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对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2-0124-03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一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处在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必须按照WTO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其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一、检测行业的现状
工程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大约经历了15~20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这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业保护现象。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最近两年,建设系统一直在讨论工程质量检测中介化问题,并作了很多尝试,市场逐步放开,新批准成立一些私营检测公司。随着私营检测的介入及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
2005年9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141号令,自2005年11月1日施行。这意味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正式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工程项目各主体行为,增强各自的责任心,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的特点:一是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目前检测行业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二是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存在三种类型的试验室:一是科研院校建立的教学科研试验室,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三是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设立的监督试验室;三种形式的试验室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业务。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大多数试验室属于各施工企业的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工程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而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试验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优势及政府背景,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试验室的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了优势,已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的主流。
二、存在的问题
1.部门垄断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造成腐败现象、检测水平低下。因此,为了检测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检测市场中介化势在必行。
2.大部分检测单位在市场的转变过程暂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人事、财务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3.目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正当竞争,出具假报告。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来委托,而这样的检测委托机制,颇有点“自己花钱给自己套镣铐”的味道。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施工方与检测方之间难免有着众多的“猫腻”,为日后的工程质量安全留下了诸多隐患。从目前情况看,检测市场不管是否已经推向中介,各地都存在着一个问题:检测单位为了方便委托方或其他主体,出具假报告。尽管各省均出台各式各样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等类似文件,加强质量检测机构建设,规范质量检测行为,但效果都不理想,最终结果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资料上好像都很规范,但实质还是假资料、假报告,有的甚至存在“两套账”(内部存根一套报告,外部按委托单位要求出具一套报告)。
4.目前的工程检测市场比较混乱。由于检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手段趋于恶劣化。如压价现象趋于普遍。由于价格问题,有的检测单位不按规范规定确定抽样的数量,而是少抽样,甚至有的检验样品拉到试验室未做就出检验报告。
5.有的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当检测单位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时。两者就成了不仅是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委托关系,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关系。在目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检测单位很难把好检测质量关。
6.有的检测单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下。加上管理上的随意性,质量管理体系基本上停留在纸上。
7.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制度名存实亡。检测样品真实性、代表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直接降低了检测报告的可信度及真实性。
8.检测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
9.有的检测单位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业务较为普遍等等。上述这些现象很难保证建设工程检测质量。
三、检测行业特点
1.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2.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3.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4.检测行业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四、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1.政策风险。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2.入世的挑战。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五、发展与展望
建设部令141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对规范建设工程检测市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意义是深远的。随着我国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社会对检测要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检测行业监管的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和职业准入制度。
2.提高检测质量意识。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提高质量意识及服务质量各检测单位必须按有关标准要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纸上。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真正做到第三方公正地位,保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依据相关法规、客观、公正、准确、及时为客户服务。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多数检测单位最缺乏的是检测专业人才。从我国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来看,今后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检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的重点。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建设工程检测人员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4.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
5.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
6.树立人才观。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六、小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质检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坚持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做得到使客户满意,才能为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使我们质检机构自身获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认真做好质监机构的调整工作[J].工程质量,2002,(8).
[2]ISO/IEC 17025:2005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建设部令第14l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11-01.
[4]贾文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工程质量,2005,(11).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2-0124-03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一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处在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必须按照WTO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其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成长发展。
一、检测行业的现状
工程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大约经历了15~20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这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并且一直按照附属于母体的部门形式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业保护现象。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最近两年,建设系统一直在讨论工程质量检测中介化问题,并作了很多尝试,市场逐步放开,新批准成立一些私营检测公司。随着私营检测的介入及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由于定位的逐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开始着手进行转变。
2005年9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141号令,自2005年11月1日施行。这意味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正式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工程项目各主体行为,增强各自的责任心,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的特点:一是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目前检测行业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二是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存在三种类型的试验室:一是科研院校建立的教学科研试验室,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三是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设立的监督试验室;三种形式的试验室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业务。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大多数试验室属于各施工企业的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工程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而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试验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优势及政府背景,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试验室的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了优势,已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的主流。
二、存在的问题
1.部门垄断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造成腐败现象、检测水平低下。因此,为了检测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检测市场中介化势在必行。
2.大部分检测单位在市场的转变过程暂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人事、财务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3.目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正当竞争,出具假报告。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都是由施工承包单位来委托,而这样的检测委托机制,颇有点“自己花钱给自己套镣铐”的味道。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施工方与检测方之间难免有着众多的“猫腻”,为日后的工程质量安全留下了诸多隐患。从目前情况看,检测市场不管是否已经推向中介,各地都存在着一个问题:检测单位为了方便委托方或其他主体,出具假报告。尽管各省均出台各式各样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等类似文件,加强质量检测机构建设,规范质量检测行为,但效果都不理想,最终结果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资料上好像都很规范,但实质还是假资料、假报告,有的甚至存在“两套账”(内部存根一套报告,外部按委托单位要求出具一套报告)。
4.目前的工程检测市场比较混乱。由于检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手段趋于恶劣化。如压价现象趋于普遍。由于价格问题,有的检测单位不按规范规定确定抽样的数量,而是少抽样,甚至有的检验样品拉到试验室未做就出检验报告。
5.有的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当检测单位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时。两者就成了不仅是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委托关系,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关系。在目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检测单位很难把好检测质量关。
6.有的检测单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下。加上管理上的随意性,质量管理体系基本上停留在纸上。
7.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制度名存实亡。检测样品真实性、代表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直接降低了检测报告的可信度及真实性。
8.检测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
9.有的检测单位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业务较为普遍等等。上述这些现象很难保证建设工程检测质量。
三、检测行业特点
1.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2.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3.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4.检测行业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
四、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1.政策风险。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2.入世的挑战。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3.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实质上在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对尽快提高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迫切。
五、发展与展望
建设部令141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对规范建设工程检测市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意义是深远的。随着我国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社会对检测要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检测行业监管的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和职业准入制度。
2.提高检测质量意识。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提高质量意识及服务质量各检测单位必须按有关标准要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纸上。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真正做到第三方公正地位,保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依据相关法规、客观、公正、准确、及时为客户服务。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多数检测单位最缺乏的是检测专业人才。从我国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来看,今后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检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的重点。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建设工程检测人员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4.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
5.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检测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的转变,以及检测机构从以往附属地位向独立法人单位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
6.树立人才观。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外同行一旦进入我国首先展开的就是人才争夺战。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并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六、小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质检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坚持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做得到使客户满意,才能为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使我们质检机构自身获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认真做好质监机构的调整工作[J].工程质量,2002,(8).
[2]ISO/IEC 17025:2005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建设部令第14l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11-01.
[4]贾文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工程质量,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