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黄人爱国诗歌创作的艺术新变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甲午战争是黄人政治思想与诗风艺格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他擅文工诗,诗才多样,着力批判腐朽的社会现实,弘扬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不朽精神,表现了时代的呼声和主旋律,其爱国诗歌的主导风格与审美风貌由传统走向近代,风神昂扬蹈厉,终以打碎旧制度与创造新世界的民主革命气慨,展示了历史的巨变。
其他文献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型是当前经济学理论讨论的焦点。但"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一直被归结为由技术面因素主导的问题,而制度面的因素未受重视。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实际进程的分析,论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青海"十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本文就青海工业化的原则、目标和措施提出看法.
从中国与世界互动和交往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可以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第三期现代化发展阶段也可称为辐射世界现代化阶段,其基本实质就是中国在中国特
《闽川闺秀诗话续编》系丁芸续其同乡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之作。丁芸(1859—1894),字耕邻,一字晴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早逝,由母亲抚养成人,早年受业于表叔谢
希利斯·米勒早期文学批评聚焦于意识批评的方法,他对维多利亚时期众多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现象学阐释。米勒意识批评向解构批评的嬗变过程经历了意识和语言关系的双重束缚
最近,出了一趟文化的公差,出走了近一个月时间,回到柴达木的格尔木,办公桌面上已经堆满了这近一个月中到来的各种报纸和书刊。文化就是形象,文化就是创新的源泉;文化的竞争时代,已经到来,看着桌面上堆的这一切,便不由想起了这次出差中听到的东部的专家们讲的话。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与此相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农村工业化在前,城市工业化在后,城市工业化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
公元1979年,无疑是经历了磨难和痛苦的共和国走向新生的里程碑。就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文艺界还没有从“左”的思想禁锢中彻底挣脱出来的这一年,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学期刊《瀚海潮》,就如报春燕,出现在了瀚海深处的小镇德令哈。这不是奇迹,是因为这个小镇上集中了诸如王贵如、王文泸、高澍、王泽群这样一批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造诣的人,为迎接文艺解放的春天,他们已翘首等待了太长的时间。
新世纪开始的2001年11月、2002年3月,我终于有机会第三次第四次深入神秘的三江源,进行人文考察与采访.其时北京、天津以及北方其他地区刚刚经受了一次强沙尘暴的袭击,黄尘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