏剧生产的领域内,从而导致了继承遭遇忽视。而创新和继承有一点失衡,就会导致戏剧艺术的伤害,再加之这一代人对戏剧的创新本来就不慎优异,所以,创新的效果也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
3. 导演作用膨胀,演员创造力下降
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是,它是一门表演艺术。戏剧表演的风格具有程式化,演员是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点,每一种程式的背后都会具有演员个人的独特味道,也就是所谓的范儿。这种独特发挥,非常考验演员个人的艺术修养,在艺术修养上相对微弱的演员的诠释下,人物的神韵也会相对微弱;而文化素养相对浓厚的戏剧演员可以把同样的动作表演得妙趣横生,这当中自然有无限功力。这种表演的创造力只存在于演员自身,无法通过他人精心设计和口头教导,也不能一时训练出来。导演制度有它自身的道理,但是当权利完全掌握在导演的手里时,有些导演就会因为权力的过度集中限制演员的发挥,把演员当作自己设计的剧本中的操控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员的创造力不能施展,已经在退化,甚至一些一级演员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对导演的依赖性过强。从导演那里得到的,毕竟是别人的口头教学,与自己在长期的磨炼中悟出来的完全不同。
4.戏剧创作中功利性过强,创作规律受到干扰
当今创作的功利性非常明显,很多人过多地关注于所获得的奖金和殊荣。得奖在行政领导看来是所谓的政绩,为戏剧艺术增添了许多非艺术的成分。戏剧创作的领导也会揣测上级的喜好,用来作为戏剧创作的标准,这样对于艺术的发展自然是有害的。为了赢得奖杯,很多创作团队并不依照本剧中专业导演的意见,而是聘请有名望、有知名度、受评委宠爱的导演、编剧成为这个剧种的决定力量。这个剧种毕竟对于这些导演、编剧还很生疏,对当地的文化也不太了解,所以并不能展示出该剧种的神韵,亦不能完全揣摩出人物形象的精髓,可能会有一点水土不服。而他们的解决方式是编剧运用自己熟练的编辑套路,导演依照这个了无生气的剧本实施,通过增大排场、增亮灯光、美化舞台来虚张声势,而戏剧本身却空空如也。当前不少编排的作品中,主体演员却成为一个创造力匮乏且无味的群体,它本来是作为戏剧的中坚力量存在的。在这样的长期过程中,演员的创造力缺乏带动连及了戏剧本来的式微,演员也进而更无舞台魅力。帮助演员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扭转演员者定义表演的章程成了现在应该需要解决的事情。只有分析背后的原因,捋清戏剧创作的规律,才能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让地方戏剧产业走出表演创造力不足、戏剧发展落后的窘境。 三、推动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社會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渐趋回归,这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文化上的自觉行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地区民族文化最佳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段,不再走从前被迫解体的老路,否则,剧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是无根的浮萍。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扎根于民族民间的土壤之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存活下去、久演不衰,在文化产业市场常演常新、健康发展。
(一)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长远培养战略意识
岭南戏剧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戏曲”。广东戏剧文化能依靠自身的魅力和气质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并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兴未艾,岭南文化产业也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文化产业有了坚实的底气,也明确了发展的道路,输出方式上翻开了新的篇章,并且,宏观层面,科学制订了当前文化产业大力拓展的“三个经度”(立足于“十三五”定位、立足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建设发展战略)和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加强深度融合的“四个维度”(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文化产业与社会建设的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文化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业态的调整与融合)。
(二)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传统经典剧目的高质量排练、演出、推广
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认真排练、高质量演出、有效推广,不仅可促使民众文化生活活跃,还有助于社会民众戏剧审美教育的开展,促使民众戏剧审美的心理建构更加完善,使得他们能真正体会、接受我国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现代戏曲创作队伍根基较为薄弱,这一举措对其影响深远。具体来说,通过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高质量演出,现代戏曲创作队伍可领略到不同戏剧剧种的个性特点、风采神韵,长此以往,就能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一些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员,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排演、推广意识不足,缺乏较好的戏曲剧种保护精神,在防止戏曲与剧种异化投入力度不大,多是为了自身荣誉和利益,争相演出新创作戏曲剧目,弃传统戏曲剧目不顾。若要实现现代戏剧创作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并行发展,则需要立足当代戏剧创新现状,加大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排练力度,增加演出场次数,深入、广泛宣传戏曲艺术的继承与保护,转变戏剧创作者“重创新轻传承”的思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加深,戏剧艺术的发展速度加快,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戏剧爱好者。但戏曲剧目的创造发展势头仍明显滞后于其他戏曲艺术领域,如导、编等的发展。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不仅党和国家重点扶持,广大人民群众也寄予了殷切期望,但我国戏曲剧目在表演创造方面取得的现有成绩还不理想,仍需要继续努力。戏曲艺术的独特性、精美性、深刻性需通过表演艺术体现,表演艺术仍是戏曲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换句话说,中国戏曲若没有精美的戏曲表演创造则不是完整的中国戏曲,戏剧舞台缺乏现代成功的表演创造则无法称之为精彩的戏剧舞台。若戏曲剧目未经创新创造、表演,则有愧于前人。
(三)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戏剧“重返城市”工程
广东地方戏剧要得到长足发展,则需要注重戏剧的“重返城市”。“重返城市”的定义是指事物曾存在于城市,之后由于各类因素远离于城市。远离城市说明了戏曲与城市审美无法保持一致,而不得不淡出城市。戏曲淡出城市意味着在城市文明中戏曲正逐渐丧失其影响力、竞争力。我国各个地方的戏曲剧种都有相似的成长、成熟经历,未进入城市之前,戏曲舞台都较为简易,如草台、广场、庙会等;自戏曲进入城市后,尤其是迈入大城市,戏曲就逐步形成一门较高综合性程度的剧场艺术,从此中国戏剧的新时期正式拉开帷幕。纵观戏曲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国内外戏曲的任何一个繁荣时代均以城市作为标志。古希腊古罗马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印度古歌舞剧与梵剧的演出地点均为当时国家商业大都会或首都,至此,一个时期的戏剧形态形成,之后再推广至四周中小城市、偏远乡村。
但我们中国以往的城市属于农耕时代,具有农业文明的价值与审美取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整个社会的生活、娱乐、生产方式与审美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越来越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那么以农耕时代生活、娱乐、生产方式与审美取向作为基础的戏曲艺术,是会因为人们的重视而与现代社会自然融为一体?还是也需要进行审美转化与时代转型?由现状分析,我们发现传统戏曲的当代生存危机主要表现为城市剧场演出危机,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大“送戏下乡”的鼓励力度,还应鼓励戏曲“站稳城市”。戏剧进入这类新兴的传播平台和演出场所,并不是要依托人海战术或大成本制作,而是凭借其自身的强大气场、高能量将庞大空间支撑起来,要求传统戏曲立足“扬弃继承”尽快“移步”,加快实施“转化创新”意义中的“换形”,以尽快促使戏曲与当代社会、审美、都市、剧场相适应。
(四)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政府扶植和市场化运作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1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振兴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进一步加强了政策支持,强调地方戏剧振兴工程的实施,并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中纳入了戏剧振兴内容。对民营与基层戏剧艺术表演队伍进行重点资助,予以各个方面的资金支持,包括音响、乐器、灯光、服装等。实施戏剧剧本孵化计划,支持戏剧企业创作高质量的戏剧剧本。将政府的购买力度加大,在基本公共文化的服务目录中纳入地方的戏剧演出。最大程度使得戏剧创作的生产场地环境得到改善,在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范围中纳入简易戏台。在校园开展戏剧表演观看,争取在校学生每年可免费观赏一场高质量的戏剧演出。加强培养各学校的戏剧专业人才,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院戏剧表演专业的学习费用。通过有力政策支持,更好地发挥戏剧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随着政府对戏剧传承发展的大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来,无论是戏剧工作者,还是普通观众,愈发能够感受到戏剧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把民族经典文化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奠定了用戏剧事业推动戏剧产业的基础。 令人可喜的是,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促使广东戏曲艺术事业更加繁荣,广东省人民政府也因地制宜,结合广东戏剧产业的现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坚决实行戏剧保护传承,积极推动戏剧艺术创作,促使戏曲剧本的孵育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不断丰富戏曲剧本的创作方式,从剧本选题、剧本征集、剧本委约创作等方面开展。大力支持地方戏剧演出:通过戏曲展示平台的搭建,加大优秀戏曲文艺作品的展示力度,充分利用广东省艺术节孵化培育优秀戏曲作品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全面优化戏剧创作生产条件;加大支持戏剧院团发展的力度;发挥重点戏曲艺术院团的示范作用,对基层戏曲艺术院团进行重点资助,重点扶持地方戏曲艺术院团。健全戏曲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在培养戏曲专业人才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纳入戏曲专业人才培养;设立剧种传承发展基金会;为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保护戏曲文化,应统筹工作、科学部署,加强各部门、各层级的协作关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相关地方政府要尽可能地为地方戏曲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广东省财政应合理安排资金,鼓励地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戏曲普及教育措施:学生是戏曲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应在校园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开展戏曲文化学习,严格把控课堂戏曲剧目的内容与质量,鼓励学生走进戏曲剧场,在学校大力普及戏曲教育。加强市场化运作:开拓戏曲文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如手机、微博、微信、互联网、电视等普及戏曲文化,建立专门的戏曲专题网站等措施。
总之,繁荣广东戏剧产业,任重道远,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大力培植广东地方戏剧的受众,不断拓宽戏剧市场。要立足于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的新的面貌制订适合的方案,以广东深厚的文化宝库、丰厚的艺术资源,对岭南广阔的戏剧市场进行有力开发。科学调整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宏观管理调控的手段和策略,对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系统进行长远的规划。运用产业组织政策,促进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组织在国际上形成有利于资源高效率配置的有效竞争态势。对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科学引导,规范演出市场竞争,并把广东的戏剧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广东省实现从地方戏剧资源强大到地方戏剧产业强大的转变,走入文化强省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广东省戏剧家协会)
一、大力发展地方戏剧产业,
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持
地方戏剧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是人类的集体记忆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的作用,能够彰显民族底蕴。所以,重视地方戏剧的发展和继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扩散、进步至关重要。只要我们的文化产业足够强劲,才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山辟路,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首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向前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关注个人的精神、文化层面,是我们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拐点。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现了飞跃向前的景象,目前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文化消费能力的持续发力,我国当前文化事业的产出还不能匹配人们的需求,有所滞后。为文化事业发展拓宽前景视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当前文化事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发展包括地方戏剧在内的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其次,发展地方戏剧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艺术的非功利性角度来审视现今的戏剧艺术,那么中国戏剧艺术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国之瑰宝。它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进程中积淀了下来,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补充、淘汰、锤炼已经变得更加璀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播中华传统理念、宣扬中国传统精神的优良工具。但是不得不正视,有些地方戏剧正面临着销聲匿迹的危险。地方戏曲当中蕴含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诉求,也是民族身份的名片,传承的义务也落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再次,发展地方戏剧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戏剧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高台教化”的作用,一直发挥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接地气的社会效能。大力发展戏剧文化产业,才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点,占领文化主阵地。
戏剧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戏曲囊括文化习惯、欣赏特点,还有风俗群像。中华民族的疆土辽阔,民族众多,而声腔就是这些族群和民族将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所演变过来的,是我们能够追寻血脉的根源之一。如果缺乏这样特有的文化符号,我们会对那片土地缺少一份认同的亲近,甚至这片土地也会缺少了它本来的味道。戏剧包涵多种多样的地域文明背后,渗透着祖先的智慧,写满了历史性的知识累积和创造,代表着祖先们卓越的精神追求。在千百年的洗礼和演变中,这种文明已经渗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流传在各种戏曲艺术形态中。
戏剧是民众情感的慰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息。贴合这种地方的神韵和特色,最能让生活在那个地方的居民中引起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不管你的人生处于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也无论你是在流离失所还是身在故乡,乡音永远是在人际沟通中打通经脉的有效武器,也是听到后立即产生亲切感的良方。在国外打拼的游子,在异地奋斗的同胞,只要耳边响起家乡的戏剧声,就能生发出一股暖流和思乡的淡淡愁绪。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思乡之情都是动人心怀,永远是同胞链接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家国情怀的另一种表现。
戏剧是社会进程的缩影。中国戏剧是源远流长的艺术瑰宝,是“山林”民俗与“庙堂”雅乐的有机结合。时代的脉动决定戏剧的面貌,土地的气质决定了声腔的气质。一方面,戏剧与时代携手同行,戏剧利用人物形象和声音的特点传递着时代的变化和风貌;另一方面,戏剧又是时代的日记簿,一代又一代人的形象风貌和欣赏习惯通过其记录,更进一步地传播出去,可供后代子孙们从中挖掘出珍贵的情感共鸣和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健康的戏曲艺术往往是时代的缩影,记录着某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独有的气息,成为社会进程中的一枚珍贵书签。
二、广东地方戏剧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广东是传统的戏剧大省,共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话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梅县山歌剧、紫金花朝戏、粤西白戏、贵儿戏14个剧种。其中,共有专业、职业剧团119个,从艺人员总数约8000人;民营剧团据有关数据统计有1300多个,从事戏剧职业的人员达到30万人。除了贵儿戏和粤西白戏目前只保留农民自发性的自娱演出外,其他剧种都拥有可观的演出市场。
(一)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现状
由于戏剧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岭南戏剧在剧种的分布上层次分明。粤北采茶戏盛行;汕尾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三足鼎立;客家聚集的梅州、河源地区汉剧和山歌剧分庭抗礼;潮汕地区潮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粤剧作为广东戏剧的龙头老大,雄霸岭南主舞台,上四府、下四府和广府各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锣鼓喧天。
粤西海洋文化“年例”和民俗民风“老爷戏”,让戏剧产业方兴未艾。在粤西、湛江地区和雷州半岛一带,粤剧、雷剧的“春班”演出也十分兴旺,光吴川每年“春班”旺季均有上百个剧团在演出,演出场次2000多场。各戏曲表演团体还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旅居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积极宣传,不懈探索,不断拓展戏剧影响的范围和方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的对外宣传的新途径。此外,剧团在国外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反响,出国演出的次数增多,在海外拥有许多的戏迷、观众。 广东戏曲以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兼容并蓄的剧种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赢得了海外侨胞的喜爱,很多华人聚居的地方经常有广东戏曲的演出活动,在海外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理论上方向模糊,因而戏剧艺术的整体发展缺少了方位感与方向感,本体上进步不大,收获有限,因而寄望于戏剧人自身。首先是戏剧理论、评论工作者跟上步伐,作出判断,给出戏剧发展的理论方略。
到目前为止,戏剧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三种传统:第一种是五千年的传统;第二种是近代百年的传统;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戏改传统。五千年的传统在思想上是以道德为最高标准的,在美学原则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性,例如程式化、抽象性、对称美、写意性等。近代的百年传统主要是一个“变”字。近代自下而上全面进行了变革,所以戏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超过近代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戏改传统,它的成就也非常大。现在上演的所有传统戏,都是经过这七十年改过的。
同样是变革,近代和当代的变革有所不同:近代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是剧团演员自己、自觉、自愿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戏剧改革则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在戏改总纲领和具体的剧目政策指导下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经济飞跃,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顾虑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随着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珠三角的宗族祭祀庆典和婚丧嫁娶粤剧市场消亡殆尽、逐步西行,演出市场逐步萎缩。几个粤北采茶戏剧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瞬间土崩瓦解,化整为零,以零散的民营小团体演出为主。
文化体制改革给地方戏剧的生存发展带来的不只是“阵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体制内的国有院团由于从以前的全额拨款变为差额拨款,除了辛苦做戏,还要主动出击辛苦找钱,叫苦连天。院团历史基数大、人员多、包袱重,经常出大力挣小钱,单位演出效益低下,似乎有积重难返之势。民营剧团、草台班子虽然灵活经营,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是乡村重娱乐轻引导,戏剧质量在低层次徘徊,剧团疲于谋生,“手停口停”凑合而行,为干“粗活儿”获小利,在政府文化监管不到位的空间,“三俗”现象时有发生。体制内院团逐名利重评奖,花重金排大戏实属“四项基本行规”,即创作资金基本归政府,创作目的基本为评奖,观看戏剧基本是评委,获奖之后基本进仓库。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大中城市的大剧场,戏剧演出基本靠单位组织观众,商业售票演出场场赔钱。广东红火的戏剧市场,在农村是“富人出錢穷人看戏”的常态,在城市戏剧始终走不出“自己花钱买票死都不看,不用花钱买票看到死”的怪圈。岭南戏剧文化“走出去”的功能主要是文化交流,如果说开拓演出市场,那就是标准的赔本赚吆喝,表面红火,实为“小众”圈子文化,全靠侨领、乡贤资助,院团鲜能获利。
(三)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衰退的原因分析
让广东戏剧产业陷入窘迫局面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应该有观众群体审美情趣的嬗变、演职人员本身的懈怠和戏剧发展定位的误判等原因。
1. 当今戏剧创作队伍和欣赏队伍传统根基相对浅薄,容易在外域艺术冲击下摇动根本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传统戏剧遭遇禁锢,到70年代末才解除,而80年代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戏剧又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淘汰品”。如此看来,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戏剧都处于一个被禁锢的状态,这也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传统戏剧的熏陶,在他们心中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所以,这一代人没有能够把握戏剧艺术的基本能力,也不具备对戏剧艺术的深厚感情,也就没有对它的重视和崇敬。但是,虽然他们在这方面认识缺乏,却掌握了很多西方的艺术特色,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戏剧创作团队,所以他们总是用西方创作的原理来替代戏剧创作的根本原则,触碰了戏剧存在的根基,这样把戏剧的根本所在已经动摇,个性削弱。一代创作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觉,不能在他国的艺术冲击中失去了自己艺术的行走方向,让后来者也无从欣赏。
2. “突破创新”的口号长期占主导地位,使创新追求失去了制衡力量
戏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遇到危机之后,大部分把冲出困境的重任转移到了创新方面。虽然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的生命,但是创新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存有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破创新”这样的口号一直充斥在戏剧生产的领域内,从而导致了继承遭遇忽视。而创新和继承有一点失衡,就会导致戏剧艺术的伤害,再加之这一代人对戏剧的创新本来就不慎优异,所以,创新的效果也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
3. 导演作用膨胀,演员创造力下降
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是,它是一门表演艺术。戏剧表演的风格具有程式化,演员是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点,每一种程式的背后都会具有演员个人的独特味道,也就是所谓的范儿。这种独特发挥,非常考验演员个人的艺术修养,在艺术修养上相对微弱的演员的诠释下,人物的神韵也会相对微弱;而文化素养相对浓厚的戏剧演员可以把同样的动作表演得妙趣横生,这当中自然有无限功力。这种表演的创造力只存在于演员自身,无法通过他人精心设计和口头教导,也不能一时训练出来。导演制度有它自身的道理,但是当权利完全掌握在导演的手里时,有些导演就会因为权力的过度集中限制演员的发挥,把演员当作自己设计的剧本中的操控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员的创造力不能施展,已经在退化,甚至一些一级演员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对导演的依赖性过强。从导演那里得到的,毕竟是别人的口头教学,与自己在长期的磨炼中悟出来的完全不同。
4.戏剧创作中功利性过强,创作规律受到干扰
当今创作的功利性非常明显,很多人过多地关注于所获得的奖金和殊荣。得奖在行政领导看来是所谓的政绩,为戏剧艺术增添了许多非艺术的成分。戏剧创作的领导也会揣测上级的喜好,用来作为戏剧创作的标准,这样对于艺术的发展自然是有害的。为了赢得奖杯,很多创作团队并不依照本剧中专业导演的意见,而是聘请有名望、有知名度、受评委宠爱的导演、编剧成为这个剧种的决定力量。这个剧种毕竟对于这些导演、编剧还很生疏,对当地的文化也不太了解,所以并不能展示出该剧种的神韵,亦不能完全揣摩出人物形象的精髓,可能会有一点水土不服。而他们的解决方式是编剧运用自己熟练的编辑套路,导演依照这个了无生气的剧本实施,通过增大排场、增亮灯光、美化舞台来虚张声势,而戏剧本身却空空如也。当前不少编排的作品中,主体演员却成为一个创造力匮乏且无味的群体,它本来是作为戏剧的中坚力量存在的。在这样的长期过程中,演员的创造力缺乏带动连及了戏剧本来的式微,演员也进而更无舞台魅力。帮助演员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扭转演员者定义表演的章程成了现在应该需要解决的事情。只有分析背后的原因,捋清戏剧创作的规律,才能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让地方戏剧产业走出表演创造力不足、戏剧发展落后的窘境。 三、推动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社會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渐趋回归,这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文化上的自觉行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地区民族文化最佳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段,不再走从前被迫解体的老路,否则,剧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是无根的浮萍。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扎根于民族民间的土壤之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存活下去、久演不衰,在文化产业市场常演常新、健康发展。
(一)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长远培养战略意识
岭南戏剧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戏曲”。广东戏剧文化能依靠自身的魅力和气质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并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兴未艾,岭南文化产业也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文化产业有了坚实的底气,也明确了发展的道路,输出方式上翻开了新的篇章,并且,宏观层面,科学制订了当前文化产业大力拓展的“三个经度”(立足于“十三五”定位、立足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建设发展战略)和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加强深度融合的“四个维度”(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文化产业与社会建设的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文化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业态的调整与融合)。
(二)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传统经典剧目的高质量排练、演出、推广
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认真排练、高质量演出、有效推广,不仅可促使民众文化生活活跃,还有助于社会民众戏剧审美教育的开展,促使民众戏剧审美的心理建构更加完善,使得他们能真正体会、接受我国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现代戏曲创作队伍根基较为薄弱,这一举措对其影响深远。具体来说,通过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高质量演出,现代戏曲创作队伍可领略到不同戏剧剧种的个性特点、风采神韵,长此以往,就能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一些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员,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排演、推广意识不足,缺乏较好的戏曲剧种保护精神,在防止戏曲与剧种异化投入力度不大,多是为了自身荣誉和利益,争相演出新创作戏曲剧目,弃传统戏曲剧目不顾。若要实现现代戏剧创作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并行发展,则需要立足当代戏剧创新现状,加大传统经典戏曲剧目的排练力度,增加演出场次数,深入、广泛宣传戏曲艺术的继承与保护,转变戏剧创作者“重创新轻传承”的思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加深,戏剧艺术的发展速度加快,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戏剧爱好者。但戏曲剧目的创造发展势头仍明显滞后于其他戏曲艺术领域,如导、编等的发展。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不仅党和国家重点扶持,广大人民群众也寄予了殷切期望,但我国戏曲剧目在表演创造方面取得的现有成绩还不理想,仍需要继续努力。戏曲艺术的独特性、精美性、深刻性需通过表演艺术体现,表演艺术仍是戏曲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换句话说,中国戏曲若没有精美的戏曲表演创造则不是完整的中国戏曲,戏剧舞台缺乏现代成功的表演创造则无法称之为精彩的戏剧舞台。若戏曲剧目未经创新创造、表演,则有愧于前人。
(三)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戏剧“重返城市”工程
广东地方戏剧要得到长足发展,则需要注重戏剧的“重返城市”。“重返城市”的定义是指事物曾存在于城市,之后由于各类因素远离于城市。远离城市说明了戏曲与城市审美无法保持一致,而不得不淡出城市。戏曲淡出城市意味着在城市文明中戏曲正逐渐丧失其影响力、竞争力。我国各个地方的戏曲剧种都有相似的成长、成熟经历,未进入城市之前,戏曲舞台都较为简易,如草台、广场、庙会等;自戏曲进入城市后,尤其是迈入大城市,戏曲就逐步形成一门较高综合性程度的剧场艺术,从此中国戏剧的新时期正式拉开帷幕。纵观戏曲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国内外戏曲的任何一个繁荣时代均以城市作为标志。古希腊古罗马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印度古歌舞剧与梵剧的演出地点均为当时国家商业大都会或首都,至此,一个时期的戏剧形态形成,之后再推广至四周中小城市、偏远乡村。
但我们中国以往的城市属于农耕时代,具有农业文明的价值与审美取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整个社会的生活、娱乐、生产方式与审美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越来越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那么以农耕时代生活、娱乐、生产方式与审美取向作为基础的戏曲艺术,是会因为人们的重视而与现代社会自然融为一体?还是也需要进行审美转化与时代转型?由现状分析,我们发现传统戏曲的当代生存危机主要表现为城市剧场演出危机,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大“送戏下乡”的鼓励力度,还应鼓励戏曲“站稳城市”。戏剧进入这类新兴的传播平台和演出场所,并不是要依托人海战术或大成本制作,而是凭借其自身的强大气场、高能量将庞大空间支撑起来,要求传统戏曲立足“扬弃继承”尽快“移步”,加快实施“转化创新”意义中的“换形”,以尽快促使戏曲与当代社会、审美、都市、剧场相适应。
(四)广东地方戏剧产业要繁荣发展,必须注重政府扶植和市场化运作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1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振兴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进一步加强了政策支持,强调地方戏剧振兴工程的实施,并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中纳入了戏剧振兴内容。对民营与基层戏剧艺术表演队伍进行重点资助,予以各个方面的资金支持,包括音响、乐器、灯光、服装等。实施戏剧剧本孵化计划,支持戏剧企业创作高质量的戏剧剧本。将政府的购买力度加大,在基本公共文化的服务目录中纳入地方的戏剧演出。最大程度使得戏剧创作的生产场地环境得到改善,在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范围中纳入简易戏台。在校园开展戏剧表演观看,争取在校学生每年可免费观赏一场高质量的戏剧演出。加强培养各学校的戏剧专业人才,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院戏剧表演专业的学习费用。通过有力政策支持,更好地发挥戏剧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随着政府对戏剧传承发展的大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来,无论是戏剧工作者,还是普通观众,愈发能够感受到戏剧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把民族经典文化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奠定了用戏剧事业推动戏剧产业的基础。 令人可喜的是,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促使广东戏曲艺术事业更加繁荣,广东省人民政府也因地制宜,结合广东戏剧产业的现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坚决实行戏剧保护传承,积极推动戏剧艺术创作,促使戏曲剧本的孵育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不断丰富戏曲剧本的创作方式,从剧本选题、剧本征集、剧本委约创作等方面开展。大力支持地方戏剧演出:通过戏曲展示平台的搭建,加大优秀戏曲文艺作品的展示力度,充分利用广东省艺术节孵化培育优秀戏曲作品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全面优化戏剧创作生产条件;加大支持戏剧院团发展的力度;发挥重点戏曲艺术院团的示范作用,对基层戏曲艺术院团进行重点资助,重点扶持地方戏曲艺术院团。健全戏曲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在培养戏曲专业人才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纳入戏曲专业人才培养;设立剧种传承发展基金会;为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保护戏曲文化,应统筹工作、科学部署,加强各部门、各层级的协作关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相关地方政府要尽可能地为地方戏曲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广东省财政应合理安排资金,鼓励地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戏曲普及教育措施:学生是戏曲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应在校园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开展戏曲文化学习,严格把控课堂戏曲剧目的内容与质量,鼓励学生走进戏曲剧场,在学校大力普及戏曲教育。加强市场化运作:开拓戏曲文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如手机、微博、微信、互联网、电视等普及戏曲文化,建立专门的戏曲专题网站等措施。
总之,繁荣广东戏剧产业,任重道远,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大力培植广东地方戏剧的受众,不断拓宽戏剧市场。要立足于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的新的面貌制订适合的方案,以广东深厚的文化宝库、丰厚的艺术资源,对岭南广阔的戏剧市场进行有力开发。科学调整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宏观管理调控的手段和策略,对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系统进行长远的规划。运用产业组织政策,促进广东地方戏剧产业组织在国际上形成有利于资源高效率配置的有效竞争态势。对广东地方戏剧产业发展科学引导,规范演出市场竞争,并把广东的戏剧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广东省实现从地方戏剧资源强大到地方戏剧产业强大的转变,走入文化强省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广东省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