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124例且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研究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治疗的效果与安全.
【机 构】
: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261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124例且静脉留置针患儿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研究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治疗的效果与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当中治疗焦虑症当中采用丁螺环酮以及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焦虑症患者80例作为对象,均分为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运用丁螺环酮以及帕罗西汀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单药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当中治疗焦虑症患者当中,采用丁螺环酮药物与帕罗西汀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的 讨论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诊收治的5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则为利用胰岛素泵给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值合格时间、pH指标到达合理范围时间、血酮指标正常时间以及尿酮情况消除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具备统计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末梢血血常规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篇文章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90例人员为探究对象,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8月阶段,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实施静脉采血方法,参照组实施末梢采血方法,分析2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素.结果 研究组的RBC、Hb、Hct均高于参照组,而研究组的WBC、PLT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造成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素,虽然采血部位不同会有一定影响,但还存在诸多因素,需要临床高度重视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选自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结石的清除效果还有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发热及入院时间等多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
农户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和评价农户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观意愿,对指导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情境互动下农户参与遗产保护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为例,采用Q方法进行研究设计,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后邀请调查对象自愿对遗产保护Q陈述进行排序.结果显示:1)PQ Method 2.35软件提取了F1、F2、F3和F4共4个具有代表性因子,其特征根分别是10.334、4.028、2.741和1.891,经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受检者肾功能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就诊的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人群(对照A组)、糖尿病(对照B组)、糖尿病肾病(观察组)人数占比分别为150例,均接受肾功能指标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检验各项指标较之对照A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肾功能检验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为医师诊断疾病制定后续治疗措施和预估其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带主要由杨树、松树等高大乔木,罗布麻、碱蓬等灌木植物和结缕草、野艾蒿等草本植物组成;这些植被对地表覆盖度较高,可有效地拦截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对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利用VFSMOD模型对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和后路家村4个缓冲带的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
为验证分形维数法与传统地貌法判断地貌侵蚀发育阶段是否一致,基于DEM数据提取陕西省延安市燕沟流域水系结构图,利用网格法计算燕沟流域水系分形维数,利用高程面积曲线法刻画了该流域的地貌侵蚀发育阶段.结果显示:燕沟流域水系长度为61.6 km,水系密度为1.29 km/km2,水系数量为109条,燕沟流域水系的分形维值为0.98,高程曲线下面积为0.497.由此可以得出,燕沟流域地貌处于侵蚀发育的壮年期,需要加强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分形维数阈值判断方法忽略了面蚀在地貌侵蚀过程中的作用,它将低估该地区地貌发育程度
为了探究土壤侵蚀演变机制,以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改进的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开展流域内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引入随机森林算法探讨了流域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澜沧江中下游流域2005—2015年土壤侵蚀量为0~1.89万t/(km2·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0.252万t/(km2·a),中下游子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处于较低风险以上和中风险侵蚀以下级别.自2005年以后,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中度侵蚀风险区域扩张,高度和低度侵蚀风险收缩的趋势.随
为了进一步明确次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拦沙作用,利用岔巴沟流域不同淤积状态淤地坝泥沙沉积信息,结合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淤积状态下淤地坝淤积深度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淤积状态淤地坝的最大淤积深度和平均淤积深度由高到低为堵塞坝(1.07 m,0.62 m)>水毁坝(0.72 m,0.53 m)>完好坝(0.70 m,0.45 m)>淤满坝(0.19 m,0.15 m).(2)不同淤积状态下坝地淤积深度与降雨强度相关性拟合不明显;堵塞坝和水毁坝坝地淤积深度与B值(坝地面积与坝控流域面积之比)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