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越来越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恰恰呼应了这一新课程理念,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实质的理论依据。作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在陶行知“生活教育”进课程、进课堂的实践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来开展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究。
一、课堂导入,从生活入手,使学生学活知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酶的特性”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设计这些内容进行课堂导入:为什么高烧病人会食欲不振?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冷水好还是温水好?苹果削皮后,搁置一会儿就会变色,但如果在盐水中泡一下,便不会变色,这是为什么?所有这些,都与酶的特性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酶的特性。酶是我们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构建有效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研究知识,学习活的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问题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通过常见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如下提问: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到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等等。结合这些例子,引入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可以调动学生思考及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应用实验情景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电表指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什么?该实验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提出问题:静息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处于何种状态?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电流方向如何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是什么?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适宜的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设计,经过具体讨论和分析以及教师的归纳,让学生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四、应用问题串设计,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一节课内容的梳理,挖掘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把一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在解决问题串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生物学知识结构,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关于“有氧呼吸”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线粒体的显微结构如何?有氧呼吸的常用底物是什么?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什么物质变化,场所在哪里?第二阶段主要發生什么物质变化,场所在哪里?第三阶段发生什么变化,场所在哪里?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有什么异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哪个阶段?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的去向如何?有氧呼吸的能量转移效率达到多少?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如何根据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等等。这些问题形成的问题串,可作为检查学生自学深度的小题目和教师剖析讲解有氧呼吸知识内容的小切入点,将相关知识化整为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恐惧感,对有氧呼吸的知识形成整体的理解,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原理。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时候兼顾了不同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回答,体现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共同达成思想。
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下,学科教育与课堂教育是践行生活教育的主战场。如果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只是教“教材”,学生只是学习过去的经验,不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我校生物教师十分注重教学创新实践,将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整合起来,以教材为“引子”,从生活中去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还特别注重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这为生活教育进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对今天的教育仍然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正如周德藩所说:“只有当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了课程化之后,它的地位才能确立,它的能量才得以释放,也才能与时俱进,得到发展。”这使得陶行知研究面临重大的研究课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将“生活教育”课程化,将“国家课程”生活化,中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一、课堂导入,从生活入手,使学生学活知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酶的特性”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设计这些内容进行课堂导入:为什么高烧病人会食欲不振?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冷水好还是温水好?苹果削皮后,搁置一会儿就会变色,但如果在盐水中泡一下,便不会变色,这是为什么?所有这些,都与酶的特性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酶的特性。酶是我们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构建有效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研究知识,学习活的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问题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通过常见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如下提问: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到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等等。结合这些例子,引入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可以调动学生思考及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应用实验情景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电表指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什么?该实验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提出问题:静息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处于何种状态?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电流方向如何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是什么?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适宜的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设计,经过具体讨论和分析以及教师的归纳,让学生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四、应用问题串设计,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一节课内容的梳理,挖掘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把一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在解决问题串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生物学知识结构,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关于“有氧呼吸”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线粒体的显微结构如何?有氧呼吸的常用底物是什么?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什么物质变化,场所在哪里?第二阶段主要發生什么物质变化,场所在哪里?第三阶段发生什么变化,场所在哪里?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有什么异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哪个阶段?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的去向如何?有氧呼吸的能量转移效率达到多少?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如何根据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等等。这些问题形成的问题串,可作为检查学生自学深度的小题目和教师剖析讲解有氧呼吸知识内容的小切入点,将相关知识化整为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恐惧感,对有氧呼吸的知识形成整体的理解,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原理。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时候兼顾了不同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回答,体现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共同达成思想。
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下,学科教育与课堂教育是践行生活教育的主战场。如果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只是教“教材”,学生只是学习过去的经验,不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因此,我校生物教师十分注重教学创新实践,将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整合起来,以教材为“引子”,从生活中去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还特别注重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这为生活教育进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对今天的教育仍然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正如周德藩所说:“只有当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了课程化之后,它的地位才能确立,它的能量才得以释放,也才能与时俱进,得到发展。”这使得陶行知研究面临重大的研究课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将“生活教育”课程化,将“国家课程”生活化,中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