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要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就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本文将就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哪些问题等方面做出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反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和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因素。
一、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新课标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选取上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繁、难、旧,加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最重要的是教材倡导的是探究式学习方式。书中设计了很多探究活动,每个章节都安排有探究活动,尽量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同时,教材还增加了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作业中也适当增加上网查询资料和数据等,鼓励学生选做和相互交流。这些探究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观察、实验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通常要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并且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进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初中学生一般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物理本身的趣味性,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并且,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其独立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有所发现,已成为当今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二、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既然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呢?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到底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一定的环境,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愿望,引起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实例或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电流做功过程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应用,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演示实验:灯泡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接着提出问题:(1)灯泡在工作过程中,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2)在灯泡工作过程中,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3)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既然相同,那为什么灯泡灯丝热得发热发光,而导线几乎不发热呢?在和学生讨论完成这些问题后,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焦耳定律”。
(二)设计方案,操作实验。
往往在上课伊始抛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时,教师可在抛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在设计“短路”造成电流过大的实验中,最好给哪个元件短路?用什么来观察电流过大?应选用那些器材、规格怎样?然后分组讨论,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如下:
对于显示电流的大小,有的学生还坚持用量程大的电流表而不用保险丝,对此,可让学生根据电流表的特性及电路的连接情况分析,排除只用电流表的想法从而确定和统一实验方案。制定出方案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实验,以收集数据,为接下来的分析讨论做准备了。
(三)分析现象,体验感悟。
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现象,在实验过后,我们应该要分析这些现象,以改进和提高。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时,有这样一个现象:相同的光具座和凸透镜,为什么烛焰在光屏上会成不同的像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比较,凡是在光屏上成像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比焦距大;当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时,是正立放大的,无法在光屏上成像,在这里可以通过分析平面镜成虚像过渡到此时凸透镜成的也是虚像的道理。这个过程,教师不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的像,发现成不同的像其“物距”不同,进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与传统教材中直接给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在一倍焦距以内”陈述迥然不同,而是让学生自己分三步完成科学探究:一步带路,二步放手,三步得结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学生得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除此之外,在课后教学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进行探究时,我们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通过过程的探究而获得知识。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还要从注重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反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和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因素。
一、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新课标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选取上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繁、难、旧,加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最重要的是教材倡导的是探究式学习方式。书中设计了很多探究活动,每个章节都安排有探究活动,尽量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同时,教材还增加了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作业中也适当增加上网查询资料和数据等,鼓励学生选做和相互交流。这些探究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观察、实验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通常要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探究;并且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进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初中学生一般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物理本身的趣味性,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并且,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其独立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有所发现,已成为当今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二、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既然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呢?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到底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一定的环境,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愿望,引起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时,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实例或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电流做功过程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应用,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演示实验:灯泡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接着提出问题:(1)灯泡在工作过程中,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2)在灯泡工作过程中,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3)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和灯泡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既然相同,那为什么灯泡灯丝热得发热发光,而导线几乎不发热呢?在和学生讨论完成这些问题后,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焦耳定律”。
(二)设计方案,操作实验。
往往在上课伊始抛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时,教师可在抛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在设计“短路”造成电流过大的实验中,最好给哪个元件短路?用什么来观察电流过大?应选用那些器材、规格怎样?然后分组讨论,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如下:
对于显示电流的大小,有的学生还坚持用量程大的电流表而不用保险丝,对此,可让学生根据电流表的特性及电路的连接情况分析,排除只用电流表的想法从而确定和统一实验方案。制定出方案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实验,以收集数据,为接下来的分析讨论做准备了。
(三)分析现象,体验感悟。
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现象,在实验过后,我们应该要分析这些现象,以改进和提高。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时,有这样一个现象:相同的光具座和凸透镜,为什么烛焰在光屏上会成不同的像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比较,凡是在光屏上成像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比焦距大;当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时,是正立放大的,无法在光屏上成像,在这里可以通过分析平面镜成虚像过渡到此时凸透镜成的也是虚像的道理。这个过程,教师不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的像,发现成不同的像其“物距”不同,进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与传统教材中直接给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在一倍焦距以内”陈述迥然不同,而是让学生自己分三步完成科学探究:一步带路,二步放手,三步得结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学生得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除此之外,在课后教学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进行探究时,我们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通过过程的探究而获得知识。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还要从注重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