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杀猴》这篇小说的创作谈,是两个看似无关实际上又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告诉读者,我为什么要写“猴”,第二个故事告诉读者,我为什么要写“人”。
九岁那年,我四爷从外地带回来一只猴子,当时正赶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热播,每个孩子都对孙悟空崇拜得要命。那一天,四爷家的院子被挤得水泄不通。猴子被四爷用一根铁链子拴在桐树上,看到猴子的那一刻我心想,如果把铁链子解开,跟在这只猴子的屁股后面一直走,它会不会把我带到花果山,见到我朝思暮想的孙悟空?
正当我陷入幻想之际,四爷把我从群人里拽出来。他看我喜欢,就让我抱着猴子,站在人群的最中央。那是我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像做梦一般。我抱着猴子,双手颤抖,咧着嘴傻笑,样子滑稽至极,一旁的小叔赶紧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十二岁之前我还见到过那张照片,后来因为盖房,照片遗失了,记忆就变成了一个似有若无的梦。
前些日子,我闲来无事在街上晃悠,看到一个流浪汉,带着一只猴子,骑着一辆加长版的“三轮车”。那车子是由两辆三轮车拼接而成,车棚则由竹竿和塑料布搭建,上面挂满了他捡来的瓶瓶罐罐和碎布烂铁。老汉看上去大概六十多岁,蓬首垢面,一脸风霜。我看他可怜,从兜里掏出几块钱想给他,他没有接,而是指着车前面的小木板让我看,上面写着:磨剪子抢菜刀,一律十元。
他四十岁的时候离开家,全国各地四处游荡。早些年是靠脚,后来捡废品卖了点钱,就弄了辆三轮车,随着东西越来越多,三轮车里装不下了,就把原本的三轮车做了加长版,变成了五个轮子。他早些年学过磨剪子抢菜刀,这手艺一直舍不得丢。如今一把新剪刀也就十几块钱。老汉磨一把剪刀也要价十块钱,因此几乎没人光顾他的生意。有人建议他把价格往下调调,但在这一点上,老汉从不妥协。他一直坚称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因此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施舍。
那只猴子是他早些年在山里捡到的,当时它受了伤,他一路带着,猴子伤好后,也不愿走了。
“估计是在山林里待烦了,想跟着我一起出来看看世界。”
老汉没有目的,骑着加长版的三轮车,四处游荡。想走的时候就走,想停的时候就停,饿了吃,困了睡,没有方向,没有动机,不接受施舍和同情。
我以为他是个流浪汉,其实他是一个旅行者。
我想,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而所有对他人生活的指指点点和冷嘲热讽,本质上都是自以为是或自作多情。
可那些逆着潮流去做自己的人,却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像《杀猴》中的三叔。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脑袋里一直盘旋着马克思的那句话,“历史首先作为真实事件发生,随后则如闹剧般重演。”
看似严肃的当代生活,从某些层面来讲,又何尝不是一场闹剧?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被迫走向一种近乎透明的状态。科技发展对个人隐秘的内心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人们担心自己成为异类,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躲入集体的行列中,以获得某种相对的安全。而那些固守内心生活、不合群的人,则慢慢成了异类和被排挤的对象。
《杀猴》这篇小说中的三叔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即便他處在生活的风暴中心,也总能找到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平衡点。无论对生活,还是对亲情,他看似疏离,却无比贴近。
九岁那年,我四爷从外地带回来一只猴子,当时正赶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热播,每个孩子都对孙悟空崇拜得要命。那一天,四爷家的院子被挤得水泄不通。猴子被四爷用一根铁链子拴在桐树上,看到猴子的那一刻我心想,如果把铁链子解开,跟在这只猴子的屁股后面一直走,它会不会把我带到花果山,见到我朝思暮想的孙悟空?
正当我陷入幻想之际,四爷把我从群人里拽出来。他看我喜欢,就让我抱着猴子,站在人群的最中央。那是我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像做梦一般。我抱着猴子,双手颤抖,咧着嘴傻笑,样子滑稽至极,一旁的小叔赶紧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十二岁之前我还见到过那张照片,后来因为盖房,照片遗失了,记忆就变成了一个似有若无的梦。
前些日子,我闲来无事在街上晃悠,看到一个流浪汉,带着一只猴子,骑着一辆加长版的“三轮车”。那车子是由两辆三轮车拼接而成,车棚则由竹竿和塑料布搭建,上面挂满了他捡来的瓶瓶罐罐和碎布烂铁。老汉看上去大概六十多岁,蓬首垢面,一脸风霜。我看他可怜,从兜里掏出几块钱想给他,他没有接,而是指着车前面的小木板让我看,上面写着:磨剪子抢菜刀,一律十元。
他四十岁的时候离开家,全国各地四处游荡。早些年是靠脚,后来捡废品卖了点钱,就弄了辆三轮车,随着东西越来越多,三轮车里装不下了,就把原本的三轮车做了加长版,变成了五个轮子。他早些年学过磨剪子抢菜刀,这手艺一直舍不得丢。如今一把新剪刀也就十几块钱。老汉磨一把剪刀也要价十块钱,因此几乎没人光顾他的生意。有人建议他把价格往下调调,但在这一点上,老汉从不妥协。他一直坚称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因此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施舍。
那只猴子是他早些年在山里捡到的,当时它受了伤,他一路带着,猴子伤好后,也不愿走了。
“估计是在山林里待烦了,想跟着我一起出来看看世界。”
老汉没有目的,骑着加长版的三轮车,四处游荡。想走的时候就走,想停的时候就停,饿了吃,困了睡,没有方向,没有动机,不接受施舍和同情。
我以为他是个流浪汉,其实他是一个旅行者。
我想,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而所有对他人生活的指指点点和冷嘲热讽,本质上都是自以为是或自作多情。
可那些逆着潮流去做自己的人,却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像《杀猴》中的三叔。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脑袋里一直盘旋着马克思的那句话,“历史首先作为真实事件发生,随后则如闹剧般重演。”
看似严肃的当代生活,从某些层面来讲,又何尝不是一场闹剧?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被迫走向一种近乎透明的状态。科技发展对个人隐秘的内心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人们担心自己成为异类,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躲入集体的行列中,以获得某种相对的安全。而那些固守内心生活、不合群的人,则慢慢成了异类和被排挤的对象。
《杀猴》这篇小说中的三叔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即便他處在生活的风暴中心,也总能找到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平衡点。无论对生活,还是对亲情,他看似疏离,却无比贴近。