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大师经济 建设文化强市
5日,首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颁证颁奖大会召开,市领导郑新聪、林伯前,市政府秘书长吕炜民等参加会议。
据悉,全市目前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省工艺美术大师78名、市工艺美术大师97名,6种工艺美术技艺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去年全市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327亿元,占全省的47%。
市长郑新聪指出,工艺美术是泉州五大传统产业和十大文化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首届泉州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和“天工奖”大赛的举办,填补了我市长期以来有国家、省级大师,却没有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空白,将进一步丰富工艺美术人才梯次,激励广大从业人员的创作热情。下阶段,泉州将进一步推动工艺美术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工艺美术强市和文化强市。
郑新聪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对规模化生产经营、作坊式生产经营和濒危的艺种分别加以扶持、保护和抢救。要通过强化师徒相承和教育培养双管齐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大力发展大师经济,广大大师要进一步磨炼技艺,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观念、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相结合,多出精品佳作;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平台建设和宣传推介,提升大师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抓好版权保护,增强维权意识,优化版权服务,加大执法力度,推动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拓宽服务手段,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创新力和凝聚力。
打造百个大师工作室 抢救保护17个濒危艺种
首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颁证颁奖大会诞生了首批97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并评出166件“天工奖”大赛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0件,二等奖26件,三等奖50件,优秀奖80件)。无论是产业扶持还是人才培育,今后泉州市将有更多动作,大力发展大师经济。
1.出台濒危艺种抢救保护方案
老君岩、开元寺、古瓷器等泉州的名胜古物,印证着泉州工艺美术的千年光辉。而不久前,《环湾生活周刊》关于泉州传统工艺美术的聚焦报道,更是引发其传承与保护的热点话题。根据各艺种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市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主要分成扶持、保护、抢救三类,如对陶瓷、石雕、树脂、藤铁、木雕等已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艺种,以扶持为主,引导其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对江加走木偶头、李尧宝刻纸、泉州花灯等仍然维持作坊式生产经营的艺种,则全力保护,并加快启动市场化步伐。
针对脱胎漆器、传统竹编等技艺濒临失传的艺种,我市正尽快出台濒危艺种抢救保护“三年行动方案”,预计从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17个濒危艺种的抢救保护工作。
2.建立5个大师创作团队试点
大师经济,依靠品牌,更有赖于人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先后出台《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暂行规定》等文件,填补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政策上的空白,还设专项资金,用于发掘抢救濒临失传技艺、支持大师带徒传艺、奖励突出贡献者等。
眼下,我市还制订了在全市设立100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储备100名工艺美术大师后备队伍的三年计划并支持组建大师创作团队,建立5个大师创作团队试点,推动国家、省、市三级大师聚力创新,打造大师品牌,走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之路。我市还将搭建工艺美术大师跟踪管理服务平台,筛选储备国家级和省级大师后备队伍,在培训教育、带徒传艺、参展参评和行业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进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等知名文化企业在我市建设产业基地。
此外,市政府已同意泉州农校自今年秋季开始增设木雕工艺、陶瓷艺术、玉石雕加工等三个专业,每学年招收105名初中毕业生。我市也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中职学校增设工艺美术专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工艺美术专业人才。
3.启动花巷工艺大院“三旧”改造
为填补公共服务平台的空白,我市下阶段还将尽快启动鲤城区花巷工艺大院“三旧”改造项目,建成集大师工作室和“非遗”传习所、濒危艺种抢救作坊、工艺美术精品馆、文化旅游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泉州市工艺美术馆。
5日,首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颁证颁奖大会召开,市领导郑新聪、林伯前,市政府秘书长吕炜民等参加会议。
据悉,全市目前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省工艺美术大师78名、市工艺美术大师97名,6种工艺美术技艺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去年全市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327亿元,占全省的47%。
市长郑新聪指出,工艺美术是泉州五大传统产业和十大文化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工艺美术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首届泉州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和“天工奖”大赛的举办,填补了我市长期以来有国家、省级大师,却没有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空白,将进一步丰富工艺美术人才梯次,激励广大从业人员的创作热情。下阶段,泉州将进一步推动工艺美术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工艺美术强市和文化强市。
郑新聪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对规模化生产经营、作坊式生产经营和濒危的艺种分别加以扶持、保护和抢救。要通过强化师徒相承和教育培养双管齐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大力发展大师经济,广大大师要进一步磨炼技艺,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观念、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相结合,多出精品佳作;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平台建设和宣传推介,提升大师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抓好版权保护,增强维权意识,优化版权服务,加大执法力度,推动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拓宽服务手段,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创新力和凝聚力。
打造百个大师工作室 抢救保护17个濒危艺种
首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颁证颁奖大会诞生了首批97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并评出166件“天工奖”大赛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0件,二等奖26件,三等奖50件,优秀奖80件)。无论是产业扶持还是人才培育,今后泉州市将有更多动作,大力发展大师经济。
1.出台濒危艺种抢救保护方案
老君岩、开元寺、古瓷器等泉州的名胜古物,印证着泉州工艺美术的千年光辉。而不久前,《环湾生活周刊》关于泉州传统工艺美术的聚焦报道,更是引发其传承与保护的热点话题。根据各艺种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市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主要分成扶持、保护、抢救三类,如对陶瓷、石雕、树脂、藤铁、木雕等已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艺种,以扶持为主,引导其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对江加走木偶头、李尧宝刻纸、泉州花灯等仍然维持作坊式生产经营的艺种,则全力保护,并加快启动市场化步伐。
针对脱胎漆器、传统竹编等技艺濒临失传的艺种,我市正尽快出台濒危艺种抢救保护“三年行动方案”,预计从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17个濒危艺种的抢救保护工作。
2.建立5个大师创作团队试点
大师经济,依靠品牌,更有赖于人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先后出台《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暂行规定》等文件,填补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政策上的空白,还设专项资金,用于发掘抢救濒临失传技艺、支持大师带徒传艺、奖励突出贡献者等。
眼下,我市还制订了在全市设立100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储备100名工艺美术大师后备队伍的三年计划并支持组建大师创作团队,建立5个大师创作团队试点,推动国家、省、市三级大师聚力创新,打造大师品牌,走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之路。我市还将搭建工艺美术大师跟踪管理服务平台,筛选储备国家级和省级大师后备队伍,在培训教育、带徒传艺、参展参评和行业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进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等知名文化企业在我市建设产业基地。
此外,市政府已同意泉州农校自今年秋季开始增设木雕工艺、陶瓷艺术、玉石雕加工等三个专业,每学年招收105名初中毕业生。我市也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中职学校增设工艺美术专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工艺美术专业人才。
3.启动花巷工艺大院“三旧”改造
为填补公共服务平台的空白,我市下阶段还将尽快启动鲤城区花巷工艺大院“三旧”改造项目,建成集大师工作室和“非遗”传习所、濒危艺种抢救作坊、工艺美术精品馆、文化旅游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泉州市工艺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